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61章 水利兴修是非多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而在大明朝廷,针对朝廷在北直隶兴修水利的种种措施,不少的官员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主要的观点是认为,朝廷最近在北直隶大兴土木,不仅仅是要兴修水利,还要兴修道路,仓储等一系列的工程,他们认为朝廷要爱惜民力,不能这么滥用民力。

对此,朱载坖予以斥责,首先现在大明的各种工程,已经不再是强制征发百姓了,而是采用的雇佣百姓从事土木工程的办法,这样可以变相的增加百姓的收入,同时朱载坖也很注意农时问题,在农忙的时候都专门下达诏书,要求让百姓归家从事农业生产,甚至专门发给粮食和银钱让这些百姓回家。

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现在朝廷在北直隶推行的兴修水利遭到了士绅和百姓的抵制,朝廷应该停止这项活动,同时弹劾申时行、徐贞明等人靡费国帑,要求朱载坖将其治罪。

对于这些言论,都不用朱载坖出面,首辅李春芳、阁臣张四维等就对这些言论予以驳斥,李春芳很清楚,这是太子朱翊釴亲自操办的事情,领导此事的又是太子的讲官申时行,此事受阻,不仅是申时行等人政治声望受损,对于太子朱翊釴的政治声望也是极为沉重的打击,所以作为首辅,李春芳等人必须维护太子的权威。

朱翊釴又不是孤儿,人家可是有老爹的,欺负了朱翊釴,你看看朱载坖找不找你算账?朱载坖之所以现在没有反应,那是因为要锻炼朱翊釴,这点辅臣们是很清楚的,但是辅臣们更清楚,朱载坖绝不会使得朱翊釴的政治声望受到打击,谁要敢这么做,朱载坖肯定会立即予以处理的。

所以李春芳召见了左都御史海瑞,要求都察院作出反应,对于这些上疏的官员,要严查其背后的势力,对于有贪墨受贿等行为的,要予以题参。

同时内阁迅速呈上题本,要求朱载坖重申在北直隶兴修水利的工程乃是朝廷的大政方针,不容违逆,要求都察院、北直隶按察使司、巡按御史、地方官府对于胆敢阻扰朝廷大政的地方豪强予以严厉打击,让地方官府明白朝廷的决心。

左都御史海瑞也向朱载坖上疏,请求向北直隶专门派出御史,以督促地方官府对于朝廷大政方针的施行,对于这些奏疏,朱载坖并没有回复,而是留中不发,没有回应重臣们这些上疏。

而另一方面,朱载坖和朱翊釴召见了锦衣亲军都指挥使陆绎,陆绎详细陈述了这些年李家所做的各种恶性,什么贩卖人口,欺男霸女,这些都是基操了,不过朱载坖并没有关心这些事情,而是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就是李家是军籍。

朱载坖问道:“李家是哪一卫的?”

陆绎向朱载坖奏报道:“回陛下,李家乃是金吾右卫军籍。”

朱载坖哦了一声,说道:“我大明军法严苛,李家更是亲军军籍,这可是大事啊!”

大明的军法严苛,尤其是军籍,更是大事,按照大明有关军籍的规定,军法必世继,继绝以嫡,嫡绝以支,支绝以同姓,不奉上诏旨,不得自免,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军籍的豁除是极为难的,即便是很多阁部重臣,也没有豁除军籍,当然,不豁除军籍,他们也有其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朝廷也不会真的把一帮进士弄去当大头兵,一般来说,能够有功名的读书人都可以免去自己的兵役,中进士之后更是默认的不再追究其军籍的问题,所以虽然大明的军籍看似严格,但是实际上还是有空子可以钻了。

像李家就是如此,虽然李东阳是金吾右卫军籍,但是即便是李东阳死后这么多年,李家也不会有人去服兵役,李家的军籍事实上已经被豁除了,仅仅存在于朝廷的名册上罢了,不过朱载坖认为既然朝廷的名册有李家,就应该去服役,军籍是何等严肃的事情?李家的军籍并没有被豁除,那为什么不勾军?

所以朱载坖当即给兵部尚书汪道昆、左都御史海瑞、卫尉寺卿孙丕扬、京卫都指挥使严绍庭下达命令,要求彻查李家逃军之事,对于李家,朱载坖的定性是非常严厉的,就是逃军,对于逃军,大明的军法可是严厉惩处的。

根据原兵部尚书霍冀编撰的军政条例:其在役正军老疾或逃亡时,须到原籍勾取继丁补役。若正军一家全部亡绝,则到原籍勾取其族人顶充,以保证卫所军伍不致缺额。

李家虽然除了李东阳这个首辅,但是也只能免李东阳本身的服役,其军籍仍在,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李东阳死后,他的后代若是没有官身的话,就不能再享受免除服役的特权了,事实上李家除了李东阳,也并没有人再有功名,有司只不过是碍于李东阳的名声,没有继续从李家勾取军士罢了,像这种情况,李家明明知道自己家是金吾右卫军籍,但是拒不服役的,这就属于典型的逃军了。

大明对于逃军的处理是非常之严厉的,逃军是可以即行正法的,兵部尚书汪道昆首先上疏,经兵部核查,李家确系金吾右卫军籍,这点也得到了京卫都指挥使严绍庭的证实,是军籍而不服役,又没有相应的理由,这显然是逃军嘛。

朱载坖随即命令,将李家逃军一案,移送卫尉寺严审,由于李家的特殊性,不但要卫尉寺严审,而且要三法司会审,务必要审明查实,将一应情况做实。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就是朱载坖在收拾这些和朝廷对着干的士绅们,同时朱载坖还命令都察院派出御史,巡视北直隶,命令吏部将水利兴修纳入北直隶官员们的考成中,要是不能达到朝廷的规定,就要依照考成法严惩不贷。

随后,朱载坖命令太子朱翊釴代天巡视北直隶,督促水利工程的兴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1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