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7章 新人新气象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战士性格直来直往,做事风格直奔主题。搞什么奉茶唱曲焚香奏琴,老子没那雅兴,跑这儿不是来花前月下的。积蓄了好长时间的荷尔蒙得以释放。兴头过去,李又熙才发觉那个夏依达浑身骚臭,捏着鼻子把她赶下床去,还想赶出门去。原本贪图胡女的新鲜劲,不曾想中了招。他下意识抬起手臂闻了闻,还好骚臭不曾沾染到自己身上。让李又熙没想到的是,胡姬夏伊达竟学着中国人礼仪伏地磕头,拼命说着听不懂的胡话。李英爱柔柔缓缓推开李又熙捏在她胸脯上的手,出言代自家姐妹求客人宽恕:“夏伊达妹妹在向军爷求饶,军爷如若此刻将她赶出房门妈妈必会责罚她,轻则鞭笞重则捣户。”

剃头时留在衣服领口的短头发刺到后颈也会痛痒难忍,受刑之人该当痛不欲生的。发明此刑法者必心理扭曲之徒。

了解!“你的姐妹既是舞姬,让她起舞助兴。叫她把铃铛拿来。”

“军爷要喝茶么?奴婢自去取来。”

“我不渴,问龟公要个猛药好与你再战。”李又熙这是不肯输给了贺喜,重重敲击木头墙壁,隔墙大喊:“三排长,给老子动静小些,别他娘的鬼哭狼嚎个不休!”

李英爱劝导道:“军爷休滥服猛药,依奴婢见识,猛药伤身伤元气。待奴婢为军爷含萧如何?”

李又熙很满意李英爱的温柔体贴,再度完事之后真就此精疲力尽了,躺在女人怀中吃着水果茶水,问道:“方才事急,不及攀谈细说。你是朝鲜人?”

女人点点头。在偏远之地居然碰到老乡,李又熙用朝鲜话问:“我也是朝鲜人,你家住何处?”

李又熙懵了。

李英爱老家朝鲜咸镜道北清都护府三所里。和李又熙住一个村镇,两家东西两头,李英爱的父亲正是给李又熙启蒙的私塾先生!天启三年七月,后金军在阿敏统帅下攻陷北清,三所里就遭了殃。李英爱全家除她和她妹妹被掳去开原,家中男丁悉数被杀,包括她的父亲、李又熙的启蒙老师。包括李又熙自己家,由于家里护院进行了些末抵抗而被灭门。

夏伊达的舞姿徒有虚表而无体态,明显出工不出力,全然看不出对待工作应有的认真负责。李又熙猛拍床沿:“别跳了!”吓得胡女立刻伏地磕头求饶,一套动作连贯熟练,想必已是肌肉记忆了。

“国恨家仇!后金鞑子,不把你们屠了我誓不为人!”

复仇大业先从小事做起,先从眼前做起。夏伊达是狄夷!此胡女跳了许久的舞浑身没出一滴汗,工作敷衍了事把客人当凯子。李又熙惩罚西域鞑子的冲动仍是被老乡李英爱的劝解给扑灭了,“军爷息怒。伊达妹妹实是2天不曾进食,体力不支。望公子爷体谅。”

原来这夏伊达别看长得人高马大胸脯发达,年岁其实还小,再过2月才满14岁。只因身上狐臭厉害不讨喜,已经半个多月没开过张,被老鸨罚3日断食。

李又熙剩余的假期被紧张的工作填满了。向战士们筹到300两银子将二女赎了身,然后声泪俱下地求到了现任团长李建军。在李建军安排下,李英爱和夏伊达去了野战医院当编外护工。李又熙本只想护住李英爱,但拗不过二女相依为命情同姐妹,只得把浑身骚臭的夏伊达一同搭救了出来。不过胡女虽身为蛮夷也是懂得报恩的,那晚的裸舞跳得动作到位臭汗淋漓。

不光二团的战士们这么认为,施州卫官军也是这么说的:得到了休整和补充的梁山军二团战斗力将升级迭代,将不可一世。

‘不可一世’代表着人们对新任团长有所期待。老团长打仗谨慎有余进取不足,总要计算好敌我兵力对比,火力投射对比、战区环境等等要素才会发起试探性进攻,对,发起试探性进攻,从来不肯投入全部力量抓住战机一鼓作气干掉敌人。很多次明明可以打个漂亮歼灭战的,由于团部的战斗决心和兵力配属的问题打成了击溃战。

该种期待和舆情传到李建军耳朵里更加刺激出他的豪情壮志来。这位向来不服气赵果敢,之前被赵压着不敢造次,如今咸鱼翻身手握大权,乃憋足了劲要打几个大的漂亮仗。他给自己2个月的时间消灭水西安邦彦、全歼水东宋万化,再2个月西征叶尔羌活捉那该死的汗王。至于东吁缅军,在梁山军攻向泸州时便做了鸟兽散,这种打酱油的小丑不足虑,等本团长闲暇下来派一个排去就能灭他国。

尽管有利好的氛围铺垫,走马上任的李建军一到乌撒堡驻地便领教到了部队特有的强烈的军营文化和世故人情。他是自己拎着铺盖行李走进的团部,这种场面懂的都懂。

乌撒堡没有欢迎的人群,只有审视的眼神。乌撒堡没有红毯,只有红线。

二团对新团长充满期待,这个不假。二团只是把新任团长当做领导而非兄弟、战友,这个也是真。空降兵李建军脚下有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战时状态下你作为团长有权任免军官,但是你不能这么做。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二团行不通!

