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9章 老赵家的家长里短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所谓死人财是指老赵逃命时抽空偷进辎重营军需帐篷里摸来的银子,当时建奴已经攻入阵营,难为他要钱不要命,更难为他在潘宗颜部二次败墨后居然能带着这么重的银两逃出升天。这1600两银子分明是他赵寿吉用命换来的!钱虽不多,其中承载的情义比天高比海深。

胶皮惊愕,半口酒呛进气管,一通猛咳,眼泪混着鼻涕四处飞花。待回过神来,不推辞,只说道:“大哥放心,我做主了,你这1600两银子算股权投资。那个,便是合伙的份子钱。咱们以前是一家人,现在、将来更是一家人!”

这事突然且荒唐,可不能顾着脸面不好意思明说,现在不讲清楚将来要打破头。老实人钳工说老实话,“我们几个能做多大事业能走多远现在没个数尚不能估值,也就是说呢,你这1600两能占多少份子尚未可知。”

“唉--”赵寿吉大手一挥道:“三弟此言差矣…”

这时曹少抢白道:“亲兄弟才明算账,结义兄弟不明算账。大哥的意思很清楚,将来一则梁山必须干好二则赵寿吉必须是梁山一份子。”

老赵向曹少二竖大拇哥,“四弟明白人,懂我心意。”

曹少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我从来就是个明白人,头势最清看人最准。”

“但有约法一章,银子的事万不可泄露万万不可说与外人知。”

那肯定了。外人一旦知道他赵寿吉掏家底入伙梁山,他地下党的身份可就暴露了。曹少拍胸脯发誓,“明白!大哥放心!兄弟我从来就是个明白人。”

“你敢道自己是个明白人?!是明白人为何要自寻短见!”

见老赵瞬间换了张怒不可遏的狰狞面目,曹少不禁惊愕到手足无措,万没想到刚才还好好的立马就来揭自己的短。

“四弟如认我这个大哥,大哥今日便要好生规劝于你…”

赵寿吉的规劝与责骂无异,把人好一顿骂。说什么只要一个人动了自杀的念头就会有冤魂伺机附身。轻生者周围是不干净的,有怨念气场聚集会引诱更多无辜之人前来送命,这就是为何某个地点常有自杀身亡之事,是为鬼蜮鬼屋。故轻生者害已更害人,在他老家浙江在此施州卫很多地方约法规定轻生者不得进祠堂、不得入祖坟。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曹少低头认罪,心里却对赵寿吉恨了个牙根痒。无意间看见胶皮掩嘴笑颇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我被教训,你做妹妹的很开心是吧。”

胶皮连连摇头否认,解释说方才赵寿吉以大哥自居教训人的情形叫她想起来前日里赵家母子互喷一事。女人就爱打听些八卦,转而问老赵,“那日为何不见英武侄儿?老嫂子和阿大侄儿母子二人究竟有何仇恨,兀自相生相克水火不容的?”

老赵对自家兄妹也不隐瞒,言道小儿子赵英武是赵家唯一一个读书郎,金贵得很,让他拜常德府何钺做义父,留在何家好吃好住好好读书。他话锋一转,称你梁山这些年不受老慕容欺负背后正是何钺向施州卫千户打了招呼,这些时日里梁山开私矿收容逃人亦太平无事,说明何钺的招呼在起作用,他赵寿吉区区一个百户可没那么大的面子。至于说到家中母子反目,他趁此机会大倒苦水。

常言道祸从口出,老嫂子有三句经文让赵冠勇顶顶反感最最厌烦。哪三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娘这是为你好;每一句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虚伪和阴谋。

穷人家的孩子当家至少比富人家的孩子晚上十年二十年,只能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才能从容掌握社会底层逻辑并运用之,穷人家的孩子当家的数来数去也就只有当朝太祖朱元璋了。如果你硬要把会做饭会放羊会照顾弟弟妹妹定义成当家,你这铁嘴铜牙辩不过你。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同在一个屋檐下,老大赵冠勇是穷人家的孩子,老二老三摇身一变就成了至少是小康之家的孩子了,就问你公道不公道!

