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21章 气血才是女人的命

书名: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6

在中医的浩瀚理论体系中,“气血”二字承载着生命的奥秘与活力。它们宛如生命长河中的潺潺流水,滋养着身体的每一处角落,对于女性而言,更是健康与美丽的核心密码。《气血才是女人的命》这本书,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深入了解女性气血奥秘的大门,引领我们探寻其中蕴含的生命智慧。

一、气血失衡:现代女性的健康困局

在繁华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3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正普遍面临着“未老先衰”的困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复杂的情绪困扰,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健康。

28岁的外企白领小张,长期穿梭于深夜的办公室,频繁熬夜加班成为生活常态。长期如此,她的身体发出了强烈的警报:月经量锐减,原本红润的面色逐渐变得萎黄,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仿佛一片枯黄的树叶,尽显憔悴。

35岁的二胎妈妈李女士,在经历了生育的艰辛后,又遭遇了产后脱发的难题。每次梳头、洗头,大量的头发脱落,发缝越来越宽,几乎达到1指的宽度。同时,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常常丢三落四,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2岁的职场精英王女士,事业上的成功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健康代价。潮热盗汗频繁发作,让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倍感不适;指甲上逐渐出现的竖纹,也暗示着身体内部的变化;妇科检查结果显示卵巢功能下降,更是为她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这些看似独立的健康问题,实则是《黄帝内经》中“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理论在现代社会的生动写照。中医认为,女性以血为本,血是滋养身体的物质基础;以气为用,气是推动身体生理活动的动力源泉。当气血充盈时,女性的面容会如春日桃花般娇艳动人,身体也会充满活力;反之,气血亏虚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滋生。文小叔在《气血才是女人的命》中深入剖析,当代女性气血亏虚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脾胃虚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外卖成为许多女性的主要饮食选择。这些外卖食品往往营养不均衡,且大量的生冷冰饮更是对脾胃造成了严重的损伤。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一旦受损,就无法正常运化食物,气血生化无源。

其二,肝郁血虚。职场的激烈竞争、家庭的琐碎事务,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肝主藏血,肝气不舒则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和储存,进而造成血虚。

其三,寒邪入侵。在现代生活中,女性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久坐不动,加之追求时尚,常穿着露脐装,导致腰腹部位暴露在外。寒邪趁机而入,侵袭子宫和身体经络,引发宫寒等一系列问题,阻碍气血的正常流通。

二、调脾胃:气血生化的核心枢纽

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堪称气血的“加工厂”。《黄帝内经》中多次强调“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形象地说明了脾胃对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关键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吸收效率。只有脾胃功能强健,才能将食物转化为充足的气血,滋养全身。

为了调理脾胃,我们可以从食疗、穴位按摩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一)食疗方

四神汤由茯苓15g、莲子15g、芡实15g、山药30g组成。这道汤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是一道非常好的食疗佳品。它的味道清淡,易于消化,长期食用能够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八珍糕包含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0g、薏苡仁10g、莲子10g、芡实10g、白扁豆10g。此糕适合脾胃虚弱者长期食用,它将多种健脾益胃的食材巧妙搭配,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

(二)穴位按摩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方3寸处,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每天坚持按压足三里3分钟,能够刺激脾胃经络,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中脘穴在肚脐上方4寸,艾灸中脘穴15分钟,可以温暖脾胃,驱散寒邪,有效缓解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三)生活方式

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充分咀嚼食物,不仅有助于减轻脾胃的负担,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消化。饭后顺时针揉腹300次,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更好地被吸收。

深圳的金融从业者李女士,曾因长期节食减肥,导致脾胃功能严重受损。面色蜡黄,精神萎靡,月经量也明显减少。在尝试服用四神汤3个月后,她的身体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面色逐渐恢复红润,月经量也恢复了正常,脾胃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整个人重新焕发活力。

三、养肝血:气血运行的动力源泉

肝在人体的气血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藏血,负责储存和调节血液;同时主疏泄,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现代女性由于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常见的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疾病,大多与肝郁血虚密切相关。因此,养肝血对于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经典方剂

四物汤由熟地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组成,被誉为“妇科第一方”。它具有调经止痛、养血活血的功效,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逍遥丸是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能够有效改善女性因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波动、乳房胀痛等症状,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平衡。

(二)食疗方

枸杞猪肝汤是一道养肝明目的佳肴。猪肝富含铁和维生素A,枸杞则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者搭配,既能养肝血,又能缓解眼干、眼疲劳等症状。

桑葚膏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对于改善女性白发、脱发等问题有一定的效果。它口感香甜,食用方便,是女性日常养生的不错选择。

(三)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期用眼,每用眼40分钟,应远眺休息片刻,让眼睛得到放松。中医认为,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经当令的时段,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养肝血。因此,养成晚上11点前入睡的良好作息习惯,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验研究证实,四物汤能够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显着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为四物汤在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远寒邪:气血流通的重要保障

寒为阴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女性由于生理特点,体质相对偏寒,更易受到寒邪的侵扰。相关数据显示,78%的痛经患者存在宫寒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寒邪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寒邪入侵,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一)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经典的温经散寒食疗方。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则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三者搭配,能够有效改善女性手脚冰凉、宫寒等症状。

艾叶煮鸡蛋具有暖宫调经的功效,对于缓解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在月经前几天食用,能够帮助驱散子宫内的寒邪,减轻痛经症状。

(二)外治法

艾灸关元穴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每周艾灸关元穴2 - 3次,能够增强人体阳气,温暖子宫,促进气血流通。

中药泡脚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艾叶15g、红花10g、干姜10g煮水泡脚,能够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驱散体内寒邪。

(三)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应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冬季尤其要注意腰腹部位的保暖,尽量少穿露脐装,防止寒邪入侵。

