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9章 军营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三人从西站出来的时候,志平看到眼前的阿康,除了那对小眼睛还是当年的神采奕奕,其他都变了,人也胖了,头发都花白了。志平感慨怎么头发都白了?吴镇调侃着压力山大呀!

三人坐在车里说笑,阿康上了高架就熟练地一路飞驰。

过了会儿,阿康才问亚飞:“这位兄弟怎么称呼?”

亚飞自报家门:“我是郑亚飞,是老吴同事,老吴第一份工作就在我姐夫厂里上班。”

“哦哦,青梅竹马!”阿康开着玩笑,气氛活跃。志平谨慎地提醒大家别说话,让阿康好好开车吧?

“没事,我开慢点。今天太开心了,在部队里就没有机会说笑,都太严肃了。”

阿康心情愉快,然后又边开车边说着自己的过去。

“一开始那几年我还是个新兵蛋子,小年轻二十来岁,一天到晚就是训练训练,也没时间出来,工作就是站岗,走路。后来部队就选拔一批懂电脑的战士,我想到在学校里面我们学过basic语言,就毛遂自荐。其实那时候我们学的什么编程语言啊,只会个五笔字型输入法。但部队那时候电算化才普及,我们就有了机会学习电脑了。

“学电脑了不用天天训练,但还是很严格,一直没时间,连相亲都没时间。后来我家里人也着急,找了个在北京做生意的老乡家女儿。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吧?见了面,双方都觉得还行。”

志平看得出来阿康,还是很享受婚姻的幸福,他可以轻松自在的跟老同学说说恋爱往事。

不知不觉到了武警西城大院,这里安静多了,附近也少摩天大楼,街道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阿康停在一个叫做“潇湘馆”的大院门口,原来是个湖南人开的饭馆。阿康说说:“湘菜很有特色,也可以不吃辣。”

志平笑笑说:“不辣的湘菜还是头一回吃,进去看看吧?”

“现在生意竞争激烈,你想要什么都有,最主要是让停车方便,对离我家也不远。”阿康解释着。

一行人坐下来时,拿了两瓶大红瓷瓶的二锅头,圆圆滚滚,看起来就是饱满的喜庆。

亚飞拧着酒瓶口转了一圈,惊喜地问:“还没这种二锅头?”

阿康便说:“北京是二锅头老家,高中低档都有,市面上大量的是长玻璃瓶装的老式二锅头,便宜实惠,但不等于二锅头没有高档的酒啊!”

志平也看了看二锅头的样式,又摸摸大红酒瓶,怎么看都很喜庆,金黄的图案又透出尊贵的气质来。想到红黄二色是故宫建筑群最多的两种颜色,看来生长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就是这两种喜庆和尊贵的红黄两色吧?

今天阿康用这酒来招待老同学,也正契合此时在座各位的喜悦飞扬的心情吧?

看着两瓶二锅头,吴镇担心地说:“太多了,志平不能喝,我们三个干两瓶有点猛啊!”

“今天就要你们猛一回,等会志平来给我们拍照片,我要发到qq同学群里。我没事就翻一翻同学们的照片,我没时间去看同学们,但我有时间看你们的任何一个小动作小表情!”

吴镇便笑着说:“阿康,你这不还没开喝么?怎么就醉了?”

阿康便起身给三位倒酒,笑眯眯地不说话。

志平看到湘菜远远不止是辣,还有很多跟老家一样的清蒸鸡蛋,鱼头豆腐。就是那特色的剁椒鱼头,也是在老家常吃的。阿康喝了一口说:“你们是不知道啊?当兵的一开始那几年,我是一点时间都没有,记得初中的一个好兄弟来北京看我,他只站在大院门口,我出去跟他说了不到十分钟的话就归队了。

“然后他远远的站着看我,那时真没时间。好在那时我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晚上躺下来就没事了。也不想谁,也没谁可想,反正回不了家就那样呗。生活很刻板,也很简单,后来反倒渐渐适应了。”

