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6章 造船厂的构想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第196章 造船厂的构想

“也许,你以后可以当船厂的厂长!”张大强看着林树贤笑着说。

林树贤有点愣住,不知道张大强说这话啥意思。

张大强笑笑说:“我说以后,我们新南号要是准备搞个船厂,你这样有技术的,或许可以请你当厂长。”

“哦,以后啊!”林树贤有些理解话里意思后的心思通达,但却莫名其妙的感觉有点失落。

作为在船厂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技师,要说人生能有多大的理想,莫不过当一名船厂的大工,指挥一艘船的建造。

要是当船厂厂长,那更是理想中的顶尖奢想。

稳住了自己心底微妙的心思,林树贤保持着冷静。可是没想到张大强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感觉张大强不是随便说说。

“林兄,你说说,要是真的搞个船厂,要多少技工,力工,还有哪些设备?”张大强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本子,一支硬笔。

林树贤稳住自己又有点浮动的心情,想了想,回忆已经离开几年的船厂,然后大致算着建造一只船的人力需求,还有哪些设备。

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林树贤于是娓娓道来,张大强也认真的在本子上记载着。

记录完了之后,张大强看看数据,问:“假如要建设船厂,找人手可好找?”

林树贤想了想说:“要是您说的这个工钱,应该好找。”林树贤此时已经不自觉的对张大强用上了尊称。

“林兄来美里几年了,附近有没有适合做船厂的地方?”张大强问。

“有的,有的,就是河口过去,那儿有一片水深够深,造红头船这样的海船足以。”林树贤来了几年,对附近沿岸海域情况当然一清二楚。

了解到自己想要的讯息,张大强也十分高兴。

笑着对林树贤说:“林兄,等你弟弟回来,好好商量商量,我们新南号不亏待人,也不分福建人广东人。”

“孩子要跟我们船回去,但必须加入我们才行,不是我们不对邻居待之以宽,只是涉及到商业秘密,这个请理解。”

张大强笑着起身告辞,说等有空再来找林树贤聊天,然林树贤家里有啥缺的生活物资就来找他。

回到基地,张大强翻看记录,仔细一分析,看来搞个造船厂也不是太难的事情,林树贤说的设备基本都能造的出来。

人工方面,可以把京族三岛船厂那些人调一些过来,也是学习技术。

当然要是能从沙捞越那边招徕到技工,那是更好,技工是再多也不嫌多。

不过,至于造船,还得重新设计,因为以前都是用帆船改造成蒸汽船,其实并不适用,现在自己造的话,就必须要按照蒸汽机船来设计,吃水就不要那么深了。

这个事情,要把调研搞再详细一些,下次再去信和沈云峰说一说。张大强相信,只要资金和人力跟的上,有婆罗洲这样隐秘的地方,沈云峰肯定是要造船的。

土人手中除了野味实在没有可以值得交换的物资,但土人对外来物资的需求倒是很大,无论是精盐、布料或者铁器都想要,包括粮食。

所以贸易最后就变成了劳动力买卖,土人虽然没啥值得卖的,但还有身体,于是张大强就用物资和他们交换劳力。

开垦、伐木这些体力活,他们都是可以干的,渐渐的,就招徕了一批土人来基地干活,然后按照干活的量来兑换他们想要的物品。

除了铁器、火药这些涉及到军事物资之外,大多数都可以满足土人。

土人也是从这个部落传到那个部落,也就越来越多的部落前来交换物资。

正是美里基地搞基建的时候,张大强也不怕人多,物资这玩意在婆罗洲是值钱的,半匹布能让一个部落派出十名力工干上十来天。

有强大的武力做威慑,土人即使垂涎美里基地的物资,但谁也不敢来偷或者抢,只能按照美里基地的规则来交换。

丛林里沉积的落叶土非常肥沃,用来种植肥效非常高,有了十万大山中农业改造的底子,田地很快就一块块开辟出来,随即就种上粮食。

伐下来的树木枝干就作为燃料,树木主干就是作为木料来不断拓展基地的围墙和用于制造木屋。

但现在由于力工较多,就用火药炸出山石,再把山石当做围墙的地基,一层一层的垒,上面才用木料,这样可以防潮,也可以抵御火攻。

期间,张大强也邀请了林树贤来指导,凡是能做为造船的木料也都单独堆放,留作后用。

往北部平原打探情报的安保队员也回来了,虽然语言不通,但用银两和物资作为交换,也多少打探了一些消息。

北边紧邻山区的平原属于文莱帝国的一个贵族,叫达旗雅领主,那些田地都属于他私人所有,种田的都是土着,就像大清的佃农一样。

主要种植的是水稻,说明文莱国这里也是把大米当做主食的一种。

至于武力情况,虽然打探情报的安保队员没有直接接触达旗雅领主的私兵,但是从佃农口中,估计也都是冷兵器为主,火枪很少。

从美里河过去到达旗雅领主的领地大概路程在200多里路,但都是山区丛林,很难走。山上的部落应该有路,但不是从美里河这边过去。

判断应该从更高的山上还有溪流流向北边,按照规律,部落应该从那边下山去北边的平原地带。

言语不通,能打探这些情况已经不错了,张大强下次准备安排安保队员带着本地这些已经熟悉的土着去一次,有他们翻译,可能获得信息要更多一点。

半个月之后,林树贤的弟弟林树仁从文莱城那边回来了,当然同时回来的还有他们家几个子弟,还有三个去帮忙其实是打探消息的安保队员。

林树仁一见哥哥就苦笑着摇头,林树贤就知道这批木料肯定又没拿到全款,都是这样,船厂和木材商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货源,都是会扣一两成货款下次结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48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