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85.2万字

第43章 陈小弟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0

那天是“回门”的日子,晓月“回门”并没有母亲想象的那么复杂。晓月一家也算是外来户,苏北又和本地风俗不同,昨天剩下来的荤菜都被陈师傅用不锈钢锅端回来了。

婚宴按巢州乡下的风俗,本来就是剩菜越多,办的越阔气。而陈师傅却看着浪费了可惜,统统打包带回。

奇怪的是,小弟昨天一天都没出现在婚宴上,今天也蒙头大睡不起床,说是作业太多,累的爬不起来。吕婶便生气地朝儿子唠叨着,别不懂规矩,二姐二姐夫都回来了,你还不出来,快点起来,规规矩矩的叫一声二姐二姐夫。

方老爹爹也是疼爱地说孩子作业任务重就不要讲那么多规矩了。

半天,高中生小弟才头发乱糟糟的出来,鼻梁上架副眼镜仿佛也看不清人,低着头朝志平喊了一声二姐夫。志平便关心的问作业太多了吗?要注意休息的。

吕婶还在抱怨小弟不懂规矩,说今天二姐“回门”,从此就是亲戚了,别没大没小的。小弟厌弃一切规矩,不解地问:“不还是家里人么,怎么就变成亲戚了?”

吕婶也说不出来理由,只不耐烦的道:“我说你听就好了,抬什么杠呢?”

小弟还是一副不屑的神态,一句话也不说只坐下来吃饭。

吕婶怪责他昨天不参加婚宴,惩罚这个月生活费少100块钱。小弟便不服气的说:“结婚当天没来,今天补上不是一样吗?再说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影响吗?结婚的目的是两个人过到老不离不弃,又要讲那么多一套一套的规矩干嘛呢?听得都烦!”

方爷爷只看着小弟笑,仿佛欣赏着年轻人的放荡不羁。而志平却目瞪口呆地佩服着小弟说的不错,犹如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和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便笑笑赞叹道:“说的不错。”

大家才安静下来,低头吧唧吧唧的吃饭。

“回门”的礼仪结束后,结婚所有的程序也就结束了,志平感觉这两天像是一个梦。虽然家里亲戚几乎没来,但母亲说要么年前,要么年后在老家办一场,请一下家里的叔叔姑姑和三亲六眷的。志平心里倒是更加期待他那边的亲戚,只觉得这边亲戚没有人见到过他小时候的模样,长大后嗯婚姻也只是人生不连贯的断片。他期待那些看过他小时候的长辈们来参加婚礼,看到他成长的过程。

这几天,志平便住在人才公寓,晓月上班要近很多。志平每天早上骑摩托车去瓦厂,工人们在见到志平时都挺关心他,说些小家庭过日子的家长里短,像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女工们的生活经验,也值得志平学习呢。

志平和丈人家的相处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晓月休息便跟志平来瓦厂,她除了帮父母煮饭,也来车间帮工人做手工活。言行乖巧,深得工人称赞,仿佛晓月结婚后大变样,又觉得晓月一贯便是如此乖巧,只是大家没在意过晓月罢了。

下班回来,吕婶和陈师傅一回家就能吃到热乎的饭菜,才觉得二女儿是真孝顺,只是以前从未发觉嘛。如同家里的摆设,桌椅家具的位置,过个一年半载换个位置便是耳目一新的感觉了。习惯了女儿在家的日,一旦女儿出嫁成了别人的新妇,父母再见到女儿就觉得是家里来了亲戚。这又不止耳目一新的感觉,脑子里还有她小时候的故事,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翻腾。

吃完晚饭,志平带着晓月回人才公寓,吕婶出来一再招呼,天黑车子开慢一点,如果冷的话就多穿一件衣服。晓月也觉得母亲关心的不止气温的冷暖,她觉得自己并不是以前那样无人问津的丑小鸭了。

2004年的春节如期而至,这个春节是志平的蜜月。生病以后,志平第一次有人陪伴他守岁过除夕夜。父母亲也无微不至的关照着儿子和儿媳,一家人都希望这个年过的平和安静,不受外人打扰。

