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9章 建奴的噩梦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几杯老酒下肚,几番推杯换盏,一来二去便攀上亲戚了,俩人开始称兄道弟。

徐玉祖宗徐达自是开国第一大将,你道丁正南祖宗谁么?一般人对那个无感,但徐达后人徐玉清楚啊。丁正南祖宗乃是当年与傅友德一起弃陈友谅投奔光明的丁普郎。这位可是大大的英雄好汉,在与陈友谅作战时身中刀伤枪伤十余处,最后被砍掉了脑袋尸身却屹立不倒。史书记载丁普郎战死时惊天地泣鬼神的盛况‘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敌惊为神’

祖上都是为朱元璋打天下的战友,一家人!都一家人了还玩虚的可不作兴!

“徐哥,咱下一场去哪儿哈皮?”

“正南贤弟,哥领你去个好去处,施州城内‘春风十里’,里头扬州瘦马、西域大马、西班牙红脖子、朝鲜大脸婆、蒙古骚鞑子、米脂的雏、苏州的粉,各地特色应有尽有。听说前日南海舰队运来十几个皮肉浑身黝黑的非洲婆娘,要不要去尝尝鲜?”

看来梁山军总政文工团新任团长陈力不在身边,失去监督的徐总工吃了不少野鸡肉,对那边的路数很熟么,应是‘春风十里有你’。

丁正南不以为然,“徐哥你说的皮肉黝黑该是色黑入骨的极黑番,京城显贵家中多有蓄养。不满徐哥,兄弟我尝过味道。兄弟最爱米脂的雏,那口活最是销魂。”

明天还要上班,事不宜迟。二人租下饭店的轻便马车直奔州城。事毕,按规矩嫖资各管各的付。丁贤弟抢着要会钞,被徐玉拦住:“贤弟好意心领了,你之来意我也明了。明天上午十点你带好特别通行证来单位找我。”

“明日上午十时之后,徐哥,你我兄弟便是建奴之噩梦。”

兵装集团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失去了全部最优秀的国防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前浪死在了沙滩上,才能有后浪挑大梁。老骨干们羽化,为新人的进入和晋升创造了机遇。徐玉就是这些幸运儿中的一个,从高级研究员一跃升任总工程师,成为柴子进以下兵装第二号人物也是事实上的兵装老大。自从年头上接到为明政府军研制武器的任务后,他决心设计出适合梁山军工现状及大明国情的新式武器,用成绩向那些说三道四的红眼病人们证明自己绝非趁火打劫之人。

何谓梁山军工之现状?两个字:短缺。原材料短缺、技术储备短缺、生产能力短缺。生产枪管炮管用的铬、锰、铜供应严重不足,枪炮产量维持在最低限度水平。地震中受损修复的大型机床设备呈现老化,新的机床仍处于调试试生产阶段。给交个底吧,南征大军的战士有那么一天每人只有5发子弹。前线部队就是只病虎,看似威武其实空前虚弱。导致阚老大一度后悔自己听了李又熙谗言,带只硕大病虎装模作样还不如精简下带只能打的狸花猫呢。

自己都吃不饱,哪有余粮援助穷亲戚,梁山人的觉悟还没到共产主义思想大放光芒的阶段。经深思熟虑,徐玉认为黑火药膛压小,对枪管强度和耐腐蚀要求不高,造价也低,适合规模化装备。

至于大明国情更好理解:如今明军守城无虞,机动性极差,导致野战能力不足,大明国缺骑兵。自己不能变出战马来,但骑兵用的武器就太能了。

所以,徐玉给准备了几款礼物:

把装备步兵的纸壳定装弹后填装黑火药单发线膛步枪缩短枪身取消枪刺,他给这款枪起了个名字:向前骑步枪。取项一多与钳工之首字谐音来命名,以此纪念赏识提拔自己的恩师钳工。单打一的向前步枪射速太慢,在骑兵对冲的时候无法形成密集火力。结合明军骑兵惯用的三眼铳,他准备了一款6发填装的转轮手枪,与步枪纸壳弹通用,取名向前转轮手枪。

有进攻必有撤退,逃跑的时候也得给敌人留个深刻印象。卵形手雷比较趁手,骑兵使用时千万注意,这款大杀器用来掩护你跑路用的,对冲的时候可不敢乱扔,当心把自己给爆了。

于是乎,丁正男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好动态画面,简直太销魂:丁大先锋一马当先冲向敌阵,远远地用骑步枪打,敌人纷纷坠落马下。近了用手枪连发六响,6个敌军目睹胸前冒着白烟的枪眼,然后翻起白眼不甘心地掉落马下。丁将军策马掉头引敌兵来追,头也不回甩出手雷,把嗷嗷喊着叫着要报仇的敌人炸上天。团灭!

不忙,一边跑一边装弹,装好弹药再来一回。丁将军威武!

“老丁,老丁...”

