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85.2万字

第62章 电镀厂的生意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一诺”瓦厂在工人技术都不完备的情况下,跌跌撞撞往前走。志平考虑到原材料失效之前必须做完,用了一批包吃包住的北方农民工紧赶慢赶,但这些瓦已不能用正品的标准来衡量了。

志平有时候想只要做出来的瓦,总比材料堆在墙角过期结成块要强得多!

然而,这样的瓦又怎能去打开市场呢?粮食局是万万不可去推销的。那只有靠着自己一家一家的跑零星的市场了,养鸡场和石粉厂,那些原来不算主要客户的群体,现在另眼相待了,虽然这是最难的一种销售方式,但志平别无选择。

他想到春天的时候那种激越的万丈豪情,那时候自己认为只要凭着质优价廉的瓦也能一个一个地把环湖的市场撬掉。

而现实却是眼前大院里三千多块瓦已经不能算是正品瓦了。

下一步便是无论有多难他也要埋头苦干,一家一家跑养鸡场和石粉厂,最后也要把这些瓦卖掉。

明年的事,他不敢想了。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到散伙那一天,听父亲安排,让大爷姐夫少一点损失。张家的家规是谁点的火谁兜底。

志平想到这里,心里无比沮丧,恨不能找一个地方痛哭一场。这半年多来,他都经历了怎样的巅峰和低谷啊?然而,这一切晓月都无法理解。他看多了志平紧锁眉头的模样,慢慢的就习惯了志平的一脸愁容。

这天,志平骑着摩托车转了一圈,毫无收获,在离湖滨不远的河口镇上,他接到环湖原来的同事小童电话,电话里小童依旧热情,有问有答。志平便说,自己也在湖滨这里,要不要过来聚聚?小童就说:“改日在市里再聚,今天打电话只想告诉你,合肥庐阳的电镀厂厂房近期可能要用瓦了,你最好这两天去一趟。”

志平连声道谢,挂了电话,就风驰电掣直奔回厂里。庐阳电镀厂的事,他上半年就知道了,但一直未落实,厂里一直还在基础建设,至于屋面材料,那时电镀厂李厂长说还没有确定用什么瓦,也就耽搁下来了。

看到大院里的三千张瓦,他就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了。

跟姐夫大爷一说,大家都立马精神起来,像是干旱久了的绿叶青菜早已蔫掉了,没想到一场及时雨,第二天就看到露珠晶莹的翠绿叶子。

这时大爷干活都有板有眼起来,一点也不泄气。姐夫则哼着小调来来回回的拉瓦了,晚上工人们下班后三个人聚在办公室里,慎重地对待着这建厂以来最大的一笔业务,也是决定生死命运至关重要的业务。

然而三个人又像是不知该从何说起,瓦嘛,倒是有3000来张,但都是质量参差不一的,有的甚至外形都不合格。

庐阳电镀厂志平是知道这一家的,也算是见过李厂长,但李厂长都未必记得他了。

短暂的兴奋过后,大家又归于平静。三人商量后,决定明天晓峰和志平两人带一个土老母鸡和一篮鸡蛋登门拜访李厂长,同时也带上合同和印章,如果能签立马就签。只要他选择用菱镁瓦就不顾一切也要拿下业务,这算是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了!

三人又信心满满,大爷散会后出门推着叮叮当当的自行车,在寒夜的月光下匆匆离去,月亮照着大地清亮明白。

张峰大爷以前是个自由快乐的基层干部,但这半年来像是经历了兵荒马乱的岁月,志平现在看到大爷的背影就多了一很悲壮的意味。

第二天,志平和姐夫两人拎着一篮鸡蛋和一只肥硕的老母鸡,上了第一班往合肥而去的车。志平看到那只芦花鸡半天没动,担心会闷死,就一路小心地照看着。等到两人下车时,鸡确实没被闷死,但拉了一泡鸡屎,难看又难闻。志平想到电镀厂在城北,坐车还要很久,便想把鸡拎到车站厕所里冲洗一下。

“别,千万别出乱子,如果鸡跑了就麻烦了,直接影响你谈业务。而且你送鸡来,只要是土鸡活的就好,别管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嗐!”

晓峰哥说到最后,为了缓和气氛,“嗐”地一声,然后跟着志平两人相视一笑起来。

赶紧赶慢赶,终于到了庐阳电镀厂,新厂房的墙体已砌好,里面是车间和一排大大小小的水池,志平像是来看望长辈的样子,将鸡放在李厂长办公室门口,大声的招呼道:“李叔,这是老家带来的鸡给你尝尝,是放这里还是放院子里?”

李厂长客气的笑着说:“放院子里吧!”志平便把口袋掀个地朝天,捆住双腿的鸡,嘎吱嘎吱叫两声又不动了。

小峰姐夫早已抽出那包新买的中华烟,并不很熟练地给你李厂长敬烟。

李厂长把两人让进办公室里,坐在沙发上给他们泡茶,然后就开始介绍这个茶为什么耽搁到现在。因为前不久才刚刚拿到环保证,扩建跟老厂要求不一样了,姐夫点头表示明白,其实这些寒暄都没有实质意义,像是在走程序。

过了一会,李厂长又说,那我们就去饭店吃饭吧?今天也没外人,我们厂里一个新来的会计就一起吃个饭吧?

