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53章 楚藩逆案天子怒(七)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从血缘上说,宗室子弟的血缘肯定是更亲近的,平常人家就是过继养子,也都是从亲戚家过继,以求血缘上最亲近。实际上对于异姓者而言,在现在往往并不被看好,不管是小宗还是他房过继,血缘稀疏尚不是主要问题,感情的稀疏却是最重要的。

但是亲王们就不是如此了,张居正认为,如果是亲王们要做这种事情,反而不会找近支宗室,因为宗藩极为特殊,子侄冒袭固然对大小宗都有好处,父系血缘虽亲但影响大,容易被告发, 而姻亲异姓的改继却只是两家的秘密交易,血缘较疏但更容易守住,从而实现从无到有的血缘情怀,所以在藩禁中,父系更容易产生联动效果,而母系则保密最佳。从这点来说,是具备可行性的。

但是这仅仅是推理,并没有实际证据来证明,而且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楚王和楚宗宗室的激烈矛盾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张居正认为由于楚宗宗室和楚王的激烈矛盾,楚宗宗室构陷楚王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而且从此案来说,现在双方都拿不出可靠的证据来,案情还处于混沌之后。

张居正查看了双方互相攻讦的奏疏之后,认为大体有三方面激起楚宗宗室上奏的意愿,第一,据王如曾所说,楚府内部长期流传楚世子为假的说法。楚宗内部流行《王楚诗》,有牛金吕贾当年事,谁料如今王易朱”一语。第二,王如纬、王如言等人相继离世,王氏家人因分财产不均而透露了相关信息。第三,楚宗不满楚王朱华奎的苛刻日甚,在楚王第一次奏章中提及崇阳王府宗人在一年内犯案超过十余起,又不满楚王将库银分予其母家和大肆赏赐宫人的行为。

所以才聚众参劾楚王,楚王也就是以此为辞,认为参劾楚王的宗室奏事之前被楚王,或者说被王太妃予以处罚的人员,他们参劾楚王的目的是为了报复,但是此次涉及的楚宗主要来自崇阳、通山和东安三府,明确怀疑楚王为假的郡王(包括摄郡王府事者)达8位。可见涉及的王府范围极广,层级不低,这么多的宗室同声一气的参劾楚王,认为他不是朱家血脉,朱载坖也势必要慎重对待此事。

而在宗人府内,负责审理本案的海瑞、温纯和朱厚烷等人,已经将他们两方的物证查勘完毕,说实话,两边的物证都不甚充分,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对于楚王出身的年月日,到时可以确定,就是隆庆五年二月,也就是楚恭王去世之前,证明了楚王并非恭王的遗腹子。

对于宗室们认为的楚恭王没有生育能力这一点,楚王也做了辩解,首先他驳斥了有关楚王一直卧病的传言,他指出,隆庆五年六月内祈雨武当宫,且有巡抚、参政等官作陪,且在黄鹤楼饮宴,说明身体尚佳。此后通山王又山奏请求旌表楚王的贤行,其奏中也提及了祈雨年月。足以说明恭王的身体并不想他们所说的那么羸弱。

海瑞等人详细审查了各种证据之后,向朱载坖上疏,海瑞等人没有明确的意见,但是就楚宗参劾楚王一事,海瑞提出了六点疑问:一、房帏之讹言不可信;

二、楚王之姊绥山郡主与楚王兄弟同年,楚恭王不能生育之说不合实际;

三、郭伦《贤声录》中楚王诞生时间乃年老失检误写,且楚恭王报生有本、郡王保结、玉牒册、请名、请封、袭位等皆可为据;

四、王如曾被剔目、灭迹之事尚有疑点;

五、王如綍、王如纶家人子同匿宫中之说纰漏甚多;

六、上奏二十九人中为首者曾被楚王戒饬,兼有被盗名者,又多系父子兄弟,多 人年不过二十,何能知十年前之宫闱秘事。

同时海瑞等还向朱载坖上疏说明了几件事情,就是楚藩内部有关楚王非恭王血脉的流言流传甚广,而且时间已久,据楚宗人讲,之前就曾经上告,但是被当时摄府事的武冈王所阻,很多事情可能只有武冈王朱显槐才知道其中关节,但是提审一位郡王,必须先请旨,所以海瑞等人向朱载坖请求提审武冈王,以查明真相。

朱载坖同意了海瑞的请求,准允他们便宜行事。

而事情的发展果然出现了之前朱载坖和张居正等人预料到的一幕,科道的介入使得本案更加复杂,朱载坖命令厂卫缉捕楚王府所豢养的山人,科道御史们纷纷上疏,要求严惩楚王,而且整个舆论也对楚王不利,你楚王心里没什么鬼为什么会派门客都京师来行贿大员?这分明是你楚王有鬼的表现。

陕西道掌道御史杨时乔就上疏,要求对楚王采取避位听勘,令别宗代理国事的措施,也就是将楚王当作犯罪宗室一样来进来处理,虽然朱载坖否决这一请求,但是舆论汹汹,局面对于楚王是很不利的。

现在的问题是,从勘问的结果上来说,海瑞等人认为现有证据是无法证明楚王为假,但是楚王也拿不出证据来将宗室们的质疑一一驳斥,所以朱载坖下旨命令海瑞等人再行严勘,对于所有的证人予以对质,核对证词。

而楚藩内部的一手打油诗也开始在京师中流传:“七业传年二百余,那知恭庙绝无储。牛金吕贾当年事,谁料今日王易朱。”

还有所谓的楚地民谣称:“楚王不是恭王子,宣化传生该赐死。王门九族尽伏诛,凌迟郭伦这一起。”

直指楚王不是朱家血脉,王太妃与楚府太监合谋抱养外姓子,以污天家之血脉,对于这些各种传言,朱载坖命令厂卫严厉打击在京师传播这些流言的人,同时命令海瑞等加紧审理本案,尤其对于一些王府太监等,实在不便审理的,可以交锦衣亲军严审。尤其是有关楚王抱养的细节,要反复对质,务求真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83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