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章 忆苦思甜自死窟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施州卫北边夔州府大宁县有个叫宁厂的地方有口官营卤井,出产上好的细盐,多少年来走私一贯十分猖獗,故施州卫有便宜的私盐吃,盐,并不缺。而施州卫土地贫瘠,粮价奇高,故此粮食豆子等酿造的酱油、醋、酒都卖天价。寻常人家等闲是吃不起酱油喝不起酒的。

诚如李氏所言,即便是土司老爷办喜酒,端上桌的酒必为酒水,钱多的往酒里掺水,钱少的往水里掺酒。

胶皮十分疼爱阿力,不似钳工这般自己吃肉给阿力啃骨头。狗子的确爱啃骨头,可也容易划伤狗子的肠道,不可提倡。她一块接一块喂食羊排和蹄髈肉,喂一次摸几把,每次沾下来很多的狗毛。如此这般少不得可怜起阿力跟着苦逼主人受苦受累,营养不良,掉毛掉得厉害。”

曹少钻到桌子底下冲阿力喜滋滋道:“以后让你胶皮妈给你制造专门的狗粮,老爸我再拐几条母狗来给你当贴身丫鬟。解放了,天亮了,你的苦日子到头啦。”

阿力卷卷舌头歪着脑袋木愣愣地没反应,突然打了个大喷嚏,曹少猝不及防,接了个满头满脸的残渣肉屑。却不着恼,撸把脸再去帮阿力揉肚子揉喉咙,“阿力你着凉啦,我给你揉揉热哈。”

除了慧芸和自己就没有钳工看得惯的人。下大雨闹洪水,天上的老天爷被他骂。土豆大米广种薄收,地下土地公土地婆被他骂。他怼天怼地,曹少又岂能逃过。“狗身上多脏啊,你摸摸狗再捞捞菜,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真是翻脸比翻书快。之前你钳工一手油污一手烂泥跟自己抢合渣吃,那时你怎么不讲究,今日却跟老子来讲卫生树新风。阿力打完大喷嚏连接再打几个小喷嚏,曹少捧住他脑袋大声说道:“傻阿力,我可没骗你,你再不用被做鸭啦!你小鸡鸡在哪儿,我摸摸有没有过度疲劳。”说着便伸手去摸阿力的丁丁,摸到了丁丁后把手往桌子上蹭了蹭,举筷子吃几口菜,对钳工示威道:“川娃子别惹我,你惹不起曹大爷!”

说他惹不起其实惹得起,曹少就图个嘴上痛快,赶紧端起酒碗给潘嘉园丈人丈母敬酒以避钳工反攻之锋芒,“二老,今晚你们吃饱喝足。我曹某人对着十五的月亮发誓,咱这个家过不多久就能天天大鱼大肉,不,见着大鱼大肉就倒胃口。”

泰森还是挺愿意看到钳工吃瘪的,乐得前仰后翻。正乐着却听一声声‘师父’由远及近,离席走出几步,只见便宜徒弟刀凤兰携方以慧走在头里,几个挑夫每人担着两个大筐‘吱呀呀’跟在后头。听扁担那响动,担子份量十足!

这都多久了,方家小子还没回去呢!这做客还做成了客家人长住不走了!还有你刀家小子,总算还有良心想着来看望师父呢。

话说师父离开刀府那天徒弟确有心以大额花红相赠,怎奈那几日有方以慧等远客来访,刀凤兰要尽地主之谊,领着喝花酒、逛巷子、唱小曲儿,把零花钱用个精光,与师父话别时只能舔着脸光用好话打发人了。为此一直心绪不宁,万分愧疚是愧疚万分。今日趁着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特亲临梁山给师父补孝敬来了。很孝很敬撒:30两银锭、鲜肉和芝麻馅苏式月饼各一卷十个、二十斤熟菱、二十斤糯米糖藕、二十斤五花肉、二十斤腊肉、二十斤鸡蛋、十对鸡鸭,上等松江产细棉布及杭州素绸各半匹。知师父江南松江府人氏,特备二十斤绍兴(黄)酒来此共度中秋。

大明富二代素质就是高,懂礼数,尊师重道!好好好!

那什么,只要想着师父、能来看望师父,师父就很开心啦,来就来呗还带啥礼嘛。那什么,既然是徒弟的一片孝心,师父就笑纳啦!

