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7章 虎门之战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新年伊始,研发中心的重头戏就是研制蒸汽机模型了。

只有制造一个适合的模型才能大致测算,按照他们现在工艺水平制造出来的蒸汽机实现多大的功率。这样以后根据用途就可以造不同大小功率的蒸汽机了。

蒸汽机的关键也在设计和铸造,缸体、曲轴、活塞、齿轮等一应重要的零件都需要铸造。

这里面就是材料的强度和加工的精度。搁在后世难倒是不难,后世的材料都有,铸造也简单,就是要把做出来。

但在大清朝,冶炼铸造技术落后,凭着现在的工具还是有着很大的困难。

但对这群工科的大专生来说,制造机械都在工科范围内,这种困难无非就是时间问题,总比用试管火焰灯去玩氧化还原反应简单。

学堂也要开课,毕竟这些孩儿底子太差,除了柏家子弟识字外,其他瑶寨和万尾岛进来的孩儿都不识字,从零开始。

那些个年龄大的,学要致用,一两年就要毕业,更是时间一点都耽误不得。

万尾岛又送了十名新的学生来了,刘永陆还是存了私心,送来的依然是刘家子弟。

从沈云峰、田虎身上他深深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好处超过银子。这送来的好处还是先好了自己刘家吧。

沈云峰想想也是无奈,只有随他去吧,以后再说。

这理化天才是要人口基础的,也不知道现在选材范围内能不能出上一个,还是看老天爷赏不赏吧。

就在“丰南号”正月里就热火朝天的开展新一年建设的时候,正月还没出,广州那边又响起了炮火。

1月8日时候,琦善要求重开谈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派人请求停战。

重开谈判只不过是琦善的虚与委蛇之计,道光帝的旨意未改,他怎敢在协议上签字。

和谈重启后,清军趁和谈间隙正在虎门要塞第二道防线横档和三门水道大兴土木,在三门水道附近新修一座大型的隐蔽式暗炮台,炮位共计80门已部署20门。

同时,三门水道处的小艇密密麻麻的,民夫在向水道打桩下排,企图堵塞住航道,防止英军舰艇沿着水道进入珠江。

1月21日,英方公布了《穿鼻草约》,要求割让香港岛、赔款600万银元。

由于涉及土地割让,琦善未签字(此条约传至伦敦,英国政府认为得到利益太少,也未签字)。

草约已经公布,英国人决定先占有再说,于是派兵于1月26日,强行占领香港。并要求清军从香港撤兵。

琦善却没有想到英国人竟如此决绝,他们在没有得到签字画押的条约文书的情况下竟突然攻下香港,并将琦善答应的条约公布于众。

2月19日,虎门外口的英国舰队得到从香港开来的援军加强。

2月23日,一队英国小艇前往三门水道侦察那里的通航情况。正在那里干活的清朝战船和民夫一炮不发就丢下工具和材料逃走了。

英军还未来得及嘲笑中国人的懦弱,他们就突然遭到该处的隐蔽炮台射击。这让英国人十分生气,大骂“中国人是狡猾的骗子。”

小股英军划着艇靠岸登陆,占领了清军隐蔽炮台,然后把用清军的火药把炮台和20尊大炮炸得稀巴烂。

三门水道的堵塞物也被英国人轻松地用缴获的火药炸掉了。

2月23日,由皇家海军上校赫伯特率领“复仇女神号”与四艘轻艇从晏臣湾北上三门口,驱走清军水师战船和兵勇,并破坏尚未完成的炮台。

武山军营的清军发炮攻击,但不是因为距离过远无法打穿英舰船壳,就是因为射技不精全掉落到水里呢。

“复仇女神号”伴随着清军的炮声在三门水道转了一圈后,返回主力舰队的泊点。

2月24日,英军司令向坐镇靖远炮台的关天培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交出剩余的炮台退出虎门要塞,英军保证撤退的清军安全。

