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108章 熬夜的危害

书名: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6

熬夜的危害:身体与生活的隐形杀手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熬夜似乎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无论是为了工作加班、学习备考,还是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娱乐,熬夜现象愈发普遍。然而,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却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将深入探讨熬夜的危害,详细阐述熬夜对身体各个系统的不良影响,以及熬夜后应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熬夜问题的重视,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

一、免疫系统:防线的崩塌

免疫系统就如同我们身体的忠诚卫士,时刻抵御着外界病菌的入侵,维护身体的健康。而长期熬夜,无疑是给这道防线来了一记沉重的打击。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在睡眠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复和强化。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就像是免疫系统的“援兵”,能够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它们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能力。同时,睡眠还能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成熟与分化,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直接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b细胞则负责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但熬夜会打乱这一正常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体内的细胞因子分泌会显着减少,白细胞的活性也会降低,这使得免疫系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一旦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身体就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小到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大到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熬夜人群的患病风险都明显高于作息规律的人。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熬夜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患感冒的次数平均比作息正常的学生多2 - 3次,而且感冒持续的时间也更长,症状更为严重。不仅如此,长期熬夜还可能增加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治愈,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生活困扰。

二、心血管系统:不堪重负的循环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的“生命运输线”,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带回排出体外。而熬夜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就像是在这条运输线上制造了重重障碍,让心脏和血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熬夜时,身体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期熬夜,心脏就会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等,会让人感到心慌、心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持续的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还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就像是血管内壁的“保护膜”,一旦受损,血液中的脂质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血管会变得狭窄,血流受阻,这就大大增加了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据统计,长期熬夜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0%以上,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更是高出50%左右。在临床上,因熬夜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紧急就医的案例屡见不鲜,许多患者甚至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些残酷的现实都在警示着我们,熬夜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不容小觑。

三、神经系统:混乱的信号传导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指挥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各种信息,协调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而熬夜会让这个指挥中心陷入混乱,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生理活动,如清除代谢废物、巩固记忆、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等。当我们熬夜时,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些生理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记忆力和注意力。长期熬夜的人常常会感到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这是因为熬夜破坏了大脑中与记忆和注意力相关的神经回路,影响了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和传递。

此外,熬夜还容易引发神经衰弱和失眠。神经衰弱的患者会出现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情绪波动大、睡眠障碍等症状。而失眠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加重熬夜的恶性循环,让患者陷入痛苦的深渊。长期的睡眠不足和精神压力,还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据调查,熬夜人群中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作息人群高出2 - 3倍。这些精神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四、消化系统:紊乱的消化节奏

消化系统就像一台精密的“食物加工机器”,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规律进行工作,将食物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营养。而熬夜会打乱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转,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问题。

在正常的作息时间里,胃肠道会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胃黏膜会分泌黏液来保护胃壁,肠道会蠕动并清除残留的食物残渣。但熬夜时,胃肠道的正常节律被打破,胃酸分泌可能会失调。胃酸分泌过多,就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痛、胃胀、反酸等不适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同时,熬夜还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肠道菌群是存在于肠道内的大量微生物,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都起着重要作用。熬夜会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环境,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滋生。这不仅会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如肠炎、结肠炎等。

有研究表明,经常熬夜的人消化不良的发生率比作息规律的人高出40%左右,患胃炎、胃溃疡的风险也增加了30% - 40%。而且,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五、内分泌系统:失衡的激素调节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生理过程。熬夜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失衡。

其中,最明显受影响的激素之一就是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它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分泌量增加,能帮助人体进入睡眠状态,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而熬夜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睡眠紊乱。同时,褪黑素还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分泌减少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此外,熬夜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促进机体的产热和物质代谢。熬夜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相应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会出现乏力、嗜睡、水肿、体重增加等症状。

胰岛素也是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激素之一,它负责调节血糖水平。长期熬夜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升高。这不仅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对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

六、皮肤状态:失去光彩的容颜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还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熬夜对皮肤的影响也十分显着,会让我们的肌肤失去往日的光彩。

在睡眠过程中,皮肤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细胞分裂速度加快,旧的角质层细胞脱落,新的细胞生成。同时,皮肤还会分泌油脂来保持水分和弹性。但熬夜会打乱皮肤的生物钟,导致新陈代谢紊乱。皮肤的更新速度减缓,角质层堆积,使得皮肤变得粗糙、暗沉,失去光泽。

此外,熬夜还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屏障就像一层保护膜,能防止水分流失,抵御外界病菌和有害物质的入侵。熬夜会使皮肤屏障受损,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变得干燥、缺水,容易出现细纹、皱纹。而且,由于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引发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

许多经常熬夜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脸上痘痘越来越多,皮肤也变得松弛、没有弹性。这都是熬夜对皮肤造成的伤害。长期熬夜还会加速皮肤的衰老,让皱纹、色斑等提前出现,影响个人的外貌形象和自信心。

七、熬夜增加患癌风险:科学敲响的警钟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熬夜与癌症风险的增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无疑给熬夜人群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从细胞层面来看,正常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是在严格的调控机制下进行的,以维持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而长期熬夜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蛋白和相关激酶在正常睡眠 - 觉醒周期中有着稳定的表达和活性变化,这些变化保障细胞有序地进行dNA复制、分裂等过程。但熬夜会破坏这种稳定的调控模式,使得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在这种异常状态下进行分裂,就容易出现dNA损伤修复异常,导致基因突变的概率大幅上升。一旦关键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使细胞摆脱正常的生长控制,逐渐向癌细胞转变。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也为熬夜与癌症的关联提供了有力证据。一项针对护士群体的大规模长期跟踪研究显示,那些长期值夜班(意味着熬夜)的护士,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较于正常作息的护士高出了约50%。另一项针对男性职场人士的研究发现,长期熬夜加班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作息者增加了30%左右。在对肝癌患者的研究中,也发现熬夜是除了乙肝病毒感染、酗酒等传统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经常熬夜的人,肝脏在夜间无法得到充分休息,解毒和代谢功能受损,使得体内毒素堆积,进一步损伤肝细胞,增加了肝癌的发病几率 。

从免疫系统的角度来解释,前文提到熬夜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而免疫系统正是人体对抗癌细胞的重要防线。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体内发生癌变的细胞。但熬夜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后,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大打折扣,使得癌细胞有更多机会在体内存活、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此外,熬夜引起的内分泌紊乱也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比如,熬夜抑制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不仅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褪黑素分泌减少,就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间接增加了癌症风险。

八、熬夜后的注意事项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熬夜,那么事后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轻熬夜对身体的伤害。

(一)及时补充睡眠

熬夜后,最重要的就是找时间补觉。尽量在第二天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充足的休息。一般来说,熬夜后补觉2 - 3小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恢复精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补觉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当天晚上的正常睡眠。

(二)合理饮食

熬夜后,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补充。首先,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白开水、淡茶水或果汁,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其次,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帮助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三)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缓解熬夜后的疲劳感。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过度消耗体力。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 - 1小时左右。运动后要注意休息,及时补充水分。

(四)放松身心

熬夜后,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需要通过放松身心来缓解压力。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泡个热水澡、做一些冥想或深呼吸练习等,帮助身心放松,减轻疲劳感。避免在熬夜后立即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或学习,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调整状态。

熬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皮肤等各个方面,甚至显着增加患癌风险。长期熬夜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熬夜的危害,尽量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实在无法避免熬夜,也要注意事后的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熬夜对身体的伤害。让我们珍惜自己的身体,远离熬夜,拥抱健康的生活。

你有遇到什么养生问题吗?有什么养生问题随时可以咨询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