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1章 钻石王老五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年轻人的荷尔蒙似山洪爆发,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甜蜜时许下的海誓山盟,到了缘尽分手之时,便是其保鲜期至。浓情誓言,当不得真。你见过几对如梁山伯祝英台这般生死相随的呢?正是因为少之又少,梁祝化蝶才能经典永流传。

小庄失恋30天后,陕西省汉中府府治南郑县。

这家的土坯小院与众不同,一样的土墙不一样的格调。这家土墙上爬满了绿植和小花,尽管红花绿叶上铺着层灰土,显得不甚娇艳夺目,可仍能强力吸引路人的目光。人们经过这里,视线总是要多停留几秒。小院里住着落第秀才吴秀才一家8口,他家地理位置较独特,地处县城东西大道中,小院东边是砖墙大院的富人区,西边是老破小的贫民区。此情形就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吴家小院便是南郑县的贫富分界线。

小院虽小,应有的格局不缺。门头偏开,推门见砖雕照壁和内嵌佛龛。院子里夯土包砖房子四间,倒座房、主屋、两间厢房。户主吴童生于10年前花费18两银子购得此宅院,10年后的今天,他已年逾40, 20年乡试不第已经心灰意冷,想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宝贝独苗儿子却要安排好。

吴家平时省吃俭用,据说,他家的朝食,一方乳腐能切成8份分食。梁山字号的川蜀麻辣火锅城汉中分号开业足2年,城里城外小户人家都来尝过鲜的,独吴秀才一家不曾光顾过。今天吴抠门脸上挂着奕奕风采大肆购买瓜果肉菜,此异常举动令街坊邻居大惑不解:难道说吴家要娶亲办喜事?没听说有此风声呀!

吴家今天确有喜事,吴秀才死去的唯一亲姐姐的独子,也就是他唯一的亲外甥今天来走亲戚,看望舅舅来了。他的外甥,那个十好几岁还露着腚的庄三娃可不招舅舅待见,家长里短事街坊们都门清,这个三娃早些年到了青黄不接时段就来吴家赖吃赖喝,吴秀才唯恐躲避不及,后来舅舅的脸面也不要了,索性大门紧闭。三娃这小子倒也有几分骨气,一咬牙一跺脚闯荡江湖去了。看吴秀才欢喜模样应是外甥衣锦还乡。于是乎,吴秀才家外甥当上带品官的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玄乎,传到最西边以庄知县收官。可是,庄三娃一身奇装异服打扮踏街而来,不曾有衙役前拥后呼,身后只是跟着两个挑夫,4个大箩筐里东西塞得满满当当严严实实。

“你,可是我三娃外甥?”吴秀才不敢认这个开口叫自己娘舅的年轻人,印象中黄黄瘦瘦的三娃如今面红堂彩,穿一袭奇装异服,那肯定是梁山打扮。之前收到外甥的信函,说他在施州混了个车间主任,如今看这派头果然发达了。

庄三娃让脚夫把行李放到大房堂屋,取出铜钱打发脚夫走人。茶叙间问句客套话:“外甥一走三年,娘舅家光景如何?”

说到自家的年景,吴秀才势必要长吁短叹。前几年日子还好,今年年头开始,吴家的生活水平日渐没落,吃不起粗盐也吃不起粗粮。北边地界连年欠收,已连累到汉中府,南郑县粮价不稳。不过吴秀才本着平安就是福的淳朴思想自认还能过得去,比起北边秦地百姓,南郑又是幸福的。听说延安府那里回夷民变闹得凶,莫说吃粮,连吃粮的脑袋都朝夕不保。

庄三娃微微一笑,晓得舅舅的脑袋被八股文章华夷有别给荼毒了。他庄三娃如今也算半个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车间每周一次的半小时读报时间老早就在议论此事。延安府和绥德州及甘肃平凉、庆阳等地系回子分布较多的地区,近年来回子不甚安分,与汉人流民联合时常暴动,此即官府所言‘与荒民合党’。当地官府专门针对回人规定有不许持兵器、不许群聚的禁条,且严防汉族军民“附回”造反,这说明在西北回汉杂居地区正酝酿大暴动。流民武装的成份有饥民、有镇兵、有回夷。

茶喝了,家常也拉过了,该干正经事了。为表达当年舅舅家给予的接济,三娃外甥带来了不成敬意的区区薄礼。但他将带来的礼品在堂屋之上当场拆封之举引来主人家内心不满,自古哪有客人自己拆封礼品的规矩呢!

舅母认得那个竹壳瘦瓶,这玩意便是让小户人家垂涎欲滴的保温瓶。“三娃,那真是送舅母的?一模一样的,铺子里卖2两银子,咱南郑县只大户人家才置办得起。”

“舅母,如今我已不叫三娃,就读扫盲班时,先生给我起了个大名叫庄栋天。”

“么子扫盲班?”吴秀才问,

“便是梁山司官办的启蒙义塾。”

“你也认字了?”