上海的白领王小姐,因长期穿着短裙,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注意保暖,导致宫寒不孕。在尝试多种治疗方法无果后,她坚持艾灸关元穴半年。半年后,奇迹发生了,她成功受孕。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远离寒邪、温暖子宫对于女性健康的重要性。

五、经典补血方:34个千年传承的养生智慧

文小叔在《气血才是女人的命》一书中,精心挑选了34个经典补血方,这些方剂凝聚了千年的中医智慧,经过了无数临床实践的验证,具有显着的养生功效。

(一)五红汤

五红汤由红枣、红豆、红皮花生、红糖、枸杞组成。它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能够有效提升血红蛋白水平。适用于产后血虚、缺铁性贫血等人群。服用方法为每日1剂,连续服用30天。在实际应用中,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将五红汤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发现它能够显着提升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归脾汤

归脾汤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龙眼肉等组成。该方具有健脾养心的功效,对于心脾两虚型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服用方法为每日2次,早晚温服。

(三)八珍汤

八珍汤是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组合而成,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适用于久病体虚、术后恢复的人群。服用方法为每周3剂,连续服用2个月。

六、地域特色:客家药膳的气血调理智慧

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有着悠久的药膳文化,这些传承千年的药膳为女性的气血调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一)五指毛桃排骨汤

五指毛桃排骨汤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女性疲劳乏力的症状。其做法是将五指毛桃30g、排骨500g、蜜枣2颗一起炖煮2小时。这道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客家地区深受女性喜爱。

(二)客家娘酒鸡

客家娘酒鸡是产后女性恢复身体的佳品,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制作方法是将鸡肉切块,加入娘酒、姜片、红枣,蒸熟后食用。它不仅能够帮助产后女性补充气血,还能促进乳汁分泌。

(三)香藤根蒸猪脚

香藤根蒸猪脚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对于调理女性关节疼痛有一定的效果。做法是将香藤根20g、猪脚1只,加米酒蒸熟。梅州市中医院的研究发现,客家药膳对改善女性气血不足症状的总有效率高达89.6%,充分证明了客家药膳在气血调理方面的显着功效。

七、四季养生:顺应天时的气血调养法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顺应四季的变化进行养生,能够更好地调养气血,维护身体健康。

(一)春季(养肝为主)

春季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在饮食上,应多吃菠菜、红枣、山药等养肝补血的食物;运动方面,选择踏青、放风筝等户外活动,能够促进肝气的生发;药膳可选择枸杞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二)夏季(养心为主)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的心火相对旺盛,此时应以养心为主。饮食上,可适当食用绿豆汤、银耳莲子羹等清热解暑、养心安神的食物;运动宜选择在清晨进行慢跑等温和的运动,避免大汗伤津;药膳可选择荷叶粥,具有清热利湿、养心安神的功效。

(三)秋季(润肺为主)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脏。饮食上,可多吃秋梨膏、百合银耳汤等润肺滋阴的食物;运动可选择练习八段锦,有助于滋阴润燥;药膳可选择杏仁川贝炖雪梨,能够润肺止咳、养阴生津。

(四)冬季(补肾为主)

冬季气候寒冷,是人体收藏阳气的季节,与肾脏相对应。饮食上,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黑芝麻糊等温补肾脏的食物;运动可选择太极拳,能够藏精固本;药膳可选择鹿茸炖乌鸡,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

八、现代医学视角:气血理论的科学解读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的气血理论与许多西医疾病存在密切关联。中医所说的“气血不足”,涵盖了西医的贫血、低血压、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病症。通过血常规检查等现代医学手段,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例如,当血红蛋白<110g\/L时,提示可能存在贫血问题。

在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补铁剂与四物汤联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实践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使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提升至92%。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补充维生素b族与归脾汤相结合,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又能从整体上调理身体,改善疲劳症状。

对于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在进行激素治疗的同时,配合逍遥丸等中药进行调理,能够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九、实用工具:打造个性化气血方案

为了帮助女性更好地调理气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用工具,打造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气血方案:

(一)体质自测表

通过体质自测,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体质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调理方法。

气虚体质的人常表现为气短乏力、易感冒,可选用四君子汤进行调理;血虚体质的人常见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适合用四物汤补血养血;阳虚体质的人往往畏寒肢冷,金匮肾气丸是不错的选择。

(二)经络调理法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2寸,经常拍打血海穴至微红,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三阴交在内踝尖上方3寸,艾灸三阴交10分钟,可调节内分泌,改善女性月经不调等问题。

(三)日常作息表

合理的日常作息对于气血调理至关重要。早上6:30起床后,饮用一杯温水,能够补充身体水分,促进新陈代谢;7:00享用早餐,可选择红枣桂圆粥等补气养血的食物;11:00适当晒太阳15分钟,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身体免疫力;15:00喝一杯玫瑰花茶,能够疏肝解郁、美容养颜;19:00晚餐可食用当归羊肉汤等温补气血的菜肴;21:00用艾叶红花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22:30准时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养肝血、恢复体力。

十、结语:气血充盈的幸福密码

气血,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更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文小叔在《气血才是女人的命》中所揭示的养生智慧,并非简单的滋补之法,而是一个通过调脾胃、养肝血、远寒邪等多方面综合调理,重塑身体气血循环的系统工程。

在现代社会,女性常常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追求完美的心态也容易让她们陷入焦虑和内耗之中。因此,我们要学会放下“完美主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减少精神内耗,让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要将气血保养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建立自己的“气血账户”,每天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养生,避免过度透支身体。此外,我们还应传承和学习母亲、祖母辈的养生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创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成为气血充盈的“元气女神”,由内而外地绽放生命的光彩。虽然《黄帝内经》中提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调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延缓衰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解锁气血充盈的幸福密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37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