已经见识过英国船坚炮利的关天培保持了沉默,以这种态度向英军司令表达了他将会战斗到底的决心。

2月25日中午,“复仇女神号”战舰护送炮兵和130名英军步兵在下横档岛南侧登陆。

这次,清军布置在海滩上的斥候及时将消息传达到附近的横档炮台和永安炮台,两炮台立即发炮,不过一如既往地这些炮火对于登陆英军而言只是礼炮和烟花。

晚上,英军已经在横档岛的制高点建成了一个拥有3门重炮的野战炮兵阵地。

26日清晨,下横档岛上的英军炮兵阵地开火了。上横档岛上的清军炮台、军营接连被命中,被动挨打的清军根本无从反击,大角、沙角炮台的混乱重现。

上午10点,英舰出动。“伯兰汉号”、“威尔威厘号”、轮船“皇后”号以及三艘小型船只共6艘战舰沿晏臣湾海岸航行,躲避威远炮台和横档炮台的正面火力。

“伯兰汉号”和“威尔威厘号”安全地绕道到威远炮台和靖远炮台的侧面几百米处,清军炮台根本没有应对侧面来敌的准备。

单方面的大屠杀开始了,威远炮台和靖远炮台的围墙被英舰的精确点射打得千疮百孔,炮台内的清兵无从还击就纷纷毙命倒地,柱柱黑烟从两炮台内部升起几要遮蔽天空。

关天培竭力维持靖远炮台守军的士气,但大规模崩溃已经近在眼前。

6艘英舰经过长时间的炮击后,才派出了300名士兵登陆轮流占领了靖远和威远炮台,抡着大关刀向登陆英军猛扑过去的关天培被英军用火枪打死了。

威远、靖远炮台沦陷后,虎门各处炮台处境更为艰难。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指挥官,只是茫然地试图逃窜或者继续以大无畏的精神固守岗位,直到英国用炮弹和刺刀消灭他们为止。

战斗战至下午5时结束,虎门要塞除了两座不在英军进攻目标内的炮台其余11座炮台尽数被摧毁殆尽,战死受伤被俘的清军接近2000人。

此时,顺着珠江,通向广州大门向英军敞开,英军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轻伤5人。

2月26日,广东巡抚瓜尔佳·怡良上疏参劾,揭发琦善对英妥协,私订《穿鼻草约》的卖国罪行。

3天后,道光帝遂下旨将琦善革职,“锁拿进京,查抄家产”。

同时补授原刑部尚书祁贡为两广总督,未到任前由广东巡抚怡良署理。

道光帝亦加派他的侄子、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任命户部尚书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继续向广东增兵,并且否认《穿鼻草约》。

3月2日,皇军海军的赫伯特上校,再次率舰深入珠江。

赫伯特的舰队在黄埔岛遇到中国炮台炮击,赫伯特令海军陆战队从后方登陆,包抄中国炮台,这次行动造成中国守军20人死亡,英军1人战死。

1841年3月3日,知道自己已经要被免职的琦善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前往英舰,要求老熟人义律停战,理由是“琦爵即将罢黜”。

义律开出休战条件,包括赔款增至1200万两、割地增加尖沙咀(即九龙)、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明确要求广东将军阿精阿、广东巡抚怡良、前两广总督林则徐和邓廷桢在3天内共同当面盖印。

