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34章 西南鼙鼓惊天响(二)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处分了战败的刘綎,朱载坖现在要处理的就是就是应该怎么平定杨应龙,朱载坖很清楚,杨家久镇贵州,在当地还有很有实力的,而且贵州地形复杂,官军经常所用的列阵而战在这里没有优势,兵部尚书汪道昆也对此事不甚了解。

不过巡抚贵州都御史邢阶和巡抚四川都御史叶梦熊也都有奏疏,向朝廷陈述此事,他们认为,大规模调遣官军,既不现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朝廷来说,要剿灭杨应龙,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夷制夷。

他们主要想调的就是石柱土司和水西土司,播州周边土司中,石柱土司与播州杨氏土司关系较好,双方在杨应龙时期互为姻属。石柱马氏土司希冀彼此庇护,从而政治联姻播州杨氏土司,杨应龙也希望和石柱土司交好,从而壮大自己的声势,但是从杨应龙公开反叛之后,石柱土司是坚决支持朝廷的,叶梦熊也认为石柱土司可用,请求调石柱土司出兵,剿除杨应龙。

除了石柱土司之外,另外一个大的土司就是水西安氏了,本来水西土司和杨氏的关系并不好,据邢阶奏报:“安杨二氏,先世原为难国,安曾求亲,杨氏不从。盖自负为太原诗礼旧家,而安以猡鬼,耻与其为盟。”

但是杨应龙对于水西土司极力予以拉拢,他很清楚,水西土司实力强大,要是水西土司下场的话,他不一定吃得消,所以杨应龙用珠宝厚贿水西安氏,又派人说服安氏,讲明土司唇亡齿寒的道理。水西安氏遂既不帮官军,也不帮播州,按兵不动。准备作壁上观,好坐收渔翁之利。

邢阶在奏疏中认为水西土司也是可以拉拢的,邢阶在奏疏中称:“盖杨氏与安氏,接壤世姻,声势相依倚。杨氏发难之时,天下疑安氏为助。而安氏又与贵州甚近,若安助杨,无论杨不可诛,而贵州省城亦不可保。”他建议对于水西土司予以安抚,水西土司对之前被播州所占的乌江地六百里事耿耿于怀的,朝廷要是答应在平播之后能够将这乌江地六百里给水西土司的话,至少可以稳住水西土司。

朱载坖没有立即作出决定,而是派人召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谭纶回京师,因为谭纶担任过四川巡抚,对于当地的土司情况还是相对相对比较了解的,所以朱载坖请谭纶过来,对于邢阶的用土地来安抚水西安氏的想法,朱载坖并不想同意,这次朱载坖就是要平定播州的叛乱为有,在西南推动改土归流。

朱载坖自己也仔细思量了一下此事,同时将之前中南总督殷正茂的奏疏拿出来仔细看了一遍,按照殷正茂的说法,现在的缅甸还算是大体稳定,短期内是不需要朝廷大举增兵的,而云南最近都相对比较稳定,不管是朝廷官军还是土司兵可以调动,而朝廷所需要的粮秣,则是要从四川调拨,在西南作战,对于朝廷来说最痛苦的就是地形了,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始终困扰着朝廷。

等到谭纶从三屯营回到京师的时候,朱载坖大为吃惊,谭纶形容枯槁,之前谭纶多次上疏求去,都被朱载坖以蓟辽重任,不可轻忽为由予以拒绝了,朱载坖也确实是找不到人接任蓟辽总督,所以只能一直从翰林医官院派遣翰林医官为谭纶调治,但是很显然,谭纶的身体仍然是每况愈下。

朱载坖说道:“卿家何至于此啊!”

谭纶有些虚弱的说道:“陛下召臣之意,臣以知之也!”原本朱载坖希望谭纶出任帅臣,总督方面,但是现在看来谭纶的身体不可能支撑他赴西南任职了,甚至再继续担任蓟辽总督都不可能了。

谭纶当然也已经知道了杨应龙反叛的事情,谭纶认为,用石柱土司对付杨氏是可以的,石柱土司实力强大,节制九溪十八洞,石柱乃辖东至湖北利川,南接黔江,西界丰都,北邻忠州。广230里,袤240里之广阔地域。用石柱土司之兵对付杨氏是可行的。

至于答应给予安氏土地一事,谭纶认为不能答应,朝廷要推动改土归流,就不能使得任何土司做大,朝廷要是答应了安氏给予他乌江土司,在平定杨氏之后,势必使得安氏做大,同时也会使得贵州的土司轻视朝廷,认为朝廷只能依靠土司才能平定杨氏。谭纶认为,调云贵川三省之兵,以四川的粮接济,以雷霆之势对杨氏大加挞伐,斩草除根,使得川、黔等地的土司直道天威。

而关于方面之臣的人选问题,谭纶举荐大理寺卿赵锦,因为赵锦曾经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平定贵州龙得鲊叛乱,对于贵州的情况比较熟悉,在贵州当地也颇有威望,所以谭纶举荐赵锦。

同时谭纶再次请辞,朱载坖有些担忧的说道:“蓟辽股肱之地,公若去之,谁可继任?”朱载坖当然知道谭纶的身体已经是勉为其难的在支撑了,但是蓟辽乃是重地,要是没有精通军务的重臣重镇,朱载坖是实在不放心。

谭纶向朱载坖举荐了南京工部尚书凌云翼,凌云翼也确实是知兵之臣,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疏论卫所消耗弊事多得施行。然后担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后巡抚广东,败海寇林凤,平两广罗旁、河池瑶民起事,在军务上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

现在谭纶病重,朱载坖不得不同意了谭纶的请求,调南京工部尚书凌云翼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大宁等处军务事。谭纶以兵部尚书衔在京师养病。

随后朱载坖发布命令,升大理寺卿赵锦为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经略贵阳,督川、黔、滇三省之兵,剿除杨应龙,赐天子剑、银令箭。

任命黔国公沐昌祚为提督滇黔军务事,挂平蛮将军印,督云南官军及土司兵速赴贵阳进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5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