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101.7万字

第48章 志平自己的瓦厂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0

第 48章 志平自己的瓦厂

第二天,志平一早就乘车往回赶,去连云港找福建人林建华买盐卤。

在湖环湖的时候,盐卤一直是林建华的宏大公司供货。志平坐上北京往连云港的火车时,就给林老板打了电话,那头林建华非常热心,说如果火车准点,他也会准点出现在连云港车站出站口。

志平心情愉快,ok一声就挂了电话。他觉得,虽然第一次出差,但他要表现出来自己经常来这些城市进货的架势。志平不想让对方知道他是个生瓜蛋子,他要在每个方面都表现出老练稳重,只有这样他才会被对方重视。

特快列车到连云港时,天还没黑,广场上人来人往,志平在出站口的车流中找到一辆福建牌照的蒙迪欧。果然那车里面就钻出来一个高个子,满脸笑容的问:“是北京过来的张总吗?”志平点点头,林老板便亲自开车直奔他的公司了。

这是一个高档的小区,他们乘电梯到了顶楼,推门而入就是个红木屏风,一个硕大的中国结挂在眼前,中国结的红流苏下是个可爱形状的吐金兽。

志平拐进来,便看到一个宽阔的会客厅,全部是中式装修的家具,靠窗户的木沙发前面是个憨态可掬的弥勒佛造型茶几,上有一幅茶具,小茶童是个神态可爱的小和尚。

林总邀请志平坐下喝茶,然后就咕咕噜噜地烧水,泡茶,第一壶茶给茶童洗澡,志平只一声不吭地看着林老板忙活。

茶杯实在太小了,志平想一口闷下去,但他看到林老板如何小口品茶,也就浅浅的尝一下。

林老板这才说到他这么多年来认识的环湖人都有哪些,甚至连谁谁的家庭成员他都很清楚。

林老板还说到,以前供销主任家住在哪里,他每次去都跟他们打牌,供销科长的爱好,林老板都知道。志平觉得自己现在离职了,林老板反而像是环湖的老员工,在告诉志平他未曾听过的故事。

李老板说到他在这个行业做了20多年,之所以能做下去,是因为他们福建老乡在山西承包煤矿,而盐矿提炼卤水需要用大量煤炭,他就把山西煤拉到连云港给盐矿用,盐矿再把盐卤抵给他算作煤炭的费用,他这样来回倒腾获得的盐卤要比市场价格便宜很多了。

志平听得心下佩服,他早就了解过福建人聪明大胆,连闽西革命老区都能把沙县小吃做成全国连锁品牌,真是由衷佩服啊。而福建人的团结见缝插针的顽强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吧?

志平说以后只要能给最低价,他会一直找林老板进货,林建华诚恳的点头,答应这没问题。从内心来说,他也支持年轻人下来创业,如果志平不要求开增值税发票,可以再优惠30元的,这样一车货也有1000块钱好省了。

饭后林建华开车带着志平去江苏盐业公司,林总说这是他合作的一家企业,必须要开增票的,另外一家企业可以不开,产品质量都一样,都是海水熬制提纯。

志平果然就闻到了空气中飘散着很浓的盐卤味,在瓦厂时,志平每次走过车间便闻到这种熟悉的盐卤味,林老板只开车带着志平在海滩边的盐田转了一圈。

他告诉志平,盐田里的水都是海水慢慢晾晒达到一定比例,然后再把卤水熬制提纯。最后冷却制成一块块盐卤片,生产工艺的主要成本是煤炭,因为要不停地烧煤。林老板说他能给盐业公司提供最优质的媒,也就能给志平全连云港价格最低的卤片。

志平听得眉开眼笑,完全信任林老板,毕竟跟环湖20多年的关系了,这是无法抹去的记忆。

林老板下午就给志平找配货站,有长途车就可以拉到安徽了。

很快,那边的一家配货站回过来电话,说有辆40吨的货车,晚上就可以装货,明天发车。林建华一边接电话一边问志平40吨够不够了?志平点点头,然后又问了运费,志平都很满意。

他此时只想尽快装货,他好早点回浮槎镇瓦厂,好开始生产了呀!

