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0章 知县的来信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沈云峰接到这封信时候,还正在亲自研磨蒸汽机的活塞,一脸黑灰。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脸上已经不是黑灰,而是铁青着脸。

居然被狗知县能找到自己和田虎是赤腰瑶寨的,天知道狗东西在背后找了多久,“丰南号”有多少东西被他知道了。

“丰南号”正生机勃勃的进入大发展的阶段,没想到和官府惹上了这点麻烦。

这实在让沈云峰懊恼,十分后悔那天救人的举动。

信封上写着“赤腰瑶寨村老亲启”,落款是“防城县知县李九章”。

沈云峰擦干手上的水打开信封,把信纸拿出来。

古人的毛笔字是没法说,好就是好,虽然沈云峰不懂书法,但李九章的字确实写的好看。

文言文,虽然理工科大专生不是强项,但普高三年读下来,不能全篇都懂,但上下文结合,那肯定意思猜的不差。

大意就是贵寨两名有为青年,上次在海贼手中救了家母和舍妹,没有留下姓名,但大恩不能忘。

一直没找到恩人,现在听闻恩人是赤腰瑶寨之人,故差人送信表示感谢,另外邀请二位恩人及贵寨村老来县衙做客,要当面感谢。

字里行间是毫无敌意,放在普通人身上,那绝对是好事,但对沈云峰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坏事。

千不想,万不想,最不想的就是和官府惹上关系。这所谓的“赤腰瑶寨”的假蛮夷见不得人啊。

叹了口气,心想还是老人教育的对:好事不能做。

但现在做了没有办法,大家伙商量商量怎么应对吧。

于是便召集人开了个会,首先是黄兴发,那必须在,那是赤腰瑶寨的法人代表,cEo啊。

然后当事人田虎,还有就是柏有志和张大强几个。

其他人还是暂时不说这事,免得大家心慌。

黄兴发上次就知道这事,黄有亮托人带过话,他以为这事这么长时间也没啥后续了,也就过去了。

现在没想到还有下文,信是他接来的。黄有亮接到县衙差役张武送来的信,知道抵不过去了,只能送上山来。

张武知道黄有亮并不能控制山上蛮夷,所以也没埋怨黄有亮,而且上次黄有亮在李九章那里也提了他来查找过,李九章也没怪罪与他。

这次,张武送信来,叮嘱黄有亮要亲自送上山去,还怕山上蛮夷不识字,口述告诉黄有亮信的意思,让他送过去再给赤腰瑶寨的村老口述一遍。

黄有亮并不知晓有“丰南号”的存在,以前他也去过赤腰瑶寨,大致知道方位,于是就上了山。

到了赤腰瑶寨门口,差点吓呆了,那高的寨子门,还是以前的寨子吗。

门口喊了几声,出来的阿贵们背着火铳,凶神恶煞的,他赶紧自报家门说出了来意。

几个阿贵没让他进去,他也没那个好奇心,就在寨子门外面等着黄兴发出来。

黄兴发出来后,听黄有亮一说,心神也不定了,表面客气邀请黄有亮进去坐坐。

黄有亮连连摆手,不愿意趟这浑水,说赶着天亮前下山,信给了就走了。

黄兴发把接信的过程叙述了一遍,然后沈云峰把信给大家传阅了一遍,除了黄兴发不识字,大家都识字。

柏有志夸了一句好文好字,他是懂古文的,所以能夸的出来。

张大强和田虎基本上也就和沈云峰差不多,上下文结合能看懂。

田虎抓抓头:“这怎么让他给找到得呢?”

沈云峰说:“找到了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找到的。”

“如果真的是因为我们穿的服装找到的,那早就找来了,过了这么长时间才找来,那肯定是因为其他的线索,说明我们有什么暴露了。”

黄兴发倒是一下就点出了关键:“让你们经常下山吃海鲜呗,不是巡逻队,就是万尾岛。”

沈云峰一听就反应过来,说:“肯定是巡逻队,不是万尾岛,要是万尾岛传过去的消息,就没这么简单了。”

“田虎,你现在差人去通知巡逻队注意收拢,尤其装备上要寒酸一些。去个人到万尾岛,说水路运输暂停。”

田虎一听,立马转身出去安排去了。

沈云峰看看其他几个人说:“大家发表下意见,我和田虎是去县衙还是不去呢?”

几个人都思考了一下,感觉还是不去为好,沈云峰和田虎远观还好,要是近处一看,再一说话,很难说像山上的蛮夷。

但是不去,怎么解决问题,大家也说不好,就怕这个知县会孜孜以求。

黄兴发说按常理官府是不轻易上山,山上蛮夷也是不轻易进城,互相都不信任。

以前都是土官管事,按照各族的规矩处理事情。

改土归流后,没了土官,官府看似都管了,其实很多管不起来,干脆不管。

只要山上蛮夷自己不去报官,基本上是不问的,偶尔登记个户籍,也没有官府的人来,都在山下差保长上山应付个差事。

要么就是有的地方是蛮夷闹事造反,那就是朝廷派兵,大队人马一下子彻底抄家,杀人毁寨,但这都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当年赤腰瑶寨从湖南跑到这里来,也是那边被明朝大军剿了,才全寨跑到这边来。

但要发动这样的围剿,那不是一州一府能做的事,更别说一个县。

别说蛮夷不懂事,但祖上也都代代相传,尤其是靠近汉人的地方,基本都是这样,守着自己的利益,但也不会明着对抗官府。

沈云峰恶补了历史,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博弈,如果蛮夷好弄掉,自从汉唐就下手了,何至于到明清还在改土归流,慢慢推进。

围剿蛮夷那也是看国家的财力军力如何,有了钱再考虑围剿有啥利益,不然那都是浪费钱,不如让蛮夷自生自灭。

就像诸葛亮七擒孟获,最后还是放,留着还得给饭吃。

按照当前大清的形势,沈云峰推断,只要十万大山上的蛮夷不举旗造反,大清也没精力在抗英和处理新疆叛乱的同时再让西南点把火。不管火大火小,都不适应。

如果不去,官府会不会上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1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