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44章 銮驾北巡边尘静(六)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朱载坖对于这个遵化县令很满意,甚至详细询问了他的年龄、任官时间等情况,朱载坖啊对于循吏一向是很喜欢的,申时行问道:“陛下巡视北直隶,可有章程?”

朱载坖说道:“卿巡抚顺天,此事就由卿来安排吧。”

申时行想了一会认为,朱载坖可以先巡视河间、天津然后是保定、真定等府县,对于申时行的这个安排,朱载坖并不是很满意,对于这些府城,朱载坖自然是要予以视察的,但是对于朱载坖来说,这个方面显然不能够让他满意,他此行主要的目的就是查看北直隶的农田水利和朝廷在北直隶的各种厂矿的情况,对于北直隶的府城已经和这些官员们见面,朱载坖显然没有什么兴趣。

朱载坖问道:“遵化有水田吗?”

申时行赶紧向朱载坖解释了现在遵化、玉田等地都已经兴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也开辟了数百顷的水田,朱载坖于是说道:“那就去看看这些地方的水田!”

结果遭到了遵化县令的反对,理由也很简单,朱载坖率领着数千轻骑,在官道上还好,要是这些骑兵跟随朱载坖跑去查看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和新开辟的水田的话,很容易就损坏百姓的农田,这点确实是个问题,朱载坖于是命令戚继光和严绍庭之挑选三百精锐跟随朱载坖一道去查看农田水利和水田的情况,大部队和皇帝的车辇就在官道上等候。

第二天朱载坖就在申时行等人的陪同下查看遵化、丰润、玉田等处的水利设施,这里主要是利用滦河、潮河的水资源,兴修各种的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的地方,开辟水田,同时修筑各种饮水设施,尽可能的扩大灌溉面积,事实证明,这种办法还是有成效的,现在朝廷在河间、天津等地大兴水利。

针对河间等地的实际情况,修建了数十条支河和横河,形成了密集的河渠网络。同时,还建立了50余座桥闸,以利于蓄水和排涝,确保淡水和碱水不会相互混杂。这一行动不仅开辟了6万余亩的稻田,还改善了沿河的盐碱地,新增了数百万亩可耕种的土地。使得北直隶的粮食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北直隶最大的问题就是海水倒灌引起了土地盐碱化,尤其是在临海的地方,原本这些地方都是水资源丰沛而且地势平坦,可以开辟为良田的地方,但是由于盐碱,导致颗粒无收,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无法解决,申时行向朱载坖奏陈,如果继续通过疏浚河沟、开挖河渠以及引入淡水来排除碱水,从而改善土壤条件并开发稻田,同时修建拦潮大堤,以防止海潮的侵袭,是可以保证这些沿海的土地得到丰收的。

只不过这需要朝廷继续投入,尤其是修建海堤,耗费是不菲的,朱载坖知道,这两年朝廷对于北直隶的投资已经是非常之大了,虽然朝廷上现在没有意见,但是很多官员心中是有看法的,尤其是很多东南出身的,朝廷的银子就这么多,为什么就偏偏大量投资北直隶?

朱载坖说道:“朝廷会继续支持北直的水利,但是北直自己也要出力,现在开拓了这么多的土地,赋税有所增加,北直隶也不能总是依靠朝廷的拨款啊。”

这个确实是朱载坖要考虑的问题,后面的水利兴修,就不能全部是朝廷拨款了,而是要朝廷和北直隶分摊,当然,像海堤这样的大型工程,朝廷也是要继续支持北直隶的,朱载坖最关心的就是北直隶的粮食产量。

申时行向朱载坖介绍了一下,现在北直隶的水田,出产稻米确实是不如南方的,平均只有一石三斗,但是相比与小麦,产量还是提高了不少,而且水利设施的修通使得大量的旱地成为水浇地,小麦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得到浇灌的小麦,每亩地的产量能够达到一石左右,对于北方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产量了。

不过朱载坖并没有感到开心,朱载坖可太了解这些地主们的尿性了,产量提高,地主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提高地租,盘剥百姓,朱载坖对申时行说道:“申卿,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啊!虽然产量提升了,但是也要抑制这些地主们随意增加地租,盘剥百姓才是!”

申时行赶紧说道:“陛下仁慈,臣等佩服。”

朱载坖说道:“北直隶要制定一个最高地租的标准,不准地主们随意涨地租,凡是超过部分百姓可以上告,要严惩这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官府要为百姓做主,不是当泥胎木偶。”

朱载坖和申时行等人查看了遵化等地的水田,甚至询问了当地百姓对于水田的看法,北直隶的百姓确实不太适应水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气候问题,南方温度高,插秧等农忙时可以直接下田,而北方的气温低,百姓下水田还是有一些吃不消的,朱载坖对于这事也有些没办法,百姓的习惯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

对于地租问题,北直隶的百姓反倒认为问题不大,因为现在红薯、土豆、玉米的新作物的推广之后,百姓的土地总产出提升了,而且很多已经不能耕种的土地也能够耕种了,地租虽然也上涨了,但是也还是能够接受的,有了红薯这些,至少可以渡过青黄不接的时候,要是之前,就得向地主借粮食,那利息是非常之高的。

现在百姓们对担心的就是这些水利设施归谁管,要是遇到天旱的时候,地方上为了争抢水源,可没少为此械斗,对于这个问题,朱载坖也感觉到有些头疼,他只得对这些百姓们说道:“这些水渠,都是朝廷的,不是哪个私人的,所有的土地都要得到灌溉,至于缺水的时候,应当由官府来主持分水,不准因此械斗,致伤人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6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