一切手续办好,志平又去了林建华公司付了货款。这样就等着车装好盐卤好明天出发了。

然而司机说可以晚上发车,全程走高速,第二天一早就能到合肥了。

志平押着车在灯火灿烂的连云港上了高速,他看不清路,只觉得车在高速上转来转去,然后满载的货车便呼呼的往着南方一路奔去。

志平看到那个灯火辉煌,像是被点着了的城市渐渐远去的时候,就爬进驾驶室后半排的位置,鞋也没脱,躺下来就睡觉了。

第二天中午,志平押着一车盐卤回到瓦厂,像个大英雄出征归来。虽然车里睡得浅,但志平精神满满。张丰也早就通知了镇上的搬运工过来卸货,姐夫忙着用几块砖围成一个堤堰,然后用塑料薄膜铺在地上面,再堆放卤片。志平想到环湖瓦厂仓库连着盐卤池,不用担心盐卤高温会化掉。现在他们没有化卤池,姐夫这么细心考虑盐卤库,真是个极好的想法了。

志平看到大爷和姐夫都在尽心尽力,就去了房间把这趟出差的所有发票和剩下的钱放好,然后轻松出来干活。

突然他听到外面指挥工人扛包的大爷在大声地说着“没屌用的,就按我的来放就好了”,声音固而生气。

志平忙走出来看到大爷指手画脚地对姐夫说话,不让姐夫这么麻烦用砖头围一圈再铺薄膜,说是影响工人扛包,到时候时间太长了工人要抱怨的。于是他固执的指挥着搬运工直接靠墙堆放。

志平一开始觉得姐夫很对,现在又觉得大爷也有道理,反正化不掉太多的卤水,再说处处节省,也确实影响干活呢。志平愣了一会没出声。

姐夫见志平出来不说话,也就不再坚持,他去了镁粉仓库用薄膜钉窗户,镁粉的仓库要求更严格,防潮防高温,窗户全部密封。

姐夫的细心看起来像是个车间主任一样负责,志平也在心中把两人做了比较,开始讨厌起大爷的无动于衷和懒惰。

货全部卸完,运费和搬运费也全部结清,大家坐下来的时候便开始研究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原料的配比,如何测量有谁专门负责技术。这些细节问题志平很少考虑到,但姐夫这样提出来还真的要要认真对待呢?

盐卤入库后,今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志平看到几天前还空空荡荡的大仓库,现在堆满了他无比熟悉的卤片,跟在瓦厂截然不同的想法是,这以后是他的瓦厂了,他要开始为自己的菱镁瓦跑市场打江山了。过两天镁粉到家,立马生产。

三人坐下来时,志平说明天他和姐夫去合肥买搅拌机,大爷在家通知愿意过来上班的女工们做好准备,等通知立马上班。

大爷说广告早已贴出去了,只有几个人来问,没有报名的,他准备找几家亲戚过来,实在不行就家里人上呢。

“还是以培养固定工人为主,家里人只是备用力量,一旦有工人请假,我们立马顶上。”志平强调工人培养熟手工人的重要性,大爷只叹气道,他也知道培养,关键没人来啊!

大爷叹息地骑上车,叮叮当当的出了厂大门,他家离这里只有五里路,20分钟就到了。姐夫和志平都住在厂里,只有志平偶尔有事会骑摩托车回家,姐夫看厂。

当姐夫见大爷走后,便担心的说:“大爷人不行,舒服惯了,现在这做瓦的苦,他未必能吃得下来。”

志平听了不以为然地说:“管他呢,只要把启动资金补齐,本来也没打算我们创业的人还来干活。”

姐夫笑了笑,过了一会他又问:“大爷还有一部分资金没到位吧?”

“是的,还缺一万块钱,他只交了两万买材料的。”姐夫便没再说话,他想着第二天还要去合肥卖电机的战友那里看看,就回房间睡觉去了。

志平在自己的床上躺下来时,才觉得这一天太累了,只有此时是无限的轻松。

晓月便过来歪在他身边,两人说着这一趟出差的见闻,志平感慨能干的人不仅书读的多,胆量也大。还有经商的环境也好,志平便跟晓月说了,福建林老板的事,说到福建人的雄心魄力。志平说完轻轻的叹了口气说:“我们不行的,永远也不行。”

晓月便问怎么不行了?

“我身体不好,你书读的少,哪里会有机会?”

这两个弱点像是两座大山横在他们面前,过了一会,志平说:“你还是从五年级就开始自学吧?要多认字才能多读书,不懂的地方,我有空就教你吧!”

晓月听话地点点头,她看到志平的落寞,自己也感觉到压力很大。 她无限放大了自己没文化导致的所有吃苦受累,好像志平所受的罪都是因为她书念少了。

晓月半夜睁开眼,醒在床上,她看志平竟然还没睡。便问志平几点了,怎么还没睡?

“压力大,睡不好。”

晓月轻轻的叹了口气:“你别这样说,你这样说我就感觉是我拖累了你。”

志平心里一惊,看着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晓月白皙的脸上,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便伸手搂过晓月:“睡吧睡吧,很多事与你无关。”

他说完闭上眼,心想以后心里再多想法也不要告诉晓月了。她除了自责,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