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3章 拿下大连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咸丰一走,北京这座无主的都城迎来清朝开国两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灾难。

咸丰出逃后的第四天(9月26日),英法联军抵达北京朝阳门外。

夷人兵临城下,留守北京的全权代表奕欣也是无计可施,他告诉英法公使,“所有在天津议定和约,自必一一皆准,本爵必不失信……至亲递国书一节,俟贵大臣到京日,选择严肃处所,设立香案,由本爵代接贵国国书,置之案上,以昭礼敬。”所有条件他都能答应,除了“面见皇帝,亲递国书”这一条需要变通处理,只希望联军能先行退回大沽口。

可是,英法联军进攻京城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订立和约,联军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解救巴夏礼等39名人质。

起初,奕欣并不清楚巴夏礼等人的身份,只当普通战俘看待。当额尔金和葛罗这两名英法公使提出清方必须先行释放人质时,恭亲王意识到这些俘虏身上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便开始好生招待起来,希望以此增加谈判的筹码。可是因为前期关押条件恶劣以及暴力对待,扣押的人质已经死了大半。

双方围绕着人质问题始终僵持不下。英法于是进军至北京安定门、德胜门外,意在向清廷施压,期间还将试图反击的僧格林沁等部清军悉数击溃。

城外的圆明园也成了联军的泄愤之地。自10月6日起,法军和英军先后闯入圆明园进行抢劫。作为皇家园林,圆明园收藏了无数奇珍异宝,引得联军士兵竞相哄抢。

此时,英法联军的总指挥万万没想到,渤海湾来了一支强大的中国人舰队,正在烧杀抢掠的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10月5日,“丰南号”舰队分兵三路,一路北上攻打大连,一路西进进攻烟台,一路向西北封锁渤海湾,防止大沽口英法舰队接到信息回援烟台、大连。

南海舰队司令白兴起带领八艘炮舰和辅助舰船北上负责攻打大连,此时的大连叫宁海县,其实只是一个渔港发展起来的地方。明朝时期是金州卫左所,是防御倭寇的海上哨所。

此时的大连在军事上并没有得到清朝的重视,到了光绪时期才作为北洋舰队的驻地而发展成为军事重地。

由于岸防并不坚固,白兴起抵达大连时,直接对整个港口进行了封锁,向英军发出要求投降的旗语。

同时,几艘蒸汽机船开始从两侧运兵登陆,从陆上也进行包围。

英军是这个时代经历战争最多的军队之一,无论是指挥官还是士兵,情绪都十分稳定,看到规模远胜于自己的舰队,并没有惊慌,摆出了防守的阵型。

英军的海军指挥官在望远镜里看着这支只有舷号没有船名,只有红旗没有标志的舰队,十分纳闷,这支舰队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是美国人玩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还是俄罗斯人?

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是中国人,更没有联想到南洋的那支“黑狼海盗团”,毕竟没有挂出海盗团那旗帜。

白兴起见英国人并没有投降的动作,于是就开始下令攻击。

对于英国人的四级舰,白兴起已经非常熟悉,这种炮舰装配的大多是24磅卡农炮,还没有更新换代,射程比自己炮舰的大炮差的远了。

敌方开炮之后,英国人的指挥官开始后悔了,对方的炮火比自己舰船的炮火凶狠多了,自己打不到对方,而对方的炮弹呼啸而来。很快,英军的几艘炮舰和蒸汽轮船就受到了重大的损伤。

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二是上岸组织坚守,等待大部队的救援。

此时,他再用望远镜一看,敌方已经从两侧组织在登陆了,岸上的英军防御也组织起来了,两边也开始要接火了。

正在他考虑的时候,敌方火炮又是一轮射击,自己的舰船已经开始倾斜了,没有什么可以考虑的,指挥官立刻下令升起白旗投降。

指挥官的舰船升起了白旗,其余的舰船也陆续升起了白旗,他们此时心想或许是美国人或者沙俄人,到时候会进行交涉的。

白兴起指挥着舰船一艘一艘的靠近,其余的舰船依旧保持着战斗姿态防止英军突然发难,破釜沉舟。

采取两艘舰船接近受降一艘英军炮舰,受降好一艘炮舰之后,再受降另外一艘。

登陆战的炮声此时已经响了起来,陆战队的战术是先用迫击炮和火箭筒洗地,将对方防御阵型直接打乱,尤其重点照顾英军的两门陆军火炮,让其失去战斗力。

然后才慢条斯理的登陆,事先的战术已经制定好,最先上岸的陆战队员以班为单位,采用盾牌战斗单元推进。对方已经失去火炮,盾牌对子弹的防御力足够,从盾牌缝隙间射击对方,将对方压的无还手之力。

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安保队不急于求成,1200名士兵,人数是英军的1.5倍,武器又优于英军,慢慢打就是了。

等所有士兵登陆后,形成半圆的队形包围了英军,依然不急于突破,以盾牌为防御,点射消灭对方的力量。

英军陆上的指挥官发现已经无法抵御对方的包围圈的收缩,开始下令回撤到县城的城墙后面去。

此时,潜伏在大连的情报站人员已经从后方将县城的一些英军干掉了,占领了县城的城门。虽然情报站只有二十来个人,但此时对英军的心理压迫是巨大的,前后左右都是敌人,而且装备远远精良于自己。

英军回撤的冲锋根本无法阻止,失去火炮的他们在手榴弹的压制下,冲锋根本无法形成。

登陆的安保队看到情报站人员已经在英军后面拦截,压缩的速度立刻加快,尤其是两翼的安保队员,开始强行推进,要抢入到情报站的阵地,联手压制回撤的英军。

“surrender、surrender”英军陆上指挥官放弃了抵抗,大声用英语呼喊着投降,站了出来,双手举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9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