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55章 走夜路回家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0

销售中心聚餐结束后,志平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把电视遥控器来来回回跳了好几遍。想到以前难得看一次电视,不管放什么都极其兴致勃勃地从头看到尾,可一旦有了遥控器,随心所欲了,就什么也不想看了。影视的精彩程度还跟遥控器的出现有关吗?

志平去财务部时听说胡师傅要去南京出差,便联系了徐师傅,搭顺车回浮槎镇。

路上胡师傅关切的问志平:“张会计怎么看起来瘦了不少。”

志平便说出差了一个月,可能在外面比较操心吧。

“哦哦,听说外面转了一大圈,自在啊。”

见胡师傅这样说,志平哭笑不得,但他立马想到上午高总说的没签成一单,本质上跟玩了一圈没区别了。或许马国兴早就在总部到处瞎说,他在外面玩了一圈呢

“张会计不戴眼镜的怎么现在戴眼镜了?”

“老早就近视的,只是在财务上并不需要,现在出差在外看远处没眼睛不行呢。”

“哦哦,这样说我就懂了,我还以为你是看情书看的呢。”

志平笑着“呸”了一声,道:“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有啥不开的,小姑娘像丢了魂,被你睡成了小媳妇了。现在有人接手替你孝顺生病的老头子,有什么不好的?”

志平静静的听着胡师傅说着小应和小王的事情,那些谈恋爱时说的情话早被大风刮走了,只有此时这句“把小姑娘睡成小媳妇”这句话粗鄙的话,现在听起来特别过瘾………

志平笑笑,坦然地说:“你们看到的都是她丢了魂吗?是我丢了魂吧?”

“你有没有丢了魂,我们看不出来,反正我们看到她去年跟你经常躲在大车间角落里,淮河路头的汽车站里,你们俩也抱在一起。我半夜出差回来,看到你送她从宾馆出来。他们也太明显了,让老王发现就棒打鸳鸯了。”

志平想到去年他们确实好多次呆在一起,只是那时从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劳燕分飞,在一起的日子,并不珍惜,真的大把大把浪费不完的时光啊。

胡师傅边开车边聊天,他又问志平:“你现在又找了吧?听说你经常收到信啊!”

志平惊讶:“你听谁说的?我的信大多数是我妹写给我的,另外就是一些普通笔友了哦。”

“笔友都普通,谁一开始还不普通呢?”

胡师傅开玩笑地说话丝毫不影响他老鹰一般的眼光在路上瞄来瞄去,车很快到了巢州外环路,然后往北一路开去,沿城北跑一段路,并入312国道,就是南京浦口方向了。

夏日的傍晚格外漫长,高高低低的田间地头是绿油油的花生,棉花,水田里的稻子正抽穗,车窗外是志平无比熟悉的田园景色。

车到浮槎大桥志平下了车,跟胡师傅客气的打了招呼,然后就看到货车一拐弯,奔着合浦路往东而去,直到消失在暮色四合的312国道上。

志平在通往老家的路上慢慢走着,那是一条无比熟悉的乡间小路,志平想到小时候,当他走过这条小路,看到那条穿镇而过的浮槎河时,便知道热闹繁华的镇就不远了,穿过大片农田,前面便是油厂食品站和一排水泥瓦的小厂房。

从乡下赶集来的志平会停在河东岸热闹的小菜市,那里有大块的红牛肉,有时候还会看到牛肉微微动一下,也有蹦哒不息的鲫鱼,长长的黄鳝盘在桶里,和在塑料桶里四处乱爬的螃蟹,嘴里吐着白泡沫。

志平从镇上东头走到西头时,天色已晚,街上人影绰绰,看不清楚。他走过河边菜市时,暮色里只有几块零零落落的石凳,就快步向老家方向奔去。

志平走到乡下的那条沙石路时,月亮早已爬上从东边的树梢。路边是黑乎乎的水稻田,有萤火虫倏然划过,志平感到惊喜。自他离开村里就再也没见过萤火虫了,这可是小时候对夏夜最愉快的记忆啊!

