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1章 装都不用装

书名: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作者:凌小蛰2025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从风声传出到兵犯梁山,中间只过去一个半月时间。明军兵力集结、粮草筹备等组织动员能力是很差的,按常规来讲这个准备过程一般要三个月。想来原因不外乎有二:朱燮元催得急,官军高效动员;要么就是暗地里早就准备着了。

中路军前锋官马炯指挥5000大军从武昌出发,逆流而上至秭归。年轻的将军看着蜿蜒于山间不见头尾的庞大行军部队感觉功勋在握,梁山贼寇就是自己加官进爵的铺路石,不禁喜从中来。

官兵来了,军容前所未有的齐整。全军热兵器占比7成,其中半数以上是射击精准的鸟铳。尤其是承天府来援的一标人马,装备了十眼连发的迅雷铳。更有炮,20门后填装佛郎机快炮。

你梁山不是号称快枪无敌么,这回让尔等山贼见识见识火器的祖宗。

小马将军,这回你错得厉害。跟梁山比枪炮,你这是叫花子跟龙王爷赛宝。

眼看天色不早,副将向马炯请令让部队安营扎寨。

兵贵神速,连夜行军会死人么。马炯传令全军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连夜行军。区区几百草寇,几排枪过去便作鸟兽散。感谢朱大人委我前锋。马炯得意着,顺带替出工不出力只派出十来人工兵小队的秦良玉感到惋惜,蔑她妇人见识。

承秦良玉这份情谊,日后如有机会,穿越众定携厚礼拜访这位声名遐迩的女将军。云贵前线的白杆兵在马祥麟和张凤仪带领下跟官府耍滑头,秦良玉考虑到石柱距离施州不远,没点动作的话就把朱燮元给得罪死,她生怕这位朱大人会给在前线的石柱子弟兵穿小鞋,为使儿子儿媳安全无虞,故象征性派几个人过来打酱油。

风闻梁山前宋遗族自居,对金人恨之入骨,奴酋亦石柱不共戴天的仇敌。素闻梁山只帮困不扰民的好名声,也知道梁山司盼望招安之心诚挚。诬梁山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是朱燮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大汉族思想在作怪(石柱宣抚使明明白白属土官序列,但秦良玉本人是汉人)。精于自戕、疏于抵侮。国事不济是坏在了朱燮元等自命不凡而真实蠢若呆猪的结党之人。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只能自己心里说说),梁山本不反、朝廷逼反之。

秦良玉把梁山看做土司里的出头鸟,自己不方便说的不方便做的,你梁山敢说敢做。这很好,请继续做好广大土司们的利益代言人。

谢天谢地白杆兵没来,少支劲敌不说,让泰森跟秦良玉打仗将残酷迫害他的良心。白杆兵日后在辽东战场上将是并肩作战的友军,杀未来的友军无异于犯罪。

回到战场说战事。

发觉了没,穿越众打过的仗都没啥腥风血雨,他们领导下的梁山军从来都不下死手。这叫入乡随俗,继承了施州卫战争的习惯传统。

所谓的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尤甚,让人感觉束手束脚,更有不能放开了打的困惑。命令层层下达,说甚么‘明军基层官兵是不明真相的、被蒙蔽了的。战斗目的是以战促和,力求击溃俘虏不求歼灭’。泰森私下里跟几路大将则明说:最好伤都不要伤了明军,因为伤了人,你还得管他病号饭。

个别干部战士联想到了本朝初年的燕王靖难,朱棣‘被’金刚不坏之身,可怜的朝廷军队只能练好招架之功,自废还手之力。那还只针对燕王朱棣本人,现在可好,连小兵喽啰都不能轻易加害。那么请问首长:这仗怎么打?不把来犯之敌打趴下,如何保卫梁山、保卫施州。

完整的战役计划通常会拟定后备方案,以应对在未能达到作战目的情况下或战场失利带来的可能的最严重后果。后备方案这样表述:如战局发展到最坏的地步,即三个方向上拱卫沐抚、鱼木寨、武隆失利,万不得已下可放弃梁山本部,全体军民撤往州城布防,届时可全力予明军以打击,全歼来犯明军。

