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86章 万里伏波鲸鲵动(二)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面对大明水师的举动,这些倭国大名纷纷找到武田胜赖和上杉景虎,通过他们向徐渭表达不满,毕竟不答应大明条件的是倭国朝廷上的那帮公卿们,又不是这些大名们,大明水师这么沿着倭国海岸线炮击倭国港口,对于这些公卿们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损害的是这些大名们的利益。

徐渭则表示很无奈,他向这些大名们表示,他也想直接炮击倭国京都,但是倭国京都并不沿海,大明水师也没法炮击倭国内陆,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水师只能炮击倭国沿海,给倭国朝廷施加压力了,要是大名们真的觉得不行,也可以给官军借个道,徐都护直接率兵也上个洛。

面对徐渭的话,一众倭国大名都沉默了,借道给大明官军,就怕到时候大明官军一个回首掏,攻灭自己,于是这些大名们转头给倭国朝廷施加压力了,现在大明水师炮击的敢情炮击的不是你们的地盘是吧?你们公卿们躲在京都,和大明拖,就硬拖,现在大明对倭国采取行动,你们总的给个说法吧?

织田信长等大名门纷纷给倭国朝廷上疏,要求倭国朝廷速作决断,再这么搞下去,倭国的港口就要被大明水师都炮击一遍了,所以这些倭国大名们纷纷要求朝廷解决此事,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是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倭国朝廷答应大明的条件。

在这些地方实力派的压力之下,倭国朝廷不得不再次和盗卖那个使臣接触,现在大明使臣当然是态度高傲,毕竟是倭国有求于大明,使臣也将之前礼部和理藩院、户部、少府监等衙门一同确定的谈判条件全盘拿了出来。

大明的要求的很简单,倭国及其君主必须向大明奉表称臣,自去僭号,奉大明正朔,不准用自己的年号,而用大明年号,同时也要通行大明的制钱和银钱,对大明开放通商贸易,等一系列条件。

当然,对于倭人,也是有一定的好处了,朱载坖和大明朝廷很清楚,现在倭国所谓的朝廷根本没有什么政治权力和经济实力,所以大明也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只要倭国朝廷和倭国君主能够接受大明朝廷的对这些条件,大明不但对倭国朝廷的有赏赐,作为宗主国,也有义务保证倭国朝廷和君主的安全,安东都护作为大明派驻在倭国的官军,也会保护倭国朝廷的君主。

当然,如果倭国朝廷仍旧不答应的话,大明的反应肯定会比这一次更加激烈,而倭国内部的地方实力派也在不断给倭国皇室施加压力,让倭国皇室屈服,在这种情况之下,倭国朝廷不得不同意了大明提出的条件,正式向大明朝廷奉表称臣,自去僭号。

倭国朝廷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仍旧保留倭国君主的神道教首领地位,因为倭国的君主不仅仅是世俗王权的首领,也是神道教的宗教领袖,倭人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所谓大和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

对于这点,大明使臣表示可以上奏等候朝廷的批复,这些事情,大明不会那么在意的。重点是要向大明奉表称臣,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倭国朝廷和伪天皇自去僭号和奉表称臣的奏疏通过海路抵达京师的时候,已经是隆庆十二年的十二月了,朱载坖收到倭人的奏疏之后,当即下达诏书,命令首先派遣勋臣,祭祀世宗永陵等先帝陵寝,同时将倭国奉表称臣这一大事祭告太庙,使祖宗得知。

然后召集群臣,商量应该怎么处理此事,对于倭国朝廷的君主的自去僭号,奉表称臣,朱载坖当然是十分高兴的,这是朱载坖执政的极大成果,四夷宾服是对于一个皇帝文治武功的重要肯定,这样的大事,朱载坖当然是要赶紧向祖宗汇报的。

而随后朱载坖召集群臣,则是讨论应该怎么处理此事,倭人基本上是算是基本答应了大明的条件,倭人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倭国君主的神道教宗教领袖的特权,承认倭人君主的宗教领袖地位,对于朱载坖来讲,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问题,不管他愿意当活佛还是教宗,这都不是朱载坖关心的事情,朱载坖之关心他是不是天皇。

对于对于这一份条约,朱载坖还是比较满意的,既然倭人诚恳的奉表称臣了,朱载坖也就勉为其难的收下这个藩属吧,只是对于册封倭人君主什么封号,还有一些争议,对于倭人既然请封,朝廷自然是要予以册封的,对于册封的等级这些,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

倭国、朝鲜都是大明在东边的重要藩属,所以朱载坖和内阁、部院重臣们商议之后,决定按照朝鲜的旧例,封倭国君主为郡王,享受亲王待遇,赐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等物,同时明确,接受册封之后的倭国君主,即为大明之臣,只能自称予、寡人,不能自称朕;只能被大臣称大王、殿下,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但是对于倭国君主的封号,朱载坖和重臣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朱载坖认为应该就册封为倭国国王,但是重臣们认为倭毕竟带有一点贬损的意味在其中,而且从两宋以来,一直册封的是日本国王,循旧例应该继续册封为日本国王。

但是朱载坖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倭人反复无常,不能示以怀柔,而是要是先打服他们,使之敬畏天朝才行,至于倭人之称,后汉光武帝即封其为倭王,先代所美,其何得敢拒?

在朱载坖的坚持之下,大明下达诏书,册封倭国君主为倭国国王,赏亲王服色,遣使倭国,予以册封。同时批准了大明和倭国的通商贸易条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50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