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3章 路线的分歧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英法总体上是尊重贸易的,战术上也并不是要占领中国,所以英法联军并没有阻断中国的贸易。钦州运输公司的海船依旧能够来往于粤西和天津。

依莲带着清廷给的尾款银子还是乘船去钦州,比陆路安全的多。

此次到了防城,依莲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不用再寄住在李琳玫那里。

将清廷的意思告诉了沈云峰之后,依莲就不管政治上的破事了,兴高采烈的按照自己的心意布置自己的房子和院子。

然后就享受着每天沈云峰和毓海的陪伴。

历史上是清廷打胜了下一次的大沽口之战,这是历史书上有记载的。

截至到现在,“丰南号”在中国还没改变历史的进程,所以下一次的大沽口之战一定会发生,胜利者十有八九是清廷。

这就说明,无论“丰南号”卖不卖火炮给清廷,都不会改变局势。

不过,赊账嘛,这得考虑考虑。

翻开历史书,很快清廷就会进入疯狂借外债的模式,尤其是慈禧那个老妖婆掌权的时候,借钱可以说是疯狂。

与其让列强通过贷款得利,倒不如这次就介入。至于清廷还不还钱,呵呵,沈云峰心中倒是一点不担忧,不行就打嘛。

沈云峰现在越来越觉得清廷就是个贱种,打服了就听话了,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果不其然,咸丰这败家子就做出了奇葩事情来了。这也是沈云峰穿越了才知道的历史真相。开禁鸦片贸易,居然是咸丰这个败家子先提出来的。

7月15日,咸丰帝再次派出天津谈判中的两位搭档——桂良和花沙纳,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在上海与英法等国商谈修改关税则例。

为了通过这事来解决公使驻京以及开放口岸等问题,咸丰帝又想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解决方案:只要公使不驻京,一切海关关税全免,鸦片开禁,合法输入!

咸丰帝甚至认为这么好的政策一定要向洋人宣示得明明白白,“此后该夷获利无穷”,从而“无须再赴天津申诉”,不再给他找不痛快。

为了皇上和官员们所谓的颜面礼节,居然要牺牲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实际利益,咸丰帝的愚昧昏庸与在外交上的无知,甚至已经超过了叶名琛。

好在沿海官员都知道,关税是对抗太平军的生命线,于是他们集体上奏,拼死拼活勉强劝住了咸丰帝,让此事暂告一段落。

依莲格格在粤西度假一般过了将近一个月,恋恋不舍的回京城复命。

带回给清廷的消息是,“丰南号”愿意供应50门火炮和500支燧发枪,但要长兴的一块地开采煤矿。

长兴此时,正在清军和太平军的战争推拉的地域中,再说,给了粤西叛匪,以后等镇压了太平军,要收回来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按照清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脾性,这时候要把京城保护好,长兴一块地算什么,于是立马答应了。

双方立刻就派人接洽,“丰南号”也是先把地契拿到手,怎么开采,怎么运输是另外一回事。

文莱的煤炭运到东海一带太远了,成本太高,在浙江能开采,通过水运到海边,成本要小的多,再说,未来的规划里,东海一带还需要大量的煤炭的供给。

在淮南、徐州、长兴三地的选择中,沈云峰最后还是选择了长兴这个地方。

1858年8月,受命节制京畿地区军务的僧格林沁抵达大沽口,遂加紧开展海防建设。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后,英法联军将当地海防工事拆除破坏。

僧格林沁到任后,命人在海河两岸修复与新建炮台6座,并添置大量火炮。与此同时,还从京营火器营、健锐营等精锐部队中抽调兵力,将大沽守军编制扩充至7000多人。

考虑到西方的浅水炮舰(艇)能正常穿行于海河,僧格林沁又在河道中设置拦河铁链、铁戗、木筏等各种障碍物,阻止外国军队溯河而上。

除了硬件武备,士兵训练也是僧格林沁的工作重点,他一方面裁减不合格士兵,另一方面对于表现出色者给予额外的奖金。

“丰南号”的火炮和燧发枪也在年底前运送到大沽口,向清军交付。

所以,这是个滑稽的场面,都知道钦州运输公司属于叛匪,但清军还得好言相对,毕竟人家是军火供应商,以后要是有啥维修啥的,还得找人家帮忙不是。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大沽的防御工事于1859年4月基本完成,而《天津条约》换约的日期也已经临近。

在此之前,咸丰皇帝一直对《天津条约》中公使驻京、长江通商、内地游历、赔款付清等条款耿耿于怀,甚至不惜指示在上海的清廷代表以关税全免为交换条件对《天津条约》进行修改,但都遭到拒绝。

到了最后,底牌薄弱的咸丰只好以同意各国进京换约,来换取公使驻京条款的取消。

然而,麻烦就出现在了进京的路线之上。

海河是水路进京最便捷的通道。乾隆年间,远道而来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正是溯海河而上,完成了访华任务。可是,自从僧格林沁在大沽口重建海防之后,海河入海口已然是障碍重重,实际上成了其他船只难以进出的军事禁区。

直隶总督恒福奉命通知英法公使改走北塘进京,但对方却执意要走海河这条捷径。他们固执地认为“接受直隶总督的提议无异于走上耻辱和失败的死胡同”。

英国新任公使布鲁斯的态度尤为坚决,他多次照会要求拆除拦河障碍,但清廷都不为所动。于是在1859年6月25日,英国海军将领贺布奉命率舰队开进海河口,自行拆除海河拦河障碍。

6月17日,英海军司令何伯率先带领舰队到达大沽口外,并要求清军撤去拦河工事。20日,英法使节到达大沽口外。24日,英海军司令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通过大沽口。

当晚,英军派出小舢板炸断大沽口防御工事之一的拦江铁链,行动成功后随即退走。而清军则在英军退走后紧急修补,重新将铁链接上。大沽口的形势一度剑拔弩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20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