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3章 钳工遭暗算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你的眉毛黑又黑,亲爱的妹妹亚里亚”,抖着腿的钳工还在摇头晃脑中,却被泰森拍着肩膀示意有正经事办。穿越众集体中途退场,走出会场到各区域各单位慰问坚持节日工作的人,去新移民棚户区搞慰问派红包。

老实人钳工毫不意外地被发配去了最脏乱差的地方,离平台5公里外的新移民安置区慰问,这片简易棚户区总计收容了1.2万人,这些人半月前从川南各州县躲避奢安叛乱新近逃难来的。梁山的体育馆建设耗材巨大,拿不出多余的水泥砖瓦建造安置房,只得暂时委屈他们住滚地龙和阴暗潮湿的溶洞里,在休养生息的同时接受基础培训。他们的代表已屡次闯宫要求尽快甄选入籍。他们中绝大部分是汉人,很多是匠户,有较具功力的手工技能。梁山的木作器物生活用品生产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家具生产基本停滞不前,这些匠人将是有益补充。

钳工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一个窝棚,“乡亲们,我代表股份公司股东会来看望你们了。”然后强忍刺鼻的酸臭气极不情愿地抱起拖着鼻涕浑身脏兮兮的半大孩子,强颜欢喜向着孩子那位老实巴交满脸皱纹的爷爷传递司府的爱民之心。

“嗯哪”,这老头只会“嗯哪”。钳工取出红包塞给老头,难民头领拽着老头立马行礼:“大救星呐,祝有司诸位大人寿与天齐!”

“这是你做的?”钳工的注意力被一只精巧的藤编椅子吸引住了。

“嗯哪。”

军队扩编后,军工生产跟不上装备需求,有两个连队至今未领到武器,部队缺乏单兵防护装备的矛盾一直很突出,这也是梁山能不打仗就不用武力解决的根本原因。还有,梁山人口越来越多,各类违法犯罪事件暴增,治安问题凸显,有必要建立装备冷兵器的内务保安部队。

藤甲兵!

钳工问难民头领:“你们这一万多人里可有会木工、竹编、藤编、裁缝、泥水匠的?”

“有,有啊!”头领异常激动,“还有种庄稼的好手,还能从军,女娃们可以做奴仆,只求项部长收留。”梁山众的幸福生活被难民们看在眼里,知道一旦入籍梁山司就意味着从此吃穿不愁。

“这样吧,等正月十六上班了,你们推举几个各式手艺人和匠户代表上平台来,都露一手给我们看看。对了,到夜深时都出门,扬起脖子看平台点放烟花”

11点三刻,穿越众在干群的簇拥下集体缓步登上平台,此刻倒抽了口凉气,只见平台下面两侧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估计不下十数万之众。有戏言称老天爷也想一睹梁山烟花盛况,今年的赶年夜天气晴朗,那真真是万里无云啊!红、黄、绿三色高能射灯射出的光柱在天穹中舞动,一枚枚烟花冲向云霄绽开出各色花样七彩颜色。花炮本不稀奇,唐朝就有,而绽放开来打出‘新春快乐’的烟花前所未见。人们生平第一次观看到在天上打字的烟火表演,其震撼和新奇让他们发出声声赞叹。更有房安东赞曰:“世间还有如此盛景,房某可算没白活喽!”自然,房某的马屁得到了周围人群纷纷的附和。

烟火表演持续20分钟,在马屁和赞叹声中看完烟火表演,穿越众迫不及待要返回体育馆去,刚才没好好吃,光顾着喝酒看表演了,此刻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走下平台,来到鲤鱼背下口,发现黑压压的人群堵在了峡谷口。为首的四个男女老少提溜着酒壶捧着装满菜盘子的木托盘跪地相迎。男女老少各一,倒是十分有全体百姓的代表性,似乎是经刻意组织,像是李冰手笔。但是后头的人群站立杂乱喧嚣声起,又不像是她出的活。

