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145.5万字

第124章 长江边的那棵树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下嘴唇突然冒出来好几个水泡的李冰捶桌子跺脚,他强拉硬拽不动丈夫,只好动用那超重了的嘴皮子请求丈夫去找泰森讨饶求情。

“跟你跟建军说过多少遍了,我梁山军着装与老百姓无异,可打娘胎里出来,便是以官军的军纪自我严格要求的,再其貌不扬也是正规军,不是那土匪贼寇乌合之众。你姐弟俩偏不听好话不听劝。当不成兵了也好,不正合你意么。”

潘嘉园不肯去,数次将手从老婆的指缝里抽出。李冰急了,抓住老公的手腕去拉,潘嘉园便使个反关节擒拿,不费吹灰之力挣脱出来。

李冰一屁股盘坐地上,对着双亲牌位嚎啕大哭:“爹啊娘啊,你们亲儿子有难,你二老相中的好女婿偏生不肯出手相救。建军好生命苦,摊上这么个不近人情的好姐夫啊---”

如今的潘嘉园才不是当年那位低眉顺目的上门女婿了,他是堂堂梁山军高级指挥员,觉悟可高。李冰救亲弟弟心切,失心疯了,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头脑和格局。老潘把脑袋顶出门,两边张望确认没人,将大门关严实,在李冰特高分贝的号丧中压低嗓门说道:“妇道人家好不晓事!若要救下咱建军须如此这般…”

号丧说停就停,李冰一骨碌站起来挽住丈夫手臂道:“家老爷,依你。那,快走啊!”

‘家老爷’,这可是老婆第一次这么称呼自己。潘嘉园既意外又得意,且逮住这次机会彻底翻身做主人。“不忙,先不急。你既喊我是家老爷,咱就得说道说道。照着老法,你便不是李氏还得是潘李氏。他日随我去嘉兴祭祖,你且是潘李氏。”

“使得使得。”李冰一口答应,父母双亲都已不在,自己才不在乎这个家谁是老大。

外头威风凛凛的李冰回到家里亦是小鸟依人,本质上仍小女人一个。老潘再指了指老婆的肚子,酝酿着不好意思直说,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趁火打劫的不地道。岂料李冰大嘴一张:“使得使得。不论男女都随你姓,姓潘。”

其实潘嘉园是个讲道理的丈夫,他本意是儿子要姓潘,女儿可姓李。谈判大获全胜,老潘高兴坏了。夫妻二人分头行事。老潘去部队串联战士们报名参加灰太狼突击队,写血书请战。李冰则带着罐糖霜杨梅去看望卧床养伤的梁山军参谋长兼军事法庭庭长。领了曹少给的定心丸,再赶去粮库见到了弟弟,苦口婆心做起政治工作来。

苦肉计。

“弟弟呀。姐姐刚才见到了你曹叔,他手臂吊着绷带,伤口化脓,疼得直冒汗呢。他只知道你被任命去打鱼木寨,还不知道你抗命的事,他可是叫我传话给你,叫你一定要取下鱼木寨为他报仇雪恨。说,任务艰巨而光荣,游击战是宋人海外基地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制胜法宝,云云。”

听到曹叔将报仇重任托付于己,李建军绝对万死不辞的。又听说打黑枪放冷箭是梁山军祖宗的家传法宝,加之任务艰巨而光荣,于公于私都值得自己赴汤蹈火。李建军当夜写了份悔过书及请战书,信中请求将突击队改名为‘飞虎’。这个小小的请求得到了满足。泰森从中也丰富了带兵经验:有些事情可以换汤不换药,改个名号,坏事就变好事了。

飞虎突击队的任务:一、寻找并肃清外围小股敌人;二、摸清地形道路;三、寻机摸进鱼木寨,里外开花配合主力部队正面进攻。

遥想当年,云贵川湘百年匪患一举解决。胜利的关键在于取得群众支持,于是你耳聪目明对敌情了如指掌,这是亲民的子弟兵独有的优势。飞虎突击队无此优势,对鱼木寨军民来说你梁山军是什么?是侵略者,是官府的狗腿子。

鱼木寨本土官辖区,寨内据兵,寨外有民。土官群众基础极好,缘于连坐法极慷慨,有知情不报暗中通敌者诛全家。小恩小惠佐以麻辣调料,姑且将全寨军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任何敌对势力进入鱼木寨便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8人的飞虎队才不会去触人民战争的霉头,李建军在开拔路上便拿稳了主意:避开外围敌军,摸进寨子里把土匪头子一刀砍了。有队员就担心了,突击队不按司令员授命行事回去没好果子吃。李建军一瞪眼:“司令员不许滥杀无辜,不得杀害鱼木寨平民百姓。那你倒是告诉我,外围那些左手弓弩右手锄头的是军是民,你可分得清楚?”