吃苦成人那更是在有目的带节奏歪曲事实了,奶油蛋糕和黑面馍馍放你面前,你挑哪个?有几个人能扛得住灾祸苦难连番来袭,但凡正常人连吞苦果之后不是抑郁就是认栽最后麻木不仁。

这是为你好!这话更招人恨。纯粹的道德绑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还要穿戴得冠冕堂皇,你说可恨不可恨!

“可恨!”钳工和胶皮步调一致异口同声。这两货这么关心冠勇和老嫂子母子不和该不是为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失败案例中汲取营养吧。

且不论兄弟间、母子间的冲突。至此,穿越众创业团队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不,在投资人看来是无风险投资,在创业团队看来无疑属于充满信任和爱心的天使基金。

第三天晌午,全体穿越众到齐,全体到齐自然是有潇洒。原是众人看出来那个叫阚纯士的能行号令为人却老实本分便升他做了领班,把潇洒从苦海中解救上岸。此时老赵已回桅杆屯,大家备好礼品全体赶往桅杆屯看望赵股东。

穿越众自是亲眼见证了桅杆屯的破败萧瑟,偌大营盘里就只区区数十人居住,如同西伯利亚旷野中被遗弃的前苏联鬼城般死寂。但见赵家老小糙米饱腹酱汤下饭,问过才知老嫂子把之前胶皮带来的禽蛋让给了弟兄们打牙祭。潘嘉园于心不忍,想要拉老上级到一边说几句体己话,老赵不为所动,高声宣布投资一事妻儿都是知道的无需回避,那日差遣于祥来取银子,自是从老嫂子手里接过的那份沉甸甸。

桅杆屯越显破败老赵家越是拮据越让众人感念赵寿吉散尽钱财资助梁山之大义壮举。感激的话不足道,用实际行动报答吧。梁山军已建军,接下来强军,耽搁三年之久的军事训练可以重启了。

一群沐抚的光屁股小孩们对着宋髡家庄稼地里一座座连成片的白色矮窝棚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尤其感兴趣,强烈好奇心驱使下小孩们尝试用触感来体验这些白色帷幕究竟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这玩意儿有点像桑皮纸有些柔韧却也不经戳,一指禅下去就是一个洞。在孩子们一阳指大比武之下胶皮的阳光大棚可遭罪喽。

“再敢糟践我家大棚偷我家东西便告诉你家父母大耳刮子来管教。”

“伢伢娘娘整天做活没空管我们。”

“向慕容老爷告状,拿板子打你们屁股。”

“老爷若知道我们给你家梁山增添不痛快,非但不罚还有赏哩。”

你妈妈的,这叫什么话。李氏被这些破坏分子们气得不行,要知道这些混小子们不光破坏珍贵的塑料大棚还敢进到大棚里偷嫩玉米青番茄吃。今日被逮个现场非得大刑伺候不可!她捡起土坷垃砸过去,可是论远程投掷的功夫李氏哪里是人家对手,她砸不中小孩,小孩们飞来的土块密如雨点且极有准头。

看到老婆一头一脸土,老潘极为难得地挤把热乎的毛巾送来体贴。告状告不到沐抚司衙门,向自家老公告状一告一个准。对付小蟊贼不需潘大侠亲自出手,让李建军背上枪第二天地里走一趟。

李建军上好刺刀端枪瞄准,“举手投降不许动!”

面对梁山大杀器,十来个小蟊贼们乖乖举手投降。李建军走过去挨个大耳刮子抡过。有俘虏哭着抱怨,“我们已经站着不动举手投降了,为何还要打人。”

“叫你们不许动,你们高举双手是不是动了!”

