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112章 一番解说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北溟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马上附和道:“是我太心急了。”随即提议,“还是等张晨出关后,听听他的想法吧。”

接着,他主动转移话题,邀请诡谷子继续对弈。

对此,诡谷子有些疑惑:“还要继续?”北溟子先前一直靠神念掌控棋局取胜,现在居然主动要求再下一盘,这让他既受宠若惊又觉得备受尊重。

想到这里,诡谷子也感叹:“古人有云,三十年前敬子如父,三十年后敬父如子。”

“我现在,就深有体会!”

听闻此话,北溟子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调侃道:“你是不是专挑这些敏感话题讲?”

“你到底下不下棋了?”

诡谷子不知道,北溟子这么做另有打算。

虽然他的棋艺确实不如拥有神念的诡谷子,但作为主人,总该尽到地主之谊。

再说,诡谷子可是张晨的师父。

北溟子还希望,时机成熟时,能让诡谷子促成张晨与晓梦的婚事,所以他不敢让诡谷子单独待着。

听到北溟子的话,诡谷子笑着回答:“当然下!下!”

“这次我让你两子!”

“”

于是,北溟子和诡谷子仍在后院对弈,而鲸鲵和晓梦则在一旁修炼。

逍遥子带领的人宗众人,在天宗安排下安顿下来,只待赤松子出关,便可以举办五年一届的天人大会。

三天后,钟南山脚下,荀子携韩非等人赶到。

与此同时,天宗之中,正下棋的诡谷子借助神念察觉到荀子等人的到来。

他笑着对北溟子说道:“荀老儿到了!”话音刚落,他已经落下一子,这一子使得北溟子的局势大劣,再走几步,胜负便见分晓,而北溟子怕是要再度落败。

北溟子听闻诡谷仔的话,再瞧这局面已无法扭转,遂起身搅乱棋局,宣布平局。

随即,他心中窃喜,催促诡谷仔道:“还犹豫什么,速随我去迎接。”

从北溟子对荀子的态度可知,他对人宗逍遥子素来不睦。

听到这话,诡谷仔徐徐起身,意味深长地对北溟子说道:“你得有所准备。”北溟子疑惑地看着他,问道:“见荀子而已,何须准备?”

不曾想,诡谷仔缓缓解释道:“因……荀子已是天人!”北溟子怔住,忽然觉得自己天人的身份有些不值一提了。

诡谷仔成天人尚且说得过去,毕竟他与张晨这般仙人为友,且自身已至大宗师巅峰。

可荀子何时也成了天人?

他清楚记得,荀子上次来天宗见证天人化之时,还处在大宗师中期。

此刻,他留意到诡谷仔说完这句话后,嘴角一直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北溟子立刻察觉,此事恐又与诡谷仔,准确地说是张晨相关。

他急忙追问:“究竟何事?快与我说清!”

“此事与你有关否?”

听到此言,诡谷仔坦然作答,故意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自然因张晨。”

他简略述说了当年带张晨去儒家的经历。

此话出口,北溟子惊讶得失声:“竟有如此奇事?仅访儒家,便可造就一位天人强者?”

若非深知张晨天赋异禀,他定以为诡谷仔在戏谑。

即便如此,他依旧满腹疑虑:“当时张晨才一岁有余罢?”

“一岁多孩童,竟能指点荀子成天人?”北溟子难以置信地道。

他终悟,张晨的卓绝之处并非近来方显,而是久远之前已然开始。

否则,怎能以一岁多的年岁,助荀子自大宗师中期跃升至天人之境?

