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13章 皮肤痒的十小偏方

书名:日常养生常识 作者:山农珍姨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6

奇痒难耐不用慌!十招民间妙方还你清爽肌肤

深夜,寂静的房间里,你辗转反侧,浑身如同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胳膊、后背、双腿,任何一处皮肤都成了“瘙痒战场”,越挠越痒,越痒越挠,不仅睡眠被无情剥夺,连白天的工作和生活也被搅得一团糟。去医院就诊,漫长的排队等待,复杂的检查流程,即便确诊,治疗也可能需要漫长的周期。此刻,你是否渴望能有一些简单、便捷又有效的方法,迅速缓解这份难耐的瘙痒?别担心,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民间偏方,或许能为你打开新的大门,让我们一同探索这十种神奇的身上止痒小偏方,感受传统智慧的魅力。

一、白醋止痒方

制作方法

准备适量白醋,将其与温水按照1:3的比例在盆中混合均匀。如果瘙痒部位较小,也可以用棉球蘸取白醋,直接涂抹在发痒处。

功效原理

白醋中含有醋酸,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皮肤瘙痒很多时候是由于细菌、真菌滋生,或者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失衡引起的。醋酸能够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减轻瘙痒症状。同时,白醋还可以调节皮肤的ph值,正常皮肤的ph值呈弱酸性,当皮肤受到外界刺激,ph值失衡时,就容易引发瘙痒。白醋的酸性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到正常的酸碱环境,缓解不适 。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使用白醋涂抹或擦拭瘙痒处后,几分钟内就能感觉到瘙痒有所减轻。但要注意,白醋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性皮肤的人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进行试用,观察是否有红肿、刺痛等过敏反应。另外,使用频率不宜过高,每天1 - 2次即可,过度使用可能会损伤皮肤的角质层,使皮肤变得更加敏感。

二、马齿苋止痒方

制作方法

采摘新鲜的马齿苋(干马齿苋也可),将其洗净。如果是新鲜的马齿苋,可直接捣成泥状;若是干马齿苋,则需要先用水浸泡至发软,再捣成泥。把捣好的马齿苋泥敷在瘙痒的皮肤上,用纱布固定,保持15 - 20分钟后取下,用清水洗净。

功效原理

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性寒、味酸,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对于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马齿苋还能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瘙痒症状。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连续使用马齿苋敷患处2 - 3天,多数人的瘙痒症状会有明显改善。不过,马齿苋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溃烂,就不适合使用马齿苋外敷,以免引起感染。

三、薄荷止痒方

制作方法

摘取新鲜的薄荷叶,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5 - 10分钟。待薄荷水晾凉后,用干净的毛巾蘸取薄荷水,擦拭瘙痒部位;也可以将薄荷水倒入浴缸中,进行全身浸泡。

功效原理

薄荷中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薄荷醇、薄荷酮等,这些物质具有清凉止痒的作用。当薄荷涂抹或接触皮肤时,薄荷醇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感,从而麻痹神经,减轻瘙痒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薄荷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皮肤炎症,减轻红肿和瘙痒。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使用薄荷水擦拭或浸泡后,皮肤会立刻感受到清凉舒爽,瘙痒症状也能得到快速缓解。但薄荷同样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对于皮肤敏感的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使用前最好先在耳后等部位进行试用。另外,薄荷性凉,孕妇和体质虚寒者慎用。

四、黄瓜皮止痒方

制作方法

将新鲜黄瓜洗净,削下黄瓜皮,把黄瓜皮放在冰箱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冷藏后的黄瓜皮反复擦拭瘙痒部位,每次擦拭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功效原理

黄瓜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黄瓜酶等成分。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损伤,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黄瓜酶则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帮助皮肤排出毒素。同时,冷藏后的黄瓜皮具有清凉的特性,能够缓解皮肤的燥热和瘙痒感。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用黄瓜皮擦拭后,皮肤会感觉清凉舒适,瘙痒症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不过,黄瓜皮擦拭止痒只是暂时缓解症状的方法,如果瘙痒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另外,黄瓜皮要选择新鲜、无农药残留的,以免对皮肤造成不良刺激。

五、艾草止痒方

制作方法

取适量干艾草(如果是新鲜艾草,用量可适当增加),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15 - 20分钟,使艾草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待艾草水晾凉至合适温度后,用其擦拭或浸泡瘙痒部位。

