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1章 拟封镇南王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丰南号”安保队员并没有刻意隐瞒身份,尤其一口广东广西腔调在国人面前也无法掩饰,所以,清军的探子很快就得知了他们的身份。

“粤西叛匪”来勤王,这个信息虽然很烧脑,但是探子的任务是传递信息,于是快马分两头开始传送信息,一路是到河北热河的避暑山庄,一路是到京城外围的僧格林沁残部驻地。

20日晚间,英法联军收到罗伯特的战情报告,知道了罗布特和阿洛约放弃了大沽口炮台,向天津撤退。而且得到了敌人更加详细的描述,大部分是中国人面孔,少数有印度人的面孔。敌人火器极其强大,铁舰火炮射程远超英法军舰的射程,陆军火炮均系开花弹,步枪射程已然不逊英法配备的步枪射程。

敌人炮舰没有风帆,全部是蒸汽机动力和不明动力驱动。

敌方旗帜依然无法辨识属于哪个国家或者势力,都是红色无图案的旗帜。

己方蒸汽炮舰不是对手,损失有一半,还有一半均溯海河向天津撤退。

在战斗的情况下写下这一张战情报告,实属不易,不能要求更多,但是额尔金他们依旧不能判断敌人来自哪里,但现在已经不管如何,大沽口丢失了,敌人即将攻打天津,守还是不守?

守住了又如何,大沽口出不去,现在额尔金他们非常后悔深入中国陆地太深。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天认真研究中国文化的葛罗半生不熟的冒出这句话。

“ I agree”弄懂了葛罗这句话意思之后,英军总司令格兰特表示同意。

四个人立刻连夜研究方案,英法联军现在大约1万多人的兵力,京城大概5000人,天津3000人左右,还有的就是在沿途侦察和警戒。

现在英法联军犹如笼中之兽,格兰特代替了额尔金成为最高指挥官,文官最终在逆势面前要服从军人。

1、召回各小队兵力,集中兵力和火力,天津留5000人守卫,将蒸汽炮舰的火炮全部拆卸到岸上建立阵地,蒸汽炮舰看看吃水深度能否进入南运河。蒙托邦在天津负责指挥。

2、额尔金带领锡克族骑兵和部分轻炮连3000人前去热河抓中国皇帝,用皇帝要挟敌人退兵。

3、剩下的兵力据守京城,如果抓到中国皇帝,就守住京城,如果抓不到,三方兵力就汇集在天津,决一死战。格兰特和葛罗在京城镇守,立即开始接管京城的城防。

4、如果皇帝抓不到,天津又守不住,只能通过南运河南下到扬子江,再想办法到上海。这将是一场亡命的逃亡之旅。

所以,他们全部寄予希望是抓住中国皇帝来要挟敌军,然后换来一条回广州的生路。

21日凌晨,探子的快马冲到了热河的避暑山庄,探子跳下马,马就倒在地上,活成活不成两说了。

探子刚落地,大内侍卫就拔刀围住了他,探子从腰间掏出令牌,说:“紧急军情,立刻要报告肃顺大人。”

大内侍卫查验令牌之后,将探子带入山庄,肃顺被叫醒,一边整理衣冠一边朝客厅里走。

探子正要见礼,肃顺手一挥:“莫要啰嗦,直接报。”

“报,粤西叛匪沈云峰部全歼英法西夷舰队,昨日午时前已攻占大沽口炮台!”探子言简意赅。

肃顺还在穿袖子,一下放下了,什么!沈云峰来了天津,还打败了洋人!

“详细说来,不得有误。”这边说着,那边对下人说:“速请怡亲王、郑亲王来。”

三人反复询问了探子知道的情况,都是觉得不可思议,让曾国藩带领湘军勤王,他左拖右拖,居然粤西叛匪跑来把英法的舰队打败了!这就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

三人稍微商议了一下,认为必须马上将咸丰叫起来汇报此事。

昨夜正强行纵欢的咸丰每日要睡到太阳高挂,这时候刚刚入眠不久,被叫起来之后一脸不高兴,正要发火杀人。但听到太监在耳边说:“粤西叛匪沈云峰感受皇上恩泽,前来勤王,已经打败了洋人的舰队,攻占了大沽口。”

咸丰耷拉的脑袋顿时振奋起来,踹了一脚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宫女说:“快替朕更衣。”

太监知道咸丰的脾胃,自然朝好听的说,沈云峰是不是勤王,肃顺他们都没法定下来,太监哪里知道,但是总不成这时候跟咸丰说是沈云峰来抢皇位吧,那不是又要死几个宫女太监,本来急忙的跑到热河,伺候的人手都不够了。

咸丰穿好衣服,高兴的到了议事的书房,接见肃顺、载垣和端华三个心腹。

议论一番,咸丰才知道沈云峰是不是勤王还不一定,但是打败了英法的舰队着实让他开心。

君臣四人于是商量先不管沈云峰是友是敌,先要笼络住,让他跟英法打起来,削弱双方实力,再命僧格林沁整兵,伺机视情参战。

怎么笼络呢,这次咸丰下了大手笔,事急从权,封沈云峰为“镇南王”。这种危险复杂的形势下,肃顺、载垣和端华没一个人拿祖宗来说话,全部同意,能打败英法舰队的实力,不给个王,不是小看了人家吗?

谁去宣旨呢?肃顺、载垣和端华三个人都犯难了,封王的事情,如果平时,那要在金銮殿上皇帝亲口封,现在战时,至少要去个亲王吧。可是他们三个人都不愿意去啊,尤其肃顺,因为依莲格格的事情,他有点怕沈云峰。

人家接了圣旨,顺便把自己给宰了,随便编个理由,谁也没法拿他怎么样。

那两位王爷,心想,这万一沈云峰不是勤王,而是谋国,自己不是去塞牙缝的嘛。

还是肃顺打破了暂时的沉默,出声建议由懿贵妃去宣旨。

咸丰脸色一沉,劳资让懿贵妃抄写一些旨意,你们都说后宫不能干政,什么时候轮到后宫出面,不是丢劳资的脸吗?

肃顺知道咸丰肯定不高兴,哪有让自己妃子抛头露面的。小声说了一句:“懿贵妃一直照应依莲格格,那依莲去年便去了南边至今未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8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