在这秦帝国的世界里,达至天人境已是顶峰,故天人寥寥无几。

张晨打破了这一现状。

北溟子凝视着一脸震撼的北溟子,笃定地说:“张晨那孩子,绝非凡品。”此言令北溟子陷入沉思。

诚然,张晨四岁出头,便展露惊人实力与非凡仙术,这般天赋,实难用常理度量。

这时,北溟子忽想起一事,目光又投向诡谷仔,追问道:“除荀子外,莫非还有其他门派掌门受过张晨点拨?”他的眼神带着戒备直视诡谷仔。

荀子亦有同样的顾虑。

凭借自身天赋与多年努力方达天人之境,他难以接受若其他掌门仅凭张晨指点便轻易突破。

闻此言,诡谷仔笑答:“眼下唯荀子一人而已。”此言令北溟子安心不少。

事实上,诡谷仔先前所说“眼下”并未涉及将来。

这就意味着张晨日后是否指导诸子百家的掌门,仍存变数。

毕竟他知道张晨志在开辟全新修仙之道,必须融合百家思想,从而推演多样化的修仙境界。

既然他也计划研读各派经典,与他们交流自不可免,或许哪天便会顺带指点一人。

不过诡谷仔并未明言,以免北溟子失望。

随后,北溟子、诡谷仔、鲸鲵及晓梦一同迎接荀子。

片刻后,山门之外。

北溟子与诡谷仔再度见到荀子。

二人刚现身,荀子便热情招呼:“诡谷老儿,我就料到你在此!”继而问,“许久不见,近况如何?”转向北溟子,微笑道:“北溟子道友,五年未见,风采依旧!”

荀子刚突破天人之境,心情甚佳。

他暗喜,如今总算能与北溟子、诡谷仔并肩而立!

听罢此言,北溟子略显苦涩,却随即祝贺:“恭喜道友达成天人之境!”语调中带着些许艳羡。

他遗憾未能早遇成长中的张晨,也没能得到指点,不然自己或许早就跻身天人之境。

北溟子直言荀子突破天人时,荀子微微一愣。

随即笑道:“道友慧眼识珠。”又道:“巧得很,我也刚突破不久。”“全靠张晨之力,如今咱们可算旗鼓相当。”话语间难掩得意。

他知道诡谷仔在场,张晨必在天宗。

北溟子想必已知此事,故未隐瞒。

但他环视北溟子与诡谷仔左右,未见张晨身影,遂急切问道:“张晨何在?”

“此次突破天人,还没来得及好好感谢他呢!”

身旁韩非亦纳闷为何不见张晨。

自当年赠予浩然正气诀、助荀子突破天人后,他对张晨的进步满怀期待,也欲向其致谢。

不仅是荀子,儒家小圣贤庄众人皆得益于张晨所传浩然正气诀。

可以说,正是张晨此举使小圣贤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他们本为文士,修炼浩然正气诀的优势显而易见。

并且,借助浩然正气施展儒家,力量将大幅度增强。

这份恩情,他始终铭记于心。

荀子询问之时,诡谷仔回复道:“张晨近来在天宗研习有所得,正在闭关修炼,未能前来相迎。”

荀子闻言愈发期待,心想张晨此次闭关必是不同寻常。

他深知,张晨往昔的每一步突破都让人震撼。

回忆起当年小圣贤庄的经历,荀子不由感叹:“看来,张晨在天宗收获颇丰。”他猜测,这次闭关或许会带来新的进展,“但究竟会达到何种程度,实在难以预测。”

荀子内心无比激动,因以张晨的悟性,早已迈入天人之境,甚至可能更高。

诡谷仔摇头表示:“这些唯有待他出关方知。”即便与张晨共同修行多年,他对张晨的潜力依旧难以全然把握。

张晨先前达到的元婴境界,早已超出他的理解范畴,更何况如今的情况。

听完诡谷仔的回答,荀子点头赞同,未再继续探询。

接着,荀子转向身旁的韩非,说道:“韩非,还不速向诡谷仔和北溟子前辈行礼。”表面上是在提醒韩非,实则是借此机会彰显韩非的实力。

韩非立即上前,谦恭地向诡谷仔和北溟子行礼:“儒家韩非拜见二位前辈!”

北溟子略一点头回应。

可当他仔细打量韩非时,眼中掠过一丝诧异。

他早就觉察韩非非同一般,而此刻却发现无法判定韩非的具体修为。

随即,北溟子平静地问道:“你现在到了哪一层境界?”