“现在熬到好日子了,我们以后有机会多来看看你。”亚飞也颇为主动,他觉得这种红瓷瓶的二锅头不会低于200一瓶吧?这么高规格的接待,让他兴奋不已。

阿康今天感慨特别多。他给亚飞递了支烟继续说:“我很怀念那时的自己,无忧无虑的一个人。而且同志们都一样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聚在一起,慢慢的也就有了一些脾气相投的战友,真正的好兄弟。如同我们那时在学校里一样,也是个集体,也有喜欢的,也有讨厌的。只是学校那时候松散,部队就严格多了。但无论如何还是大学的同学最难忘,看看都阿立之年了,能像这样如同亲兄弟的人真不多啊!”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陷入沉思。志平说:“大学毕业后那些年,我和吴镇像个小瘪三。后来吴镇去了注塑厂,我在环湖干的不开心,目空一切,走南闯北跑业务了。后来一路坎坷。”

志平说得有些伤感,默默的夹菜吃,还是吴镇打破沉默问:“阿康,你家住哪里?”

“就在单位后面,部队分的两居室房子,一家人够住了,等会带你们去看。”

“好好,待会我们都去看看北京的房子啊,哈哈哈。”

吴镇哈哈一笑,气氛也轻松起来。接着又是一轮斟酒,倒了最后一滴时,阿康又要开一瓶。吴镇拦住说:“我们晚上还要回去呢,出来好几天了,每个人手里都有好多事啊。”

阿康见吴镇说的诚恳,也就没再坚持,倒是把自己在饭店里上次喝了一半的酒拿出来。

“这是我上次喝剩下的,兄弟们不是外人。”说完就又满上。

“唉呀,这真私房酒啊!“亚飞突然幽默地说出了“私房酒”的话。吴镇打趣地问亚飞:“是不是跟马海波私房钱藏多了,这酒都私房起来了?”

亚飞连忙解释说:“哪有啊,我现在老实多了!”

“哈哈,那还是以前不老实,看起来真是酒后吐真言了!”阿康也调侃着说,亚飞只当没听见,一个劲的夹菜,此时他早已面红耳赤,大冬天也是热气腾腾冒汗呢!

志平想着高档酒喝完了,顺手拿着半瓶补上,想那份兄弟情义如果有半分虚情假意也做不了这样高档的开始,低档的收尾呢!

阿康感叹,读书时有一次翘课,跟吴镇两人在小卖部买了一瓶古井酒,两包花生米和一包猪头肉,躲在干涸的桥洞下喝光一瓶酒,醉醺醺的回去睡觉了。

这个故事志平虽然没参加,但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志平听过不下三次了。

阿康好像开始循环模式,一遍一遍的感慨,那时有多穷就有多苦,现在又有吃又有喝,却没人来吃喝了!

一直喝到饭店里都没什么人了,他们几个才从包厢里出来,一个个醉意熏熏。吴镇提议去阿康家看看,唯有志平很清新,便出门在超市里拎了两箱儿童奶和一大堆水果。

亚飞过来帮忙拎着,跟在阿康后面一路说说话话往部队家属楼走去,一幢六层的小楼,他们爬到顶层,一个个气喘吁吁,唯有阿康气色平静。他笑着说:“我每天至少四趟,习惯了爬楼。”

亚飞附和的说:“这个好呀,爬楼健身。”

“我们每天早上起来也是沿着操场三千米,我认为部队生活是最接近学校的生活,毕业后我就感觉是换了个地方。”

吴镇笑笑说:“是啊,可我们那时候都想早点离开校门,唱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我们饱尝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很羡慕部队的生活,很简单很干净。”

“简单是真的,干净就未必了。”阿康说着也无可奈何的笑笑,然后坦然的说:“部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铁板一块,总之比你们跑业务的环境要好得多了。”

吴镇平静地说:“要说不同,当然有不同,你们是保家卫国,我们是生产建设,都在为祖国做贡献吧?”

阿康听的直竖大拇指,连声赞道:“对呀对呀!”

大家喝了一会茶,见阿康孩子老婆还没回来,吴镇说时间不早要赶夜班的火车回合肥呢。

阿康便下楼送他们走,刚刚走到楼下,看到老婆带着蹦蹦跳跳的儿子。阿康迎上去对老婆说:“这是老家的同学过来办事,顺便看看。”

吴镇等人也都微笑着见过阿康老婆,是个朴实的女子,不说话,只笑笑着跟他们点点头。儿子丁丁一听说他们又要走了,便叹息的说:“怎么不多待一会儿呢?看看我们老师教我们画的画呗!”