这个中秋之夜泰森倍有面子。大家都说泰森收了个好徒弟,徒弟一出手,敢叫师父家锦衣玉食换新天,在众人吆喝下泰森和刀凤兰的师徒关系算是正式确立。而打酱油的方以慧则意外收到个大礼包,他玩到了传说中的81杠,打掉了3发珍贵的子弹。

方以慧不过瘾还想击发,曹少慌忙夺下枪,“使不得使不得,子弹尤其珍贵,每一颗子弹要消灭一个鞑子的,可不能用来怼天怼地。”

刀凤兰为方以慧叫好,“方仁兄戏唱得好枪也打得好,看看便会一学就通。”

曹少并不知道凤兰一伙是票友,问道:“哦,你会唱戏,唱的什么戏哩。”

“闲来无事胡诌几句昆腔水磨调。”

“昆曲不好听,半天吐不出个字来。会唱越剧吗,浙江嵊县的戏,离昆山没多远?给唱段《何文秀》!”—“呃--”

多少年了难得喝顿酒,曹少的酒量早没了,才喝了两碗米酒便已面红耳赤,刚又喝了两口刀凤兰送来的绍兴黄酒,混酒却厉害,这会儿已然有些上头打嗝了。

众人皆然也,脑子慢了几拍,对曹少说话无礼都没反应过来。胶皮反而拍手欢迎曹少来一个《何文秀.桑园访妻》:“你来唱一段,给老娘我助助兴!”

“小朋友,爷今晚高兴,特别高兴。中秋本佳节,嘿嘿,巧了,又碰上我梁山天降泼天的大祥瑞。不才给你唱一段《桑园访妻》,好生听好,越剧才好听哩。十生九尹,爷唱尹派小生哈。”--“给你介绍下剧情,话说这个何文秀老爹官至礼部侍郎,得罪了严嵩严老爷子。得罪严党的后果你是晓得滴,被满门抄斩…”曹少还不肯放过方以慧,跌跌撞撞过来对着他指指点点。方以慧只得连连后退避开酒鬼,一边还要感谢曹爷赐教。

文秀举目向内望,只见一间小草房

小小香台朝上摆,破木交椅分两旁

三支清香炉中插,荤素菜肴桌上放

第一碗白鲞红炖天堂肉,第二碗油煎鱼儿扑鼻香

第三碗香芹蘑菇炖豆腐,第四碗白菜香干炒千张

第五碗酱烧胡桃浓又浓,第六碗酱油花椒醉花生

白饭一碗酒一杯,桌上筷子又一双,看起来果然为我作三周年,感谢你娘子情义长

大喜之日大唱祭奠死人。且不说曹少煞风景,这段越剧折子戏是他今晚之绝唱,一曲唱罢便醉卧石上引诸君嘲笑。

五花肉最好,肥瘦相间好下口。“苍山笑,顿顿吃烧烤!”钳工吼一嗓子大口吃起烤肉来,突然间想起个事,但记不太清,忘了是莎士比亚还是格林童话的语录,说是不要对着月亮发誓,因为月亮最是变化无常。幸亏曹少对着月亮发誓让李家二老天天大鱼大肉,那么顿顿山珍海味亦不算履约。想到这里随即怪罪自己怎么会多愁善感和牵强附会起来。不过第二天早上发生的事告诉他,他的多愁善感并非莫名其妙,曹少所唱更像是判词。

隐约传来抢天喊地的号叫,听声音是老潘一家子。钳工揉着昏沉沉的脑袋看看窗外天色还只蒙蒙亮,迷糊中分辨不出那两口子是笑是哭,迷迷糊糊说了声“么子情况?”后倒头又睡。不知过了多久,被曹少俩个指头插在鼻孔里硬扯起来,“你个死猪起床啊,老头老太快不行了!”

幸福生活即将到来之际,两个老人相隔几个小时先后去世。难为胶皮情商高企,告诉李氏说二老死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一场风寒便挡不住了。其实是个人都知道只是不好明说:中秋那晚老两口暴饮暴食,胀死的。

丧葬并不隆重,烧过白皤纸钱正经仪式就算完事。隆重的是李氏在父母灵前坟头那极具张力的哭灵:“我那苦命短寿的严慈啊…”有高呼有低吟有豪放有婉约有叙事有抒情,具体表演形式上与舞台戏曲相似,兼备唱念做打,总之很有艺术渲染力。李氏这是把闽浙老家的哭坟和施州土家的哭丧融合一体兼收并蓄,独创出了李派哭灵艺术风格。对比之下,女婿潘嘉园则表现内敛,只在二老入土时与遗体挥泪告别。

知道的都知道,老潘于丈人丈母娘丧事上表现拉胯实属情有可原。

老潘原是上门女婿,儿子潘家祥曾短暂随母姓李,后来李氏一家随军来到施州桅杆屯,李家也就家道中落了。女婿趁火打劫,求长官赵寿吉出面强压李家答应小家祥改父姓。由于这事干得万分不地道,老潘自感欠下女方家的大人情故大小事都礼让三分。这个有人证,穿越众见惯二老对老潘不顾其脸面的呵斥,什么难听骂什么。

