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60章 藩府迁移宗室新(四)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对于贵州、云南、哈密等地移藩的事情,主要还是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哈密虽然距离大明遥远,但是对于哈密土地平坦,适宜耕作,而是是大明下一步扩张的重点方向,对于大明来说,哈密是很重要的,所以朱载坖准备向哈密移一个大藩,同时向哈密卫迁移五卫,除哈密卫之外,还有设立哈密前卫、哈密后卫、哈密中屯卫、哈密左屯卫、哈密右屯卫,作为日后大明经略西域的攻击出发阵地。

而对于云南和贵州,侧重点不同,朝廷在云南的实力相对较强,而且现在这些土司也相对比较恭顺,可以暂时不去不动他们,但是贵州是有迫在眉睫的威胁的,上次朝廷征调杨应龙部的播州土兵赴缅甸参战,但是杨应龙称自己麾下疲弱,不堪战阵,这明显就是在防备朝廷,说明此獠反心昭然了,朝廷必须要早做准备了。

移藩于贵州也是一个朝廷加强在西南力量的办法,同时也是加强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震慑,所以朱载坖之前下旨在四川、贵州两镇训练五万官军,同时从缅甸、云南各调五千老兵给贵州、四川两镇,做好应对杨应龙叛乱的准备,同时移藩于贵阳,再迁移五卫官军于贵州,因为贵阳府就紧邻杨应龙的播州,朝廷移藩贵阳,可以直接加强对于杨应龙的防备。

朱载坖要求内阁和各部院、练兵军务处、五军都督府商量移藩的各种事情,先准备各卫所的调动,而对于藩王的移藩,朱载坖还要和阁部重臣们商量具体的办法。

朱载坖很清楚,这些藩王们肯定是不愿意移藩的,他们世居于此,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地头蛇,在当地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而且很多藩王所在的地方都是大明现在大都市所在地,放弃这些自己现在的封国,到边疆去,他们是肯定不会愿意的,朱载坖虽然是皇帝,很多时候也必须考虑天下人的反映。

虽然这些藩王们现在没有什么政治权力,但是毕竟是大明的皇亲,朱载坖也不想背上苛待宗室的名声,所以对于这些藩王们,朱载坖要软硬兼施,逼他们就范。

朱载坖和内阁辅臣们商量了一个办法,首先就是以太祖祖训来逼迫这些藩王们移藩,太祖皇帝为什么要分封藩王,是因为太祖皇帝认为:“宋元败亡、在于主弱臣强,宗室无力;我朝当引以为鉴,广建宗藩,以卫社稷。”所以太祖皇帝将皇子们分封于各地,希望能够达到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目的。

太祖皇帝在册封这些藩王们时明确说道:“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对于藩王们,重八哥希望达到的是为天子羽翼,皇帝藩屏的作用,而现在藩王们深居内地,显然不符合太祖皇帝对于藩王的要求,所以朱载坖这次移藩就是以重申太祖建立藩王的目的,要这些藩王们到边疆去,到西域去,到西南去,到大明最需要的地方。

当然仅仅是重申太祖的祖训对于这些藩王们来说,恐怕不能够使得他们动心,朱载坖还得拿出真金白银来才行,朱载坖和内阁辅臣商量了之后认为,对于愿意主动配合朝廷移藩的藩王们,每藩给十万元移藩银,亲王另给一万,郡王五千,将军三千,极力他们主动配合朝廷移藩。

同时这次的移藩不是将整个藩国内部所有宗室予以迁移,朱载坖在和辅臣们商量之后认为,移藩主要迁移的是藩国内部的上层宗室,就是亲王、郡王和将军们,而对于人数众多的中尉还有那些未请名、未册封的宗室,朱载坖认为不必迁移,而是要采取其他的措施。

之所以朱载坖对于这些相对等级较低的宗室们采取不移藩的政策,主要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朝廷的财力有限,不可能为他们也营建宅邸,而他们本就是宗室中相对比较穷困的那些人,再跟随藩王们长途迁徙,对他们对朝廷都不好,而且朱载坖为什么要采取移藩的政策,除了用移藩充实边疆之外,朱载坖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大幅度的减少宗室的人数,减轻朝廷的宗禄负担。

要是这些低级宗室们也跟随这些藩王们迁移到边疆去,那朱载坖不是做的无用功吗?而且这些宗室们又不能从事其他的生计,全靠朝廷供养,要他们去边疆干什么?增加朝廷的粮秣转运负担吗?所以朱载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将这些低级宗室也一道迁移走,而是准备另行安置他们。

朱载坖和辅臣、部院大臣们商量了之后认为,这些低级宗室们和皇室的关系已经非常之疏远了,而且皇明祖训中又明确的要求:“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能堪任用者,宗人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对于这些低级宗室们,不必再禁止他们从事各种行业。

之前朱载坖是希望他们能够主动的放弃宗室身份,能够自食其力,而这次对于这些不跟随藩王们迁移的宗室,朱载坖和内阁以及部院则是要使他们从事四民之业,朱载坖和内阁辅臣们商量之后认为,对于这些不跟随藩王们移藩的宗室,朝廷予以解除藩禁,他们可以和所有百姓一样从事各种行业,仍旧保留宗室的名头,但是朝廷会逐步减少他们的宗禄,最后彻底停发。

为了使得这些这些宗室们能够自食其力,朱载坖和内部大臣们商量了很多办法,对于这些宗室,地方官府要筹措一些土地,分给他们,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这些宗室子弟们基本上都是识文断字的,可以经过宗学考试之后录用为吏员,愿意继续上进的,送国子监读书,想要从军的,也可以报考国子武学和朝廷开设的各种学堂,总之就是四民之业皆可行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78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