李建军的歪理应该是向洛杉矶警察学来的,不过他比美警仁慈多了,人家美警这时候应该要猛扣扳机清空弹夹了。一轮不够还有一轮,当李建军再度扬手要扇时有小孩又动了,高举出一发子弹呈上。于是梁山恶煞转怒为喜,将爆栗换成一枚红彤彤的成熟了的番茄。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刻意要找件东西很难,遍寻不到的东西不经意中回来是常有的事。灾后至今零零碎碎有各地土家人送过来完整弹夹和零散子弹,其中上缴最多的自然是邻属隔壁的沐抚军民,尽管两家有过不痛快但慕容土官执行施州卫军政府下达的政治任务毫不含糊。最后统计下来总计只有18发子弹未能回收。

“李建军同志,把你的枪给我。”

总参谋长曹少进行武器例行检查。拆下零件,检查了膛线、枪机件。“总体保养合格,弹匣里的子弹空闲下来也要擦拭干净。”完了腼腆地问李建军身旁的李氏:“弟妹,今天晚饭吃什么?都六点零五分了。”

项一多标准时间6:05之说表明钟表已经重新用起来了。

穿越前规定每个人携两块动能手表,一块自带微光显示、指南针、海拔高度等功能的军表;另一块为光波动能机械表。军表日常佩戴,民表洞藏。小农社会生活无需精确计时,工业社会才需精确计时,军表和手机都不随身携带,故命运类似,在大水中不知去向。现在多半埋在土里或是被谁挖到了私藏起来。灾后困难时期穿越众被迫进入纯农业生活状态,精确计时一无理由二无必要三无应用场景,民表在洞库里受潮生锈。重获电力之后钳工巧手修复,现在穿越众人手一块腕表。说来也怪,手表仿佛是身份鉴定标识,戴上手表心理上会自然而然凸显起使命感时代感和紧迫感。

李氏刚从地里回来,累得腰酸背痛,身上沾了一坨坨泥巴还没来得及洗。见曹少来当催命鬼便没好气道:“晚饭吃啥还用说么,一三五洋山芋二四六山芋七珍珠米。”换做别人李氏该不会如此不敬,换做曹少她便敢,一则曹头领存在感不强无甚威严,二则他为人嬉皮笑脸不看重什么尊严地位。

这老娘们自诩身为全劳力半边天,让他下工后做顿饭便不情不愿的。其实这是误会李氏了,她发飙另有原因。曹少手上的蓝底夜光表熠熠生辉夺人眼球,李氏可是见过镶金嵌玉的西洋座钟的,那玩意儿只有大户人家才置办得起,而且钟表是越小巧越值钱。她觉着当初家里窘困到领救济去当衣服当兵器原来都是在做戏,当初为何不把你们手表当了,那当铺覃老板可是识货的,几十两银子闭着眼睛到手。你梁山宋遗就哭穷都骗子!可怜双亲投身自死窟,可怜老娘我那一把秀发!

那其实李氏也是误会穿越众了,区区几块手表怎会放在心上,早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不是胶皮和钳工二人常去洞藏翻捡设备才给发现了有此存货。

这些天大家做工种地搞军训个个饥肠辘辘,一到饭点便聚拢在李氏身旁。人群里还有个钳工,把灶头上锅盖子一个个揭开来,对着空锅冷灶口吐芬芳道:“我想吃老汤火锅。”

曹少说,“美得你!”

见有如此不近人情者,钳工火气迸发,“你个锤子!老子身为四川人整整三四年莫得吃过火锅莫得尝过辣味喽,你晓不晓得有好惨嗦!”

众人基本已经掌握了关于钳工的一个规律,哪天他甩出四川话来就证明其已气急败坏,这个时候千万别去惹他。而曹少此刻绝不去回敬他,相反吃透弄懂了钳工的的苦,张开双臂迎向钳工,“同情兄,咱俩相拥痛哭一场如何。”

“为啥?”

“因为春天到了,身为一个上海人想吃腌笃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2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