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74章 归家不别院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由着曹少哭穷,泰森终于明白‘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这一说不完全是网络上键盘侠的胡扯。他娘的海军真烧钱!要说南海舰队担负运输新梁国铁矿石和中南半岛粮食的任务,本身可计算海运物流的经济效益,但产出不足覆盖经费的20%。一段时间来,泰森甚至想过缩减南海舰队规模。举个例子,舰船停泊船坞清洗吃水线以下藤壶等海生附着物一项一年耗费一万两银子。从西班牙人手里抢来的钱恨不能全砸在海军了。没有钱,陆军迟迟不能扩军。可以说,穿越众在牺牲陆军养海军。

那么晋商八大家,请你们为建设梁山海军做点贡献吧。

杨承禄一头扎在资料里,烟也不抽茶都不喝,花了刻把钟的时间才把短短三页纸的资料看完,然后唏嘘不已,“向忠兄弟的敌后工作够扎实够细致。”

曹少问,“先别夸向忠,你有什么感受?”

“知道他们玩得够狠,想不到玩这么狠。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呐。”

“还有吗?”

“经商不做官,做官不经商。生意人别想太多。”

“还有吗?”

“吃里扒外罪该万死?”--“民族大义不可违?”--“看不清形势站错队?”--“做正经生意做老实人,不可财迷心窍?”--“商人不涉政?”

“之前讲过了,生意人不能想太多和不涉及政治不一个意思吗。”

“哎呦,曹爷。”杨承禄连声哀求道:“爷,你就别考我了,我书念得少!”

“杨老板你也是,叫你提取个阅读理解的中心思想咋怎么难哩。东拉西扯的,答案全错。”

“请曹爷赐教。”

“在枪杆子面前,你啥都不是。”

还真不是曹少在刻意敲打杨承禄,纯粹说错话了。见对方大惊失色一骨碌跪地上大呼冤枉,才明白意识到如今的自己有多么高高在上,一句话就能把个老江湖吓唬成这鸟样。

“起立起来啊!”曹少把人给扶起来,“没说你呢。我那意思说,八大家觉得自己只手遮天的牛逼轰轰,纯属井底之蛙无知无畏。不去动他是没顾得上,要动他,国家暴力机构动动小指头,就叫那八大家统统趴下。”--“你宽心,喝口茶压压惊。”

杨承禄一把药入口,一口茶吞下,“速效救心丸,这药能压惊。”

曹少笑了,和颜悦色问,“据你估计,大大小小参与资敌的,能抄来多少银子?”

杨承禄翘起大小拇指,“6000万两。”

“6000!”,曹少喉结咕噜噜响,咽下几把唾沫,“万两!”。他看看在座的潘嘉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杨,我问的是现款,现银!”

“不计田产宅院等固定资产。现银、银票、细软、存货等动产,保守2000万两。”

这些天杀的,家里那么多银子,存在昌明银行的才区区10万两。换句话说,山西土财主们宁肯把银子放家里发霉,也不愿存到昌明银行吃存款利息。真正是舍小利而成大义,汉奸做到这份上,铁杆汉奸名副其实了。

铁杆汉奸不在乎那点利息,可他们家里的喽啰们在乎。他们时常有银钱进账,常来存款,一来二去地,昌明银行的情报员们从他们嘴里套出来八大家有500万两家底的不实情报。杨承禄给出的数字比曹少掌握的多4倍!今天把杨承禄叫来还真叫对了,只有圈子里的人才清楚圈子里的事。

曹少显然还没有惊讶中苏醒,仍在一个劲感叹东林财主名不虚传。晋商属东林外围势力,就能有吓死人的2000万,若能把东林党一锅端了,怎么也能抄出个二万万两白银吧。嚯嚯嚯,东林跌倒梁山吃饱!

潘嘉园喜出望外,“抄了他们。”

曹少也自是喜不自胜,“老潘,抄了他们。咱们和朝廷对半分赃。”

老潘见杨承禄一张苦逼脸,料想他不甚赞同梁山打家劫舍之举,搞得跟大型社团似的。于是打趣他道:“杨老板畏畏缩缩,定是害怕咱们去抄了八大家的财货,却被建州鞑子给半道劫了。放心,你不用亲自前去,建奴伤不到你半根汗毛。”

“潘司令啊,曹委员和您知道我有几斤几两,动刀子抄家的活我自不必亲往。承禄本意并非范王八家有建奴外援。我梁山出马,斩杀建奴和八大奸商如同踩死个虫子。只是家贼难防偷断屋梁啊。杀了八大家,九边军镇活不下去。杀了八大家,山陕文武会跟咱们拼命。动一发而牵全身,朝廷未必答应锄奸哩。”