一开始志平并不明白母亲为何对他们如此娇贵,直到正月初二他们回晓月年后家时,母亲才私下告诉志平说是春天很容易怀上孩子,要他们抓紧点。这一段时间不能吵架,不要喝酒,安安静静更容易怀孕。

志平惊讶的有些烦躁了,其实志平心里早已想过糖尿病的精子成活率比正常人要低,自己能不能让晓月怀孕,实在是没有把握的事。除了多吃黑米,黑豆来提高精子质量外,其他的也真没什么好办法了,可这些母亲又哪里会懂呢?于是含糊的答应着骑车往湖滨镇去了。

吕婶和陈叔平时发工资的时候都要犒劳一下自己,现在过年更是有理由吃的好一点。志平回去过年杀的年猪母亲让他带了一大份过来送给丈人,至于烟酒更是不在话下,丈人备一份,方爷爷更是要备一份。

志平拎着沉重的猪肉吃力地走过来,当他看到陈叔满脸皱皮,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说着一口苏北话的时候,他就从心里鄙视这个陈家了。

想着以后无论如何要带小月离开这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小弟这个学期成绩下降很多,以至他都不想上学了。陈叔躲在家里喝闷酒,吕婶万般不舍儿子受罪,对儿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儿子想骑姐夫的新摩托车,他都立马拔了车钥匙送给儿子骑一下,志平心里便生起一股不满。他觉得吕婶太宠溺小弟了,到了毫无道理的地步。

这个春节,志平在小月家过的烦躁,幸亏晚上他们就回来,在人才公寓的时光才是属于两个人的。晓月便叹息小弟如果不念书就太可惜了,志平正在泡脚,他坐在沙发上翘起一只还在淋水的脚说:“你以为你小弟现在不念想念书,谁能说服他?以他现在的对问题的看法,超过你父母,也超过你两个姐姐,我都被他的话惊掉了下巴。这个年龄段,敢说敢干,也就是别人常说的叛逆期吧。”

晓月听志平这么说,却听出了一些瞧不起她父母的意思来,什么小弟超过父母思维,是瞧不起她爸妈是真的。晓月啥也没说,只忧心忡忡的问那没办法了吗?

“你妈那么宠着她,连我车钥匙都敢拔,谁敢说她?”志平终于提到拔车钥匙的事,当时感觉实在堵心,现在终于说出来了。

晓月一听却说:“你的车钥匙?那车是你的吗?那不是我陪嫁过来的吗?你爸妈当初答应的事,算是陪嫁的,那就是我家的。”

志平本来瞧不起陈家,现在听小月这么一说,一定是陈叔或者吕婶在晓月面前如此这般的说过了,这可是志平最心爱的车子呀。他想到这车子不知道以后会被陈家怎么无耻的霸占去回去,便朝着亲爱的本田摩托狠狠的踹了一脚,然后自己又把车钥匙插在门缝里折弯了。志平狠狠地把折弯的车钥匙砸在地上。

晓月花容失色地瞪着眼看,她从没见过

志平如此失态的模样,生气地说:“你想干什么,不过了吗?大正月里砸我家车砸我家钥匙的。”

就这两个“我家”彻底激怒了志平,他鄙视地说什么是你家,不稀罕你这个家,更不稀罕你这个笨蛋,没文化!

然后又从抽屉里掏出的结婚证扔在地上,又踢了两脚,拔门扬长而去。

夜晚十点多了,志平在通往镇上的柏油路上慢慢地走着。漆黑的夜晚没有一丝风,远远能看到镇上那边的黑夜上空,升起一朵又一朵绚烂的烟花,疏忽又灭了。那种烟花易冷的悲凉,正是志平此刻对婚姻的真切体验。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太冷了。志平也不那么气急败坏了。他觉得原生家庭的错,不该晓月一个人来承担,以后可以慢慢来的。便慢慢走回宿舍,他见屋里屋外空空荡荡,地上是一把弯了的车钥匙和踩了脚印的结婚证,晓月人却不见了,就朝里面扫了一眼,还是没有。他便心慌的喊了一声“晓月。”

这时里间的一个角落里走出了晓月,眼睛早已肿了,眼泪汪汪的像个孩子。志平一下子抱住晓月,说:“都怪我,都怪我。”

晓月便呜呜的哭了起来,好久她才气噎地说:“你不晓得,刚才我想了很久,又不能回家,哪里都去不了啊,我想去楼顶跳下去算了,但又害怕,天太黑了,我怕啊!”

