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10章 夏天喝对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书名: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6

夏日的蝉鸣与热浪交织,岭南大地被暑湿之气层层包裹。在广东梅州平远这样的南方小城,家家户户的砂锅里总翻滚着一锅靓汤,这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一碗精心熬制的汤,既能驱散暑气,又能调理身心,堪称夏日最贴心的“天然药方”。

一、苦瓜绿豆排骨汤:清热祛湿的黄金组合

(一)食材解析:苦味中的养生密码

苦瓜,素有“瓜中君子”之称,其貌不扬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价值。《滇南本草》记载,苦瓜入心脾胃三经,可泻火、清暑、益气、止渴。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尤其适合夏季食欲减退的人群。此外,苦瓜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的7倍,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绿豆,被誉为“济世良药”,性凉味甘,能清热消暑、止渴利水。绿豆皮中富含多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将绿豆与苦瓜搭配,两者的寒凉属性相互协同,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健脾利湿,堪称夏季祛湿的黄金组合。

排骨作为汤的基底,不仅能增加汤的鲜味,还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质。中医认为,排骨性平味甘,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与苦瓜、绿豆搭配,可在清热的同时兼顾营养平衡。

(二)食材选购:慧眼识真材

1. 苦瓜:挑选苦瓜时,应选择表皮颗粒大且饱满、纹路清晰的,这样的苦瓜瓜肉厚实、苦味较轻。颜色以青绿色为佳,若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说明苦瓜已过熟,口感和营养都会大打折扣。此外,苦瓜的头尾两端应保持新鲜,无干瘪或腐烂现象。

2. 绿豆:优质的绿豆颗粒饱满、色泽翠绿,无杂质和虫蛀。可通过闻气味来判断绿豆的新鲜度,若有霉味或异味,则不宜购买。为确保绿豆的品质,建议选择当年新产的绿豆,其营养成分更为丰富。

3. 排骨:新鲜的排骨应呈现出淡红色,肉质有弹性,表面无黏液或异味。可选择猪肋排或筒骨,前者肉质鲜嫩,后者骨髓丰富,熬出的汤更加浓郁。购买时,最好让商家将排骨切成小块,方便后续烹饪。

(三)烹饪技巧:去除苦味的奥秘

1. 预处理:将苦瓜洗净后,对半切开,用汤匙挖去中间的籽和白色内膜,这是苦瓜苦味的主要来源。然后将苦瓜切成薄片,放入盐水中浸泡15-20分钟,既能去除部分苦味,又能保持苦瓜的爽脆口感。浸泡后的苦瓜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 焯水去腥:排骨冷水下锅,加入姜片和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焯水2-3分钟。焯水不仅能去除排骨的血水和腥味,还能使汤更加清澈。

3. 慢火炖煮:将焯好水的排骨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泡发好的绿豆和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1.5小时。待排骨熟透、绿豆开花后,加入处理好的苦瓜,继续炖煮10-15分钟,至苦瓜软烂。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四)养生功效:给身体做个“清凉SpA”

1. 清热解暑:苦瓜和绿豆的寒凉属性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热毒,缓解暑热引起的口渴、烦躁、头晕等症状。夏季饮用此汤,仿佛给身体注入一股清凉的泉水,让燥热感瞬间消散。

2. 健脾利湿:苦瓜和绿豆均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能帮助脾胃运化水湿,改善湿热困脾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等问题。对于南方湿热地区的人群来说,这道汤是调理脾胃的佳品。

3. 排毒养颜:苦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绿豆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则具有解毒作用,可减轻肝脏负担。长期饮用此汤,有助于改善皮肤暗沉、长痘等问题,让肌肤更加清爽光滑。

(五)注意事项:因人而异的调理之道

1. 体质虚寒者慎食:苦瓜和绿豆均属寒凉食物,体质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应适量食用,避免加重体内寒气。可在汤中加入几片生姜或胡椒粉,以中和其寒性。

2.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孕妇在孕早期应慎食苦瓜,因其利尿作用可能增加子宫收缩风险。哺乳期女性可适量食用,但需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若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停止食用。

3. 服药期间:绿豆具有解药性,正在服用中药或西药的人群应避免同时饮用绿豆汤,以免影响药效。如需食用,建议与服药时间间隔2-3小时。

二、陈皮冬瓜老鸭汤:滋阴润燥的养生珍品

(一)食材解析:药食同源的经典搭配

陈皮,作为广东汤料中的“常客”,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可用于调理脾胃气滞、痰湿壅滞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冬瓜,被誉为“祛湿第一瓜”,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暑、利水消肿。冬瓜中95%以上的成分是水分,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元素,既能补充夏季人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又能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此外,冬瓜的低热量特性使其成为减肥人群的理想食材。

老鸭,性凉味甘,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本草纲目》称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适合夏季阴虚火旺、口干舌燥的人群。鸭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避免了其他肉类的油腻感。

(二)食材选购:精挑细选保品质

1. 陈皮:优质的陈皮以广东新会陈皮为佳,其外表面呈褐黄色或棕红色,有许多凹入的油点,油室完整度越高,品质越好。陈皮的年份也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陈化3年以上的陈皮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养生功效更佳。购买时,可通过观察陈皮的外观、闻其香气来判断其品质,优质陈皮应具有浓郁的陈香,无霉味或异味。

