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7章 东林党必须死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老朽那时曾拟本神宗帝君意图恢复祖制,着学子回原籍赴考。却被百余人堵家门谩骂三日,终不得行。”方从哲单掌掩目,遮得住悲情的眼神,挡不住半边脸上的凄惨表情。

原来和稀泥大师一眼洞悉了根本,还曾有过此等义举!房、许二人再度起身行礼,大唱后者高义。

“不敢受。方某势单力孤,不敌也,只能放任你们痛骂的文人公知蜕变成人人喊打的误国蠹虫东林党。”

“老首辅,请移步平台。”因为这厮提到了文科教育问题,房安东深知来的这位乃是个顶尖文科生,可以帮有司制定自己的基础社会理论的顶尖人才。正经画龙点睛的超高手,可为我之辩经大儒。

按照之前商议的,是骡子就此打发,是马的话,则有请平台一叙。房安东又恭敬施礼,“有请方老。”

“你梁山司四子不是要对老朽我实施统战么,不必费那心思口舌,方某天生便是你等阵营之人。”

胶皮不解道:“那老先生你,为何要为东林做说客?”

“刘一璟老贼给我银子给我盘缠,雇来车马送我来此宝地,何乐而不为。”

这老家伙挺会打算盘,脑子灵光着哩。这个方从哲本该明年就要翘辫子了,不能让他按部就班死了,必须当个顾问啥的持续发挥余热。胶皮一声喊:“小殷,去跟慕容院长打个招呼,让他准备一下特级体检,明天给咱们得贵客方从哲老先生做个全面健康检查。”

“嗯嗯,体检啊,使得使得!”方从哲开心大笑,露出嘴里头仅剩的那几个九齿钉耙来。才一会儿,这位爷想到个重大事件来,止住笑,严肃发问道:“贵有司可吸取叶向高之前车之鉴。”

“呵呵,放心吧方老,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前首辅了,不能再对不起第二个前首辅。”

胶皮已定下主意,一把认定这位前首辅思想正确满腹经纶,最好为我所用,将潇洒招来跟前,耳语道:“理工科形势喜人,文科教育拖后腿。两条腿走路,咱们是一条腿粗,一条腿萎缩,单腿蹦跳着走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懂我意思么。”完了对方从哲朗声道:“你们谈,我手头有事,先行告退。”这位普天之下妇孺皆知的穆神医见个面认个脸后就走开了。

关于教书育人,关于社会学基础理论上的事情,许显纯入不得耳插不上嘴,索然无味听了几句对话后,也起身离开,回到招待所房间里收拾行李,准备回京干活了。住隔壁的汪彪听见动静过来辞别,他是有意等在这儿就为道一声别。

许显纯感念对方礼数周全,将自己此去动向予以通报,“见着没,两个前首辅,近点的叶原首辅同流合污,远点的方原首辅明哲保身大和稀泥。有他梁山司横空出世,这俩货便正义凛然为民请命了。”--“呵呵啊呵呵。”许显纯摇了摇头,不知这摇头是感慨还是在为迟来的站队而遗憾。

汪彪道:“梁山司有言:屁股决定脑袋么。不在其位了,良心破土而出矣。”

“正是。却叫我相信人性本善。”如此,许显纯感觉眼前这位同行颇有见地,便顺嘴说了曹少拜托的事情。“此案难办。书局老板定会讲责任推到排版工身上,你去拿人,或死或失踪。第一口供缺失,却不好结案问罪。”

汪彪想了想说道:“曹少如此关切,是知道此事牵扯皇家脸面,皇上必有耳闻。此案属重案要案,许大人任重啊。”

许显纯叹口气,“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按梁山的话讲,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老弟啊,管他生熟夹生,快说来我听。”

“按梁山的话讲:反黑需要证据,反恐只需要名单。”

明白!他们讲的反黑就是自己边的除恶,他们讲的反恐就是自己边的剿匪。“你是说…,把两个案子串起来?”

“是三个。就在我从南京出发来施州之日,南直隶应天府驻军数人于一丈之内披甲持械阻挡梁妃娘娘。”

天助我也!东林党作天作地忘乎所以了!许显纯快乐得眉毛都飞了起来,“南直隶应天府指使驻军数人,披甲持械刺杀梁妃未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显然,方先生、方老,配得上这里这个‘君’。此老汉满腹经纶,能够系统化地,按照时间清晰化脉络化全景化施教。这比之前的碎片化接收好太多了。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只要思想路线正确,知识还是越多越好。

方从哲此刻在潇洒心目中已化敌为友,享受到了前首辅应该享受的待遇。潇洒办公室里,小范围会客持续进行中。

“诸位有所不知,合则两利、斗则双输,出自韩鑛、刘一璟之口。而‘两家各具优势’乃钱谦益给加上去的,则言之有理...”