钳工做人最讲道理,所以有事向着老潘。谁叫你李氏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各种顶嘴和不合作。他私下里向老潘来道喜,恭喜他熬出了头。老潘也是钳工面前不说假话,承认自己喜大于悲。

对了,施州卫粮价贵,棺材也不便宜。这事挺让人费解,林木资源如此丰富的施州卫为何棺材卖那么贵?两口中等尺寸厚度的水曲柳雕花黑漆棺竟然要价2100文。加上请水陆道班和开豆腐饭的钱,一场丧葬下来花掉了梁山将近4两银子,并额外超支800文钱。怪不得老听说漂亮妹子卖身葬父,办丧葬确属高消费。需要说明的是,超支的费用落在桅杆屯来的一群饿死鬼嘴里。老潘和李氏在施州卫并无亲戚,能叫来奔丧捧人场的是留守桅杆屯的二三十人老幼,亏这伙人有脸拎来些臭鸡蛋烂果子作随礼的份子钱,就为过来吃大户,两顿把全年的油荤都给补上了,吃相跟赵寿吉一般,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如此叫穿越众有所感慨,是为攒钱不易,刚有了笔大钱收入马上会来个不得不花费的大额支出。如此更叫穿越众有所领悟,是为幸福难得,刚刚幸福来敲门随即有不幸降临。攒钱和幸福是形,支出和不幸就是影。如影随形。

老父母驾鹤归西,李氏痛失盟军身单力薄再驾驭不住丈夫了。头七之夜潘嘉园跪着把觉来睡,李氏也没敢骂醒他,她只盼望诸头领留在灵牌前听她哭诉父母如何通情达理以及对梁山大家庭的深厚感情。李家二老在世时的确心气高尚,自认不能为梁山产出做贡献,故平时尽量节衣缩食,吃饭只填两分饱绝不肯多吞咽一粒粮食。除了这些细微末节,李氏则必定要大讲特讲自死窟的故事。

话说沐抚大峡谷末端往东再走六七里地到一个叫驴齿槽的地方,可见清江(电脑亮了,也该改口叫清江了)两岸的山石上歪歪扭扭凿有上百个口宽1米见方深约2米的小石室,土家人把这种人工开凿的石室叫做自死窟。其出处源于本地盛行的二次葬风俗,为什么叫做自死窟?顾名思义:用来自杀的窟。

(读者客官们请注意,请把画面切入黑白,一波回忆杀开始)

那天,李氏煮了可果腹三天的土豆,煮到烂熟入口即化--老人的牙口不快。携土豆陪二老来到一口自死窟中。可怜升天饭只区区11.5个土豆,二老相携躺下要将自己饿死于石室中。这便是施州千年来的风俗,年过50岁的老人因家贫无以果腹者由子女陪同来到自死窟绝食自尽,如此可减轻家中负担为子女作最后的贡献。半月后,子女再过来把父母亲人尸体抬出洞窟抛于江水中水葬,如此又可省去棺材钱。自死窟是穷人升天的驿站,盗墓贼不来光顾,那里没有值钱的东西。这里要赞叹天下父母亲情,所有的爱皆为索取,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奉献,无条件奉献,奉献到最后是他们的生命。

老人去自死窟等死等于剥穿越众的脸皮。粮食再不够吃活得再猪狗不如也不能出此减丁之白色恐怖之下策。三天之后有所察觉,李氏支支吾吾还想隐瞒,被胶皮和钳工追问之下道出实情。钳工立刻带上担架赶着李氏去救人,亏得胶皮种的土豆淀粉含量大营养价值高,并有秀丽清江养眼,二老身体状况良好,担架显多余。回程时二老被钳工骂了一路,心里头却美滋滋的。

经李氏娓娓道来,众人被故事营造出的煽情气场所感染,胶皮回想往事再次泪洒当场。可问题在于李氏有无数感人小故事要讲,胶皮站得脚酸腰痛,找个借口首先溜之大吉。没多久,钳工、曹少、泰森也都逃命回来,只剩潇洒盘腿坐下耐着性子和李氏一唱一和。

潇洒活动着腰板走进屋里,钳工劈头嘲道:“终于the end 了?”

“你呀,怎么还像小孩没点长性。你们仨和李氏父母同住平台整三年,跟他们的感情比起我来要更深啊,即便做做表面文章也好让小李宽心慰藉。”

这是件小事,从小事里,众人再次确认潇洒在集体中的领袖地位。不单单在于他能力有多强,就他这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忍耐力,其余人都做不到,有的则根本不想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4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