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50章 武汉三镇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武汉是由汉阳,汉口和武昌三个城市组成的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长江穿城而过,汉口汉阳和武昌便是一江两岸的格局。

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当然是因为辛亥年的起义推翻了清王朝,成立中华民国。然而,武汉的荣耀远不止结束王朝的地方,一路回望,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大革命北伐时期的武汉和建国后的长江第一桥无一不是武汉的高光时刻。

志平坐在火车上,一路畅想着武汉的光荣历史。车过长江大桥时,志平看到车厢里很多人齐刷刷的把头伸出去,他也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侧身望过去。只见火车慢慢从山脚下开过,头顶上便是一栋灯火通明,重檐飞阁的建筑,远远望去是“黄鹤楼”三个字。

这时,车厢里纷纷响起赞叹声:“哦,黄鹤楼,黄鹤楼呀!”志平想到,这也算见到黄鹤楼了,匆匆一瞥,白云千载空悠悠啊!

火车停靠汉口站,志平下了车,他立马就融入到繁华喧闹的都市里,脑子里哪还有英雄城的过往事迹。一群拉客的“麻木”蜂拥而上,他避之不及,瞬间被三轮车夫围住,真的麻木了。

他好不容易逃开,走了一程,跟踪的“麻木”渐少,“病情”好转,恢复正常。

他走在陌生的行人后面,心情放松多了,耳边传来武汉话要比湖南话更亲切易懂一些,甚至有的口语跟合肥老家的方言完全一致了,这些都让他误以为回到了江淮之间的哪个大城市呢?

志平在车站附近吃了一碗热干面后,心情极其舒畅的打算着坐车过江去武昌的大学城那边住下来,那里会很安静,不像火车站码头附近的乱七八糟。

志平上了晚班的公交,直奔华东师范大学。那里就是珞珈山脚下,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学院都在那里。志平兴奋的盯着窗外,公交车一会钻进隧道,一会爬上高架,灯火璀璨的城市让志平分不清东西南北。志平感觉眼睛也看不过来了,耳朵也听不过来了,恍如自己是在元宵节里走失的孩子。

车到公交“武大”站时,志平才清醒过来,看到眼前灯光照耀下的国立武汉大学牌坊,显得肃穆深远。他看不清夜晚的武大校园,仿佛里面都是些学贯中西,独步学术圈的高人。

志平绕过商业街那边的路口,去了大学城,果然那里有很多招待所。志平看到东湖边上的一个家庭旅馆,环境清幽,是几个大套间连在一起打通分隔成十几个小房间,干净卫生,价格也很实惠。

志平安顿好后,毫无倦意,就下楼在东湖边闲逛。夜晚的东湖渐渐凉下来,沿着河堤的两旁是柔曼的垂柳,有人在吹着悠扬的笛声,笛声从树林里飞出,在湖面上散开又聚起来,微微的路灯映着湖中的小道闪闪烁烁。

志平不觉自己是个忙碌的业务员,他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的学校生活,那时整天泡在图书馆开心而满足的学习。

哦,一晃校园生活,已经离开好多年了,如今的自己只是偶尔出差才能重回一趟异地的校园。那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青春飞扬的身影,让他觉得自己老了,想到当下还一事无成,心下怅然。

很晚了,志平才转回到那个家庭旅馆。他坐在大厅里歇一会,看到只有一个女孩在值班,女孩几乎不说话,来了客人,她就很快的登记收钱,拿一串钥匙开门送开水,然后又很快的坐回原地,只静静的看书。为什么那么认真看书,在看什么书。志平没在意,这时又来了一个客人,女孩立马去开门去,随手把书放在板凳上,志平这才看清楚,这是本高中的代数课本。

志平问女孩:“为什么看这书。”女孩只是看了志平一眼,没回答,用手扶了扶眼镜,又低头仔细的做起作业来。女孩扎一个马尾,穿着十分朴素,看出来就是个高中生。

奔波了一天,志平一阵困意,便回去睡了。第二天这边从外面跑业务回来时,听到一个妇人在数落女孩只顾看书,忘了给顾客送水,女孩一声不吭,只是低头挨训,直到那妇人累了不说话,女孩也不做一句解释,她像是心中万般委屈,也不可能说一个字的倔强。

过了一会,妇人去楼上上服务台了,大厅里只剩下志平,坐在沙发上闭眼回忆今天跑过的单位,女孩过来问志平要不要开门,志平疲倦的摇了摇头,告诉她:“你尽管看书,有事我会叫你。”

女孩又回去看书了,客厅和走廊里都非常安静,过了一会志平拿起钥匙,起身回房间。他大约觉得这是个未成年高中学生吧?