看看,口口声声明军,连‘敌军’二字都避而不谈。

沐抚司城,梁山军大营。

8门山炮被拆成零件,炮管炮身轮毂分别整齐堆放于武器库外,等待装上骡马。战士们有条不紊忙碌着,部队将于明日开拔,一天时间足够做好准备。集合号忽然响起,战士们停下手里的活询问军官何故。军官们同样一无所知,正纳闷中,只见向发冲出军部高喊:“二连紧急集合。”

情报显示明明白白,武昌来的明军都是些畏敌不前、扰民优先的三线城防军和驻屯军,俗称老弱病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鼠疫期间执行过围困施州任务的老熟人,被遭瘟军打得屁滚尿流的手下败将,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促使他们忽然士气大涨,竟然会急行军二昼夜提前将近6天推进到施州。此刻距离梁山仅3天的路程,也就是说,梁山军情报与侦察工作出现了巨大失误。

董乐斌却一脸无辜指出,中路明军统帅马炯是位杰出的青年将领、好战分子,湖广军官团中素以治军严厉和极端好战着名。情报处事先早已提醒部队勿轻敌,须对这路正面明军作重新的认识。兵还是那些兵,将却不是原来的将。

好在左右两翼明军不曾食言,行动如约定的异常迟缓。常德方向之敌放着好好的官道不走,选择盯住仅驻扎了几十个民兵的鱼木寨虚张声势围而不攻。夔州来敌日行十里,日夜不间断鸣着枪在山里转圈,其行踪可用‘飘忽不定、秋毫无犯’来描述。

按常理,分兵无可厚非,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协同,力求在同一时间达成集结或合围。马炯此时应该选择停止前进,报朱燮元严令两路积极配合行动才是。也许是托大,也许是立功心切,马将军直接无视梁山军威名,决意以已一路人马吃下施州。如此送给梁山军大大的吃惊!孤军深入兵家大忌也,这小子活腻啦!

时间上已不允许赶往预设阵地,道路两旁预埋的炸药来不及点燃,扎滚木的绳索来不及砍断。总之,中路阻敌方案因为明军来势太快都无法按计划实施。一切太过突然。

大疫期间明军在施州境内营造的路卡和关隘还没来得及拆除,原封不动保留着,其中部分重要路段的关卡由施州卫所军站岗执勤。老赵的兵成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首批受害者,当明军鸟枪射出的弹丸深深嵌进关卡垛口上时,施州军睁圆了惊恐的眼睛,“不是说好的官军还在长江里练凫水么,怎到了跟前噻!”

关隘驻兵10人,路卡驻兵5人。马炯部突进到梁山边缘地带,全程攻克大小关卡3个,擒获贼人(同样是官军)21人。马将军带兵走了十来天今天终于见着敌人了,高兴!

马炯此人继承了其父绝大部分基因,身材异常高大,比秦良玉1.86米的个子还高3公分,堪称巨人。所以合身的成衣是买不到的,只能定制。明军武库中最大号的甲衣穿他身上仿佛绑了层枷锁,手都伸不直的,只能自己出钱打造甲胄。年轻人喜欢彰显个性,马小爷出高价让巧匠打了副金光灿灿的仿唐制明光铠,那两块凸起的护胸内可不是空的,实实在在贴在了硬邦邦的圆鼓鼓的胸肌上。精心保养的明光铠闪光亮堂,数公里之外就能被其光芒亮瞎眼珠子。马将军,你真的要感谢泰森的仁慈,否则就以你身上这夺目的行头一早就死在了狙击枪下。咱们小马将军体型高大,力气更大。枪、铳,胆小懦弱之人才会用,他的兵器是门板厚的长柄大刀,重28斤又14两,实难以想象这么笨重的兵器他能挥舞自如。人不累,胯下战马该累得够呛。

施州军俘虏们战战兢兢走进马将军营帐内,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兵器架上那柄寒光凛凛透着杀气的开山刀,原先商量好的烈士气节刹那间灰飞烟灭,加上马炯对误入歧途的大明军士和颜悦色,于是一个个不争气地有问必答。

哦!?梁山贼寇不敢迎战天军,龟缩大营里不敢出。

不可能啊,如此熊包能大胜容美徒堂?这里头定包藏诡计,须小心行事。马炯思索片刻后传令全军扎营。

阚纯士和徐承率部赶到鱼木寨,目睹峡谷数里外的明军营帐灯火辉煌人影绰动,偶能听见兵甲碰撞发出的金属声。再观己方,寨门洞开,两个守门民兵摆开了矮桌在门口吃起了小酒。

“黑灯瞎火的,吃酒也不点个灯。”徐承觉得鱼木寨战况是不是过于滑稽诡异了!知道这里没啥大事,可也不能这么的祥和安逸吧。装都不用装了么!

