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85章 万里伏波鲸鲵动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倭国的这些实力派的大名都采取了沉默的方式,使得倭国朝廷极为被动,大明的条件是很清楚的,称臣去号,是大明对于倭国朝廷和倭王的要求,大明也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倭国自去僭号之后,比照朝鲜,有朝廷予以册封为倭王,食郡王俸禄,赏穿亲王服色,对于大明的这个要求,倭国朝廷赶紧很难接受。

但是向各地方实力派请求帮助,这些实力派大名都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因为大明安东都护徐渭早就放出话来,哪个大名敢违逆天朝,安东都护是首先要予以征伐的,面对徐渭的威胁,大部分的大名都保持了沉默。但是一些在四国岛上的大名不揣冒昧,想要进行所谓的上洛。

没想到大明还没有作出反应,织田信长就先动了,他立即派人警告这些大名,不要轻举妄动,激怒大明,织田信长很清楚,徐渭本就想借机生事,要是给了他借口,他以征讨不臣为名,到时候假途灭虢怎么办?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给徐渭以任何扩大战事的借口。

毕竟现在大明朝廷的态度还是不大举用兵,徐渭就算是想用兵,也得找到借口才行,只要不给徐渭借口,倭国就还有喘息之机。

而徐渭也没有闲着,他首先是安顿从国内迁移来的军户,给他分配土地,建造房屋,征发倭国人开发佐渡岛上的金银矿,在越后和甲斐,在大明工匠和官军的指导下,徐渭命令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大规模征发倭国的壮丁,开发越后、甲斐的金银矿,提高产量。

在官军的支持下,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的新军也建立起来了,正在开始训练,除了这些之外,徐渭通过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和倭国的大名们接触,要求他们开放通商,用倭国的各种矿产来换取大明的物资,倭国并不是只有越后、劫匪有金银。

毛利辉元控制的石见银山,可是倭国现在规模最大的银山之一,而且毛利辉元和武田胜赖是盟友,曾经一地对抗织田信长,徐渭借着武田胜赖和毛利辉元联系上了,准备向毛利辉元出售大明的各种物资,如布匹、药材等,都是倭国所急需的,但是毛利辉元向从大明购买军械的要求被徐渭断然拒绝,军械乃禁榷之物,不是他这个安东都护能够决定的。

而且徐渭也不愿意使得这些倭国大名的势力过分扩张,只要他们的势力保持大致均衡就行了,在徐渭的支持下,武田胜赖开始重新控制信浓,这里土地肥沃,可以为官军提供粮秣,减轻朝廷的负担。

除了金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资,就是铜料,大明是缺乏铜料的,即便是现在朝廷开发缅甸和云南的铜矿,对于大明来说,铜料依旧是十分紧缺的物资,铜不仅仅是大明制钱的重要原料,还是火炮的原料,现在大明的商业发展,对于银钱和制钱的需求量极大,朝廷每年的铸钱量都在增加,但是市场上仍然不时出现钱荒。

尤其是铜料的短缺,大明的制钱铸造量一直受到限制,即便是现在,大明每年的铸钱量也没有超过一百万贯,因为大量的铜料要被用于军器生产,剩下的才能够用于铸钱,而倭国有丰富的铜料,从关东到四国、九州都有大量的铜山,这些对于大明也是急需的物资。

而倭国由于铸造、冶炼技术差,所铸造的铜钱质量差,百姓不愿意用,大明的铜钱在倭国信誉很好,之前两国进行勘合贸易时,倭国使臣就多次请求大明和倭国兑换铜钱,甚至要求十万贯这么庞大的数字,现在在倭国铜钱广泛行用,不仅官方和民间的买卖通行铜钱,而且土地、房屋的出售或抵押也多以铜钱形式支付。倭国也需要大明的铜钱,尤其是通过贸易得到的嘉靖、隆庆通宝,铸造精美,质地精良,很受倭国的欢迎。

所以很多大名都希望从徐渭这里获得铜钱,在奏请朱载坖之后,徐渭和倭国大名们商量之后,同时和倭国进行铜钱贸易,但是只准倭国用铜料和金银换取铜钱,一斤铜换铜线七十文,一两白银换钱四百五十文,黄金一两换钱二千四百文,因为大明一斤铜能铸造铜钱一百四五十文,出去火耗、人工等损失,差不多有十分之三的利润,而且倭国金价贱,对于大明来说,可以换取更多的黄金。

王直还从大明转运来大量的布匹、药材、瓷器、丝绸等商品,通过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贩卖到倭国各地去,同时收购倭国的生丝等物资。

徐渭、王直等人在倭国扩展生意网的时候,北洋水师提督陈璘正率领大明舰队赶赴倭国,这次是对于倭国朝廷予以惩戒,按照道理本来是应该直接炮击倭国伪天皇的所在地,京都的,但是京都远在内陆,所以经过商量之后,陈璘准备炮击的对象是大阪。

自奈良时代开始,大阪就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成为贸易港口。大阪位于本州岛西南部,坐落在淀川下游两岸的大阪平原上,濒临大阪湾,大阪的港口难波津是现在倭国最大的港口,陈璘选择此处,就是为了震慑倭国人。

当大明水师的舰队驶入大阪湾之后,倭人一开始是震惊,大明居然有这么多这么大的战舰,即便是织田信长所建造的安宅船也远远不是这些大明水师的对手,陈璘直接指挥舰队,将炮口对准难波津,炮击港口和港内的船只,一顿重炮之后,陈璘率领水师扬长而去,倭国所谓的水师除了四散而逃就是直接当看不见。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璘率领水师,接连炮击了大阪、神户等倭国的重要城市和港口,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倭国人,只要大明愿意,倭国的所有港口都在大明的炮口之下,这个行动的警告意味已经是十分浓厚。

陈璘的舰队在倭国的海岸横冲直撞,这些大名和他们麾下的水师都不敢主动招惹官军水师,大家都很清楚,倭国朝廷只要不答应大明的条件,大明水师还会再次袭击倭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63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