那么李团长吃惊了吗?动怒了吗?被下马威吓着了吗?统统没有。李建军是有着充分思想准备而来的,这小子不傻,路上碰着插翅金鹏早就向他讨到了一箩筐的肺腑之言。

老油条认为,对空降兵而言最难的是两眼一抹黑,最怕的是底下抱团。当初赵果敢接手二团后,和连排长们和战士们患难与共,历大小阵仗无数,上下级之间有着过命的交情,双方既是上下级更是战友。部队在腥风血雨里淬炼了9个月零9天,个个都成了骄兵悍将。李建军你个娃娃初来乍到的,想要接管好二团非得顺着毛捋。

“一上来绝对不能为立威调整人事!威望不是靠你团长的头衔得来,等你率领二团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后,威望自然就有了。绝对不能刚愎自用,作战指挥一定要多听取连长们的意见,老实说,他们比你更会打仗。”---这是插兄给出的最关键两点意见。

听人劝吃饱饭,这个没错。可也得有自己的主意啊,不然跟个软柿子似的被部下拿捏住,那这个团长还当个什么劲哩。跟樊宽甸学上善若水任方圆,得个雅号‘樊老蔫’被人瞧不起真的好吗!

中国人为什么不讲逻辑、不讲规则?因为咱们的老祖宗设计了两套规则,中国人只遵守对自己有利的那一套,从古至今干什么都能给自己找到规则依据和理论基础。

插兄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李建军驳:好男儿宁死不屈。

插: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李: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插: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李: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插:你不撞南墙不回头。 李:车到山前必有路。

插:一个好汉三个帮。 李:靠人不如靠己。

插:退一步海阔天空。 李:狭路相逢勇者胜。

插: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插:得饶人处且饶人。 李:有仇不报非君子。

插:兵不厌诈。 李:明人不做暗事。

插兄火了:邪不压正。 李回敬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插兄请出大杀器:天意难违。 李拍胸脯:人定胜天。

尼玛,老子纵横江湖几十年还辩不过你个毛头小子!“房倒屋不塌。你去了动手试试,就知道二团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老子背后有大靠山,怕个鸟。“不就是些骄兵悍将嘛,没了赵果敢,他们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

“行行行,你这孩子,愣头愣脑没救了。”

“你老头捧着个老皇历不放,叫做食古不化。”

不能继续下去了,再说下去,辩论要变成对骂了。冷静下来后,李建军认为老头的话有可取之老道,答应去了不会轻易调整人事,答应去了之后继承赵团长遗志和指战员们打成一片。插翅金鹏也赞同少年将军应该具有蓬勃活力,不必事事萧规陈随。

掌握火候、掌握分寸吧,遵守对自己有利的那套规则喽。

团部的几个参谋感觉自己被忽略了。新团长的领导风格和老团长截然不同,他从来不开作战会议,参谋的工作只是把团长的作战命令发布下去,在地图上给团长点出地点画个圈圈标识出来,叫做可圈可点。还有就是把来请战的湖广副总兵赵寿吉挡在团部大门外不让进。照李团长的话说:这么点小事还要湖广军协同作战嘛!

李建军完全没有姐夫潘嘉园对老赵的那种老上级老领导的尊重和感情,住桅杆屯时他常被迫充当比他大两岁的赵百户家二少爷的沙包或者真人木人桩,说到底,小时候的李建军可是被小时候的赵果敢欺负惨了,乃至怀恨在心记仇至今。他顶不服气赵果敢,时常抱怨:论年纪我比他小,论在部队的辈分我比他大。

潘嘉园李冰夫妇在桅杆屯时成天为三升米操劳,潘嘉园想的是能养大小舅子就算对得起老婆了,桅杆屯时期的李建军过着有人养没人管的半圈半散放生活。跟去平台后,他几乎以白纸状态伴着梁山描绘蓝图,听着穿越众的轰轰牛皮、看着穿越众的烈烈实干,从少年儿童长大成人。如果说潘嘉园心里残存故土旧主,那么李建军的世界非常纯粹,他的世界就是梁山。

其履历无可挑剔:梁山最早的10个居民之一;1616年8月1日参军暨梁山军第4名战士;旅长潘嘉园的小舅子;公司大内总管李冰的亲弟弟;最最牛逼的,李建军是玩过81杠的人!享受过这待遇的,全天下数不满五个手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1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