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15章 中医推荐夏季养生汤

书名: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6

一碗老火汤里的岭南夏日哲学:冬瓜薏米荷叶老鸭汤的养生智慧

引子:当暑气漫过骑楼老街

七月的广州,蝉鸣裹着潮湿的风掠过骑楼老街。老巷子里,阿婆们拎着菜篮穿梭于菜市场,竹篮里躺着墨绿的冬瓜、深褐的薏米,还有带着晨露的鲜荷叶——这些看似寻常的食材,即将在砂锅中完成一场奇妙的融合,化作驱散岭南湿热的养生良方。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团队深谙此地水土与人的微妙关系,将千年中医智慧融入家常汤品,成就这道既能慰藉味蕾,又能调和身心的冬瓜薏米荷叶老鸭汤。

一、岭南湿热:镌刻在气候里的养生密码

(一)氤氲天地间的湿热之气

梅雨时节的岭南,仿佛被一张湿漉漉的巨幕笼罩。清晨推开窗,空气像掺了水的绸缎,粘腻地拂过脸颊;墙壁渗出细密的水珠,地板总泛着一层朦胧的水光。待雨过天晴,烈日又将积水蒸腾成滚滚热浪,与尚未消散的湿气交织,让人如同置身蒸笼。这种独特的\"桑拿天\",是北回归线馈赠的气候印记,却也给当地人的身体带来重重考验。

(二)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在湿热的持续侵袭下,身体开始出现各种\"小抗议\"。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总在午后陷入困乏,即便咖啡浓茶轮番上阵,仍难驱散头顶那团沉沉的迷雾;镜子里的脸庞油光满面,原本光洁的额头冒出小红疹,后背也时不时传来刺痒;餐桌上摆满珍馐佳肴,却总觉得嘴里发黏,食欲大减。这些看似零散的症状,在中医眼中,都是湿热盘踞体内的表现。

(三)中医视角下的湿与热

《黄帝内经》有言:\"湿气通于脾\"。在中医理论中,湿为阴邪,性黏滞、重浊,最易阻碍脾胃气机的运行。当湿气与夏季火热之气相遇,便如同热油泼入沸水中,形成缠绵难愈的湿热之证。岭南特殊的地理环境——近海多水、日照强烈,恰好为湿热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祛湿清热不仅是养生需求,更是当地人顺应天时的生存智慧。

二、四味食材的奇妙交响

这碗凝聚着岭南智慧的养生汤,由冬瓜、薏米、荷叶、老鸭四位\"主角\"领衔,搭配生姜、陈皮两位\"配角\",在砂锅中奏响一曲平衡阴阳的养生乐章。

(一)冬瓜:夏日里的水润清道夫

清晨菜市场的冬瓜堆,总泛着一层温润的光泽。这种含水量高达96%的瓜类,早在北魏《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被古人视为消暑佳品。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淡、性寒凉,归肺、大肠、膀胱经,是天然的\"水利专家\"。无论是晨起时浮肿的眼睑,还是久坐后发胀的双腿,都能在冬瓜的调理下逐渐恢复轻盈。更妙的是,这种清甜多汁的食材几乎零脂肪,让爱美人士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毫无负担。

(二)薏米:穿越千年的祛湿使者

打开古籍,薏米的身影随处可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赞它\"健脾益胃,补肺清热\"。这种形似珍珠的谷物,富含蛋白质、薏苡素等营养成分,是当之无愧的\"禾中明珠\"。它就像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默默清理着脾胃中的湿气,帮助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当薏米与冬瓜相遇,二者相辅相成,祛湿效果成倍提升,同时还赋予汤品独特的浓稠质感。

(三)荷叶:池塘里的清凉精灵

夏日的荷塘,荷叶田田,荷花亭亭。古人不仅陶醉于这抹绿意,更发现了荷叶的养生价值。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既能消暑化湿,又能升发清阳。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中的荷叶碱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则有助于调节血脂血压。当荷叶在汤中舒展,那股清新的草木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仿佛将一池荷塘的清凉都装进了碗里。

(四)老鸭:水中的滋阴圣品

老广们常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生长周期超过一年的老鸭,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在中医看来,老鸭味甘咸、性寒凉,入脾、胃、肺、肾经,最擅滋阴补血、养胃生津。炎炎夏日,人体津液随汗水大量流失,此时一碗老鸭汤,恰似久旱后的甘霖,能迅速补充损耗的阴液。更巧妙的是,老鸭的温润之性中和了其他食材的寒凉,让整道汤变得平和宜人。

三、砂锅慢炖的艺术

(一)食材的精心挑选

挑选老鸭时,要选羽毛油亮、脚掌厚实的,这样的鸭子生长周期足,肉质更紧实;冬瓜要选表皮光滑、纹路清晰的,用手敲一敲,声音清脆者为佳;薏米以颗粒饱满、色泽均匀为宜;荷叶则要新鲜完整,散发着自然清香。这些看似简单的挑选技巧,实则蕴含着老广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二)烹饪的匠心独运

1. 鸭肉的预处理:将宰杀好的老鸭仔细清理,去除内脏、鸭头、鸭脚和鸭尾。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后,冷水下锅焯水,随着水温升高,血沫渐渐浮出水面,用汤勺小心撇去。这一步不仅能去腥,还能让炖出的汤更加清澈。

2. 食材的层层递进:砂锅中注入清水,放入焯好水的鸭肉、姜片和陈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后,鸭肉的鲜味逐渐释放,此时加入浸泡好的薏米,让其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再过30分钟,放入切好的冬瓜块和荷叶,继续炖煮。随着时间推移,冬瓜慢慢变得软糯,荷叶的清香也融入汤中。

3. 火候的精妙掌控:整个炖煮过程讲究\"先武后文\",先用大火煮沸激发食材本味,再转小火慢煨让营养充分释放。期间要不时掀开锅盖,用汤勺轻轻搅拌,防止粘锅,同时观察食材的变化。

(三)舌尖上的养生仪式

当砂锅盖被掀开的瞬间,一股混合着荷叶清香、鸭肉醇厚、冬瓜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浅尝一口,汤汁醇厚而不油腻,鸭肉软烂入味,冬瓜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入口即化。这碗凝聚着时间与匠心的老火汤,既是味蕾的盛宴,更是身体的滋养。

四、喝汤的学问

(一)最佳饮用时刻

老广们深谙喝汤之道:饭前一碗汤,开胃又健康;饭后一碗汤,消食助运化。这道冬瓜薏米荷叶老鸭汤尤其适合夏日的午餐或晚餐,既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营养,又能帮助驱散体内湿热。不过要注意,睡前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二)适宜与禁忌人群

这道汤适合大多数人在夏季饮用,特别是湿热体质者。对于饱受三高困扰、希望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它也是理想的养生选择。但脾胃虚寒者需谨慎,虽然有老鸭和陈皮调和,但整体仍偏寒凉,过量饮用可能加重不适。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体质虚弱、大病初愈者也应避免,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五、一碗汤里的生活哲学

在岭南,煲汤不仅是烹饪,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从食材的挑选、处理,到砂锅前的耐心守候,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健康的追求。这碗冬瓜薏米荷叶老鸭汤,承载着中医\"药食同源\"的智慧,凝结着老广们顺应天时的生活哲学。

当暑气再次漫过骑楼老街,不妨走进厨房,亲手炖上一锅冬瓜薏米荷叶老鸭汤。在慢炖细品的过程中,感受食材与火候的对话,体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这碗凝聚着岭南智慧的养生汤,驱散夏日的燥热,滋养身心,带来一份难得的清凉与惬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5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