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44章 感冒了怎么办

书名: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6

感冒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且发病率颇高。它通常由多种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冒虽大多具有自限性,但发病时引发的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产生诸多干扰。了解如何有效应对感冒,既能减轻身体的痛苦,又能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一般治疗措施

(一)休息与保暖

充足的休息对于感冒的恢复至关重要。当身体感染感冒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处于应激状态,全力对抗病毒入侵。此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休息来支持免疫细胞的工作。应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创造安静、舒适、温暖的休息环境,有助于身体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较大时,根据天气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再次受凉加重病情。可适当增加被褥厚度,保持身体核心部位的温暖,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脚部,这些部位受凉容易引发或加重感冒症状。

(二)饮食调整

感冒期间,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为身体提供对抗疾病所需的营养支持,加速康复进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可选择米粥、面条、蒸蛋等食物,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温柠檬水或淡盐水。水分不仅可以湿润呼吸道黏膜,缓解咽痛、咳嗽等症状,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病毒和毒素。此外,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草莓、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辅助身体抵抗病毒感染。

三、缓解症状的方法

(一)发热应对

感冒时常伴有发热症状,若体温未超过 38.5c,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方法。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丰富的部位,水分蒸发能够带走身体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也可使用退热贴,贴于额头,其冷敷效果能缓解发热引起的头痛和不适。当体温超过 38.5c,或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镇痛的效果,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服用,避免过量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等。

(二)鼻塞和流涕缓解

鼻塞和流涕是感冒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它能够湿润鼻腔黏膜,稀释鼻腔内的分泌物,使其更容易排出,从而缓解鼻塞症状。此外,蒸汽吸入法也有一定效果。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靠近杯口,吸入蒸汽,但要注意避免烫伤。热气能够舒缓鼻腔黏膜的肿胀,改善通气状况。按摩迎香穴也能减轻鼻塞,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揉该穴位,每次 1 - 2 分钟,反复多次,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不适。

(三)咳嗽处理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影响休息和生活质量。对于轻度咳嗽,可以尝试喝蜂蜜水,蜂蜜具有一定的润喉、止咳作用,能够缓解咽喉部的刺激感。也可将梨切成小块,加入适量冰糖煮水饮用,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减轻咳嗽症状。若咳嗽较为严重,尤其是伴有咳痰困难时,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右美沙芬等。氨溴索能够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右美沙芬则主要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止咳作用,但止咳药物应谨慎使用,避免掩盖病情,尤其是对于伴有咳痰且痰液较多的患者,不宜过度使用强力止咳药,以免痰液排出不畅,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四、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一)合理用药

感冒药物种类繁多,但成分大多相似,主要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在选择感冒药时,应根据自身症状,避免重复用药。例如,若已经服用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就不宜再选择含有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以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超标,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不要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因为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感冒,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等问题。

(二)遵循医嘱

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加重或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高热,如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胸痛等,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检查,以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预防感冒传播

(一)个人卫生防护

感冒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务必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到周围环境中。如果没有纸巾,也可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因为手肘部位相对清洁,且不容易直接接触他人或其他物品,减少病毒传播机会。使用后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到有盖垃圾桶内,并及时洗手,防止手上沾染的病毒再次传播。勤洗手是预防感冒传播的关键环节,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揉搓双手各个部位,持续 20 秒以上,能够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和细菌。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

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电脑键盘等。可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或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酒精能够有效灭活感冒病毒,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减少他人感染的风险。在流感高发季节,还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六、心理调适与恢复

感冒期间,身体的不适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速度。因此,患者应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方式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减轻身体不适带来的心理压力。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陪伴也至关重要,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能够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慰藉,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七、结语

感冒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身体恢复,同时防止其传播给他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一旦患上感冒,不必过度焦虑,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相信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状态,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63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