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7章 调兵粤西平叛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广西上报的军情比广东早一天,但两边都很含糊,只能判断是钦州境内瑶人叛乱,具体人数不详,主事人也只能大概猜测是所谓有“瑶王”之称的瑶人沈云峰。上思府、廉州府、高州府沦陷,雷州府目前消息不明。

琼州的情况目前还没有上报,因为无法通过雷州上报信息。

咸丰震怒,在养心殿暖阁差点把书桌都掀了,自从他即位以来,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一直在剿灭太平军,太平军边剿边做大。

洋人那边还狗屁事情不断,需要处置。

到处是要钱、要粮、要兵。哪里还有钱,哪里还有兵,自己怎么就接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怒归怒,还是要面对现实,咸丰让军机处详细调查起因和具体情况。然后让军机处责令兵部拿出一个平叛的方案来。

想转手把两广总督免了,但是一想自己才换的两广总督,硬生生的把这口怒气给压了下去。

但是立刻要军机处草拟一道旨意,严厉斥责广东督抚官员,尤其是两广总督叶名琛。

定郡王载铨此时已经半赋闲,被给事中袁甲三疏劾:“载铨营私舞弊,自谓‘操进退用人之权’。刑部尚书恒春、侍郎书元潜赴私邸,听其指使。步军统领衙门但准收呈,例不审办;而载铨不识大体,任意颠倒,遇有盗案咨部,乃以武断济其规避。又广收门生,外间传闻有定门四配、十哲、七十二贤之称。”举所绘息肩图朝官题咏有师生称谓为证。

上谕曰:“诸王与在廷臣工不得往来,历圣垂诫周详。恒春、书元因审办案件,趋府私谒,载铨并未拒绝。至拜认师生,例有明禁,而息肩图题咏中,载龄、许诵恒均以门生自居,不知远嫌。”

咸丰罚载铨王俸二年,所领职并罢,所以赋闲在家。

此事,载铨早已预料,他与穆彰阿斗了多年,只不过是道光帝手中制衡的棋子罢了。咸丰免了穆彰阿,自己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朝朝都有新贵,现在代替他当宗人府宗令的是是怡亲王载垣,最信任的权臣是肃顺。

有了毓海这个亲外孙能够继承自己的爵位,载铨已经知足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他担心的事情来了,就是沈云峰真的扛不过这次清查,反了朝廷。

一家三口虽然不说是惶惶终日吧,但是都是心事重重,外人还以为是载铨失了势之后变的这样。

毓海的身份,只有自己家一家三口知道,这个死命也要保住秘密。至于丽人堂的生意,载铨约着十有八九保不住了,不但如此,载铨已经叫依莲格格将这些年赚的银两一小部分亲自藏起来,其余的都留在丽人堂等着朝廷收缴。

此时,因为太平军,已经构筑江南、江北大营,兵力调集这个地方已经有7万人,其中两广、两湖以及附近的江西安徽福建的兵力都调集了。

再抽调兵力从哪里来,兵部这个方案十分头疼,历时半个月,才拿出一个各方满意的方案,从江西、湖南、福建各调集3000名绿营兵支援广东,广东筹集兵力8000人,由广州将军穆克德讷统领平叛。

云南、贵州支援各支援广西2000名绿营兵,广西筹集兵力5000人,由前任广西提督福兴任副统领统御广西方向的平叛。福兴提任广州提督前为高州总兵,其熟悉廉州等地地形,故建议重新启用。

五个省支援两广,也是割肉一般,围剿太平军已经调集了不少兵力,现在又支援两广,哪个心里不要骂人。

大清的惯例,支援的兵力由原单位供应,也就是这些人的后勤也是各省负责。

兵部所以也是硬着头皮拿出了这个方案,咸丰阅后也是没有更多的主意,军机处于是就拟旨意下发。

圣旨虽然下发,这些省的兵力到达还有个漫长的过程,都是靠脚板走路,就像第一次鸦片战争从陕西调兵到浙江,足足走了八个月才报到。

所以,这些省的兵力到达两广,再整编,足足又过了两个月。这彻底穿透了沈云峰和田虎他们的底线,知道你慢,不知道你如此之慢。

这两个半月,刘永陆带领“秦岭号”、“泰山号”和“恒山号”转悠到海口营,将海口营的船只打了稀巴烂,然后北上过了琼州海峡,又把徐闻营重新轰炸了一次。

再到电白营与“昆仑号”它们汇合,在电白营进行了一次补给后,回航南洋,路上又将儋州营的船只一顿轰炸,彻底瓦解了琼州的海上力量。

高州、石城、化州整肃之后,一团凑出了近两个营的力量,南下,先攻占了遂溪县,然后攻进雷州府,最后正在水磨石一般将海边的水师据点和炮台一个一个的消磨。

各个州府的文官在威逼利诱之下,纷纷向钦州学习,开始工作。也有个别不配合的,自然全家下狱。再把他在任时候的经济一查,谁都有见不得人的账目,自然也就老实了。

不配合的官员也无别的想法,想留个忠名,但是这样一来,当贪官杀了,还留个屁忠名!

法不责众,即使未来朝廷追究投敌之罪,也不是一州一府,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先把眼前糊弄下去再说吧。

那些小吏和差役倒是很欢喜,反正都是当差,多拿点钱是好事啊,他们倒是干的欢喜的很。情报队在他们和一些帮闲之间发展了不少外围的情报员,有钱好办事。

只有几个学政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要保住气节,沈云峰也随他们去了,反正他们干的也是科举的事情,那玩意暂时有也罢无也罢。

俘虏的50岁以上的绿营和巡检司的兵,纷纷征求了一次个人意见,本地的,愿意留下做个平头百姓的,就放他们回家;不是本地的,愿意在本地做工务农的,就安排在本地做工务农。

不愿意留下的,一律和伤员一样遣返到儒洞河东面去。

在遣返之前,负责遣返的安保队员善意提醒,想不参加后面打仗的,可以把自己弄伤了再回去,并友情提供了木棍。

于是不少俘虏互相下手,将自己腿打骨折,拄着树棍过了河。受伤了回去照样领军饷,打仗说不定就死了,啥也没有。

儒洞河对面,已经有广东先期派来的军队扎营了,这些伤员扔在那里,他们也不得不管,只好把接回去进行医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7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