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4章 谋划美里发展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第194章 谋划美里发展

“弋江号”上运送来的货物都已经搬运到基地,现在开始将火油运上船只。

因为运力的问题,火油暂时还没有大量开采,每次开采个三四天,就够船只回程装满了。

柴油还没大规模生产和利用,火油运回去也是先储存起来。

轮换回去的安保队员已经都开始整理行装了,等到货物都装好,“弋江号”就会启程。因为,这里并不适合“弋江号”这样的柴油机船长期停靠,会被人发现。

随着火油运送回去的,还有各种在附近可能属于有用处的矿石,当然,这方面也有过要求,必须是有一定量开采价值的成片矿石,才有带回去研究的价值。

张大强则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将到来后了解的情况写下来告知沈云峰,另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一是要求下一次“弋江号”来要带一些商品来,要尝试开展贸易,列出了桅灯、玻璃、铁制农具、麻绳和沥青麻绳等等。

二是要沈云峰出面从田虎的情报部门调至少两到三名有外派经验善于沟通的情报人员来协助开展贸易和情报工作。

三是要加快新型武器装备的生产,尽快装备美里基地。婆罗洲华人人数众多,各个势力都有人数不少的武装力量,美里基地必须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立足。

四是可以招募一些女性过来从事农业,现在基地的条件已经建设不错,女性的生活条件可以满足。

五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比如轮胎平板车这些都需要,要提高基地的建设速度。

六是要增加火药的供应,要用于开山石。

张大强将信纸塞进信封,他能猜到沈云峰看过信会头疼的皱眉头,人力始终都是紧张。但既然劳资被你们推举过来,你们想不烦神,呵呵!

目前,张大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把美里基地的基础再打牢一些。

将信交给警卫员去送给“弋江号”的船长,张大强就开始在基地里巡视起来。

作为后世现代人的眼光,肯定是要高于范有财的。

现在的基地虽然在守卫上很有优势,但是在发展上还是有点缺陷,距离美里河有点远。

张大强向着北边看着,以后基地的拓展方向还是要向北,尽可能接近美里河,以后发展还是暂时要利用水力。

河边可以开辟水稻田地,但是如果田地离基地太远,容易被破坏。

这边地势低了一些,范有财考虑的是怕人家容易攻陷基地。

张大强的地位不一样,能动用的资源也不一样,他的考虑也不一样,他准备动用火药开山,用山石垒高城墙,这样就把地势低的缺陷解决了。

当然,工程肯定是浩大的,是有个相当长的过程和巨大的工程量。

不过,张大强心里清楚,为了这里石油资源,就是建筑一座真正的城市都是值得的。在范有财眼里,火油这个东西是不值得这样巨大投入的,这就是后世人和当世人之间眼光的差别。

一路走到河边,美里河这个位置还是平坦宽阔的,一般的大船航行至此是不成问题的,以后这里要寻址建立码头。

他看看上游,以后还要顺着河流上溯,看看上面一直能航行到什么位置,只要航行能到的地方,都应该去开拓。

顺着河流,肯定有土人的聚集区和行走路线,要沿着河流来开辟贸易。这种贸易不是挣钱,是要拉拢同化当地的土人,让他们能聚集过来。

下一步要接触土人,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可以迎合他们的需求。

从林树贤谈话中可以看出,华人在婆罗洲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性并不像清朝那么严格,也许可以招徕有些技能的华人。

这些华人只要以利益为纽带,还是能发挥一些替代作用,只要薪金足够好,给谁干不是干,冒着生命危险远渡南洋,不就是求财嘛。

可惜没有地图,这里要摸清楚地形情况还得靠腿走,基地后方也要考察一下,也要找到适合的位置设定基地后方。

河的北岸也要进行探索,那边是到北方平原的必经之路,要想农业有大发展,必须要占据一些平原。

转了一大圈,张大强回到基地,把今天视察的情况记载下来,下午,他要准备点礼品再去林树贤那里聊聊天,再打探一些情况。

这里,毕竟不和大清朝那边一样,历史多少了解一些,婆罗洲的历史那是一抹黑,能多了解一些是一些。

张大强带去了两瓶酒和半斤茶叶作为礼物,在物资匮乏的婆罗洲,这算是很可以的礼物了。

林树贤十分高兴,两个人在木屋里泡茶喝着继续聊天。

林树贤兄弟两家,一起出来到南洋有20多年,早年是兄弟两个一起出来。后来,林树贤的弟弟回了福建老家娶了老婆。

这是下南洋的福建人多半的选择,就是到南洋挣了钱,还是要回去娶老婆。真的要是在南洋娶了当地的土人女子,那也要带回福建祠堂里拜了祖宗才算是进门。

两兄弟奋斗了几年,见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事,后来就回到福建将老婆孩子都带来了。20多年的繁衍,两家也十来口人,勉强抱团可以在岛上迁移了。

原来两兄弟一直在兰芳共和国一家华人造船公司里面做工,后来一直没有发展,但衣食还算无忧,只是两兄弟生育能力比较强,生的儿子多,这就让他们招架不住了。

这么多儿子要娶亲,那可是一笔大数目,就不说别的,来来回回的船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是以前一个人打拼,闭着眼娶了个土人老婆也就娶了,但是两家的女人都带来了,那对土人的女子是看不入眼的,那只能想办法多挣钱,还是要回福建娶老婆。

兄弟两个人在船厂做工,有点手艺,然后福建人在文莱城那边也有开船厂的,他们就动了心思,想是不是去那边开个小船厂。

在兰芳共和国,福建人势力弱,发财的少,想在同乡中借钱开船厂那是没指望的。

为了家族的繁衍,两兄弟就带着家小沿着海岸线迁徙,想到文莱城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8712s