第二天志平回来时,没见到看书的女孩,是那个妇人给他开门送水的。志平还没问,她仿佛自言自语的说孩子想读书,却投错了胎,偏偏生在这样人家。

“今天没看到了,她去哪了?”

“回老家,去学校填表格。”

志平便问女孩怎么回事,妇人才慢慢说起来。

原来女孩姓陈,是妇人大哥的女儿。小陈去年高考失利,她决心再补一年,可家里条件异常困难。小陈父亲早年在矿山爆破中出了事故,人都没找到。母亲一个人抚养三个念书的孩子,实在没钱,于是大女儿辍学,去了广东打工。小陈和弟弟一个高中,一个初中,成绩都不错,大姐一个人的工资也难支撑两人念书的费用。去年高考,小陈没考好,想着今年边打工边自学,无论如何,也要考一个师范类的,可以省去不少学费。

志平听了不禁叹息,说:“陈大姐,我只在书上看到这样的故事,却没想到眼前的小陈姑娘就是。”

大姐笑笑,问志平是做什么的。

志平说了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后来在江西公司跑销售的话。陈大姐听了十分诧异,她说跑业务的都是些老江湖,就没见过年轻的大学生跑业务。

志平笑笑,他没有告诉大姐自己财务上发生的事情,以及王欢的故事,只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吧”,心里却想到三年前,他曾是那么热烈地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但现在跑业务后,特别是这次长沙岳阳一路过来,觉得业务员可不就是一个老江湖,老油条,老流氓嘛。

以后的几天里,小陈姑娘渐渐的跟志平熟悉起来,话也多说两句。那天,志平看到书本上的签名是“陈星明”,便开玩笑的说:“小陈,你差一点就是陈明星了。”

小陈看了看志平说:“陈明星哪里比的上新明星哦,我才不做过气的明星呢!”

志平愣一下,等他再看小陈时,才觉得她不光数学用功,语文功夫也了得呢。

接下来的几天里,志平一连跑了几个大市场,果然是江城武汉,一开口就是多少万的业务。那天志平从汉阳跑到汉口,跑了一天,傍晚时分,觉得特别累,便在汉正街那边拥挤的人堆里,胡乱的转来转去,心情特别放松。

志平看到一个骑“麻木”的中年人,拉着一车斗渔网,在路边等车,边问这些网从哪里来的。男子低头正低头清点货物,头也没抬头说了一句“五十楼”,志平怕听错了,重复了一句“五十楼”。

那男人不耐烦的说道:“是的嘛,五十楼进去就是那么大的市场。”

志平听到那么大的市场,便立马来精神心想五十楼,难道是地名还是五十楼大市场?志平心里疑惑不定,又莫名的兴奋,等他按照男人指的方向穿过马路,左拐到了尽头时,并没有看到高楼,身边满载着一包包渔网的麻木飞驰而过。

志平心里疑惑:他看不到五十楼,难道是弄错了?却又看到疾驰而过的送货人,感觉前面就有个大市场。

此时日已偏西,送货的都是赶在天黑前把货送到店里。志平便用力朝人多的方向走去,迎面碰到拉渔网的三轮车,他也没停下来,一直走到批发市场附近,也没有看到一座高楼,更别说五十层楼了。

奇怪的是,市场也没有大门牌。志平却看到马路上有一块蓝色的道路指示牌,上面写着“武胜路”,志平才恍然大悟,原来武胜路啊,武汉话说成了五十楼呢?

志平在看着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店跟老板聊起来。老板很健谈,他告诉志平,这里就个市场,叫武胜路渔具市场,在武汉并不算大,但是最早。因为年代久远,市场的道路窄小,车辆没法通行,货物吞吐的功能受限,商铺渐渐搬走。现在听说政府要在仙桃那边建一个华中最大的渔具市场,不仅包括渔网,还有高档钓具。

志平听老板说了这么多,就记下仙桃。他想这一趟长沙,岳阳,武汉几个城市跑下来,好像每一个城市都让他惊喜意外。以后如果打开华中市场,肯定要在这几个城市中选一个办事处,确保产品和业务员随时跟进。

志平跟老板互换了名片,老板看到巢州环湖,便说这个厂家没来过,但潮州他是去过的,八百里巢湖鱼米之乡啊。

志平立马很兴奋的伸出手来,对吴老板说:“握个手吧。”

志平觉得这一路走来都是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只有吴大哥是去过巢州的,便觉得以后肯定能跟吴大哥合作下去。

志平想到自己出来跑业务,一直都是自卑的,一旦客户说要了,他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又说不要了,他就失望地往回走。整个过程都是客户占据主动,现在志平终于主动跟吴大哥握手了,他觉得自己不用自卑,从此谈业务也尝试由被动占据主动。

