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85.2万字

第26章 董姐的故事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这天吴镇把供货合同拿给花艳红看,花艳红微笑地拿过来,随意翻了翻,她只关心价格数量都跟吴镇讲的丝毫不差,再看到合同上的公章也红彤彤端端正正,就懒得细看了,笑眯眯的说:

“合同也签了,事情也成了,那我请你吃饭,饭后还有节目呢?”

吴镇便想笑,他心里知道花艳红是以利益为重,事情满意便情绪高涨,那些私密的两人时光也成了保留节目。

吴镇看到二姐亦正亦邪的笑容都有点害怕了。

“那我先去一趟郑亚飞那里,过一会再来。”吴镇想开溜。因为他一个客户的侄儿在铜陵开厂,需要菱镁瓦,他便想着跟亚飞一起去到志平那边玩一趟,顺便把业务介绍给志平。

于是他对二姐说:“志平快要结婚了,我去商量一下。”

“那你去吧,我等你电话,去不去6点之前都给我来个电话。”花艳红仿佛有些失落,然而吴镇从心里觉得花艳红如果不是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估计他们之间永远不会有利益纠葛。

现在这样了,吴镇又不愿意处处受制于花艳红,他大多是逢场作戏,倒觉得这业务做的太累。

晚上吴镇和亚飞找了家烧烤店,两人说到志平在城北买了房,又该结婚了吧?怎么不通知他们呢?

亚飞说“明天就去找他”,吴镇这才把他客户侄儿需要菱镁瓦盖厂房的事情说了一下。

老李侄儿很多年前就去了铜陵,一直在那边帮老板开车,后来自己单干挖江沙,近期又买了下一片厂房,准备给他朋友配套生产高铁列车上的轴承。高铁轴承一直是德国企业供货,后来他朋友中标做了轴承,他就跟过来做轴承配件。

这话让亚飞很激动,说“这么好的业务志平还不是赚翻了。”

“熟人介绍的,价格不会太高,利润也就不知道了。”

吴镇虽然这样说,但心里也觉得亚飞说的没错,只是不知道瓦成本和利润到底多少呢?

见到志平再说吧,亚飞趁着酒劲就拨通了志平的电话,那边志平说自己还没回到家,在颍州回来的路上,语气激动而兴奋。

“粮食局又订大单了?”亚飞惊叹地问。

“不是的,见面再说吧?”

“那我们明天去找你。”

“oK”

亚飞挂了电话,只说志平还没到家,刚是从粮食局刚回来的路上。

两人第二天就去了志平厂里,志平才刚起来,洗了脸准备吃早饭。

他一看两个兄弟这么早就过来了,干脆早饭也别吃,等会一起去饭店吧。

坐下来时,吴镇先关切地问了志平什么时候办事呢?

志平心里甜蜜,笑笑说已经领了证,看年后什么时候在老家办了。

亚飞痛快地说:“领了证就是夫妻了,全国通用,办事早一天晚一天无所谓了!”

吴镇这时才说了铜陵轴承的业务,志平说:“好呀,那我们先去一趟铜陵,看看厂房多大,计算下需要多少张瓦。”

亚飞异常激动,说“先给你开了头,做个大工程,请我们快活一顿。”

“现在还早,等赚到钱再说。”吴镇总是很稳重。

“这高铁上的生意,还不是稳的啊?”亚飞不以为然。

吃饭的时候,志平说到现在菱镁瓦市场越来越狭小了,只有熟人介绍或者是老业务单位,现在外面新建的厂房都是钢结构了。

志平又说到这次跟“环湖”原来的同事拿到颍州粮食局的三栋粮库数据,要做标书呢?

“那你什么时候去铜陵?”亚飞忍不住问。

“办完就去,明天我们去合肥厂家把标书做了就回来,后天就能走。”

“好啊好啊!好久没出差了,潇洒走一回。”亚飞兴奋得很。

志平想着以后菱镁瓦也只能接大工程了,从唐山直接发货到工地。生产都可有可无了。然后自己跟小莫开始做钢结构了,淘汰该淘汰的,调整该调整的。与时俱进嘛!

他又想到,菱镁瓦的这一单大业务需要好几万块钱的垫资哪里弄来呢?