韩非谦逊作答:“我资质平庸,大致处于大宗师阶段。”

的确,由于张晨所传浩然正气诀,韩非从毫无武功根基的书生成长为顶尖高手。

此话一出,北溟子眼露惊色,对韩非的实力更为难以置信。

韩非年纪轻轻便已达到大宗师境界,令北溟子深感意外。

他原以为荀子身为儒家掌门,五年前达到大宗师中期已是难得成就,却不料韩非如此年轻便有这般造诣。

荀子显然十分自得,故意问北溟子:“道友觉得我的这位怎样?”

北溟子点头赞赏:“天赋非凡,年少便至大宗师,实属不易。

荀子道友,能收此真乃福分。”

北溟子的话语让荀子颇为受用,但他随即又对身边的晓梦说道:“晓梦,还不快来向荀子前辈行礼?”

听见这话,晓梦立刻走出,同样恭敬地向荀子行礼:“天宗晓梦,参见荀子前辈。”

荀子与韩非见到晓梦时,顿时大吃一惊。

以他们的阅历,一眼便察觉这看似只有四岁左右的小女孩竟已达到先天境初期修为。

四岁先天初期,如此惊人的天赋,仅次于张晨!

这一变化令荀子与韩非措手不及,尤其是荀子,正欲展示自己的见解,却被现实狠狠打击。

即便晓梦当前的实力远不及韩非的大宗师修为,可她才四岁,若按此进步速度发展,成年后岂不是能达到天人之境?荀子不由得感慨:“此女天赋,实属罕见。”

北溟子见到荀子的惊愕神情,心中甚感欣慰。

紧接着,诡谷仔加入话题,他清咳一声,对身旁的鲸鲵说道:“还不向荀子前辈行礼?”并补充道:“荀子前辈,这是鲸鲵,昔日罗网天字级人物,如今是张晨的侍女。”

鲸鲵恭敬地向荀子行礼,并说道:“鲸鲵参见荀子前辈。”

听闻此言,荀子大吃一惊。

特别是感受到鲸鲵身上接近天人的气势,他差点失声:“罗网天字……鲸鲵?”

“现在成了张晨的侍女?”

荀子与韩非顿时怔住。

罗网天字级别的存在何等高贵,如今却成为张晨的侍女,实在难以置信。

然而想到只有张晨才能让鲸鲵这般臣服,两人逐渐释然。

北溟子笑着化解了尴尬气氛:“诸位,请入屋内详谈。”

众人点头应允,随后来到天宗后院的小竹屋,而非会客厅。

良久,在后院的竹屋之中,北溟子正在为荀子等人煮茶。

荀子忍不住问诡谷仔:“近来有人传闻,仙人御剑而行,可是张晨所为?”

虽然对此已有预判,荀子仍想求证。

听完后,诡谷仔笑着承认:“正是张晨所为。”

竹屋之内,诡谷仔带着几分骄傲向荀子娓娓道来:“事情大致如此,当时我也颇为震惊。”

“本打算带张晨前往天宗,拜访一位对他有恩的道友。”

“刚启程之时,张晨突然问我,是想赶路迅速些,还是悠闲前行。”

“我自然选择尽早到达目的地。”

“然后呢?”

“张晨取出他的倚天剑,那剑仿若有灵,迎风扩展,悬于半空。”

“于是他驾驭宝剑,携我和鲸鲵,一路疾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仅仅耗费一个时辰便完成了整段旅程!”

“还让我感受到了仙人御剑飞行的妙处!”

诡谷仔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荀子等人听得瞠目结舌。

即便他们早已推测可能是张晨御剑而来,但经诡谷仔一番解说,依旧觉得匪夷所思。

待诡谷仔说完,荀子满脸震惊,脱口而出:“一个时辰!”

“从诡谷到天宗?!”

“这简直就是仙人的手段啊!”

与此同时,首次得知详情的北溟子亦深受触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