原来是水太凉头皮痒先生,钱谦益官至礼部尚书,富可敌国,苏州拙政园就是他家的。穿越众个个露出会心一笑,庆幸及时出手赢得了徐拂家的芳心,从而彻底扭转了柳如是的悲惨命运。

“呵呵。”潇洒冷笑几声,“我梁山司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东林党死!”

“壮士也!国幸甚,民幸甚!”方从哲离席站立,好生整理一番衣襟,‘啪’一下紧抱拳,向潇洒行大礼。

好,现在缩小打击范围,方从哲将矛头直指东林贼子。

在说东林之前,把目光短暂移向前宋。嗯,就是你们梁山司所说的北宋。北宋一代有旧党:司马光,富弼,韩琦,欧阳修,范纯仁,苏轼。这些人有品格吧有才学吧,私德也不错。可是呢,他们反对王安石改革。宋神宗便问了:“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旧党文彦博让人民群众滚一边去,但总算还知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到了东林更进一步:皇帝靠边站,让我们来。让他们来的结果就是东林党垄断社会财富,导致底层百姓赤贫,国家赤贫。

细数东林之所作所为,我们能读到的无非‘无耻’二字。把女人玷污了,是女人不对,因为你体力不如我,所以毁你清白乃是活该。把你玩弄了,你还要为我背黑锅,这叫物尽其用!佩服!

后世对东林党,最为熟悉的就是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但方从哲却由此引出不少八卦来。

“诸公皆知写这幅对联的是东林创始人顾宪成,却未必知道这位兄台贡献了一个成语:天高三尺。此君曾在泉州做推官,离任时乡民给了他写有此四个字的匾额,他开始不明就里,后经人解释才明白这是在骂他刮地三尺,地矮了三尺,天可不就高出三尺来。这种人创立的组织,会是什么德行,可想而知。

万历十四年,顾入京谒见大学士王锡爵,他们之间有过对话,从中可以窥见东林党人的骨髓特质。王对顾说:‘你在家乡呆了很久,知不知道近来京城有一件怪事?’顾不知是何怪事。王锡爵说:‘如果朝廷讲一件事是对的,外人必说不对;朝廷讲一件事不对,外人又必说是对的。’顾说:‘我也听说一件怪事。如果外人讲一件事是对的,朝廷必说不对;外人说一件事不对,朝廷又必说是对的。’这个“外人”,便是以东林党为核心的在野官员。”--“关于东林之德行,吾闲居德清县新市...”

言者无心,听着激灵。潇洒思想开起了小差,老头住德清新市镇,不晓得是不是那林家铺子的老熟客哩。

“早肆茶坊常有闲谈,乃编一笑谈。说皇上下诏书用100万两银子修河堤。让阉党修,贪污五十万两,剩下的五十万两用于工程。让东林党人修,一百万两全部贪污,然后大骂阉党阻拦不能开工,再上书给皇帝,要求河道修好了不能征收漕运税,不然就是与民争利。顺带把反对的人挨个弹劾了,然后放风给那些世家大族大商人:河道畅通,随便开船,公家面上分文不缴。”

“至于私下里,懂的都懂。”背后嚼别人舌头,通透、舒服、过瘾,很开心的,难得碰到个知晓内幕的,潇洒势必要口若悬河了。“东林党把自己活成了笑话。他们大谈气节,舍小我成大我,为国家大义和天下黎民,有请别人慷慨赴死。他们自己呢,无微不至地照顾好死者的妻子女儿,把她们照顾到自己床上。万不得已轮到东林自己头上了,这些读书人为了民族文化传承,毫不犹豫地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去跪舔新主子。”

这回轮到潇洒嘴滑了,他口中的‘新主子’当然指满清入主中国,可方从哲无论如何没那双慧眼,打死也不会想到区区建州奴才竟然能够翻身做主人,他只道是梁山司有不臣之心。于是,乃正色危言道:“乃知贵司军力膨胀,仍请柴公慎言!”

“不不不...”潇洒大囧,慌忙摇头摇手,乃以人格保证,新主子指的是关外的建州鞑子。

东林与建奴内外勾结,一个有钱有粮,一个有人有骑射,长此以往,关外八旗被东林奶大奶壮,长成个彪形大汉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方从哲问道:“不知如今关宁军辽镇军饷几何?”

潇洒乃直言相告:“自袁崇焕上任后,上季度耗资百万金。”

“唉---”方从哲长叹一声,“吾辈辅政多年,遭东林抵制而留两大遗憾:一则归籍报考,二则,时值白银短缺之年未能暂停一条鞭法。”

就为你方从哲‘时值白银短缺之年’这一定语,你特么就是个大能人。因为张居正推广的一条鞭法在白银(货币)供给充沛时非常好,而在货币紧缩时,法案之弊端又是要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773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