志平从合肥回来的第二天,跟吴镇和亚飞就约好了,一大早就赶到供电局宿舍门口,亚飞和吴镇已经在车内等志平了,志平停稳摩托车就连忙钻进小车里。

吴镇和亚飞在说一个俞老板的故事,志平便有一句没一句听着。小车出了城就往无为荻港码头而去。

吴镇就说那董姐也是个老实人,原来在门口小菜市开个包子店,生意很好,后来离了婚就走下坡路了!

志平就听得认真起来,他对那个包子店里勤劳的老板娘印象太深了。

吴镇说,那时候他小杰还小,店里两夫妻也带着个儿子跟小杰一样大,所以黄静跟她们很熟悉。

“店生意好,后来挣到钱了就在南门那边开了个分店。我讲哪,男人只要一有钱就飘,不知怎么就搭上了一个卖面粉卖油人家的女儿?送米送油的是女孩父亲,女孩有时也过来结账,可能是女孩长相让这男的动了心,后来就说铁了心要离婚,南门那家店也转让了,老板娘董姐带了十万块钱离开了。

“那董姐狠心不要孩子,就想重新嫁个好人家,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可能高不成低不就吧,毕竟30多岁人了。

“再后来应聘到巢州的’远铃’店里来卖橱柜。其实她收拾一下,还真看不出来以前是卖包子的老板娘。”

“哎呦,你说这么多干嘛?你可睡过这个老板娘了?”亚飞一边开车一边不耐烦的说。

志平就咧嘴笑了一下,他倒是很有兴趣听这个老板娘的故事,便对亚飞说“你好好开车吧”。

亚飞辩解地说:“我是不想听这些啰里吧唧的,可他说这个老板娘做营业员打扮一下,就很好看。那你就睡她呗!”

吴镇没理睬亚飞。他接着说:“后面的故事就好玩了,’远铃’店有许多工程的单子,也就认识了许多老板。其中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俞老板,一看就很老实,永远穿着’伟星管业’的衣服。我见过两次俞老板,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个一年挣几十万的老板,听说他老婆娘家有人,一开始做政府工程,后来又做拆迁的工程。”

“我知道俞老板,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见过。”亚飞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很有钱,就是其貌不扬。”

“对吧?你也算见过的”。

这下,亚飞就安安静静的听起来了。吴镇接着说:“花二姐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有次就调侃余老板上千万的家产应该有个儿子,当时就开玩笑说给他介绍一个,生一个儿子50万,不生儿子不要钱。

“没想到过了两天,那个俞老板真答应下来了,说只要是他亲生的,保证50万。先给5万定金,两人交往,怀孕了,查出是男孩,再给10万,等孩子生下来全部付清。

“营业员小刁她们一听就来劲,跟几个闺蜜一合计,店里的员工上上下下一排查,就这个董姐最合适。只是当时董姐跟一个没钱,却很帅气的保安在谈,一直不结婚,只在租来的房子里面住。时间长了,她们都知道保安没钱,让董姐别耽误了大好年华,于是就推荐他接下俞老板,给俞老板生个儿子就有50万嘞,董姐先是拿不定主意,后来也去了。

“过了大概一个月,俞老板来找店长诉苦,说她们这个员工不情愿,在一起总共就两次,每次都哭,俞老板感觉很难受,想想还是结束吧?花的几万块钱也不要了。小刁一听就不干了,说那不行,必须赔偿损失。都处了一个多月,说走就走,于是就威胁那个俞老板,说把这个事情捅出去,让他老婆跟他闹离婚。”

“我去,这橱柜店里就没好人了。”亚飞感慨的说。

“是有一两个狠角色,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吊客户。”吴镇解释说,又继续讲故事:

“那俞老板主动提出终止合同,小刁就要店长找俞老板谈一个能接受的分手价格,俞老板虽然是个一心干活并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心里清楚,他能分析出董姐也是想结束,只是几个卖橱柜的想搞点钱,真真假假的闹一出而已。

“当时董姐说她只要不交往,她一分钱也不要了。小刁说那不行,怎么也要让他出点血,不拿10万别想了事。并且当着董姐的面在电话里跟俞老板说,赶快去拿十万块钱,要不然明天一早带小董出现在你小区最高的楼上跟你谈,让你们小区人都知道,谈的好就走下来,谈不好就跳下来。而且我俩一起跳。”

亚飞忍不住地呵呵笑起来,他说“卖橱柜的营业员真他妈的会来事。”

“那天晚上我带着店长在皇家大酒店约好了,俞老板没想到是他们俩夫妻一起来的。我看到他老婆很瘦的,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从宝马车上下来,我都没看出来她就是老板娘,我当时还想,这俞老板怎么把他妈也带来了!