沉浸于美好中的丁正男被唤醒,回过神来便立刻发觉到了隐患:“徐哥,用枪打固然过瘾,我陷入敌阵之中没空装弹却要如何抵敌。骑枪金贵,总不能学辽东骑兵把三眼铳抡起来当锤子使。”

没事,徐玉准备的进攻体系有三板斧,这位有着鱼木寨土匪经验的霸王十分能体会砍人时的无比快感。“用枪打才不过瘾哩。”

收割敌人脑袋的利器是精钢打造的弧刃马刀,徐玉还比较贴心地加大加固了护手:“放心对砍,别看这刀块头不大却能斩马。”徐玉搬来块边角料的铁锭,一刀下去将铁锭砍成两半。

丁正男持刀对空虚劈几下,听着悦耳的破风声赞道:“好刀!连人带甲给劈了!”

“我这儿只给你刀,刀鞘你自己弄去,兵装没那闲工夫。”

“明白明白。兵部那些混吃等死的匠人造不出好刀,却有功夫造出好刀鞘来。”

“另外再支援你2万顶钢盔,1.5万套防刺服。现在数量不够,3个月内全额交付近卫军。都我军现役装备,实战检验过的,能挡住除我军枪支发射的弹药以外的任何武器攻击。所以日后战场上要格外注意技术装备不丢失不被敌缴获。”

丁正男乐得嘴都歪了,呵呵地笑个不停,如捧宝贝般捧着战甲憨憨喃喃道:“刀枪不入!刀枪不入啊!”

甲!不是一般人家能置办得起的。不说制作最繁琐价格最昂贵防护力最强的鱼鳞扎甲,即便防护力相对较弱的棉甲,其制作流程与工艺亦相当繁琐价格相当昂贵。矛盾之争,从来是盾强于矛。披上棉甲、皮甲、铁甲,刀枪箭镞等冷兵器甚至火铳射出的软质铅弹轻易弄不死你的。若不信,拿把杀猪刀往铁板上砍几下试试!所以战甲不光在身体上保护士兵,亦能让士兵产生强烈的心理优势:你砍我一刀没事,我砍你一刀必死。

披上甲,战斗力瞬间提升5倍。这个数字是汉武帝得出的实验数据,装备铁甲的汉军1个能打5个没甲衣穿的匈奴兵,即所谓‘一汉敌五胡’。到明末就更夸张了,十万几十万流民起义军被几千披甲的政府军追着砍,直到批量明边军加入造反队伍,李自成装备上明军棉甲之后战斗力才有扭转。所以,你家里有成百上千的管制刀具没关系,但你要藏上几副甲胄,谋反的罪名绝对逃不掉!可见战甲的重要性!

军委曾就武器援助的事征求过徐玉的意见。按领导的说法,直接支援16式步枪亦无妨。徐玉主要考虑子弹产能严重不足,自用都不够,无法保障对友军的弹药供应。再者,保持与明军的武器代差也是有必要的。综合两者考虑,使用黑火药装填的纸壳定装子弹单打一步枪是最合适的选择。

收到武器之后,丁大用底气足了,很足,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可以掏出来说了。事关于谦,事关于谦祠墓。丁大用觉得皇家已掌有雄兵,憋屈了那么久,如今可以动手了。他说道:“此大明首恶。捣墓可免,祠堂绝不可留。”

泰森问:“香火旺吗?”

“盛。常有士子文人前去祭奠。”

于谦杭州人,死后叶落归根,祠墓就在杭州西湖边三台山下。泰森去过这个于少保葬身之处,冷清得很,后世没几个人知道有此于谦,跟3公里外人潮涌动的岳王庙没得比。可是听丁大用讲当下香火却旺盛。不爽,很不爽!

泰森看向曹少,“有把握吗?”

曹少深吸一口气,“小本子三德子靠卖车就能吃香的喝辣的,而今我们的马车产业冒头了。不怕青黄不接!”

“好!”泰森转头对丁大用道:“留墓作甚,特么死人为大呀!?要做就做绝,祠、墓一起平了。”--“你看这样好不好玩?丁提督,咱拆房毁坟之后,用当年瓦剌首领也先的口气写封感谢信,感谢这位于少保帮忙团灭大明精英,撅了大明根基。”

丁大用大笑,自己玩了半辈子从没这么玩过,“好玩,可行。”--“此贼夙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便成全他,将他挫骨扬灰,将清白真相公布于世人。待我回京即差人去办。”

泰森捏了捏鼻子道:“别明着来,找些闲汉青皮趁夜做了。”

“哈哈,这是自然。”

杨士奇、于谦,这对情同父子的师徒该当鞭尸。师傅开启资产阶级夺权之发端,徒弟索性对皇帝和武将集团实施整体物理消灭,将如日中天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和中华民族转瞬间送上了衰败的不归路。

说起这个于谦墓,倒是可以成为明朝皇权与资本斗争的写照。英明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后立马收拾了于谦,两年后,于家人把他灵柩归葬杭州三台山祖茔。成化帝为其平反,弘治为其建旌功祠,至此形成祠墓合一格局。对文官集团唯命是从的朱见深、朱佑樘父子自不必说,奇怪的是英明如斯的嘉靖帝居然下诏重修于谦墓,这事令人费解,估计出于某种政治目的而做的妥协吧。

收到武器之后,丁家叔侄的丑陋嘴脸彻底暴露,谢绝穿越众关于‘在梁山好好走走看看’的好意,坚持马上回京,一刻不肯多待。这对叔侄目的性很强哩!走之前丁大用才记起来另有一项皇帝交代办的事情:催促曹少大作《石头记》尽快刊印一套送宫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98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