呜呜的,晓月又哭了起来,志平紧张的抱着晓月在心里想,何必因为陈家的错责怪晓月呢?

等晓月安静下来,志平又说到小弟,他说男孩犯的错又不算什么,只要不自甘堕落,不管犯什么错都不可怕。

“你净不说好话,有你这么做二姐夫的吗?”晓月抢白道。志平却坚持着:“我是实话实说啊,再说我只不过是二姐夫,又不是亲哥哥,就是他亲爹亲妈,也不能对他终身负责啊。还有你问过你弟了吗?小弟现在听不下去别人一丁点的劝。”

晓月想了想,说:“是的哦,小弟现在听不进任何话,不管谁劝都没用。”

志平此时倒沉默下来,他猜想小弟并不仅仅是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也对这个原生家庭反抗了吧?他不想说,但他觉得出来了。晓月未必能懂,也只有埋在心底,独自消化了。

正月十五过后,这个春节就算彻底过完了,志平参加了财务部的工作会议,他只静静的听,不说一句话,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他只愿躲在偏僻的瓦厂安心看书,那些过往的事只是放在自己的心里揉碎一万遍,而眼前的财务人事变动,他都一笑而过。

直到严部长说今年瓦厂派一个姓王的中年人过来做统计,志平要编制财务报表了。

这边对财务人事的认定,只默默接受不发表看法,好在严部长葛大姐都了解他,也从不多问。志平觉得这种不被打扰的生活状态也很好,他都觉得如果结婚就是两个人领个证住在一起,免去这许多世俗的讲究,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如撒哈拉沙漠里的荷西和三毛,也如同五六十年代的父辈,他们当初就是个两个人的被子合在一起,简简单单就过日子了。

想到那天晚上的吵架,志平就更加无限的向往那个简单到无从选择的生活。他经历了婚姻的繁杂,春节的俗务,现在很享受这份安宁平静的日子。

志平回瓦厂的时候,他跟李厂长说了财务会议上关于瓦厂的人事变动。李厂长沉默很久,才说:张会计,你终于结婚了,我对你这么长时间的帮助终于有了结果,这让我很满意,也达到了我要帮你的愿望。我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李厂长叹了口气:“只是还是被他们怀疑了,他们认为我们的关系太密切,简直像是父子兵,这对于瓦厂的财务是有隐患的。所以他们要放一个姓王的来’掺沙子’。”

志平惊讶极了,又觉得李厂长说的确实如此。李建国从四年前的改制落选董事会后,就知道环湖不再是他的舞台了。

过了会,他又说到老王,说是他们村里的人,原来在市里的国有企业上班,跑业务,做采购。后来环湖扩大规模,他就过来做采购,但也是因为一车钢材出了问题,被停职很久,现在终于被派到这里了。

他矮矮胖胖,一副无公害的模样,但一肚子小点子,这人以后来了,他们说话就要多注意了,可不能再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还有你那个丈人一家,也是他重点关注的。谁都知道啊,女婿是会计,丈人不沾光吗?

李厂长这句感叹像有些悲愤,志平有没有对陈运河特殊照顾,他太清楚了。如同他有没有跟张会计动瓦厂的财务,他也问心无愧,但还是被怀疑。

最后他叹息地说,我现在是老了,如果再年轻20岁,我就肯定单飞。那一刻,志平仿佛被一束光刺的睁不开眼,他想到晓月的家庭,想到李厂长的处境和感叹。

想到杨君最后一次来说过的话,想到晓峰云姐的粮站,想到瓦厂的大客户就是粮食局,于是从心里有了一个庞大的理想规划,仿佛春天巨大的冰凌,在一点点解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