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6章 一夫当关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关楼上。贺喜曲着身体躺在硕大的油锅里,当然,作为守城必备利器的油锅当下自然是空的冷的,躺里头摇摇晃晃别提有多舒服。他在锅子里已经睡了七八觉,都不是囫囵觉。两边山林里叽叽喳喳的鸟鸣时刻惊扰掉美梦,呼啸刮来的凉风吹得人脖子冷嗖嗖,在城头上根本睡不踏实。他连续打了几个喷嚏,把害自己着凉的原因归罪于团部通信员慕容学农假传圣旨,让人白白跑吐血。天都亮了,都过了多久了,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贺喜打了个压强超大的强喷嚏,喷出无数鼻涕以及积攒在喉咙里的老痰。

“有那么些,老子有那么一些些陌生感。咱们从来打进攻作战,这回守关城打阵地防御,还真有些不适应哩。”

趴在城垛上的战士‘哗啦’拉开了枪栓,头也不回地说道:“排长,发感慨打喷嚏的不要,打枪的思密达。”

早上八时许,敌人姗姗来迟。彝人,女尚红男尚黑,放眼望去,黑压压的敌人塞满关前的大路看不到尽头,表明来犯之敌乃是无数的雄兵。贺喜又要骂人了,还是骂慕容学农:慕容小儿你会数数吗?那是3000人吗?少报了个零,没三万人老子把自己头给吃了!

不是三千,实为三万,三万前军精锐。三万人齐声呐喊,三万人齐齐跺脚,光气势就能把守军压倒。

“大家别慌,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叫做娄山关,关城之险要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别看敌人人多,路就这么窄、坡就这么高、台阶就这么陡,人再多也施展不开,人再多也是我们的枪靶子。”李又熙觉得此刻讲道理摆事实要比给战士们打鸡血更管用,而最管用的是援兵。他已经派人去追赶水东把总莫西阿鲁,让他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炮排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向营部求援,再有让炮排以最快的速度赶来增援。简而言之:接力求援。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说可以,当不得真。一个打三百个,你以为唱戏呢。这仗如果没有炮火支援,根本没得打!

13岁的安坤就在军中。他的汉人辅政给他讲过一个历史故事:前朝赵宋末代皇帝,年仅8岁的宋怀宗赵昺人小心大,在粤省崖山兵败后与老师陆秀夫一起投海自尽。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安坤绝不肯纳表乞降,他要学赵昺做个宁死不屈的好汉。他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前往前军开阵,要为水西打条活路出来。13岁的年纪正处在发育变声期,随着喉结突出来,嗓音变得不再稚嫩。他立于马上,拔出战刀,嘶哑的吼声遮盖住最后的丁点稚嫩:“勇士们,杀呀!”

壮汉抬着破门锥夹在打头阵的八百勇士中,勇士们圆盾护身高举战刀呐喊着向关门冲去,三百弓箭手则默不作声跟在后面。弓箭队为刀盾手提供火力压制之外还负有压阵职能,头阵若有后退者射杀之。此1100勇士的目的只有一个:打破关门,杀出通道,让三万大军把娄山关淹没!此1100勇士是决死队!

黑色的洪流向关城撞去,林立的战刀寒光生熠,嗖嗖箭雨密如飞蝗,堂堂我水西战阵。安坤立马横刀大喊一声:“壮哉!”他盼望勇士们的呐喊声能盖过敌军的枪炮响,他讨厌听到梁山军的枪响。然而那熟悉的敌人的枪声终究响了起来,让人厌恶。

勇士们的洪流化成秋日里风吹过时此起彼伏的稻浪,勇士们在腾起的细烟中一串串一批批倒下。有前仆者更有后继者,勇士们跳过、踏着同袍的尸体奋勇前进。安坤按捺住兴奋与紧张,心中默念:“依拉保佑勇士。”

依拉如安坤所愿保佑了勇士,遗漏了弓箭队。梁山军似乎有意要放过勇士只盯着弓手打。团团白烟腾起又迅速被山风吹散,烟消之后三百弓兵再无站立者。而此时破门锥离关门已不足五十步。突然,丛丛黑烟伴随阵阵爆炸升腾而起,几兜水西头盔从黑烟中滚出来,顺着坡势拐过几个弯滴溜溜竟滚到了大军阵前。安坤情有不堪,翻身下马爬到坡上拉开千里镜,不禁哑然失声。千余最精锐的水西勇士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被杀得全军尽默,勇士们的尸体层层叠叠铺满了山道石阶,关门前则更甚,勇士的尸体堆成圆丘,男儿的鲜血从他们身下流出,流到石阶两侧的排水沟中汇集成流。

“各排报告伤亡情况。”--“检查好装备,抓紧时间休息,敌人很快会上来!”--“找几个人把城门前面的尸体堆搬掉,给机枪清理出射界。回来把关门给我堵严实喽。”--“通知山上的机枪手全给我撤下来,上到关城上去。”--“敌人不进入30米不准投弹。”--“注意节省弹药,尽量打串糖葫芦!”--“穿戴敌人的头盔护甲,至少套两层。”

“他娘地,炮排啥时候能到!”