吴大哥语重心长的说:“以后多跑跑这里,市场很大的,但你要多跑,很多客户都是不停的跑,才会有信任感的。”

志平听的直点头,他站起身来,又一次握了握吴老板的手:“吴哥,你下次再来我们巢州,一定通知小弟,我陪大哥看看我们环湖工业园。”

吴老板用手捏了捏志平,志平又伸出两只手包住吴老板的大手,仿佛那些说出口的话,都会一一实现了。

志平离开吴老板的店铺后就不想再跑了,他决定先回旅店,想到只有如此,吴老板才满意,他才是环湖唯一的合作伙伴。

志平觉得环湖实在名不见经传,如果是个大品牌,那他将会发挥品牌的影响力,将这里的市场搅动的风生水起。

志平回到武昌的东湖边上,在清幽的湖边Ic电话亭里给刘新兵通了话,他介绍了武汉的行情,并透露出仙桃以后会建一个华中最大的市场。刘经理说,不必考虑太远,武汉目前的市场除了武胜路,还有桥口,蔡甸几个要多跑,大水漫滩地跑,收集客户信息也收集同行信息。先把眼前的局面打开,哪怕不赚钱开一单也好,而不是考虑以后的市场中心在哪里。

刘新兵毕竟要比志平冷静许多,然而志平还是对吴老板说的话寄予厚望,甚至在心里抱怨刘新兵:“你来武汉跑过市场就不会那么说了。”

第二天,志平没有再出门跑市场了,他想着这几天跑业务都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离黄鹤楼那么近,还是那天晚上坐火车来武昌,伸头瞥了一眼黄鹤楼。

中午志平仔细看了几遍地图找到黄鹤楼的入口,便轻装出发,在蛇山脚下,一条繁华商业繁华的市场街走到路尽头,抬眼便是黄鹤楼。

志平看到端端正正的五层黄鹤楼,以及顶楼上的巨匾。上述黄鹤楼三个大字,感觉比岳阳楼开阔。岳阳楼是三重盔顶,但黄鹤楼就是一层一层的塔楼,大气磅礴,于是志平花了35元买了张票,直奔黄鹤楼而去。

原来里面是一个开阔的园子,池子里有巨大的双鹤动态传神,志平走过去看到双鹤脚下还有一条蛇和一只龟,这才想起大禹治水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的工程浩大感动,上天派下一蛇一龟,镇住洪水泛滥的长江,后来双鹤化为黄鹤楼,在此眺望长江,警示水清。传说的故事也让很多照相馆的老板选了最佳的角度,等候游客过来,他们都会兜售游客与黄鹤楼神采飞扬的合影。志平根本不在乎合影,直接就往楼上爬去。

第一层塔楼的牌匾是“气蒸云梦”四个字,志平一脚踏上去,心中油然而生的震撼。他每爬一层,里面都有壁画诗文,还有黄鹤楼的小模型,里面更像是个商业化的市场。志平在每一层上都要眺望窗外的长江,大桥的身影越发开阔了,对岸的龟山上是湖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高耸云天,直逼苍穹。

等志平气喘吁吁得爬到楼顶时,再朝外一看,极目楚天舒。万里长江在龟蛇两山之间静静向东而去,长江大桥如长虹卧波,“一架飞桥南北”了。

志平感到刚才爬的楼层远远不止五层,正疑惑间,看到一处介绍原来黄鹤楼从外面看是五层,里面却是九层,寓意古代帝王的九五至尊,志平才恍然大悟。

他觉得毛泽东的诗词里有大气磅礴的气势,那首崔颢的的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还有杜甫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跟黄鹤楼有关的,不管哪一首,都是诗文里的大气象了。

志平站在黄鹤楼上,脚下是万里长江,缓缓流过,内心是不容侵犯的万丈豪情。

玩了半天才离开黄鹤楼,志平很满足今天的休息调整。他在走过蛇山时无意中看到芳草萋萋中有一棵清秀女子的白玉雕像,走近一看雕像下方署名“向警予”。

志平立马肃然,他想到那天在长沙烈士公园时也见到过向警予蔡和森的介绍,原来向警予的墓地在这里呢。他端然立在墓前,深深地三鞠躬。感叹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了。

他们都是和毛泽东一起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走出来的,是橘子洲头的恰同学少年,一帮风华正茂的书生,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随后,他们纷纷离开书桌,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代拓荒者。

志平觉得他们才是有黄鹤楼上的大气象,有捐身民族的大义,浩气长存,义薄云天,可不就是受万人敬仰的大英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39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