功效原理

艾草在中医中应用广泛,性温、味苦、辛,归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消炎抗菌的功效。艾草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能够消除皮肤炎症,缓解因炎症引起的瘙痒。此外,艾草的温热特性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营养供应,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使用艾草水擦拭或浸泡后,瘙痒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连续使用3 - 5天,效果会更加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艾草水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皮肤有破损、溃疡者不宜使用,过敏体质的人在使用前也应先进行皮肤测试。

六、绿豆止痒方

制作方法

取适量绿豆,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绿豆软烂,将绿豆汤盛出晾凉。饮用绿豆汤,同时也可以将煮烂的绿豆捣成泥,敷在瘙痒部位。

功效原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绿豆中含有蛋白质、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的过敏反应和炎症,从而缓解瘙痒症状。此外,绿豆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饮用绿豆汤并配合绿豆泥外敷,一般在连续使用2 - 3天后,瘙痒症状会有所改善。但绿豆性寒凉,脾胃虚寒、体质虚弱的人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另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在食用绿豆前最好咨询医生,因为绿豆可能会与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七、蜂蜜止痒方

制作方法

准备适量优质蜂蜜,用棉签蘸取少量蜂蜜,均匀涂抹在瘙痒部位,轻轻按摩至蜂蜜被皮肤吸收。如果瘙痒面积较大,也可以将蜂蜜与适量温水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毛巾蘸取溶液擦拭皮肤。

功效原理

蜂蜜具有抗菌、消炎、保湿的作用。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能使葡萄糖氧化成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的生长。同时,蜂蜜中的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可以为皮肤提供营养,保持皮肤的水分,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外界刺激对皮肤的影响,从而缓解瘙痒。此外,蜂蜜还具有一定的舒缓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的不适感。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使用蜂蜜涂抹或擦拭后,皮肤会感觉滋润,瘙痒症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蜂蜜比较黏稠,使用后可能会吸附灰尘等杂质,所以使用后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另外,对蜂蜜过敏的人禁止使用,以免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八、花椒止痒方

制作方法

取适量花椒,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 - 15分钟,待花椒水晾凉后,用干净的毛巾蘸取花椒水,擦拭瘙痒部位。

功效原理

花椒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花椒中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这些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能够消除皮肤炎症,缓解瘙痒。同时,花椒的辛辣味可以刺激皮肤,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营养状态,从而减轻瘙痒症状。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使用花椒水擦拭后,瘙痒症状通常能在几分钟内得到缓解。但花椒水刺激性较强,敏感性皮肤和皮肤有破损的人不宜使用,以免引起疼痛和感染。使用频率也不宜过高,每天1 - 2次即可,以免过度刺激皮肤。

九、芦荟止痒方

制作方法

选取新鲜的芦荟,将其洗净后,从中间切开,取出芦荟肉,将芦荟肉捣成泥状,敷在瘙痒部位,用纱布固定,15 - 20分钟后取下,用清水洗净。

功效原理

芦荟具有抗炎、抗菌、保湿、修复的作用。芦荟中含有芦荟多糖、芦荟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皮肤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瘙痒。同时,芦荟还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此外,芦荟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皮肤的修复。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使用芦荟敷贴后,瘙痒症状会逐渐减轻,皮肤也会变得更加滋润。但并不是所有的芦荟都适合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有些芦荟品种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将少量芦荟汁涂抹在耳后或手腕内侧,观察24小时,若无过敏反应再使用。另外,芦荟性寒,孕妇和脾胃虚寒者慎用。

十、金银花止痒方

制作方法

取适量干金银花(新鲜金银花也可,但用量需适当增加),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 - 15分钟,待金银花水晾凉后,用其擦拭或浸泡瘙痒部位。

功效原理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能够抑制引起皮肤瘙痒的各种病原体,减轻皮肤炎症,从而缓解瘙痒症状。

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

使用金银花水擦拭或浸泡后,瘙痒症状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改善。连续使用3 - 5天,效果更佳。但金银花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皮肤有破损的部位在使用时要谨慎,避免刺激伤口。

这些民间止痒偏方,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身上的瘙痒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皮肤状况和瘙痒原因各不相同,这些偏方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果瘙痒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皮肤红肿、起疹、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在使用偏方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希望这些偏方能够为你解决瘙痒困扰,让你重新拥有健康、舒适的肌肤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1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