仿佛是凑巧碰上宴请新会计,又像是招待志平和姐夫。两人就客随主上了停在门口的黑色普桑,这有些年份的车大概是李厂长的专车吧?

城北的乡村小道,在冬初的天气看起来舒朗干净,远方蓝色的天幕看着让人舒服极了。志平倒是想起在环湖时第一次坐小车去九江,车过皖西南崇山峻岭,青山叠翠,天幕碧蓝,那时的心情是青春的惆怅。而今天依然坐在桑塔纳里,是跟姐夫来一起谈瓦厂的一个大业务了。

吃饭的环境很优雅,姐夫点头说着感谢盛情款待的话,然而志平并不在意环境,他就是心里想着今天能否有机会签合同呢?

饭后,李厂长坐下来剔牙,他很直接地说:“下个月可能会用到瓦了,至于选哪家,目前巢州有个叫环湖集团的来过。”

志平心想意料之中。李厂长又说:“他们也带了瓦样块,跟你们也差不多,报价稍微贵一点,他们说是大公司,质量稳定。不过也没签合同,只说是回去跟领导汇报,至于你们,上次我就见过你了。”

志平连忙点头。

李厂长接着说:“我是个直接的人,不喜欢绕来绕去。光看你们这瓦的样块,质量我是认可的,毕竟这么多年做企业,我知道产品的质量是打开市场的前提,其次才是价格因素。

“但是小张,你要记住一点,你以后能走多远,不取决于这次跟我有没有签合同。而是你们能不能有质量稳定的产品?这种瓦其实是有市场的,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质量好,那我用了,以后我朋友过来看,他们肯定也会用啊!”

志平听了前半段话,心里直打鼓,而后半段又让他心动不已!

姐夫便递过去一支中华烟,他不想让自己陷在老李说的情境中,他镇定地说:“李厂长,我是负责生产的,虽然我们厂小一点,但大厂也是手工作坊,我们的生产要比大厂更加严格。同时,我们的价格是有优势的,所以只要李厂长愿意跟我们合作,那绝对是双赢!”

风姐夫说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叫“双赢”,志平顿时觉得姐夫还是个销售人才呢?

李厂长赞许的点点头,最后还是说今天不能签合同,因为要等环湖的报价,同时墙体的保养期还没到,也不着急。

志平看看也没说话了,想表达的意思也已说明白了,签不签合同?那是李厂长的选择,哪怕他今天晚上想明白了,选“一诺”签合同,那志平连夜也要赶过来呢!看看现在的情景,也就没必要再泡蘑菇了。

两人起身没再回厂里,就此别过。志平看着李厂长的小车绝尘而去,心里感慨李厂长的那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他们这么久以来,战战兢兢的努力往前走,总算有了三千张瓦,但又确实质量堪忧。而李厂长一再强调过,以后的路,能走多远,不在乎一次两次的业务,而在乎严格的质量标准呢!

志平第一次从客户嘴里明白了这么多直白却又无比深刻的道理。姐夫却感叹业务难做,老李是个老滑头。两人回到厂里时已是傍晚,工人早已下班回去做饭了,大爷竟然没回家,他看到两人回来便迎出来问“怎么样?合同签了吗?“

志平苦笑地摇摇头,说环湖也打进去了,两家在拼价格呢。大爷好像牙疼似的,丝丝的叹息:“哎哎”。

姐夫不想说话,独自回房间去了。

大爷像是看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上午还信心满满,以为去了就能签下合同,甚至拿到定金。没想到两人斗志昂扬出去,灰头土脸地回来,便自言自语的说着口头禅:“瞎搞瞎搞!”

志平很惊讶,但看到大爷抱那么大希望,又那么透彻地失望,不正是自己今天过山车的心情吗?于是也理解大爷的牢骚了。

他想跟大爷详细的说清楚,是因为环湖没报价,他们仍然有机会竞争,不外乎就是价格质量。目前他们的价格有优势,质量欠缺,但质量欠缺也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在于你怎么去说服李厂长。

然而大爷掉头出去了,他推着自行车叮叮咣当当的出门,他竟然哑着嗓子粗声大气的唱起:“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一翻身骑车走了。

也许他也觉得再没有什么指望的时候,反而是一无所有的坦然和洒脱吧。上梁山当好汉了!

晚上志平躺下来时,晓月拿过手机,还戳戳点点的玩贪吃蛇游戏。她说累了一天,就晚上躺在床上很舒服。

志平觉得是啊,可为什么还要玩那么低级的贪吃蛇呢?他觉得晓月当初也信心满满地要自学初中语文课本,但现在整天跟粗鄙的北方大妈们混在一起,出口就是“我操”。那些努力学习的梦想,也跟做瓦一样,是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了吧?

志平想想眼下生产交给姐夫和大爷,他就可以脱身,一身轻松地骑车去滁州交界的山那边的养鸡场跑业务了。如果养殖行业好,养鸡场,养猪场,临时宿舍也是有大文章可做的呢?

还有省城附近的矿石粉厂,也是目前能迅速打开的客户群了,想到这里,反而觉得电镀厂没那么重要了。

他坦然睡去,年轻的心,不管遭受多少压力,一觉醒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