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80章 纵横捭阖觑三岛(四)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对于这些事情,大明并非毫不知情,只有有些时候迫于各种情况,选择暂时稳定下来罢了。如足利义满时期,当时大明刚刚靖难,需要这些番邦的承认来彰显成祖的合法性,所以成祖在明明知道足利义满并非倭国国王的情况下,还是将其册封为倭国国王。

但是倭国的这一态度使得他对于大明的政策可以相对比较灵活,足利义满死后,其子就不承认和大明的宗藩关系了,其给大明解释则是“本国开辟以来,百事皆听诸神”、“灵神托人谓曰:我国自古不向外国称臣”,并且声称要改变义满的外交政策,“今后无受外国使命,因垂戒子孙,固守勿坠”。

可见倭人之阴险狡诈,所以这次朱载坖趁倭国处于内乱之中和徐渭已经在倭国稳定下来,向倭国派遣使臣,就是想要将倭国和大明的宗藩、君臣关系确定下来,不是和倭国的什么将军、关白,而是要和倭国的朝廷、天皇,不仅仅是倭国要向大明称臣,倭国所谓的伪天皇必须自去僭号,向大明称臣,这才是朱载坖所要。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宗藩、君臣关系给稳定的固定下来,使倭国成为大明的家犬而不是到处乱跑的野狗。

在得到倭国朝廷的回复之后,徐渭赶紧连同自己请求调集军户充实安东卫、安东前卫的奏疏一道呈递的京师去了。

在大明京师,历经了近两个月的转运之后,从倭国回来的第一批金银已经抵达天津港,朱载坖立马派出锦衣亲军前往护送,直接解运到内承运库去,白银送少府监铸造银钱,黄金在内廷铸造成金条,送内承运库作为压库之用。

户部尚书鄢懋卿随即上疏,称现在户部老库压库银钱仅有二百万元,请求朱载坖从内承运库向太仓银库调拨压库的银钱和黄金,最好达到五百万元比较好,朱载坖认为鄢懋卿要的太多了,五百万实在是太多了,经过和鄢懋卿以及内阁的一番拉扯,朱载坖决定,从内承运库发银钱一百万元,充实太仓老库,同时这次从倭国运回来的白银在铸造银钱之后,也直接调拨给太仓支用。

有了这些金银,朱载坖的底气当然是足了不少,在和户部商量之后,增加朝廷在水利工程和仓储建设上的投资,加快建设各级常平仓和备荒仓,以提高大明抵御灾荒的能力,同时在河南、陕西、宁夏、山西等地增加水利的投资,兴建各种灌溉水渠,提高宁夏的粮食产量。

收储大量的粮食,保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军储充足,同时推广大明的医疗体系,在京师和南京的医院基础上,扩大两京太医院招收医学生员的规模,在南直隶的苏松常镇四府,北直隶的河间、保定、天津、真定四府也开设医院,以优惠的价格保障百姓的身体,进行防疫研究。

为了体现朱载坖对于医学的重视,朱载坖下诏,仿前宋之制,升太医院为翰林医官院,太医院使也升为翰林医官使,秩正三品,与军器监平级。

而倭国朝廷的回复奏疏和徐渭的奏疏也抵达了京师,对于倭国朝廷的回复奏疏,朱载坖御批了四个字,避重就轻,倭国朝廷的这份奏疏,看似态度温顺,向盗卖那个低头认错,但是对于大明所关心的问题,实则是避而不谈,他虽然在极力解释倭国伪天皇名号的来源,声称是倭国一直以来相沿承袭的称号,但是对于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倭国朝廷是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这就令朱载坖极为愤怒了。

朱载坖将倭国的奏疏和徐渭的奏疏都下部议,同时要求翰林院批驳倭国朝廷的奏疏,尤其是其有关僭越的事情,一定要坐实其僭越。

很快翰林院就回奏朱载坖,翰林院经过详细的考证之后,证明了倭国所谓最早出现天皇称谓的天武天皇制定的《飞鸟净御原令》实际是是在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咸亨四年所发布了,可见倭国分明就是僭越,绝不是所谓倭国自古以来的称号,而是其有意僭越唐高宗的称号。

朱载坖将翰林院的结论也下部议,同时召集部院大臣、参赞军务大臣等一道商量有关倭国的事情,对于徐渭的奏疏,大臣们都表示要尽快安排,毕竟佐渡岛上有数以千万两计的金银,必须要迅速予以开发,以解大明朝廷的财政问题。

但是要迁移大量的百姓,还有保障他们的生产,同时还要增调援军,转运粮秣、军械等事,对于大明现在的海运能力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了,虽然朝廷已经紧急命令各个船厂为朝廷生产大型运输船,但是现在朝廷的运力仍然是非常紧张的,大量的官军还在朝鲜等待运往倭国呢。

还有组建倭国新军所需的军械,驻倭官军的粮秣后勤等等,肯定都是最优先的事情,所以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顺宁侯俞大猷上奏,现在官军运力不足,在保证援军和所需的各种物资转运之后,今年能够完成将一千五百户的军户转运到佐渡岛上去,剩余的准备来年再转运。

朱载坖要求再次雇佣民间船只,加大转运安东卫和安东前卫的军户们,加强对于佐渡岛的控制,尽快大规模的开发佐渡岛的金银矿。

而对于倭国朝廷的奏疏,朱载坖直接说道:“朕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倭王僭越,实不可忍,是使大明无动于衷,纲纪何在?法度何在?”

对于朱载坖的愤怒,大将们都表示要增加援兵,讨伐不臣,倭国都敢僭越天子名号了,形同谋逆,不能坐视不管。

而内阁和部院则是建议朱载坖还是先采取外交手段,不要急于动兵 ,毕竟现在朝廷在倭国的兵力不足,要先控制甲斐、越后,把这些地方的金银矿先拿到手,然后再对倭国用兵不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86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