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6章 穿越者福利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波斯弯脚力快但受同伴连累,以平均以下速度走了半小时从彭家再度来到江岸渡口。汉阳府跟武昌府之间还没有跨江大桥相连,渡江得坐风帆划桨两种动力总成的轮渡。扁平开阔的船舱应为轮渡专用设计,吨位不大却能无限量载人载货,好似沉到江底还能当潜水艇用。

此时不比来时,渡江之人乌央乌央的。船靠码头,原本秩序井然的过江客‘呼啦啦’变换阵型,人群队伍刹那间变成锐角三角形的毒蛇尖头,蛇头滴着口水,一口把挡在船首收摆渡费的船工给吞了,而滴着的口水自然是那些经父母怂恿而奋力逃票的少年儿童。乘客们奋勇争先,一身蛮劲表明中华大地并不缺冲锋陷阵的勇士,只是没轮到他们去辽东证明给野猪皮和他的辫子兵看。

这也叫挤!那你们是没见过高峰时段的上海公交车和地铁。论挤车挤地铁,上海人从来没输过。曹少使出当年挤上海地铁9号线的本事顺利挤进船舱,另两位限于身板单薄体力不支未能抢进,在岸上蹦跳着大呼小叫,曹少只得奋发出双倍力气挤回岸上。

赵阿三活了20岁没见过这等斯文扫地的场面,面对叔父的谩骂,战战兢兢答应等下班船靠岸必将激活赵氏家族的军人基因,不怕牺牲勇敢前进。

下班船在江中心漂着,等了三刻钟才姗姗来迟。这回三人学了乖,用坐骑挡住大部分插队的,死死守在队伍第一梯队中。孰料船上的人要下岸,岸上的人要登船,仿佛两股正面对撞的西班牙大阵,将码头船口挤得水泄不通,僵持着,对骂着,推搡着,谁也奈何不了谁。船老板要节约时间多跑趟来回,出面维持交通秩序,喝令上船的让出两边,那权威胜过湖广巡抚,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可见后世的交通警察不光开罚单挣奖金,他们的工作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三人得以顺利踏入船舱,这时,下船的人里有拿着锄头的乡下人,生怕碰坏人要赔医药费,把锄头高举过顶。许是施州卫承平已久,波斯弯疏于战阵,把锄头当成了兵器,莫名受惊,拼了老命加油倒挡,它身大力不亏硬生生杀开一条路要退回到岸上。赵阿三用尽力气拉住缰绳,可人力如何敌得过马力。无奈,三人返岸去套马。

此时下午三点钟,下班船也就是末班船过来已是四点半,于祥说道9月天黑得早,赶去武昌干不成事也没旅馆住,干脆回彭府,明天起个大早再走。赵英武拿马鞭揍波斯弯,骂它神经过敏。于祥爱护赵官家的宝贝,劈手夺下马鞭,告诫他军马是同袍也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曹少今天挤摆渡船两次被无功而返,恼恨同伴百无一用是书生,生生拖累了自己,他不好对于文昌发火,赵阿三么,虐待通灵战马,现成的出气筒。佯装去揪阿三的耳朵,怒道:“波斯弯少一根毛,我拔你十根。它能救人你且害人。”

赵阿三委曲地解释说,赶考的路上他就发觉波斯弯有见不得长柄铁器的毛病,见了就马惊,刚才待看见锄头时已来不及挡波斯弯眼睛。曹少收敛火气,叮嘱侄子日后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敏捷的头脑,还要有强健的体魄。举例英年早逝的诸葛武侯若能活到七老八十,蜀汉国祚定能延寿百年;张公居正和戚公继光多活20年,大明文治武功冠绝天下。

“经义是工具书,读了可安身立命,不可不看不可全看,考功名时看,做了官就不用再看。今天叔父要你记住,杂学智慧头脑,野蛮强健体魄。”曹少再浓墨重彩添上一句道:“侄儿可记住四叔的话了?”

赵英武年20(虚岁),正值少年人天性好动时,平日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不尽苟同。之前在和干爹何钺的通信中说起梁山所作所为,何干爹对梁山给出八字好评,所谓‘战天斗地、七情六欲’,即坚决不当伪君子,要做就做真小人。他对义父从来是言听计从的,受此影响,这位年轻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还是认同梁山的。

以前与叔父姑母接触较少,难得聆听教诲。今日得叔父教训的是,极是!

回到彭府洗洗睡觉,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早便出发,候船的人稀稀拉拉,三人轻松登船。

船驶离岸边,船老大发觉乘客数和船票收入严重不符。收船钱时场面混乱,记不住哪个君子哪个小人,于是把全体乘客一棒子全打死,停下桨来挨个索要补票。“快快交船钱,钱不齐船不走。”

君子们帮着船主催促逃票的小人快速主动交钱,莫要耽误众人行程。船主收钱不认人或者以衣衫取人,判断衣着光鲜的于祥和赵阿三一个有官相一个有书香,而那个穿绣花鞋和过时衣物的乡下人多半不曾给钱,于是冲曹少要船资:“来来来,乡下汉子快补我船钱。”

一个摇摆渡船的神气个鸟!曹少不悦,“我看你汉阳武昌中间来回,料想也不曾进过几回城,想必亦是卖苦力的乡下汉。”

船主家住汉阳府北门街坊,正宗城里人,保有城里人的尊贵,故不与乡下人争辩身份贵与贱,“给钱。”

“没钱!”,曹少气愤中说错话。

便有君子们出来主持公道说天下没有白坐的渡船。曹少有口难辩,最后由阿三头以赴乡试秀才的荣誉担保曹少确已出过船资方才罢休。

身边没带火镰,问船主借火。船主借给他火并为刚才之武断而道歉,曹少心一热,忍不住指点他不善管理产业,按人头计票很不划算。比如那些货郎担子独轮车,分量重占地多,就说自家的波斯弯,七八个人加起来不及马重,10条人腿不够马四个蹄占的空地大。“你若想多挣钱须得变法革新。”

