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9章 南冥者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太乙山近千米高,至半山腰,方遇道家守山人。

非迎客,乃职守。

山路一分为二,显然一侧通人宗,一侧通天宗。

两名守山人端坐于山道边,闭目凝神,对高景与小白毛的到来仅是匆匆一瞥,随即复又闭目,宛如未见,未有交谈之意。

小白毛不悦地询问:“请问,哪条路通往天宗?”

左侧守山人睁眼,语气冷淡:“天宗不纳外宾,二位请回。”

小白毛怒斥:“不纳客,那你们守在此处何用?立块牌子写‘禁止通行’不就好了?”

守山人恍若未闻,继续闭目打坐。

小白毛转向高景求助:“现在该如何是好?”

高景笑言:“是你欲拜师,自行决定吧……或者,你也可以硬闯?”

小白毛眼中闪过兴奋,拔出木剑,跃跃欲试,但稍纵即逝,终未动手,转而言道:“你们可知他是谁?”

指着高景,小白毛得意洋洋:“此乃高景!”

高景哑然。

小白毛之言终是引起了守山人的注意,他神色微变,细观高景,露出恍悟之色。

“先生稍候!”

守山人起身行礼,沿山路离去。

小白毛嬉笑:“你的名头还挺管用。”

高景无奈揉其头:“我以为你会动手。”

小白毛摇头:“我是来拜师的,非来滋事。”

高景低语:“道家不喜儒家那些繁文缛节,你直接动手,或能让人高看一眼。”

小白毛疑惑:“真的?你不会骗我吧?”

“千真万确!”

高景正色:“去吧,小白毛,亮出你的剑……”

话未说完,先前离去的守山人已归,身旁还多了一位少年。

这位少年眼神与守山人迥异,更具凡尘气息,更似常人,少了那份超凡之姿。

他相貌俊朗,一头海蓝长发,身着华丽蓝袍,年纪尚轻,不过十三四岁。

他一现身,便好奇地打量高景,又对小白毛微笑行礼:“天宗小灵,为先生引路,请。”

高景望他,忽而一笑:“有劳。”

小白毛毫不客气:“走吧,带路。”

三人踏上山路。

途中,小灵主动与高景攀谈,蓝眸中透出探究:“那个……我该称您为大良造吗?”

高景笑道:“此番我是以个人身份前来,无需如此称呼。”

“那您来自咸阳吗?”

小灵虽努力表现得漫不经心,却难掩急切:“咸阳定很热闹吧?秦国的都城,想必颇为有趣。”

高景凝视着小灵,问道:“我来自三川郡……你可曾去过咸阳?”

小灵略显尴尬地回答:“我从未下过山,自幼便在山上生活。”言语间透露出对山外世界的憧憬。

小白毛好奇地盯着小灵:“你真是天宗的吗?感觉不太像啊。”

小灵挠头一笑:“我确实调皮,门中长辈也常调侃我不像个天宗 ** 。”

小白毛爽快地说:“你若好奇,下山看看不就知道了!”

小灵苦笑:“我也想,但门规严明,未出师的我们不能随意下山。”

随后,小灵请求:“那你们能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吗?”

小白毛简略描述:“就是人多、地广,吃穿住用玩样样俱全。”

天宗环境清幽,草木房屋错落有致,砖石建筑鲜见。这里空地众多,是修炼心性的理想之地。

行进间,三人偶遇几位道家 ** ,他们甚至连脚步都未停歇,更不用说打招呼了。

尽管天宗追求清静无为,但门派事务依旧繁忙,掌门、长老、 ** 等级分明。

小灵介绍:“这是天宗的议事堂。”

议事堂前,一位老者已等候多时。他看似平凡,年逾六旬,须发皆白,头戴高冠,两缕白眉垂至下巴,身着蓝白色道袍,既不华丽也不朴素。

高景行礼:“见过赤松子师兄。”

赤松子回礼:“师弟难得来访,快请进。”

小白毛低声询问:“你怎么叫他师兄?”

高景解释:“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求学于道家老子,这段渊源流传至今。”

屋内无椅,只有坐塌。赤松子盘腿坐上首,膝上置一把造型奇特的圆柄圆身剑——名剑雪霁,道家镇宗之宝。

高景端坐。小白毛模仿高景跪坐,却引来赤松子微蹙眉头。

高景笑道:“跪坐是礼,象征恭敬虔诚。”

道家崇尚道法自然,顺应天道,摒弃人为。在他们看来,生活应回归自然,无需教导规定,而是要忘却成心、机心、分别心……

小白毛若有所悟,悄悄改为盘腿而坐。

赤松子放松下来,含笑问道:“师弟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高景望向小白毛,说:“她想拜入天宗,我陪她前来。”

赤松子转向小白毛,问:“你为何想拜师天宗?”

