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101.7万字

第64章 机械包装箱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0

知道对方放自报家门,志平才恍然大悟道:“姜经理啊,你在哪里哦?”

原来对方是姜姚,九江公司那段日子瞬间又浮现在志平眼前,他想到那些开心和难过的日子,姜姚都曾陪在他身边,便坦诚地告诉姜姚自己早已离开环湖了。

“晓得了,听他们财务上人说。,现在自己做老板,最近怎么样了?”

志平便对着电话轻轻的笑笑说:“不是意料中的,但也比上班充实忙碌。”

接下来将要告诉志平,他一个客户,做机械设备的运输和装箱,因为用量小,原材料就在合肥火车站贩子手里拿,但价格偏高。所以就问姜姚帮他找合适的原料,于是就电话过来了。

志平静静的抱着话筒,听完对方说完,他又仿佛看到那个精力旺盛的姜经理了。

姜姚告诉志平,明天会有一个年轻人小王带着他朋友一起过来,他就不来了。跟这里的报价可能有一个差价,具体听小王安排就好。

志平还想到姜经理要不要费用,如果也要,那就直接绕开客户多报价格了,又觉得 那样的话价格飞高,还不跟火车站一样了吗?

正不知如何,姜经理说:“你听小王安排,把事情做圆满就好,我这里不要一分钱,空了请我吃顿饭啊,哈哈哈。”

说完电话那头哈哈大笑起来,那是一种销售员都会的笑声,有一笑而过的意思,也有自嘲自轻的退让。

那一刻,志平才觉得销售是一场很大的课堂,改变了很多人,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很多地方。挂了电话,志平就没出门了。

他回头把这件事跟大爷姐夫协商一下,材料库存多少,年底还能做多少天,产品库存多少,都要尽量准确。

大爷满意地说:“原材料这么长时间怕都失效了,哪怕一分钱不赚,也让出去呢!反正明年行情好再买。哈,现在有钱还怕买不到货啊!”

大爷不断的重复这句话,心情大好的往仓库去了。

姐夫也同意处理掉原材料,适当的把运费人工加进去就可以,于是三人一致把氧化镁价格确定在四百八一吨,氯化镁确定在六百八比较合适,至于火车站附近那边的行情,他们就不再过问了,明天等小王过来,一切听他安排好了!

晚上姜姚电话又过来告诉志平库存和价格多少?志平如实报了。姜经理停了一下就说那边小王会报价氯化镁1000,氧化镁880,你到时候报这个价格,听小王安排就好了。”

志平挂了电话,晚上睡不着觉,他搞不清楚这个姜总买这么贵的原料生产包装箱,那利润该是多大呀?

又想到很多不起眼的产品,只是一些有关系的人在悄悄的在做,本来就很低调,外人更加不明白产品产量和利润了。而采购的人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下也只能参考木材的价格了,志平更加动心。

明天他要看看姜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天上午,姐夫把车间整理的干净干干净净,工人都静悄悄的在干活,大爷把瓦转移到保养库,每个人都在按部就班,工作也井然有序。

志平坐在办公室里的电脑上查阅资料,这时候听到门外有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还在不断喊:“张总,张总啊!”

志平马上站出来迎接,一个年轻人快步走过来,伸出手来很熟络的样子,志平便知道来人是小王了,果然小王说今天带姜总的朋友过来拉材料啊!

后面一个年纪大点的中年人,高高的个子,他似乎对车间生产更感兴趣,早已走到车间门外,东张西望一番,小王这才大声的对高个子的人喊道:“姜总,我们去办公室吧!”

在办公室坐下来时,姜总仿佛对菱镁瓦的生产工艺更感兴趣。他搞不清楚这些瓦为什么一夜过了就可以成型堆放了。这片瓦翘起来,咣当咣当响,像是金属铁块的声音,一听就是好材料,好质量,这自然引起置评的专业介绍了。果然,姜总听的不断的点头称赞

这次调拨原料时,姜总表现得很爽气,不还一分钱价格,而且说下午就能过来拉一车盐卤回去,让志平准备好工人,过两天再来拉一车镁粉。原来姜总已经在生产了,也从火车站那边买过一次原料了,对志平的价格完全接受。

后来又说到菱镁板材,姜总完全不内行,只说自己是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干做,一点是打发时间呢,至于菱镁板材。“那以后还得请教张总啊。!”

志平表示:“以后有空一定会去看看。”

姜总果然很开心,并表示今天中午宴请志平他们。

志平连忙谦让,说张总过来该他尽地主之宜,理应请姜总了。然而姜总却另有一套一番说辞,他认为张总能帮忙调拨材料就是万分感激的事情了,至于以后有机会还得请教你们。他一再让张志平带上车间的另外两位都过来吃饭去,志平想到虽然价格卖的高,但都是小王赚了差价。看到姜总如此盛情,就进了车间让姐夫,他大爷早点停工,一起过来吃饭

大家果然很开心,早早就停工收拾干净跟进来的姐夫一起做,中午坐等中午去饭店吃饭了,姜总很客气的给大爷每人递上一支中华烟,赞赏二位都很踏实,能干,说说笑笑的往门口走。

原来张江总自己开了一辆丰田车过来,姜总边开车边问哪里有好吃的。今天一定要找一家土菜馆,大爷很来劲,就直起身子说,那就是山口的野味馆了,乡里干部都知道东山口野味土菜馆味道好极了!

众人都笑起来,大爷严肃的问:“笑什么?本来就是嘛,哪个乡干部没在他家吃过,味道太好了”

志平已不想多说一句话了,他无奈地想到大爷像个孩子。那顿饭大爷是最为满足的一个人,姜总也是在激烈激烈展示出一个爽气的老板形象,姐夫很少说话,只是在听姜总说。

姜总联系的货车很快就到了,大家就纷纷离席,只有大爷还可惜那个野味没吃完。

姜总笑着说留一点以后还会来啊!大家酒足饭饱,姜总却格外清醒,装货的时候姜总在仓库看工人们搬运卤片,跟大爷说不要化了的。大爷拍着胸脯表示绝不会的,标准100斤,十袋一吨货,到时候只要数量对齐就是了。

姜总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去办公室跟志平聊天,等装车结束张总出来计数付款,然后客客气气的跟志平他们做别,大货车跟在丰田车后面,屁股冒着黑烟轰轰隆隆的而去。

过了两天,张总又过来装了一车氧化镁,志平才算算了一笔账,五吨的盐卤,每三吨的氧化镁,一共是3000块钱的差价,小王也就是来装两车货的时间就有3000块钱了。那3000块钱他需要卖1000多张瓦才能得到的利润呀。

吴镇感慨地想了很多,生意是各赚各的。张总在这里买材料回去,觉得比火车站那里划算,当然愿意了,他做成板材赚的利润照样堪称为暴利,他也要赚钱的呀。生意场上如同八百里巢湖水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藻,各有所需,和谐共存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