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61章 藩府迁移宗室新(五)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朱载坖的目的是很简单的,就是大幅度的减少宗室人数,以减轻朝廷的宗禄负担和财政负担,同时将宗室中的人才发掘出来,对于留在当地的宗室,他们虽然继续保有宗室的名头,但是不再有任何的束缚了,可以从事各种职业,同时为了保证这些宗室们能够自食其力,由朱载坖从内承运库拨银,与海贸的收益抽出一部分,在各地建立宗学,宗室子弟食宿全免,可以再次就读。

宗室子弟们无论是考上秀才、举人、进士或者是朝廷的各个学堂,朱载坖都会以皇室的名义资助这些宗室子弟们读书上进,同时分给宗室们土地五年免征,也算是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机会。

朱载坖已经让宗人府和户部核算过了,如果将所有将军以下的宗室放开藩禁,同时让他们自谋生路的话,那么大明的宗室人口可以减少八成以上,对于朝廷来说,财政负担就会减轻很多,虽然朱载坖在之前的宗藩条例中规定了宗禄永额,但是无论是朱载坖还是臣子们都很清楚,要想真的实现宗禄永额,那就必须将宗室人口,或者说领取宗禄的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否则的话,领取宗禄的人口无限膨胀,所谓的宗禄永额就成了一纸空文罢了,所以朱载坖才会下定决心移藩,就是要控制宗室人口,让底层的宗室们去自谋生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宗禄不对朝廷的财政构成严重的威胁。

当然,对于那些移藩的宗室们来说,也是有好处,因为按照隆庆六年的宗藩条例规定,大明实施宗禄永额,规定了每一个藩府的宗禄数量,当时规定的的宗禄折色一共是一百一十九万七千五百两,后来废两改元之后,又增加为银钱一百四十万元,这就是大明现在的宗禄数量。

而对于这些移藩的宗室们来说,宗禄的总量是固定不变的,而领取的人数大大减少,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人能够领取的数目就会更加可观,他们的宗禄也就更有保障了,所以这件事情对于他们也是有利的,朱载坖就是要通过这样软硬兼施的手段,达到移藩实边,和控制宗室人口的双重目的。

朱载坖也和辅臣们详细商量了后面的措施,对于大明来说,移藩只是第一步,通过移藩,朝廷将宗室人口大幅度降低,将宗室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然后就是下一步,控制宗室的爵位数量,严格限制宗室滥封爵位,加强资格审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册封。对于朱载坖现在,现在相关的办法已经有了,就是要想办法让这些藩王们就范。

朱载坖于是先投石问路,朱载坖下旨将徽王、宁王和楚藩的郡王、将军们迁移到辽东布政使司大连府安置,这些宗室们都是相对比较好拿捏的,宁王、徽州是罪藩,楚藩刚刚整出这么大的丑闻,虽然朝廷没有明确说楚王是假,但是无法证明楚王为真,所以除非现在也相当于罪藩,这些都是相对比较好拿捏,所以朱载坖命令辽东地方官府为他们在辽东营建府邸,准备移藩。

果不其然,朱载坖的诏命下达之后,对于这些藩王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朝廷要移藩的风声早就传出去了,虽然这次朝廷迁移的事徽王、宁王的罪藩小宗和楚藩的郡王将军们,但是这就足以说明朝廷要移藩的事情确实是真的,这些藩王们肯定是感到恐惧,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藩地待了许久,现在朝廷想将自己移藩,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不能接受的。

主要是移藩的到大明的边疆去吗,对这些藩王们来说是有些不能接受的,朱载坖于是先拿周王开刀,因为周王在大明一向是以贤王而着称的,周藩家族,是宗室中比较优秀的一支。这支宗室,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自始朱橚以来,家传学问,书香永继,并产生了一大批学者、文人。

如第二代周王朱有炖,博学精思,擅长书法,写有《东书堂帖》行世,是明初较着名的书法家。他的八弟第一代镇平王朱有爌,也是个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人,对诗歌、书画、骑射、蹴鞠,无一不精。着有《道统论》数万言,又采自夏商以来至元朝太子一百多人,着《贤王传》。第六任周惠王朱同镳的第十三子博平王朱安?,好学,广邀学者与之游,是当时宗室中最有名气的一个,曾辑着《贻后示》、《养正录》等书。

周王一向是贤明着称,但是周王现在是大明人口最多的藩府,朱载坖亲自去信给周王,讲明自己的想法,朱载坖希望周王能够向之前一样,拥护朝廷的决定,同时朱载坖也询问周王对于朝廷移藩的要求。

很快周王就向朱载坖上疏,周王主要担心的事情是历代周王的陵墓都在开封,移藩之后,祭扫的问题,还是移藩之后的周王安葬地的问题,朱载坖当即表示历代周王的陵寝由朝廷责成地方官府予以祭扫,同时周王移藩之后,可以效仿黔国公,历代黔国公虽然出镇云南,但是死后都是归葬南京,周王也可以如此,仍旧归葬开封,与先王们合葬。

周王关心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朝廷的规定,辽东就有周、沈二王之外,还有宁、徽两藩的小宗和楚藩宗室,周王久在开封,离湖广并不远,对于楚藩的事情,周王是很清楚的,他担心楚藩的这帮神经病不好管束,到时候和周藩起冲突,朱载坖对周王的想法洞若观火,周王是想向朱载坖要权。

朱载坖当即任命周王朱在铤为宗正,同时和周王交底,移藩之后,不仅仅周藩宗室归周王管束,宁、徽两藩和楚藩的宗室也都归周王管束,防止他们再生事,同时朱载坖还答应给予周王补贴,增加周王的田产额度,从在开封时的三千顷田赋税增加到辽东的五千顷赋税食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0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