水稻正是拔节抽穗的时节,露水湿重,沿河边的田埂走一段路,头发都湿漉漉的撸下水来了。志平很享受这乡下夏天的夜晚,月色融融,远处的村庄正是吃夜饭的时候,有妈妈呼喊孩子回来吃饭,声音传的好。

志平不禁想起自己儿时也是贪玩的,经常玩的忘记回家,也是这样,被母亲长一声短一声的喊回家,挨父亲一顿打。有时候他正玩的忘乎所以,听到母亲焦急的喊声迎面砸过来,志平吓得连忙往家跑,跑到隔壁见邻居小孩正在做作业,便一头钻进去,喘息半天,才从屋里出来,也假装是在做作业忘了回家。

只是这种小伎俩还是逃不过一顿打骂,这些像是发生在昨天的往事,却一晃自己都成年这么多年了,父母再也不会打骂他。

志平一路想着小时候的事,不知不觉已到了莲花村的路口了,过了这条路口需经过村口石板桥就是通往志平家的笔直小路了。

志平一直没走到石板桥附近,他明明已经看到村口前面几户人家的灯光了,奇怪的是,他就是走不过去,找不到过河的桥,那条路怎么也走不完,总是在河边走啊走啊。心里不禁焦躁起来,又想到这是村里通向镇上的唯一一条通道。

他冷静地想必须找到石板桥,桥这头是村外,那头就是村里了。

志平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人家办丧事用过的器具,都在出殡后第二天拿到石板桥边烧了,这里是很晦气肮脏的地方,今晚自己怎么会走到这条路上来了呢?

心下着急,脚步也就越发快起来,然而他还是看不到那座石板桥,志平都想大声呼喊,好让村口那几户人家能听到志平的求救声了。

志平再抬头朝村口望去的时候,刚才还灯火通明的房子,现在一片漆黑,刚才恍惚听到的说话声,现在也是寂静无声了。

志平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明显感到脸上鼓出大颗大颗的汗珠,他不敢停下来,因为走不到路的尽头,更加让他害怕,他几乎绝望,忽然一个趔趄站立不稳,志平一屁股坐在地上,他自己吓得“哎呀”一声惊叫起来。

忽然,草丛里钻出几只鸭子,呱呱的叫着,又扑拉拉地钻进水里。

志平迅速想到这是养鸭子的小池塘?瞬间脑子里像是推开一块无比沉重的大石头,眩晕着定下神来,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脚下原来就是那座石板桥头的小池塘了。现在小池塘被别人养了一群鸭子,而他刚才就一直沿着池塘转圈圈,也不知转了多少圈,刚才一声哎呦不仅吓着自己,也吓得鸭子呱呱的飞出来。

志平听到鸭子声,心里瞬间清楚后,他感觉到雾气不再那么湿重了。

脚步也往石板桥方向走去,只几步路就是光光硬硬的石板桥了,志平几乎是一路小跑过了桥。

等到了门口小院时,他喘息良久,才喊了声:“妈妈,我回来了。”

楼下迅速亮起了灯,父亲光着上身站在灯下,看着志平说:“小平子回来了。”

“我妈呢?”

“你妈去东边姨奶奶家了,小姨爹昨天走了。

志平心下一沉,没再说话。

父亲又上上下下仔细看了看志平,发愁就问儿子怎么最近瘦了,没哪里不舒服吧?

“没呢,我身体好的很呢。”

志平没对父亲说刚才走迷了路的事,只问有吃的吗?

父亲立马回过神来:“哦哦,有有有,中午还烧了个鸡,我血压高,不敢吃了。”

“怎么血压又高了?”志平关切地疑惑着问道。

“是的呀,前一段时间去医院开了药,可我没按时吃,想起来吃一粒,忘了就一天也没吃。”

志平心里难受起来,父亲身体一直很好,一点也不胖,怎么就高血压了呢?父亲很快热了鸡肉,盛了一大碗饭,摆在志平面前。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站起来又盛了一碗,志平过来边吃边跟父亲说话:“我能吃能睡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瘦了。”

“那就去医院检查一下呗”

“没事,我精神好,能吃饱饭,一觉到天亮,什么毛病也没有。”

“哦哦哦,那就好,一个人在外面,身体一定要保护好,没人照应到你。我和你妈都不放心的。”

这些话,志平早就听腻了。从志平上学开始,到后来在环湖工作,到现去了九江共青城。学校,环湖,共青城对父亲来说都是出门在外。

志平又问到小芳妹妹,现在还给家里写信吗?父亲忽然大声说:“当然写,她来信说学会电脑了,准备考设计师呢。”

父亲说完,又叹气地说:“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

志平吃饱喝足,把碗一推,说:“好了,我知道了,可惜这又不上街买菜,买了就走。这需要相处,需要过程嘛。”

