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95章 钱法通行国用饶(八)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其实在两京之间修筑直道并没有多复杂,严世蕃就认为,可以利用现在各州府之间的道路,截弯取直,再加以拓宽就行了,陆上的筑路工作其实并不困难,只是需要大量的银钱和物资的投入,两京直道的难点在于长江黄河两处天堑,因为按照朱载坖的规划,两京直道和运河基本是平行的,所以就不可避免的要遇到这两条大江大河,怎么跨越长江黄河,这才是关键问题。

严世蕃提出了两个方案,要么是浮桥,要么渡船转运,浮桥在大明并不罕见,长江上也有过浮桥。长江上在五代时候就架设过浮桥了,当年宋太祖遣曹彬、潘美攻灭南唐,于采石矶修建浮桥。

江南人樊若水,在采石矶长江上乘小船经过往返几十次测量,精确地计算了当地长江的宽度和深度后,向宋军献策在采石架设浮桥以取南唐。宋军根据樊的实测,预制架桥器材,并在石牌镇试架成功。当宋军占领采石后,仅用3天时间,就架成长江浮桥,为宋军顺利渡江、包围金陵、统一南唐创造了条件。

所以说从技术上来说,在长江黄河上架设浮桥并不困难,但是重臣们都认为,在长江上不能架设浮桥,因为长江水道也是大明重要的交通要道,如果在上面修建浮桥的话,对于大明来说有些划不来,而从扬州到应天府的船运非常之发达,完全可以将直道修筑到扬州府,然后渡江前往应天府。

黄河的水运价值并没有这么高,可以在黄河上架设浮桥,以供通行。

对于重臣们的建议,朱载坖认为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朱载坖认为浮桥虽然在平时没有用,但是在朝廷紧急情况下,还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朝廷要大规模调动物资或者官军的事情,浮桥就要比船只要方便的多,朝廷必须要有准备,在紧急情况下,于采石矶架设浮桥,以供朝廷调动物资和大军。

朱载坖于是命令工部会同河道衙门、地方官府详细勘察路线,编制预算,条陈上疏,等朱载坖决定之后再兴工修建。

而除了两京直道之外,朱载坖另外一个重点关心的道路就是京师和外边的联系,这些大明新收复的领土,各种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有些地方也不利于屯垦,需要朝廷运输粮秣,以保障守边将士的后勤补给,所以朱载坖对于这些地方的直道也是非常关注的。

在朱载坖的规划中,现在要动工的主要是三条直道,京宁直道,即京师到大宁镇的直道,京胜直道,京师到东胜卫的直道,宁胜直道,从大宁镇到东胜卫的直道。

按照朱载坖的规划,这三条直道要是完全贯通的话,大明辽东、大宁、蓟镇、宣府、万全、山西、大同、河套、宁夏的防御将会连成一体,对于这三条直道,主要考虑的就是边防问题,通过这三条直道,将大明北部边防和东北边防联系到一起,对于大明的边防来说,将会有极大的改变。

三条直道各有自己的作用,京宁直道联系的是京师和大宁镇,日后向东延伸,与沈阳中卫、辽阳卫、开平卫、广宁卫相联系,使得辽东和大宁声势相依,同时避开山海关开辟一条从京师到辽东的道路,使得京师、蓟镇、辽东、大宁连为一体,使得京师的东北方向边境无虞。

京胜直道联系的是京师和东胜卫,将京师、宣府、万全、山西、大同、延绥、宁夏、河套等镇连成一体,使得京师的西北方向防御得到加强,同时从东胜卫向西延伸,还可以直接从蒙古直插西域北部,与哈密卫遥相呼应,一南一北,控制西域。

宁胜直道是沟通东西的重要要道,将最东端的大宁、辽东镇和最西面的宁夏镇、河套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大明的北部防御得以加强,官军到时候可以依托宁胜直道作为官军的攻击出发阵地,征讨蒙古,也可以东西调动官军,加强官军的机动防御能力。

当然,由于这三条直道主要是用于加强边防的,而且现在这些地方的人口还不多,所以主要是要依靠卫所的士卒来修筑道路,这事还要和练兵军务处以及五军都督府商量之后再决定。

不过对于朱载坖如此大规模的修筑道路,重臣们还是有些看法,大兴土木在中国一向是被人所诟病的,尤其是天子的大兴土木,往往被视为失德之举,朱载坖即位以来,在工程上也是常常大兴土木,对于河道的整治,朝廷仓储设施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建设,几乎是没有都有重大的工程营建,虽然朱载坖的这些工程确实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但是也还是有不少臣子上疏要求朱载坖休息百姓,暂停兴工。

对于朱载坖要大修道路的决定,内阁当然是支持的,但是张居正认为,有缓急轻重之分,有优先级来说,两京直道肯定是最优先的,朝廷应该集中主要精力,先修通两京直道,然后其他的直道,在徐徐图之即可。

但是朱载坖显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两京直道和北部边防的直道互不影响,两京直道是由朝廷工部与总督河道衙门、北直、山东、南直的地方官府衙门兴建的,由各地方官府招募百姓修筑的直道。

而北部边防的直道,则主要是朝廷征调卫所军士来修筑的,并不会影响什么,朱载坖之所以有这个底气同时在南北大兴土木,主要是他能够从缅甸、暹罗、占城等处取得廉价的粮食,可以直接用这些粮食支付百姓和军士的工资,而不是采取无偿征发的模式,对于民间的地方的影响比较小。

但是也确实要考虑到大兴土木可能对财政造成的负担,所以朱载坖在和重臣们商量之后,决定先建两京、京宁、京胜三条直道,等这三条直道建好之后,再动工其他的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5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