船主取自己的烟叶往曹少烟锅里装满塞实,讨教道:“怎生变法?如何革新?请客人赐教。”

很简单,加收牲畜货物的船资,泡货算体积重物算份量分开计价。此外要在渡口设卡,收取船资后发放筹子,凭筹入舱。但,必须核定人数载货量,不可超载。

船主大叫过瘾,因变法实施起来一些细则须仔细斟酌,比如设售票员增加的人工成本、如何划分载货体积重量等技术问题,约定次日午间做东汉阳饭馆再叙详情。

曹少此举属反叛自身立场出卖自身利益,引来无数乘客的非议与白眼。他抽着旱烟,烟锅在江上的雾气中明暗相间,面前带着孙儿的奶奶恶言恶语提醒孙儿道:“狗儿往奶奶身边来,莫让身后死人灰把新衣裳烫出洞来。”

要问中国各地的方言哪一种最不适合女人讲?答案是武汉话。女人千万别说武汉话,因其腔之恶调之硬,因其语之粗言之鄙。挺好一武汉姑娘走在街上,屁股扭啊扭性格婀娜,这时她突然给来上一句武汉话的口头禅‘个婊子养的’,试问哪个男人吃得消?反正外地男人是扛不住的。

老太婆说的武汉话极其刻薄难听,拐着弯要把人挫骨扬灰,其用意之恶毒在于骨灰入水不入土,咒曹少是恶人,不得入土为安。

乃知曹少本不是百忍成精的长者,把烟杆在手心上拍,生的熟的烧成灰的烟丝蹦出来,经潮乎乎的江风一吹,虽烫不掉那狗儿的衣裳却迷了不少无辜者的眼睛。“死不脱的老母狗(狗儿奶奶自然也是狗),你道我听不出来,骂谁撒!”

他上蹿下跳气势汹汹,老太婆见状不敢回嘴。还来不及庆贺骂仗胜利,已有抱不平的出面主持正义,2米的个头鹤立鸡群,仿佛在NbA接受过肌肉与力量的科学训练,他肩部肌肉群与头颈肉连在一起活像秦山核电站的反应塔,胳膊如糖葫芦呈不规则圆柱体,整个一大鲨鱼奥胖!

今早出门时曹少看了钳工做的煤油温度表,曾感叹小冰河期把秋老虎赶在了马里亚纳海沟蛰伏起来,9月的武汉清晨气温降至18摄氏度,于是嘱咐其他两个添加衣物,特别是赵英武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影响发挥,不是,影响到记忆。再看船上的乘客都穿两层衣物,那大个只套件大伏天穿的无袖汗褂,如此生猛之人可不好对付。

大个一只手捏拳头‘啪啪’拍另一只手掌,于是注意力被吸引到他的手上,看清了,骨节上特么老厚的一层老茧。于是曹少原本活跃的气焰瞬间只剩下几缕不甘心灭亡的黑烟。

好汉道:“正是骂你噻,你待怎地?”

老母狗绝对中条山里的一头狼,得人相助便猖狂,向曹少穷喷口水与口臭:“外乡来的崽子,老身本土本乡不好欺负哩。阿米那个佛,全身上下三尺气墙,隔浪头打出须弥山掌,打你个外乡崽子拉稀烂肠。”

只见那大个子调转枪头指向那老婆子:“他已不言语,你勿再恶语相向。”这个裁判倒也公平,错判曹少一个又替他找回来一个。

江上风大浪大,渡船严重超载,水线只在船帮下几寸,稍有风浪或过往船只顶出水波,就有不多不少的江水拍进舱里。曹少只觉命悬一线,忽觉脚底下的船底板接二连三有碰撞感,心揪成了团,忙向船主告急,“船家,船壳撞上江里的礁石了。”话毕便意识到自己所言简直荒唐,穿梭往来频繁的长江航道哪里会有礁石嘛!

船家说道:“客官安心,真要碰了石头这船早已散架。方才是两头江猪在戏耍。”

又听那狗儿指着船舷边劈开江水上下翻腾的大鱼喊道:“奶奶,白嘴江猪。”

白嘴江猪!曹少伏在船舷上仔细辨认那两个顽皮的动物,心中大喜:见着活的白暨豚了,这算是穿越者的福利吧!

船到武昌江岸,船主特意过来道别,讨好着帮忙扣紧丝毫未曾松动的马鞍,往三人水囊里灌满水,嘱咐些骑马小心等不用花钱的关心。与曹少确定再会日期时辰地点之后方才抱拳告辞。

于祥提请曹少注意:“方才那大汉不怀好意,瞧你几次了。”武昌北门近在眼前,这里旅人如织,打起来吃不了多大亏。曹少上前几步:“壮汉,看我作甚?”

瞧你当然是看得起你。2米的铁塔叫做李鸿斐,与清朝名人李鸿章仅一字之差,奇在祖籍与李鸿章相同,且都是大高个,有理由论他是李鸿章祖宗,且证明国人一代不如一代,李鸿章1.8米身高,比祖宗矮了20公分。李鸿斐看得起曹少的原因在于他向船主发表的物流业经营管理理论,认为该言论可引为增收大明财税的策论。

“咦!兄台识字么?”赵英武奇道。曹少于祥也都诧异,李鸿斐短工走卒打扮,挑副大担子,两头竹筐里塞得鼓鼓囊囊,完全看不出读书人的样子。

哦,很有可能,他看人时会眯眼睛,定是看书看成了近视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562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