李又熙发布连串的命令调整火力部署。刚才够险的,幸亏正面的机枪集中火力把敌弓箭手扫干净,要不然这会儿就应该拼刺刀了。水西箭雨的威胁巨大,很大程度上压制住一连火力。昨晚上为了赶路,一连丢掉了钢盔和防弹(刺)服轻装行军,在没有必要的防护下,战士们须防备敌军弓箭抛射的杀伤,无法形成持续猛烈火力,以至被敌人攻进到只有30米的危险近距离。

全连只有两人负轻伤,负伤的都是机枪副射手,受伤的部位都是手掌,受伤原因都是来不及带手套,隔着薄薄的衣袖裸手更换机枪枪管时被烫伤。李又熙来到关楼上的机枪阵地,一脚踩在弹壳上滑出几步远后,另只脚又踩到了圆滚滚的弹壳,这回把持不住摔了个四仰八叉。撑起半身,见俩伤员右手缠着纱布边幸灾乐祸边往弹匣里压子弹。

“草泥马,烧红的枪管你们也敢摸呀!当自己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孙猴子呀!怎么没把你们两猴崽子给烫死!”

伤员们叫冤枉:“连长,真来不及穿手套啦!那时的情形半秒钟都不敢耽误。”

李又熙不想和那俩蠢货多费口舌,下楼找个地方坐下,啃了口月饼灌两口水抽几口烟。把烟深深吞进肚子里,心说:别的连队都配了指导员。就我一连,让我连长兼指导员,老子又当爹又当妈一人干双份活。这回要能活着回去,定要张口申请涨津贴!

左右两边口水互喷,喷到对方脸上后嘴仗演变成打群架。安坤既分辨不出哪边的意见才是正确,也无法阻止殴打升级成械斗。他感受到了绝望:对面的城头纹丝不动,自己内部却乱象丛生。

身手敏捷的探报一路腾挪闪躲来到安坤面前,机智灵活地采取耳语的方式报告敌情:“后军主帅遣人来报,梁山军主力离后军不足百里。请我主督促前军尽快拿下娄山关。”

安坤用力拍案叫喊肃静,但打斗中无人听见。这位少年雄主取来填好药的火铳朝天鸣枪,将营帐顶打出个破口,一缕阳光从破口里射进来,光柱里翻滚着浓浓灰尘。营帐内终于安静下来听安坤讲话:“梁山军主力从遵义与桐梓分两路向我后军包抄而来。军情只急无缓,我军只进无退。不破娄山关,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方才吵嚷着宁可进山打游击也不愿远遁他乡的水东将领叫道:“要破娄山关你且自便,我水东8000将士愿为你擂鼓助威。”

“可我偏要你去打头阵。”

水东将领抽刀出鞘,怒道:“我为何要听你个毛孩子调遣。”

“呯”,安坤手中火铳的铳嘴与铳口两道黑烟袅袅直上,水东将领低头看了会儿胸前的血洞之后砰然倒地。

披上心爱的察瓦战袍、扎紧熟皮胸甲、戴正头帕、插上雕翎、裹上绑腿、系紧麻鞋,安坤决意要超越赵昺,有些话他一直藏在心里没跟汉人老师说过:好男儿要死就死于沙场,投海喂鱼鳖算得甚英雄好汉。全军二万九千,分十波次不间断冲锋。前9波次每波3000人,最后一波次2900人由安坤领头。安坤对9名领军说道:“鸭池河涨潮之时浪挤浪浪连浪,看似后浪推前浪实则浪浪相连。今日之战当如鸭池河潮涨,谓之波浪冲杀。依拉保佑!杀---”

明知是死却仍然往前冲,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大勇者是为勇士!死在冲锋路上的勇士,他们的头都朝向前方。

一连战士们占据地形之利,占据武器代差之利,成为生命的收割机,机械而高效地执行着屠杀。关城前百米处有块平坦之地,下连近50度的长陡阶,战士们会放三排敌人冲至平地后才开枪,可以串上三颗糖葫芦。该战术充分利用到地形之便,以最小的弹药消耗予敌以最大的杀伤。但好事不常在,很快,陡坡竟然被尸体填平,源源不断潮涌而来的敌人踩着同袍尸体垫成的平路再次冲进30米距离。

敌人亦有在战斗中取得经验学习进步。那是用无数的鲜血换来的战术,敌军用手盾互相交叉顶在胸前、顶在头顶形成无缝隙护罩。但他们仍低估了手榴弹的威力,即使隔着盾牌爆炸,破片和气浪轻而易举破开蒙铁木盾炸翻一片。然而随着阵前的尸体越来越多,手榴弹已经不太管用了,扔出的手榴弹掉进尸堆里被尸体掩护住,爆炸威力大打折扣。终有十个二十个幸存者突到关门,用刀砍、用斧劈、用膀子撞、用脚踢、用牙啃,如困兽犹斗。

冒着烟的手榴弹划着抛物线砸向敌人,不料有敌人伸手接住,大开脑洞,竟握住手柄要反扔过来。贺喜正好瞥见,赶紧开枪打他,这一枪偏偏是颗哑弹。来不及退子弹,看着手榴弹飞到了头顶上,贺喜纵身扑向机枪组,手榴弹当空爆炸,他未来得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战友。贺喜、机枪组正副射手、以及周围的3名战士被当场炸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85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