2. 冬瓜:挑选冬瓜时,应选择外形匀称、表皮光滑、无斑点的冬瓜。冬瓜的外皮越硬、颜色越深,说明其成熟度越高,肉质越厚实。用手掂一掂,分量重的冬瓜水分足、品质好。此外,冬瓜的瓜瓤应较少,这样可食用部分更多。

3. 老鸭:老鸭的挑选有一定讲究。首先,老鸭的毛色应暗淡无光泽,鸭嘴坚硬,脚掌粗糙且有茧子。其次,老鸭的胸骨较硬,用手按压时感觉较紧实。购买老鸭时,最好选择散养的鸭子,其肉质更加鲜美,营养也更为丰富。

(三)烹饪技巧:慢火细炖出真味

1. 陈皮处理:将陈皮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待其变软后,用刀刮去内瓤,这样可减少陈皮的苦涩味,同时保留其有效成分。

2. 鸭肉焯水:老鸭洗净后斩成大块,冷水下锅,加入姜片和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焯水3-5分钟。焯水后的鸭肉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3. 炖煮步骤:将焯好水的鸭肉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泡发好的薏米、姜片和处理好的陈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2.5小时。待鸭肉熟透、薏米开花后,加入去皮切块的冬瓜,继续炖煮30-40分钟,至冬瓜软烂。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四)养生功效:给身体来一场“滋阴之旅”

1. 滋阴润燥:老鸭和陈皮的搭配具有滋阴养胃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夏季阴虚火旺引起的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症状。冬瓜的清热作用则可进一步清除体内热毒,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2. 健脾祛湿:陈皮理气健脾,冬瓜利水消肿,两者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水湿内停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水肿等问题。对于南方湿热地区的人群来说,这道汤是健脾祛湿的经典之选。

3. 润肺止咳: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调理咳嗽、咳痰等症状。冬瓜的润肺作用则能缓解肺热引起的干咳、咽喉肿痛等问题。夏季饮用此汤,对呼吸道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五)注意事项:科学饮用保健康

1. 体质虚寒者:陈皮冬瓜老鸭汤整体偏凉,体质虚寒、怕冷、腹泻的人群应适量食用,可在汤中加入适量的生姜或红枣,以增加汤的温补性。

2. 痛风患者:鸭肉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痛风患者应控制食用量,避免诱发痛风发作。此外,冬瓜有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排出,痛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饮用。

3. 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应将鸭肉炖得更加软烂,以便于消化吸收。儿童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全,也应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引起肠胃不适。

三、夏季喝汤的养生智慧

(一)顺应天时:因时制宜的养生之道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浮越于外,容易导致内寒。中医强调“春夏养阳”,因此夏季养生应注重保护阳气,避免过度贪凉。喝汤时,可选择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汤品,如生姜红枣汤、黄芪牛肉汤等,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二)辨证施食:因人而异的调理方案

不同体质的人群在夏季喝汤时应有所侧重。例如,湿热体质者可多喝苦瓜绿豆排骨汤、陈皮冬瓜老鸭汤等清热利湿的汤品;阴虚体质者可选择银耳莲子羹、百合麦冬汤等滋阴润燥的汤品;气虚体质者则适合饮用四君子汤、黄芪山药汤等补气健脾的汤品。此外,还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症状进行调整,如高血压患者应少盐,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糖分摄入等。

(三)科学搭配:营养均衡的关键

夏季喝汤应注重食材的搭配,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例如,在苦瓜绿豆排骨汤中加入适量的胡萝卜、玉米等蔬菜,可增加汤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在陈皮冬瓜老鸭汤中加入薏米、芡实等祛湿食材,可增强汤的健脾利湿功效。此外,还应注意荤素搭配,避免汤品过于油腻或寒凉。

(四)饮用时机:事半功倍的养生技巧

夏季喝汤的最佳时间是在饭前半小时左右,这样既能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摄入量,又能让汤中的营养成分充分被人体吸收。此外,夏季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可在汤中加入适量的盐或电解质饮料,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四、广东汤文化:舌尖上的养生哲学

在广东,汤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广东人对汤的执着,源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这里夏季漫长而炎热,湿热之气盛行,人们通过喝汤来调理身体,抵御暑湿之邪。广东汤的种类繁多,每一道汤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医养生智慧,如老火汤、炖汤、滚汤等,每种汤的制作方法和功效都有所不同。

广东汤的制作讲究“慢工出细活”,通常需要数小时的炖煮,让食材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出来。在广东人的厨房里,砂锅是煲汤的必备工具,它能均匀地传递热量,使汤的口感更加醇厚。此外,广东人还善于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调整汤的配方,如春季养肝、夏季清热、秋季润肺、冬季滋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结语

一碗汤,承载着广东人的生活智慧和养生哲学。在炎热的夏季,不妨停下忙碌的脚步,为自己和家人煲上一锅靓汤,让身心在汤的滋养中得到舒缓。无论是苦瓜绿豆排骨汤的清热祛湿,还是陈皮冬瓜老鸭汤的滋阴润燥,都是夏季养生的绝佳选择。让我们顺应天时,辨证施食,用一碗碗充满爱意的汤,为健康保驾护航。

小贴士:

1. 夏季喝汤应避免过量,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2. 汤品应现做现喝,避免隔夜存放,以免滋生细菌。

3. 喝汤时应搭配适量的主食和蔬菜,以保证营养均衡。

4. 若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不可依赖汤品治疗疾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7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