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62章 藩府迁移宗室新(六)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在通过周王了解了这些藩王们的想法之后,再次和阁部重臣们商量调整了相关的移藩办法,同时朱载坖也和内阁确定了移藩的具体情况。

在和内阁、部院详细商议之后,朱载坖决定移秦藩于哈密,移赵藩于昆明,移晋藩于贵阳,朱载坖和阁臣们之所以选择这三藩予以迁移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秦藩乃是天下第一藩,是太祖皇帝亲封的第一位藩王,地位在天下诸藩之中特殊,朱载坖为什么要第一个移秦藩,就是要展示朝廷移藩的决心不可动摇,连秦藩也要被迁移,其他的藩王也就更不在话下。

而晋藩则是除了周藩之外的第二大藩,人口众多,晋藩山西太原府亲王一位,在省宁化髙平广成平阳西河等王共一十二位,镇辅奉国将军一千八十五位,中尉二千二百位,郡县主君一千五百十一位,庶人一百七十名。这么庞大的人口,正好可以迁入贵州,同时将配套的卫所也迁入贵州,以增强朝廷在贵州的力量,威慑杨应龙。

而赵藩人口较少,是诸藩中的弱藩,仅有河南彰徳府亲王一位,在府临漳等王八位,镇辅奉国将军一百八十六位,中尉一百十七位,郡县主君二百八十三位,庶人三名。将赵藩迁入昆明,不至于对世镇云南的沐家过分刺激,毕竟现在朝廷还是需要沐家为大明稳定云南的。

朱载坖在和内阁、礼部、户部、工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等相关部院衙门商量之后,正式下达上谕,命令由户部和内承运库出银,在哈密、昆明、贵阳、沈阳、大连等地为秦、晋、赵、沈、周等诸藩营建王府,待王府建成之后,将诸藩迁移至上述地区,同时命令兵部、五军都督府为诸藩按照实际情况配置护卫卫所,提前调发迁移。

虽然名义上这些卫所是王府护卫,但是朱载坖明确规定,这些卫所有所在的都司予以指挥,不过由于这次移藩的地点都是大明的边疆,远没有内地安定,为了保护这些王府和宗室的安全,朱载坖还是命令兵部给这些王府配置一千到三千人不等的护卫官军。

朱载坖的诏书一下,宗藩们都是震惊了,移藩在大明并不少见,但是像这么大规模的移藩,而且是将藩王们迁移到边疆去,还是大明所未有的事情,虽然朱载坖已经下达了上谕,但是这些藩王们显然不愿去。

秦王朱谊澏上疏朱载坖,称自己身体羸弱,不能远行,而且先王庐墓就在西安府,不愿离去,愿辞秦王之爵,为先王守墓,不愿去哈密。

虽然赵、沈等王并没有明确上疏,但是朱载坖很清楚,他们现在是在观望,若是秦王的上疏有效果的话,他们肯定会跟进上疏的,而秦王朱谊澏则是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亲藩,自己就是上疏,朱载坖最多也就是申斥驳回罢了,还能把自己怎么样。

但是在朱载坖眼中可不是这样,的确,秦藩作为天下第一亲藩,确实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历代的皇帝,在秦王所赐绝嗣的时候,都从未将秦藩除国,而是从秦藩内部选择和秦王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宗室予以继承,保障秦藩能够延续下去,这也给了秦王朱谊澏和朱载坖叫板的勇气。

朱载坖则是认为,秦藩固然是不能废的,但是秦王可就不一定了,既然秦王跳出来了,朱载坖当然不会客气,当即召集重臣们,商量秦王的不法事,这些藩王们手上,哪个没有写案子,他们是好鸟的没有,坏蛋的都是,秦王朱谊澏身上的烂事自然是不少。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很严重的,就是违例奏请,因为现任秦王朱谊澏和他的父亲是小宗入继大宗的,也就是前任秦王绝嗣之后,由朝廷按照伦序从秦藩宗室中册立的,按照朝廷的规定,进封亲王,子孙除承袭外,其余不准加,封照原封世次授职。

也就是说,虽然他和他父亲成为了秦王,但是他的其他兄弟和侄子并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还是只能够按照原有的爵位承袭,这样的目的主要是朝廷为了控制爵位的数量,但是秦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多次上疏,请求为自己的叔叔和弟弟们请封,要封郡王,这还了得?把朝廷名器当成什么了?作为以镇国中尉身份入继大宗的秦宣王朱怀埢子孙,他的儿子应当受封辅国中尉,朱谊漶兄弟更是只能受封最低等的奉国中尉。宣王朱怀埢以再从侄的身份入继,论亲不属于亲支,论世则不得封王,论例亲支进封都不许加封,所以他秦王有什么道理给庶兄、叔父请封?

但是秦王多次上疏请封,礼部也多次予以驳回,但是朱载坖也没有处理的,但是现在你秦王既然要跳出来,那朱载坖就要和你计较计较此事了。

对于礼部所参劾秦王违例请封的事情,朱载坖当即御批道:“原封奉国中尉,今已超爵五级而加镇国将军,复非分妄干,长此安穷?随具疏参。”

朱载坖的御批下达内阁之后,大明的官员们当然明白了朱载坖的意思,什么要随具疏参啊,就是要大明的官员们踊跃上疏,参劾秦王,既然朱载坖这个皇帝都发话了,上至于阁部重臣,下到科道言官都纷纷上疏弹劾秦王。

尤其是礼部和礼科,他们本就是负责天下礼仪的,对于这种事情一向就是深恶痛绝的,礼部尚书陆树声上奏称:“诸藩所观望者,唯秦而已。秦为戎首,以破例为例,则后之援例者且纷然,而未有已也例,为诸藩共守之法。”

陆树声直接指出了秦王上疏的恶劣影响,作为天下第一亲藩。秦藩本应支持朝廷的各项政策,但是秦王不仅违例求封,性质极为恶劣,令天下诸藩所侧目,所以陆树声认为:“秦王擅紊祖宗成法,滥开孽庶觊觎,宜加重惩,以追封之恩报礼宜重,首藩之体作法宜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57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