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10章 土木大兴交通畅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除了两京直道之外,还有就是京宁、京胜直道,和两京直道主要是加强两京之间的联系,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同,这两条通往边疆的直道更多的用途是军事上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朝廷向边镇运输给养和传递信息的,所以主要是调动各卫所的士卒参与兴修道路。

朱载坖从内帑和京通仓给这些参与兴建道路的士卒增饷一两,米一石每月,同时为了边镇的补给,这两条直道上除了朝廷的驿站之外,还设置了兵站,直接由兵部和各镇管理,各朝廷在地方道路上设置的递运所不同,兵站的规模更大,不仅有备用的马匹和车辆的备件,还要有仓库一共临时存放物资,大量的房舍供士卒休整,以保证朝廷的补给运输能够及时。

在朱载坖的催促之下,各地官府开始招募百姓,修筑道路,这次朝廷所出的工价还算不错,普通民夫每人每月一元半,米七斗,有技术的工匠每人每月两元,米一石,工部和武功三卫在开始在沿途的合流勘察地点,准备修筑桥梁,五军都督府也征调士卒开始修筑道路。

而除了陆上的道路之外,朱载坖还要扩建港口,随着大明的海上贸易日渐繁荣,原本的港口已经显然不够使用了,经过海关总署的提请,朱载坖动支户部银两,扩建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港口和相应的海关仓库,以满足海上贸易的需求,同时有文思院开发的各种机械也运用到修筑道路和海关货物的转运中来。

随着朝廷疆域的扩大,在边塞的驻军增加,运输粮秣就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问题了,对于官军来说,马车或者牛车等仍然是朝廷的运输主力,朱载坖对于欧洲的四轮重载马车很欣赏,之前通过这些传教士和西洋使臣也收到过这些马车,不过文思院、兵部研究过后认为并不实用。

朱载坖对此感到有些不能理解,于是专门召见了宗正兼文思院使郑王世子朱载堉询问相关的情况,朱载堉和文思院的工匠们也研究过这些进献来的马车,这些马车和大明的马车用途不同,西洋的马车主要是供人乘坐的,而大明现在需要的是重载马车。

西洋马车确实是有优势,因为如果道路不平坦,两轮马车容易使乘坐者感受到颠簸,影响乘坐体验,而四轮马车则可以通过机械组件提供更舒适的乘坐环境。但是对于大明的马车来说,这些问题也并不是不能解决,尤其是现在通过燧发枪的研制,大明工匠已经会熟练的制造弹簧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为什么大明马车主流都是两轮,这是由大明的国情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轮马车的实用性更高,尤其是在大明,道路路况不好,在加上所面临的地形复杂,马车需要经常运输重物,因此,宽大的两轮马车可以避免陷入路面,更加稳定。

虽然四轮马车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但它们的使用场景有限,且车轮较窄,不适合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行驶。所以说大明一向倾向于使用两轮马车。如果马车太宽或者四轮马车,就很难在一些狭窄的路面上调头。两轮马车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可以原地调头,而四轮马车则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调头。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马匹等牵引牲畜,即便是现在,大明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都还是很缺乏马匹的,马匹问题一直是制约马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四轮、六轮马车需要大量马匹牵引,这不仅增加了饲养和维护的难度,而且使得成本成倍增长。

所以文思院的工匠们认为,这种重载马车是不适合大明使用的。

不过现在朱载坖显然是需要重载马车的,这种马车的运输效率更高,能够更好的为官军补充粮秣等物资,至于道路问题,朝廷现在所修筑的直道就是为了方便朝廷运输物资的。

马匹等牲畜的问题,朱载坖认为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运输粮秣等物资对于速度的需求没有那么大,骡子也可以胜任,而且朝廷已经在培育大体格的驮马了,也在从西洋引进大体格的战马,改善大明骑兵的马匹品质,这些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而四轮马车的不灵活的缺点,朱载坖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也是可以解决的,将前轮相对改小,而后轮增大就是很好的改善四轮马车的转弯性能,虽然仍旧不如两轮马车,但是也足够使用。

所以朱载坖命令文思院研发四轮重载马车,除了为官军运输粮秣等物资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拖曳官军的重炮,火炮现在是官军的火力支柱,但是火炮沉重,往往不能够跟随官军机动,大口径的火炮往往只能用于舰炮或者城防、岸防,所以朝廷虽然能够制造十二斤甚至更大的火炮,但是对于官军来说,野战伴随火力仍然是以三四斤火炮为主,要想提高官军的火力强度,运输工具就是至关重要的。

要是有了重载马车,官军随军行动的火炮就可以更重更大,火力也会更强,而且官军的后勤能力也会提升。

同样的,对于经济,重载马车也有极大的好处,可以实现大宗物资的快速运输,方便货物的流通,对于朝廷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所以朱载坖要文思院研制重载马车。

除了重载马车之外,朱载坖现在关心就是开花弹和线膛火铳、短管火铳的进展,线膛火铳和短管火铳进度很快,因为这两件技术上都不难,而且现在对于线膛火铳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尽管膛线加工不容易,但是还是能够满足需求的,而短管火铳就更简单了,相比于官军的制式火铳,他的制造难度更低。

朱载坖命令将已经生产好的一批线膛火铳和短管火铳送缅甸试用,听取官军的意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35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