庄栋天得意洋洋乃哈哈大笑:“那是当然。舅舅你仍是不信寄给你的信函是外甥我亲笔所书。岂止认字呢,我前年通过了初级机械师考试,在农具厂都当了一年半的车间主任,算老干部了!”他边自夸边将礼物一样样展示出来:“舅母,听说表嫂奶水不足,我带来了婴儿奶粉,拿这个小杯子盛了奶粉到这个刻度,用温水调了就能喝,比奶水差不了多少,我们梁山中午晚上都喝这个。”

“啊!大人也喝这玩意。”

庄栋天挠挠头,“大人喝的奶粉和婴儿奶粉配方不一样。”

吴秀才生生忍住肚子里‘何谓配方’之问题,因为他发现外甥嘴里有太多让他不明就里的词儿,也因为外甥献宝似地又拿出来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打断了思路。

“这是大蒜油胶囊,舅母娘舅吃了,可疏通血管降三高,能延年益寿。外面买不到的,这是外甥省下来孝敬你们的。”--“这叫做钢笔,还有墨水,给娘舅写字用,比毛笔方便些。”

吴秀才对自己的一笔好字还是颇为骄傲,接过钢笔写了一首《满江红》, 觉得方便是方便,只是透不出笔锋来。

“这是洗发膏,香皂,给舅母和表嫂洗头洗手用。这是专门的洗衣皂,洗衣服好使。”

表嫂脸色嫉妒,接过东西讪讪问:“三娃在梁山做了大官,发财了。”

庄栋天连连摇手,“我就是个产业工人,去年评了个先进工作者,做到车间主任,这每月也就混7两8钱银子,如能升一级做到生产主管,每月就有8两7钱了。”

表嫂听得心惊肉跳:乖乖,一年下来就是100两,他一人抵这里小十个人。

“哦,差点忘了。”

吴秀才就盼着外甥说话,说话就有好事。

“舅舅舅母,外甥来之前听说了汉中府粮价奇高,便在城南粮店购得10担米面,因一时无大车装粮不曾随行。请舅舅套个车运到家来。”

吴秀才急了:“外甥可是在城南杨记粮店买的?”

“正是。”

表嫂闻听捶胸顿足:“哎呀呀,10担米面!城南杨家粮店出了名的黑秤,小叔怎生跑去那里购粮,不定被坑了几多冤枉钱呢。”

吴秀才把脸一沉,训斥儿媳穷酸做派丢人现眼,说道:“三娃外甥在梁山多年,岂能知晓这里行情市场,妇道人家多嘴多舌成何体统!”

家长发威,表嫂立刻缩掉不敢言语。庄栋天见无意中把表嫂给得罪了,打个圆场道:“娘舅,外甥着急赶路不曾歇脚打尖,腹中饥饿。”

“哦---边吃边聊!”

上了饭桌才是谈正经事的时候。

舅舅说:“想我三娃万历三十五年三月生人,今年也20岁了。”

庄栋天毕恭毕敬道:“娘舅好记性,正是。”

“三娃外甥可曾婚配?”

庄栋天脸红了,心说演了半天戏可算见着猪脚喽,口说:“不曾婚配。梁山的女人也参加劳动,收入不比男人少,眼界高着呢。不满舅爷,此前曾相中过一个,人家姑娘嫌外甥我身材短小。她出身官宦人家,自小吃喝不愁,身长1米65…”

我们的小庄现在已经不能将165公分熟练换算成几尺几寸,只得比划着道:“就是比我还高出个两指。”--“嗨--,直说了吧,外甥此行一来向二老问安,二来,二来么,想央求娘舅舅母给说个亲事。”

表嫂觉得小庄身长正正好好,不高大可也完全谈不上矮小。她表现出极大兴趣,追问道:“女人嫁去梁山也能做工,也能挣到银子?”

“正是。你譬如说制衣厂的普通制衣女工,哦,就是裁缝,一月纹银5两,那还不算,我们梁山人每月还有2两不到的养老基金,不过这笔钱发不到手头,要到50岁退休时才一并发放。”

50岁退休才拿得到那个什么养老基金,这分明糊弄人的白条。“天下有几个男女活过五十的,自古道,人过七十古来稀。”吴秀才不以为然。

庄栋天更不以为然,“娘舅差矣。咱那儿医疗卫生强,活不过五十叫做非自然死亡。有个大病小灾的去医院打针吃药,熬过去了就又有几十年阳寿。我们那儿,七十出头的老头儿老太多的是。”

“制衣女工年入60两。”表嫂两眼放光。

“要这么算,那还不止呢!”庄栋天掰开手指头:“你看啊,生病抓药看病不要钱。小孩子在学堂吃饭念书都不要钱。5岁以上7岁以下的小孩进幼儿园吃饭也不要钱,有专门的保育员看护,进行学龄前教育。我们自己想要进行职业培训也不要钱。对了,职工中午一顿工作餐也是不要钱的。”

表嫂傻了。

吴秀才咽下一口唾沫,问:“真有如此盛世之地?”

“还能骗娘舅不成。地方上薪水最高的当属夫子,月银12两,不过竞争太激烈,入职非常不易。真要比工钱高低,部队薪水才是最高,普通战士一月入手15两…”

一直默不作声的表哥给插一句:“不欠饷、不克扣?”

“欠饷?梁山军施行梁山司独一份的预发工资+年底双薪制度。克扣更是无稽之谈,简直笑话!我们的部队战士,一日四餐免费吃、被服鞋袜免费发、华子烟敞开了抽,吃得穿的都比地方上好多了。烈军家属逢年过节给发银子发慰问品,那东西多得呀,好家伙,都吃不完用不掉。就说这次过年,每户军属银子30两,细面二十斤的袋子,菜油五斤装的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6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