听杨承禄吐沫星子飞了一个钟头,曹、潘二人明白了两个事情。锄奸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派一队人马过去镇压就完事了。晋商八大家不光养着后金,九边军镇明军的被服、粮食、食盐、火药等军需物资也全仗他们转运输送。还有,他们的代言人官场势力强大。

范永斗经大同向喀尔喀与科尔沁蒙古,经张家口向后金,这两条出关之路为何常年畅通?守卫边墙的明军是瞎子吗?他们不是瞎子,他们是利益链中的一份子。从杨承禄嘴里曹少记住了两个名字:大同总兵王朴、宣抚监守太监刘进。

呵呵,一个着名的逃跑将军,一个九千岁的亲信。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安内安到自己人了。好吧,黄台吉老弟,让你再多吃几口盐巴吧。

“徐佛家、柳隐、顾媚,美女天团来了。”人踪影尚远,胶皮的大惊小怪和大呼小叫已然甚嚣尘上。过于失态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如此高歌猛进。泰森是一定要批评下胶皮的:徐佛家就是房安东一马仔,来就来呗。妹子你要自重,别跟铁粉追星族似的。

“不是吧!?”胶皮用诧异的眼神盯着泰森看,“我再说一遍哦,她带着柳隐和顾媚一起来了。”

“我也再说一遍,来就来呗有啥大惊小怪的。”

胶皮翘出下嘴唇往上吹气,把额头上的刘海吹飞起来,眼珠子也翻在了上眼皮里,眼睛里只剩一片白。摆手道:“怪我怪我,怪我忘了你学渣出身。告你说,柳隐柳如是、顾媚顾横波。1616年那会儿,不知道是谁哭着喊着要把秦淮八艳娶进门的。”

卧槽,柳如是、顾横波来梁山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八个字是贴在徐佛家额头上的标签,从盛泽归家院一直到南京归家别院,此八字标签越发浓厚亮鉴。徐佛家好比是自持老成的中年艺术家,一不参加综艺二不拍广告三不附庸小圈子,只求艺术不为名利。因为低调,所以不为泰森所知。又因为江湖地位高,为负责文艺战线的曹少、房安东所倚重而拉拢。

徐佛家此行专为求见曹少而来,她要一睹当世最伟大词曲作家和小说家真容,如可以,还打算在梁山小住几日,学习下交响乐和编曲。在她意料之外,自己区区一个风尘女子竟然得到了梁山四子的集体接见,这份大大的礼遇不禁让她受宠若惊。更有曹少一句‘徐先生你盛泽人,我和林云、穆慧芸,我们仨是松江人,两家摇个小船说话就能串门。近邻老乡哩’叫她少了份拘谨多了些温馨。

“呵呵,徐先生啊,文艺历来就是我司统一战线的有力武器。好的文艺工作者比得上梁山军的一个团呢。我们有乌兰牧骑奋战在北方草原大漠,一首好歌一片赤诚就能叫一个蒙古部落放下屠刀归心大明。”

徐佛家应道:“民女此番前来就为好生领略学习梁山文艺的内涵精髓,待回去南京愿为马前卒,把好的文艺作为批判的武器,和东林祸国党作坚决的斗争…”士为知己者死!但为设身处地享受此热烈欢迎,徐佛家已打定主意,此生定当献身梁山大业。

这位徐先生显然做足了功课来的,一口流利的梁山话呀。你听听,‘批判的武器、作坚决的斗争’,如沐春风也、如沐春风哉!潇洒得此表态有胜利在望的喜悦,“有徐先生相助,东林舆论的阵地必定会被我们攻破!归家,不别院,我等真诚欢迎徐先生加盟我梁山司…”

徐佛家得此表态大有归鸟返巢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只是,不过,柴子进的‘我等’似乎只代表了他一人。林云、曹少两位攀好老乡之后从头到尾没跟自己说过一句话,只是围着干女儿柳隐叽叽喳喳评头论足。

“柳隐,曹伯伯跟你说,这大白兔奶糖,这枫树汁太妃糖,比你苏州的粽子糖不差的,你尝尝!”

“小孩子不要吃糖,对牙齿不好。柳隐你吃林叔叔的这个,这个叫奶酪起酥,那个也好吃,叫拿破仑…”

可是从小盛泽长大的柳如是甜食吃腻了,对林叔叔、曹伯伯端出来的各色点心浅尝辄止。大人们说事情小孩子插不上嘴,面前一大堆琳琅满目的吃食,顾媚早就不自在了,屁股扭来扭去有些坐不住。只是碍于严厉的家教不敢放肆,她吞下一口口的馋虫悄悄看向徐佛家,意思是‘老妈,我可以吃吗?’老妈自然是不允,在别人家做客要有规矩要矜持,可不能大吃大喝。顾媚不甘心,求助的眼神看向房安东。这老房是最喜欢小顾媚的,当下大力伸出援手,“小顾媚你吃啊,这些点心在南京可吃不到,来来,别客气多吃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3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