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56章 楚藩逆案天子怒(十)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朱载坖也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如此了,将楚王直接安置在京师,是最好的办法,免得他回到武昌,再继续和楚藩的这些宗室们对抗,再搞出事情了,至于楚藩剩余的宗室,有湖广地方官府予以管理就行了,同时朱载坖命令礼部、户部与湖广地方官府商量之后,由朝廷制定楚藩的宗禄分配方案。

而出人意料的是,朱载坖正式下达的诏书中,是要求工部为楚王、端王在京师营建王府,这就使得重臣们不干了,不仅内阁不同意朱载坖的上谕,六科更是直接行使封驳权,将朱载坖的诏书封还执奏,张居正等人也赶紧上疏朱载坖,称端王年纪不小,等待大婚之后就可以之国了,不必在京师为其营建王府,还是赶紧确定端王的封地,为其在封国营建王府的好。

对于朱载坖下旨给端王营建王府的事情,满朝的大臣们都不同意,要求朱载坖收获成命,而朱载坖则在文华殿内与太子朱翊釴商量此事,朱载坖问道:“分封之事,太子怎么看?”

朱翊釴说道:“这是太祖定下的祖制,儿臣岂敢多言?”

朱载坖说道:“眼下宗藩繁衍日增,朝廷财政难以为继,这事必须要考虑起来了。”

朱载坖担忧的就是此事,国初之时,大明宗室人口极少,太祖第一次分封藩王时,算是侄子等人,大明宗室仅仅只有五十八人,所以当时分封藩王,对于朝廷的财政压力并不大,而且按照太祖的规定,各藩王册封时,不授予实际封国疆土;不领藩地内的民政大权;在地方地位尊崇,身份高于任何地方官员或者勋贵;但不得无故和地方官员往来、结交、聚会,以防相互勾结危害社稷;宗室爵位世袭,世代享有厚禄,但不得从事士农工商之业,以防“与民争利”。

但是百年以来,宗室人口的增加已经呈现出非常严峻的情况,现在已经请封册封的宗室数以十万计,还不要说那些没有请名册封的宗室,人数更加庞大,虽然朱载坖即位以来,采取了各种方式,放开藩禁,实施宗禄永额,意图就是减少宗室对于朝廷财政的负担,可是朱载坖也很清楚,在怎么减少负担,宗室的人口宗室继续增加的,自己要在将朱翊钧分封出去当藩王,又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所以朱载坖一直没有为朱翊钧择定封地,营建王府,也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但是在一些官员的眼中,这是朱载坖对于太子的不信任,是有可能动摇国本的大事,是绝对不容商量的,所以面对朱载坖给朱翊钧在京师营建王府的诏令,这些文官们集体应激了,纷纷上疏请求极言这是祖制,请求朱载坖从速择定端王之国的章程。

首辅张居正也为此极为忧心,以内阁的名义上疏请求朱载坖立即确定端王之国的相关程序,将此事定下来,同时张居正等人还通过密疏向朱载坖力陈此事的利害,要是朱载坖不立即确定端王之国的事情的话,朝廷可能因此分裂。

朱载坖于是再次召集部院大臣和太子朱翊釴于武英殿,还有六科的官员们一道商量此事,朱载坖首先拿出了一份数据,就是大明从立国到现在,一共册封了多少亲王呢?从太祖到朱载坖,一共册立了五十六位亲王,当然其中部分亲王因为各种原因除国废藩,但是现在留存的亲王数量仍然是不小的。

不仅仅是这二十九位亲王,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郡王,虽然朱载坖即位之后,已经采取了种种策略来限制宗禄,减轻宗室对于朝廷的负担,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宗禄已经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如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省份,藩王众多,宗室人数极大,对于地方的财政压力也是不小的,现在再让端王之国,长此以往,朱载坖担心封无可封,对于朱载坖的担忧,首辅张居正出来解释了此事,按照之前所制定的宗藩条例,只有太祖、成祖所封亲王可以世袭罔替,其余皇帝所册封的亲王,只能承袭五代,而成祖所封亲王,现在只剩下赵王一藩,太祖所封之国,也只有十五位,也就是说,大明现在能够世袭罔替的亲王,只有十六位了。

剩下的亲王都是不能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现在亲王的数量已经得到了控制,再加上对于亲王的儿子,也不再是一律册封为郡王了,数量庞大的郡王也算是能够逐渐减少,宗禄问题已经不是那么严重了,而国本问题,现在更加重要,所以群臣们坚持要端王之国,让朱翊钧赶紧滚蛋。

朱载坖随即问道:“那建藩于何处?”

这确实是个问题,大明立国这么久了,能够具备分封的地方已经被封的差不多了,至于海外,朱载坖从未考虑过此事,大明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藩王是决不能拥有政治和军事权力的,否则就必然要导致内乱,这是绝不可行的,但是现在确实是一个问题。

重复建藩对于地方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些藩王的分布也过于集中了,如湖广长沙府因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富饶、兼有鱼米之利的原因,先后被四次建藩,朱载坖认为这样并不好。

张居正何等聪明的人,当即明白了朱载坖的意图,他随即说道:“圣明无过陛下,现在宗藩众多,且云集数省,于百姓和地方都多有不便,确实应当予以调整。”

说罢了,所谓端王之国,只不过是朱载坖抛出来的一个诱饵罢了,朱载坖真正的意图是移藩,将一些树大根深的藩王们予以调离,减轻他们对于朝廷的压力,同时通过移藩,将部分的低级宗室从宗室队伍中予以剔除,减少宗室的人数,控制总量,减轻朝廷的负担。

移藩可不是小事,大明也不是没有移藩的事情,但是都是有很特殊的情况才能够移藩,朱载坖要移藩,总得有个理由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48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