小白毛毫不犹豫:“为了获得更强的力量!”

赤松子轻笑:“若仅为此,拜师弟为师不是更合适吗?”

小白毛面露不屑:“他?他连架都不会打,能教我什么?”

赤松子一愣,高景苦笑。

赤松子审视小白毛许久,道:“资质尚可,跟我来。”

随后,他起身带着小白毛离去。

不久,小灵带着高景来到天宗藏书阁:“掌门说,先生可随意阅读这里的书籍。”

高景满意笑道:“代我向赤松子师兄致谢,那我就不客气了。”

天宗藏书楼藏书浩瀚,涵盖道家、兵家、名家等各家典籍。

高景粗略浏览武功心法,只为录入无字书,而各家思想典籍却令他沉醉。

特别是惠施的《遍为万物说》,后世失传,此处竟保存完好。

惠施与庄子交好,庄子言“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有黄缭问天地不坠不落及风雨雷霆之因,惠施不假思索作答,并记录成《遍为万物说》。

后惠施将此文赠庄子指正,实则炫耀。

毕竟,这位“辩遍天下无敌手”的辩者,在庄子面前却屡战屡败。

庄子读《遍为万物说》后,去繁就简,保留惠施十命题,称《历物十事》,录于《天下篇》中。

《历物十事》有:

一、至大无外,大一;至小无内,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其五:小同与大异有别,此为小同异;万物皆同且异,此乃大同异。

其六:南方虽无特定之穷,然穷境犹存。

其七:今朝启程赴越,亦可言昨日已至。

其八:连环似无解,实则时刻在解。

其九:吾识天下之中,或在燕北,或在越南。

其十:博爱万物,因天地本一体。

昔日名家若见此篇,或不必沉溺于“白马非马”之争。终究,惠施之名家成就,归于庄子,存于道家。而名家之真传,却未能延续。

高景于藏书楼盘桓三日,直至赤松子亲至催促。

“何事?尚未览尽!”高景不悦。

赤松子苦笑:“师叔欲见你。”

“师叔?北冥子?”高景愕然。

“然也。”

赤松子叹曰:“你所携小女孩,剑术非凡,吾辈皆不及。此艺乃你所授?”

“非也,吾不通剑术。”

高景随口道:“或龙阳君所教。”

“龙阳君?魏国第一剑客,难怪!”

赤松子再叹:“师叔亲收其为徒,赐名晓梦。”

“恭喜天宗得才。”

……

赤松子引高景至山谷入口,言:“师叔于谷中修行,汝自行入内。”

高景望入口,应:“好。”

赤松子点头离去。

高景无犹豫,步入幽静山谷。此地非低洼,两侧山体微凸,若合抱之势。气候温润,初春已草木葱茏。绿意中,灰褐色木屋矗立,乃北冥子隐居处。

高景入屋,见晓梦打坐,见其来,面露喜色。屋内似仅她一人,但高景觉有异。闭目吸气,再睁,叹曰:“和其光,同其尘,妙境若存!”遂向空处行礼:“儒家高景,拜见北冥子师叔。”

白须白眉白发,道袍立领,自虚无中渐显。非隐藏,乃融入!

北冥子与环境浑然一体,犹如静物般不引人注意。

“请坐。”

北冥子的声音平静,无波澜。

高景行礼后,于对面跪坐。

北冥子斟茶,每人面前一杯。

高景举杯未饮,询问:“师叔召我,有何要事?”

北冥子轻哼一声,面上无笑,声音却带着笑意:“晓梦学了《天地篇》,你教得挺好。”

高景微蹙眉头,揣测其意。

北冥子续言:“庄子《天》有三篇——《天地》、《天道》、《天运》,晓梦与这三篇甚是相投,既已授《天地》,何不将《天道》、《天运》也一并传授?”

高景沉默品茶,片刻后放下杯盏,言:“《天》三篇,意在使人悟‘天’、‘道’及‘运’之真谛。”

他不愿揣测北冥子心思,既有所命,自当遵从。

“‘天道’,乃自然法则,不因人意而改,无善恶之别。”

人应顺应天道。

譬如古人定节气,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后又增春分、夏至等,皆是人类探索自然之果。

循此法则,方有“春耕秋收”之常识。

天道无善恶,如“虎食人,人杀虎”,人视虎食人为恶,欲除之;而虎为食而猎,犹人食五谷,皆天道平衡,不偏不倚。

言及“天道”,北冥子未让高景继续,而是置一卷竹简于前。

高景疑惑展开,不禁失笑,念道:“北冥有鱼,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亦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复返。彼于福者,未数数然也。虽免行走之劳,犹有所待。若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将何待?故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4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