3天期限届满的前一天,3月5日,参赞大臣杨芳抵达广东,由于奕山、隆文尚未到任,杨芳暂领广东军务。

3月6日,停战期满,英军再度开战,攻陷猎德、二沙尾炮台,清军大溃,该处距离广州城只有三公里。同日,义律表示愿意停战。

3月10日,杨芳向美国商船准许入港贸易的红牌,以离间英、美两国,意图“以夷制夷”。义律闻讯,于当日宣布封锁广州。

这时候的义律,还想着停战谈判,派人坐小船去给琦善送信。

此时3月13日,琦善已被押送进京。

清军根本没人知道这挂着小白旗的英国小船到底是来弄啥的,于是给了几炮—这和谈自然是没成。

义律见这大清根本没有和谈意愿嘛,那就继续开打吧。

3月18日,南边的河南岛上的海珠炮台遭英军攻破。

蒸汽机船“复仇女神号”在此役中如入无人之境,该战舰由于吃水浅,能够在河域航行,全面摧毁中国炮台,至此,广州城的防御设施完全遭到瘫痪。

英军登陆广州南岸,重新回到英国商馆,升起英国国旗。

3月18日,义律再次跟广州当局说要和谈。3月19日的谈判中,义律提出只要发告示:优待英国人、恢复通商,英军将会撤退休战。

杨芳、怡良、林则徐三人共同商量后,答应了义律的要求,达成临时休战协议。

在这次协议中,中英和平共处,广州恢复贸易,各国商人均可入港贸易。

此时的义律很清楚杨芳、怡良他们没有实权。

对义律来说,他知道唯一向北京施压的方式,就是北上作战。

但是,英国远征军的兵力在1841年的当口,已经被分散了,一部分在广州,一部分在舟山的定海,另外一部分士兵因为各种疾病被送回了印度。

换句话说,英国需要更多陆面支持,新任陆军指挥官郭富建议先控制住广州局势,并同时派人到印度求援,等到能投入地面作战的部队集结完毕,再北上进攻。

于是,广州的一众官僚等待奕山到来主持大局,英军则等待后援暂时按兵不动,双方形成了短暂的和平。

广州的海战刚刚结束,万尾岛则迎来了一场海战。

安南海防的海贼阮文安终于找到了另外两家也对万尾岛感兴趣的海贼。

一家头目叫阮文海,也是海防人,他们团伙有四十多人,三条大船。

另外一家是安南荣市州人,头目叫黎月风,团伙二十多人,两条大船。

三家在过年前达成协议,一起进攻万尾岛,收益三家按照大船数分成。

到万尾岛至白龙尾作案,他们最怕的是大清的广东水师集体出动,如果水师集体出动围剿,他们肯定会受到重大损失。

但是阮文安还是说服他们,说西洋人正在广州,只要一打广州,水师哪有精力烦到这角落的事情。

只要广东水师烦不到这边,钦州水师营那点人即使发现安南有诸多大船过来,也会装死看不到。

海贼们都在海上讨生活,大部分都是天天盯着商船,在商船上薅点羊毛。

商船们知道的事情,他们也都能知道,所以,广州的事情,安南这些海贼大部分都知道。

他们也都认为阮文安说的有理,富贵险中求,哪有没有风险的事情,海上讨生活不说当海贼,就是打渔也是早上出去,晚上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铤而走险。

生死不说看淡,但海边上人的生活就是这样。

三家海贼约定好后,都在各自准备和筹措,尤其是火器这玩意,干票大的,都怕火器不够用,都各自找有关系的其他海贼借用。

当然,都是要拿银子或者其他东西来抵押,附上租金,这也是海上的规矩。

海贼没有几家富裕的,都指望着薅羊毛过日子,那是不够的,所以,上岸为民下海为贼才是主流线路。

像阮文安这样彻底离开岸上的海贼并不多,所以,阮文安属于那种心狠手辣的海贼,也是上岸抢劫的那种海贼,不然根本养不活一帮子人。

即使这样,也富裕不起来,岸上渔民也没多富裕,有钱的都住在城镇里,他们也不敢进城镇,所以抢来抢去也只弄个温饱。

阮文安这一伙是因为在安南也上岸抢劫,所以在官府里挂了号,没办法才把家小弄到岛上东躲西藏,不然也不过这种生活。

要知道,家小留在岸上种田打渔,至少能减少一些支出,这都带上了,岛上哪有多少田地给你种植。

阮文安看着万尾岛眼红捉急,也是因为口袋里没钱没粮,要搏一把。

装备借来借去,风声也出去了,先安州邓姓那家也知道了,于是就悄悄派了只小船划到万尾岛,卖了个人情给万尾岛。

毕竟,现在先安州邓姓等于有一支在万尾岛住下了,这种关系处好了,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这个人情不做何时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