为首的四人又以一老汉话最多,开口便冒出一嘴的四川麻辣来。他盯着给钳工戴高帽子,兴许人家情报工作做得好晓得项大善人项大救星是成都老乡。原来是成都府的难民们赶来感谢救命之恩的,钳工表现谦虚,回应说出兵打仗都是泰森的功劳,要谢就谢梁山军的兵哥哥,说着把泰森推出来。

这时把菜托盘捧过头顶的美少女睁大铜钱般溜溜圆的大眼睛,把托盘往地上一放纳头便拜,口中念念有词道:“大悲弥勒,菩萨显灵。”拜完活菩萨后露出一口伶牙俐齿来,说自己娘家在嘉定州,林司令员跟家乡那个慈悲为怀的大弥勒是本家,一样一样的救苦救难,实乃活菩萨也。这话把泰森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过许久才摩挲到了头顶上的发茬子,却还是一脸的迷茫。还是钳工出面来解围,告诉泰森,“嘉州大弥勒就是乐山大佛噻,学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造像又叫凌云大佛。格老子,你那是双木林,怎么能说是本家哩。”

“是本家是本家。”泰森听了钳工的讲解后喜笑颜开,趋步上前伸手拖住美少女的手将她扶起,算是认同其观点了。两者不光名字听上去一模一样,连造型也颇为相似都肥头大耳的,特别是脖子上那几圈褶皱,辨识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喝一口少女捧上的酒,吃一口少女夹来的菜,泰森挺起胸膛宣布:“都回去吧,大伙心意我们都领了。梁山跟乐山大佛一样法力无边,保国安民我等己任。”

回到体育馆已经零时三刻,坐下来举筷子戳些冷菜填肚子。吃东西不妨碍他们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最后一个节目。赵舒雅正声泪俱下地煽着情:“祝愿我们的亲人梁山军,祝愿他们在西南平叛的战场上旗开得胜凯旋归来。下面请听大合唱:《在大梁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

这大过年的,人们又受到烟火表演的刺激,一个个毫无睡意。那可不,这场烟花气场强大,乃古往今来第一璀璨夺目,苍穹霄汉从未有过如此五彩七色之洋洋大观。很多没见过世面的老头老太赌咒发誓:看了这场烟火,这辈子便没白活。幸福和欢快继续在人们心中激荡,大联欢晚会结束了,人们自发组织的小联欢会遍地开花。赶年夜的梁山是歌舞的海洋、欢笑的海洋。

“好好,总算没见着不知所云却要强颜欢笑的小品。”钳工快步走过一个个晚会场,盛赞自家梁山是个好地方---这地方的春节晚会没有语言类的相声小品!

他急匆匆赶路是为月上柳梢头的浪漫温馨之约。紧赶慢赶迟到了十分钟来到约会地点,佳人未曾现身。等了一刻钟还不见人来,钳工挂念对方放心不下,便到佳人居住的居民新村一探究竟,可不敢明目张胆,佯装几次路过她房间,只见里头黑灯瞎火的,试着喊上两声不见回应。又去新村的联欢会上找人,也没找到。他也不敢向人打听,只得失望而回。

正月初一,钳工把徒弟加心腹徐玉喊到跟前,把个小纸条塞进他掌心里。“交给你个重大任务,帮为师递个条子,人住六村227号,工作单位在合作社织锡兰卡普的,名字叫田一兰。记住了,偷偷的!”

两个钟头之后。

徐玉把纸条还给钳工,“师父,田一兰娘俩年前离开梁山搬家走了,去向不明。”

“什么!”简直是晴天霹雳,“你确定?”

“确定。问了好几个人都这么说,有人看到田一兰母亲抹着泪走的。我还去了住建部,翻看了六村227号住户记录,房子空的,马上就要安排新户住进去呢。”

钳工整个人都不好了。

徐玉一番打探下知道了田一兰是何等样人,又见师父这副失魂落魄便猜了个八九。给钳工倒来热水,说道:“要不,徒弟我找徐家屯的麻利汉子帮你去寻人。”

钳工可怜巴巴喝了口水,“不必了。你现在就去把曹部长叫来。”

“哦,失踪了。”曹少打着响指,思索片刻后斩钉截铁道:“你猜得没错!一定是胶皮暗地里下的毒手。操!恶毒不过妇人心,这娘们够阴毒,选在过年前动手,存心不让你们小情侣开心过年么。你不能说破,就当过去式了。”

钳工还不够放心,怯生生问:“不用主动承认错误吗?”