民兵道:“山下大军说话就把火把送来。谁让咱这不通电撒,别说没电灯泡,煤油都烧讫多时了。”

“明军不来打你,为何不去本部讨来煤油。”

民兵晓得徐承在取笑他们战备松懈,道:“他们虽不来攻,咱却不敢轻易走开,咱走了,留下空城叫山下的占了去。”

说话间,明军果真来人送来火把,徐承本能反应把手搭在了手枪皮套上,阚纯士按住他手,摇头道:“用不着,人家鱼木寨民兵统战工作出色得很。”

来者看服色是个小旗,毕竟是个军官,军官屁颠屁颠来服侍民兵,传出去丢大明军队的脸。话说预备役民兵直接由泰森管理训练,从这个角度讲,泰森还是梁山军新兵训练营最高长官,所以民兵并不买大名鼎鼎的阚连长和新晋徐排长的账,语气冷淡地向客人介绍道:“这两位是阚连长、徐排长。”

客人抱拳哈腰道:“原来是阚连长,久仰久仰。”语气异常热情亲切。

“你认识我,请教尊姓大名。”

“小的贱名如何能入你老人家耳。只因小人有亲眷在容美,故识得阚连长威名。”

阚老大指了指山下明军大帐,“你等既前来进剿,怎不兵戎相见,倒似来走亲访友的。”

客人笑嘻嘻道:“可不就是来访友的。阚连长有所不知,我部统兵将军是常德防守官,当年在澧州剿匪时幸得施州军相助,赵寿吉赵大人于我家大人还有救命之恩。如今施州为奸臣所害,我等却做不出恩将仇报之事,于人危难时背地里施放冷箭岂是大丈夫所为。阚连长放宽心。”客人清清嗓子,“常德军这一路阻于鱼木寨下,因其地势险恶屡攻不克。”

“敢问你家将军大名。”

“游击将军曹安得。”

“感念曹将军仁义。匆忙时未带着名帖,待我修书向你家将军致谢。”

常德客人伸出一双大手,说道:“我亦粗黑的手,也想入个农会掌掌大印撒。你家说不得啥时把界碑往东边挪挪,大伙儿都盼着贵司将半个常德也收了去。”

扩地盘,不是,和平扩张,那是一定要必须要,没人会嫌自家地盘大的。但是搞常德府的地盘如何使得,你家何知府不得过来大闹平台。再说了,挪界碑这种事不能由梁山出手,要干也得你常德老乡自个动手。喜马拉雅山麓中尼边境的达曼人就是你们的榜样,跟他们学啊。

人流的方向不是天堂也是食堂。常德客人的积极表态让阚老大感觉到自豪和欢乐,也颇觉新鲜:“你常德军如何能知道《农友歌》的,莫非小曲儿能自己长腿翻山越岭。”

徐承这边且来问他,“这里说话不打紧,回去可别瞎嚷嚷,曲儿更是万万唱不得,小心朱燮元杀你祭旗。”

“怕那老贼个鸟!你家女班一早在六吉堂献艺,晌午便在我部军中传开。弟兄们都喜欢,常挂嘴边哼着,没见当官的来阻拦。他朱燮元管天管地,管不到弟兄们的嘴管不到人心向背。”

阚老大吹了下纸上的墨水,“写好了,都梁山简字,你家曹将军可能认将出来?”

客人欢欢喜喜接下信,“认得,认得。”--“盼梁山早日赢下此战,只消东扩二十里便是我家,能占就占休要客气。”

阚老大没好气道:“快回去复命罢!”--“请留步。要不,请贵军没事就喊打喊杀几声?毕竟明面上在打仗呢。”

“犯不着。湖广派来的几个细作都叫弟兄们下绊子给做了,咱不用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14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