三项任务完成两个亦是大功。飞虎队星夜强行军,兜了个大圈子往利川赶去,翻山越岭走苏马荡,成功避开了鱼木寨布置在外围的侦查骚扰小分队。这日傍晚,在距离鱼木寨40里的磨刀溪关帝庙附近隐蔽宿营。

磨刀溪,原本是个有着200户近千人的汉人场镇,传关云长在此磨过他的青龙偃月刀而得名。半边坍塌的关帝庙及供奉在偏殿内的磨刀石向世人述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近十多年来,由于鱼木寨势力日渐强盛,磨刀溪的汉人不堪骚扰盘剥而纷纷外逃,今日的磨刀溪已无人居住。

也是奇怪,房子就得有人住着,得有人气烟火气。只要空关个三五年,房子必然这里漏水那里糟朽,很快就会破败不堪。偌大一个磨刀溪现已破败不堪,可以直接拿来用做惨遭日本鬼子扫荡的拍摄外景地。

到了后世民国期间,此处恢复了人气,四川省长赵尔丰为磨刀溪人题了一联“既磨刀尚武,应谋道修文”,磨刀溪遂改名为谋道。再后来,李建军翻越的苏马荡于公元2015年被建设成避暑圣地,谋道成为川渝人热捧的置业之所。房价暴涨的同时,昔日的山村蝶变成山城,成为全国特色小镇。

而与谋道镇近在咫尺的鱼木寨却没怎么沾上光,因交通极为不便成为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族山寨。

何谓交通极为不便?鱼木寨紧贴大名鼎鼎的318国道,怎么会交通不便?这个问题钳工可以告诉你。他当年听说了鱼木寨的瑰丽奇险,想去猎奇,结果包车司机说去往寨子的路是机耕路,车子开不进去,要徒步走1个多钟头的山路。就把他给吓住了,取消了鱼木寨行程。

鱼木寨绝非盛产鱼和木材而得名。传元末明初谭姓土官久攻鱼木寨数月不下,守军扔下活鱼以示寨内粮草充足,谭土司由此兴叹‘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鱼木寨因此得名。

谭土司久攻不克,赵军门奈何不得,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族山寨,以上殊荣的取得只一个原因:鱼木寨地形极险峻!

山寨四周皆绝壁,崖顶之上仅有一条2米宽、30米长的山脊通寨门。险峻比剑门关猿猱道尤甚。东西两头还有出入山寨的道路,一处叫做亮梯子,用石条嵌在绝壁上连成的石阶梯,修建于寨东二迭绝壁之上,68根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石条插入崖壁,无侧栏,石条步梯完全悬空分开透亮,故称亮梯子。另一处叫做手扒岩,笔直开凿于寨西北太平岩上,共108步,每步宽约50厘米,深不足20厘米。悬空一侧也没有栏杆。

不论亮梯子还是手扒岩,对来此探险猎奇的游客来说都险峻不可攀,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飞虎队队员却非不能走的天路,土家汉子哪个不是打小爬高山过险滩。手扒岩凿浅,且多年不用长有青苔,湿滑难走。李建军决定从亮梯子攻入,奇兵天降,如此大事可成。

“大家抓紧时间睡觉,凌晨2点出发。”他抹掉手表盘上的雾气,向突击队下达命令。摸着腕上的手表暗自定下理想:“如顺利打下鱼木寨,定要伺机向曹叔开口要下他这块手表。”

手表可是件大大的奢侈品,李建军既想到这一节,心潮开始澎湃,再难以入睡。借着巡视部队,起身溜达,边走边考虑战术细节。走到一片林子边缘,看见有棵苗木歪斜着靠着块大石奄奄一息中,借着微弱的月光,见小树苗的根被野兽拱了大半出来,树上的叶子从没见过,看着稀奇。李建军怜惜弱小,拔刺刀掘土挖坑将苗木栽好扶正,身上正好带着竹筒,拔出塞子给树苗浇上水。救下树苗,不禁倦意上头便匆匆回营休息。

殊不知李建军无心之举却成就了一段佳话,乃为世纪之大功臣。他救活的这棵小苗便是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杉’的水杉树本,是为为‘水杉之父’。

话说水杉是距今1亿多年前中生代白垩纪的古老植物,曾被认为早已灭绝。直到20世纪40年代,植物学家在谋道镇(磨刀溪)找到一棵树龄有400余年的水杉树,才知道此植物活化石的树种依然存在。该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植物学的重大发现,这棵水杉树命名为‘利川谋道1号’,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水杉树都是这棵树的后代子孙。此树为中国引种最广的树,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水杉母树,也是邓选中所说的“长江边的那棵树”。

亮梯子出入口在崖壁之上,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

你要攻城,发现城头没有守军,该如何应对?

当飞虎队来到亮梯子跟前,发现崖顶路口没有守军,甚至连门卫都没有一个时,李建军成了阳平城下的司马懿。他得好好掂量掂量仔细斟酌斟酌,当下召集全体战士开军事民主会即‘小诸葛会’集思广益。

“参谋长常说,事出反常即是妖!我们得小心应对。”李建军起了个头。谁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18岁的小哥哥李建军打仗很能算计也很会算计。

18人中16人不善言辞,只听不说。只有两个心里藏不住话的代表正反两派,意见针锋相对。

正方战士梁七:“故弄玄虚空城计,没守军不正好,省了咱们的一道拼杀。”

就着梁七的话,李建军予以脑补画面:半数人趴崖顶上火力压制,半数人顺亮梯子下。下到寨子里布防掩护,山上的再下梯。这是标准的行进间掩护,日常操练科目,有甚难的。

梁七这小子因他那段意图刺杀主官的不光彩历史一直以来在众人跟前抬不起头,故此戴罪立功的冲动尤盛,不问生死只求立功。

反方反驳:“爬亮梯子手脚并用行动缓慢,贼人若有暗哨伏兵远远放箭咱如何躲避,都是固定靶,都得成活靶子。”

正方拍拍身上防弹衣,叫嚣道:“老子有板甲,就凭贼兵的弓弩?!挠痒老子还嫌力道不够哩。”

反方明显有些反感正方无视当前客观环境的无厘头作风:“射不死你摔死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