小孩子一嘴京片子,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亚飞忍不住上前抱了抱丁丁,说“楼上有水果,牛奶,想哪样自己随便拿!”

孩子听了却一本正经地问道:“你怎么说话跟我大爹一样呀?你也是老家来的?”

亚飞被这个人小鬼大的孩子逗笑了,送别的气氛轻松起来。

阿康告诉大家去西站在公主坟转坐号线能直达车站。吴镇他们早已酒精上来,只想着能去西站就好。阿康站在地铁入口处,薄暮的阳光从西边照过来,喝了酒的人,一副困顿欲睡的模样。

阿康忽然很伤感地说:“不知下次再见什么时候了,大家都忙,有机会就过来聚聚吧。”

吴镇拍了拍阿康的肩膀,说:“肯定的。”阿康叹了一口气:“说实话,真想转业回家,只是孩子是北京户口,在这里上学,我又很舍不得。但自己岁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想家,想以前的老同学呢?”

吴镇和阿康拥抱了一下,就挥手往地下通道走去,他回头看着阿康一个人孤独的站在那里,什么也看不见,也听不清,只不断地挥挥手,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舍。西天的落日,隐藏起来最后一线光亮。

晚上的街头又热闹起来了,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地铁口进出进进出,年轻人一个个行色匆匆。

哦,北京,北京!正如汪峰的歌词里写的一样:我在这里生活,也在这里死去。

阿康慢慢的消失在像蚂蚁一样的人群中。

到了西站,志平就去买了晚上10点的卧铺,说睡一觉就到合肥了。

吴镇跟志平在说着阿康以前没他能喝,现在却喝不过阿康了。阿康现在身体多好啊,每天锻炼,一般人没这机会啊!

亚飞便说:“虽然都是大学同学,但你们两个没阿康运气好,当了几年兵,现在在北京有车有房了,每天健身,锻炼,身体这么好的,你们连酒都喝不过他,别说其他的了!”

志平和吴镇都睁大眼睛,想听亚飞继续还要说出什么话来。

“你们不用看我,我实话实说,部队里比社会上简单多了,只要听话,永远跟党走,肯定能干得好。哪里像你们,有业务没产品也着急,有产品没业务更着急。一天到晚跟陀螺似的又怎么样呢?孩子也不是北京户口,北京房子更加连一个厕所也买不起!”

两人都哑口无言,觉得事实就是如此。但吴镇不觉得亚飞说的有道理,便说了他哥哥吴城的事情。

他哥只是初中毕业生,但是苦孩子出身,去了部队也很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就被领导看中了,因为领导有个女儿在读大学,年龄相仿,便有意招为女婿。等到他哥在部队提干,领导女儿也大学毕业,却嫌弃他哥没文化。领导见女儿不情愿也没办法,但他哥一直感恩领导的栽培,他带兵两年,每年都是优秀的连队。

“那你说我哥这样的人,也不拍马屁,踏踏实实不也上去了吗?如果按照你说的听话拍马屁,能是这个结局吗?”吴镇看着亚飞,连声问道。

亚飞抓抓头,也说不出什么意见,只说人要看运气的。反正你们两个运气都没阿康好。

吴镇见亚飞就顾左右而言他,便说“如果把你放在部队,就凭你这么活络,估计也没哪个领导能看上你,在部队你也白搭!而那个军营的环境正好符合我哥吃苦耐劳的性格,如果把我哥放在市场经营中,估计没戏。”

亚飞听了却不以为然,感觉他们的人生比不过阿康,他也觉得心里平衡多了。现在阿康是领导多威风啦,哪像他们这样饱一餐饥一顿的,不值不值!亚飞对他们的日子连连摇头。

亚飞说完又抱着行李坐在西站广场上,他总是重复着“我要去天安门了,我要去看毛主席!”

吴镇听不下去,用脚踢了踢他说毛主席晚上下班,这个时候不接待了,下次白天再来。亚飞却撒泼的说了“我要去,我要去。”仿佛他也要成为一个听毛主席话的好孩子,去武警部队表现一番!

然而,志平却觉得这次来北京,见到了阿康,也让他内心有很大触动,年轻时候走的重要的路,也就那么两三步。如果他当年参军去了,也就完全不一样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4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