“哎呦,你呀你!你老婆为何要暗地使坏呢,她就是不想当面戳破。你干嘛要自讨没趣。”--“话说,田一兰去了哪里,要不要我出手打探?”

“还是算了,就当过去式了。”

“你俩好了一场,总得给人家点钱意思意思。再说,你到底有没有把人家肚子搞大?这事才重要哩!如有,那是你项一多的种,将来涉及到继承权的大事。”

“还是算了。恼火!”

说到底,钳工对胶皮有相当畏惧,中了老婆打出的暗器,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不过,他绝对敢肯定田一兰没有怀孕!

赶年节要打,年三十也要打,不知大年初一会不会还有仗要打。在年尾的最后两天加班加点奉献青春确实不是啥好事,完全能够理解官兵的厌战情绪。

然而政工人员和士委会委员们对此给出的说辞听上去也有些道理:第一、莫忘赶年节的由来,正是先辈们放弃节假日休息积极投身到抗倭战争中才有了此佳节的诞生;第二,人生苦短重在新鲜,对于这代施州卫的少年郎来说,逢年过节忙打仗能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注上一笔难忘今宵,起码将来在子孙后辈跟前有吹牛皮摆老资格的资本;第三、战线从成都一线反推到贼寇家门前,泸州被我团团围住,破城只在旦夕。立功受奖是大概率的事,这不正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吗?

549高地紧靠城池,站在山上往下张望,城内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高地顾名思义,海拔标高548米,不高不矮正好。该高地首测549.3米本该名549.3高地,二测测出海拔548.8米,于是三测,又测出个新数据549.1米。到底是高度计有问题,还是测绘员聚焦有问题,不得而知,只能去掉小数点取个整。

该高地的军事价值不言而喻,山不高林却密,二团展开全部兵力发动仰攻,从一大早6点钟开打,足足打了4个小时才把1800守军赶进泸州城。打下高地后大部队撤下山,留一连长果裸带一个排的兵力在山上构筑简易工事防敌反扑。

“叛军躲还来不及,不可能反攻,大家堆几块石头拍几铲子土意思意思得了。”果裸心疼同志们连日作战太过辛苦,发话让部队注意休息。自己的号召自己先身体力行,他把山上的摩崖石刻来兜兜转转摸摸看看。“一排长,一排长,李又熙你过来。”--“这个字念啥?”

鳌字笔画太多,扫盲班出身的果裸认不出来。李又熙知道连长文化水平其实还行,他就一个毛病,看见笔画复杂的正体字就犯怵,一紧张,会的字也就不会了。

“此高地是玉蟾山的金鳌峰。连长你看,前宋黄庭坚留下真迹玉蟾,本朝的杨慎手书金鳌峰。这个字就是王八的鳌,简字不变,一般儿的写。”

果裸道:“这高地可曾丁点像蛤蟆驮王八了,我就最烦文人瞎几把附会联想。不去瞎联想,世道变更好。”

李又熙点赞,“没联想会更好,连长金句!不过哩,黄庭坚和杨慎不算文人,他们是文豪是大家,容美田更年慷慨赴死前曾吟诵杨慎所作《临江仙》。玉蟾山且有来历,风传当年建文帝或出家为僧驻足此地。”

“我说,你个高丽棒子怎地对我中华之事如数家珍哩?”

李又熙跳脚,“我大明儿郎,祖宗八辈中华人氏,谁说我高丽棒子我跟谁急。”

玉蟾山上不光有摩崖刻字,更多是本朝早年间留下的佛教石刻。果裸见‘十八罗汉飘海图’左侧有洪熙二年游客的涂鸦,一时手痒依葫芦画瓢,拔出刺刀刻下‘梁山军二团一连战斗于此,天启六年腊月晦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