“他们两夫妻进来不怎么说话,我就觉得他们夫妻人都很老实,但既然来了店长还是装模作样的打电话,问董姐要多少钱,董姐当然说得高一点,但语气不肯定。小刁在一旁说少了10万不谈,我们都是正规开厨店的,哪里遇到这样的事,以后怎么有脸在市里混?

“那边的戏尽量在演,这边俞老板和老婆商量出个价格,说再给5万结束吧?店长摇头,她知道参与这事还有两个人呢?说那就8万8吧,大家都是生意上的人,图个吉利,虽然这事对双方都不好,但用一个8万8冲一下喜气,希望以后生意都能旺一点,发一点。于是夫妻两个没再说话,默默的去了邮局汇了8万8,算是结束了!

“我后来分析了俞老板一定是跟他老婆说好了,否则不会是这个结果,如果是俞老板一个人在外乱来,遇到小刁她们的几个妖精,少了20万别想摆平。”

故事听完以后,志平心里无限的同情,他说不清楚同情谁,董姐是个好人,却遭丈夫劈腿。找了个保安,却又没钱,万不得已去帮人生个儿子。想要50万,却又心里放不下那个保安,每次泪水涟涟。

再有俞老板也可怜,志平更加觉得俞老板的形象颠覆了他对老板们的印象。老板并不都是油腻装逼的,而俞老板老婆也同样弱不禁风,生不了儿子,才同意这出荒唐的闹剧,不也很可怜吗?

亚飞憋不住的感叹,又感叹董姐就是个傻子,有钱不赚。你那个保安再好看有什么吊用?又感叹俞老板应该去找个大学生,这样的事又不是没有。都不要50万,大学生20万足够了。

吴镇听得惊心动魄,他好奇地问亚飞:“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亚飞看了一眼吴镇,没回答,只接着说“女大学生很容易得手,特别是长得不好看的普通女生,看到别的女生左一个右一个男朋友,她们就自卑,你只要带她出去吃个晚饭,看个电影就有机会了。”

志平忍不住哈哈大笑,而吴镇则提醒亚飞,前面就是长江渡口了,三人用心开车,不要把车开到江里了。

三人说说笑笑就过了江换吴镇开车,前面就是城东开发区了,李老板的厂就在开发区那边。

三人在铜陵几乎没谈什么业务,来了就直接看了厂房,量了尺寸,志平算出大瓦和脊瓦的数量。

李老板就带他们去了饭店,李老板非常客气。他先说了自己在铜陵这么多年,一直做各种生意,哪行赚钱他做哪行。这次他拿出这么多年的积蓄,就买了这家厂房,跟朋友干一票大的,高铁那是国家的呀!李总是一种自得而感慨。

饭桌上,李老板点的都是老家菜,他见到各位格外兴奋,只说按你们刚才算好的用多少块瓦,给我提供质量最好的就行,钱不成问题。

志平他们兴奋不已,想到高铁的生意他们都能轻松拿下来,花在瓦上面的钱就不算钱了。平静下来时,志平想:你拼命努力赚到的钱,在别人眼里也许是看不上的小钱而已吧?

那顿饭不知吃到几点了,志平三人从饭店出来的时候,一抬头看到太阳穿过城市广场上那铜铸的几个娃娃,渐渐地往西落去了。

驱车回城,一路上亚飞呼呼大睡,在渡口等了半天,直到晚上十一点钟才回到市里。

吴镇说今晚都不用回家了,找个宾馆睡一晚。

志平一路考虑自己集中精力做钢结构了,就把这么容易谈成的业务算作三人合伙的吧,也省了自己垫付那笔资金。

于是说:“这趟业绩算我们三个人的吧?”吴镇和亚飞听了都觉得惊讶,但后来又觉得志平说这话是没当外人了,那真是亲兄弟了。

那份兄弟情义让他们不觉得受之有愧,就像太阳东升西落和庄稼的春种秋收一样,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他们过来谈业务,几乎不费口舌,对方只当作是老家来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这简直就是送钱嘛!再一想,他们是做“中车集团”的生意,区区3000张瓦又算得了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