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9章 劝说石达开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田虎亲自利用了最后的空窗期,乘着货船最后一次北上,沿途在海上,试着和宁波、烟台、大连、沙河口、京城几处情报站的电台进行了联系,确保联系通畅,然后让几处情报据点进入静默阶段。

这几处地方未来都十分重要,这就是穿越者掌握了先机的优势。

在沙河口,将几枚鱼雷藏在粗大的木料里面,卸下去之后,李九生带着人用小船接驳。

田虎用望远镜实地观察了一下地形,远远的观察着北塘、大沽口,这即将在几个月后变成战场的地方,现在他是亲身实地考察一次。

沙河口的货物卸下之后,货船驶入大沽口码头,将剩下的货物卸下,在码头补充了煤炭和淡水,就返回了。这将是“丰南号”最后一船货,英军军舰即将到达广州,再航行的话,就容易被英军征用了。

2月中下旬,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英法军舰陆续多了起来,朱发财每隔几天就会发一次报,传递回来一些信息。

好的消息是,到现在没发现有一级或者二级战舰通过马六甲海峡。

与前期预判的情况差不多,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前几次交战,英国人已经知道中国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无需派遣高等级战列舰。相反的是需要大量的吃水浅的蒸汽机炮艇,在海岸线和内河取得火力优势。

这个预判和情报吻合,那么说明“丰南号”的舰船总体上是能做到和英法联军的海上火力相当的,可能火炮总体数量要大大低于对方,但是火炮的射程和火力是要优于对方。

新加坡的情报隔3天就会通过电台发报一次,香港和澳门的情报则每周会通过电台发报一次。

在情报战上,英国人根本就是远远落后于“丰南号”这个暗中的敌人,更何况,中国现在的形势,在广东广西,有民团,有大成国还有太平军的石达开,英国人根本分不清这么多叛军。

只能分析,这些叛军目前都没有和英国人开战的能力和意图,都在和清军作战。有着庞大人口和军队的清廷才是英法联军要对付的正牌王权。

所以,大量的小型炮舰和能够运输大量士兵以及提供后勤的船只才是远征军的重点。

英法联军的结合地点就在香港,广州和香港能够提供远征军庞大士兵的后勤供给。

这时候是英法联军兵力最强大的时刻,“丰南号”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击,去硬碰硬。

按照计划,此时,除了情报工作,“丰南号”此时开始全面蛰伏,内紧外松,开足马力生产和训练。

此时,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正在广西陷入困境之中,1859年5月始,石达开部围攻宝庆府两月余未克,最后竟遭清军反包围,损失兵力逾万,被迫退入广西。

为什么石达开会退入广西,宝庆新败,士气低迷,急需休整,广西是金田起义的策源地,具备群众基础,石达开希望在此重整旗鼓。

长江通道被清军封锁,北上无望,广西虽贫瘠,但清廷控制较弱,石达开还想着伺机经云贵入川。

但石达开理想化的战略规划与广西的现实状况并不一致。

广西缺粮,清军可以通过跨省调配粮食支援。石达开部众达十万,每日粮草消耗巨大,且只能就地征粮。

这么多张嘴涌进来,广西又没新的产粮方法,石达开又没能力抢清军的粮食,自然会侵占老百姓的口粮。

结果就是清军与团练土司武装保护地主土司寨堡,“保境安民”,而石达开则是到处抢粮食的匪寇。

太平天国早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拜上帝教与广西客家人、农民以及迫切改变命运边缘群体的结合。

石达开部转战多地,此时已转变为以湘鄂赣皖籍士兵为主的“外来军队”,语言、习俗与本地族群存在显着差异,难以获得地方认同。

石达开麾下的湘鄂赣皖籍士兵困于贫瘠的广西山区,思乡情绪在生存压力下生长蔓延。最终导致1860年朱衣点、彭大顺、童容海、汪海洋、谭体元等将领率数万人脱离石达开“北返天京”。这些将领领兵脱离,使石达开战斗力再度遭受重挫。

当时活跃在广西的反清力量有天地会广东洪兵在贵县建立的大成国,大成国早期就与太平天国建立了联系。

但石达开对天地会人员成见颇深,认为其多为乌合之众,且他担心若与大成国深度合作,可能会动摇其在太平天国体系内的正统地位。而大成国对石达开部持有一种“他们是来抢底盘”的态度。

洪杨内讧导致拜上帝教系统濒临崩溃,石达开虽以翼王身份领军,但其缺乏太平天国初创时期的宗教感召力。宗教动员机制的失效,加速了石达开部的削弱。

1859年10月,石达开部攻占庆远,石达开试图以庆远城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然而清军联合土司实施焦土战术,焚毁粮仓田亩,士兵“晨起播种,暮闻鼓角”,石达开有些焦头烂额。

历史上,1860年6月,石达开率军离开庆远府,继续流动作战,直至1863年6月兵败大渡河畔。

如果任由石达开死在大渡河畔,沈云峰就不会那次北上去见石达开。

所以,沈云峰派了一支队伍,给石达开送去一批粮食,带去了一封信。

石达开收到了粮食,兴奋极了,终于缓解了粮荒,而且,送粮食的队伍还带去种子和种薯,在庆远教那些士兵和当地农民种植技术。

看着沈云峰的信,石达开不禁脸上有些汗颜,从现在回想到当时在安庆,自己这几年所走的路都被沈先生料中了,人家早就算到自己会到广西避难。

沈云峰在信中劝他不要再想着去四川,进入四川就是进入清军的麻袋里,清军实力最强的绿营就在陕甘,进入四川将要面对陕甘,湘军以及云贵两广的夹击,九死无生。

建议石达开暂时在广西积蓄力量,彻底与洪秀全撇清。

将吕宋岛的基本情况在信中大致向石达开做了介绍,附了吕宋岛的地图,建议石达开去吕宋岛发展。

结尾,沈云峰说的很明确,石达开若是北上入川,他再也不会资助了。如果石达开愿意去吕宋岛,他将给予帮助,时间暂时定在年底做个最后的决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