志平头也不回地上楼去了。只要说到结婚的事,父子俩永远是话不投机。

志平躺在床上,虽然又累又乏,但还是睡不着。他在想,今晚怎么就在自己走了无数趟的小道上迷路了?这种情形老家话叫“鬼下障”,他以后回来天黑,就再也不走村前的小路了,还是走大路更顺畅些。

他又想到瘫在床上的好多年的小姨爹终于死了,姨奶用心服侍不能起床的小姨爹十多年了,小姨奶终于解脱了。但很奇怪,姨爹刚刚昨天去世,他今晚回来就在村口迷路了。

志平想不明白的许多怪事也就不想了,赶了半天的路,终于一阵困意扑下来,沉沉睡去。

第二天志平起的很晚,妈早已煮好早饭,去菜地摘菜回来。顶华带刺的黄瓜看起来就很新鲜水嫩,长长的丝瓜伸出菜篮一大截,沉甸甸的厚重,那是丝瓜蛋汤的好食材呢。还有一大把豇豆,气泡的挑出来烧肉,嫩的用盐水泡起来封好坛口,等几天开坛时夹出来就是金黄的酸豇豆了。志平现在想起来都嘴角冒酸水,但又都是难忘的家常美食了。

母亲蹲在地上,这才开始问儿子,你昨晚半夜两次下楼找水喝,还说什么放鸭子也听不清楚讲什么?

志平疑惑道:“我半夜起来了吗?可我一点也不记得。”

母亲断定他睡迷糊了,便肯定地说下来两趟找水喝,可水在桌上,却又不喝。等第二次下来时,母亲不放心才开门,看到儿子喝了水,还说了什么放鸭子的话。

志平努力回忆着昨夜的情形,却什么也不记得了。至于放鸭子,可能是在石板桥边的池塘里的鸭子将它唤回到了正常意识,夜里才提到鸭子的吧。

志平便对母亲说了他昨晚回来走小路,在村前的石板桥那边迷路了,转了好久找不到回村里的石板桥,老是沿着水塘打转转。

母亲停下手头摘的菜,惊讶的问:“后来呢?”

“后来几只鸭子嘎嘎叫的从草丛里钻出了水塘,才把我唤醒过来。原来自己围着水塘在转圈圈,清醒后没走两步就到了石板桥了,然后就回来了。”

母亲无限心疼起儿子昨晚在桥头迷了路,真幸亏大爹养的鸭子。

母亲赶忙将手洗净,又洗了脸,然后在堂屋的菩萨前恭恭敬敬的上了一柱香,拜了几拜,嘴里不停地祷告着什么。

志平悄悄的去厨房盛满稀饭,母亲坐在餐桌前看着儿子吃早饭,她心疼的问孩子最近出差辛苦吧,都瘦了。志平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可能是“瘦夏吧”?

“我能吃能睡没毛病的”。志平像是在父亲面前保证了,也要在母亲面前保证一下,身体才真的没毛病。

母亲想着儿子太累了,于是让志平这趟回江西时把几罐蜂蜜都带上,没事泡点蜂蜜水喝喝,一个人在外出差,身体要保护的好。志平点点头“嗯”了一下,吃完饭志平感到很无聊,小村里再没有年轻人了,只有老人带着在家孩子上学,家家户户都如此。

志平心里悲凉的想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才回来住几天。

他看到小学同学家清华家的院门挂着一把大锁,用塑料包好。

楼上的窗户有一床大花布床单挡着。可能过年才回来两天吧,志平想想左邻右舍几个同龄的孩子,成绩好的考上学校在深圳打工,成绩差的早早辍学在北京炸油条,却都在巢州城里都买了房子呢。

志平转了一圈,实在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便决定中午吃完饭就去巢州看一看吴镇,在市里住一晚上,明天就直接坐车去合肥火车站跟刘经理一起回九江了。

午饭时,母亲注意的志平吃了两碗饭,气色也还好,便放心了。下午送志平走时,她再一次交代儿子下次回来,晚上一定要走大路,走中学门口有事打个电话给家里,爸骑车很快也就到了。

母亲一边走一边跟志平说着话。下午去镇上的车只能碰运气了,没有固定时间,母亲和志平在大庙中学门口等车。

过了一会,来了辆送客的出租车回头,志平伸手一拦,车缓缓靠上来,母亲连忙把两罐蜂蜜和一袋花生米放在座位上,招呼志平下车时不要忘了。志平心想母亲太啰嗦,钻进车里,他看到母亲如平常一样站在路边朝汽车远去的方向,久久的张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